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

 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有哪些風險?

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

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降低了考生填報志願的風險,但並不是說這種模式沒有風險。從目前看,平行志願仍有一些風險,需要引起考生及家長的重視。

第一,落榜的風險依然存在。高校擇優錄取的原則允許院校投檔略大於招生計劃數,因此,超過招生計劃數的部分所投考生依然面臨正常落選的風險。

第二,自身缺陷帶來的風險。由於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是採取一次性投出,一輪投檔後一律不再補錄。考生被投檔後,如果考生成績相對較低、或專業不服從調劑、或不符合特殊專業的體檢要求、或不符合某些專業的單科成績要求,高校就可能將檔案推出。而一旦出現退檔,考生就無法參加平行志願中其他幾個志願的檢索投檔,只能參加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錄取。

第三,定位不恰當的風險。如考生填報的5個平行志願都過高,也就是說考生的投檔分均未能達到幾個平行志願院校的投檔線,考生檔案就不可能被投檔。

第四,梯度不合適的風險。如果考生所填報的幾個平行志願之間沒有適當的“梯度”,則該考生被投檔的機會會減少,假如A志願不能投出,而B、C等後續平行志願院校比A志願院校要求還高,則後面的平行志願院校都無法投出。

考生如何規避風險?

對考生來說,不論是實行完全意義上的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還是實行混合形式的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都要有一個如何規避風險的問題。有的風險是制度自身帶來的,但有的風險則是完全可以規避的。比如,考生儘管可以投檔到學校,但填報的專業志願很高,又不“服從調配”,則可能被高校退檔。因此,考生在專業選報上,應當恰當定位,並填上“服從專業調配”之類。這是一種情況。第二種情況是考生身體有缺陷,身體有缺陷不要緊,關鍵是要避免填報自己身體受限的專業,應當選擇一些對自己身體不受限的專業。第三種情況是誤闖政策禁區。高校有的專業是有特殊要求的,因此,考生要細讀高校招生章程,看高校哪些專業有特殊政策限制,以提高自己的錄取機會。第四種情況,就是對高校的選擇一定要量力而行,並不是實行平行志願後,高校志願可以隨便填,而是要選擇那些適合自己的高校,只有適合的,纔是最好的。第五種情況,就是幾個平行之間一定要有適當的“梯度”,也就是說,後面志願院校的投檔分一定要比前面志願院校的投檔分低纔有意義。

  與“梯度志願”相比,“平行志願”有哪些變化?

平行志願最大的變化在於其投檔模式從過去的“志願優先”轉向“位次優先”。

傳統的“梯度志願”模式,是指考生分別填報在同一批次中的不同投檔時間段的院校志願。不同投檔時間段的院校志願,按其先後順序,一般稱爲第一志願、第二志願、第三志願等。投檔時,是按照考生的第一、第二、第三等院校志願順序,先在第一志願投檔時間段進行檢索,待第一志願投檔錄取結束後,再在第二志願投檔時間段進行檢索,以此類推。比如說,在每個批次中,假設考生可以填4個院校志願,這4個志願要分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志願。投檔時,是按院校志願順序先投第一志願。此時,省級招辦在達到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中,將報有該院校志願的考生按投檔分排隊,再根據院校確定的調檔比例,從高分到低分投出。如果考生第一志願未能投出,或投出以後被高校退檔,則要等待第二輪投檔。第二輪投檔則要看考生第二志願院校是否有不滿額的情況,如未滿額,考生成績又能滿足第二志願院校投檔條件,則投檔,否則只有等待第三輪投檔,看第三志願院校在第二輪投檔後,有無不滿額的'情況,依次類推。“梯度志願”模式強調的是“志願優先,依照分數”的原則。

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強調的是“位次優先,遵循志願”,即對同一科類某批次線上的考生按投檔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確定考生的位次,然後由高到低逐個地檢索考生所填的A、B、C、D、E志願院校。比如說,報文科的考生按考生大學聯考(論壇)成績和享受政策加分情況,計算出考生的投檔分,然後再確定考生在文科考生中的位次。位次在前的考生先檢索投檔,位次在後的考生必須等位次靠前的考生檢索投檔結束後才能檢索。也就是說,檢索投檔時,投檔分高的考生始終比投檔分低的考生優先。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要看考生填的志願,檢索是按志願自然順序逐一進行的。就某一考生而言,假設他填有A、B、C、D、E多個志願,省級招辦在檢索時,是按照他的A、B、C、D、E志願一次檢索。如果他符合A志願院校條件,則他的檔案投向A院校,如不符合,則檢索B志願院校條件,以此類推。考生檔案一旦投向前面的志願院校,則後續志願院校不再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