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學聯考歷史熱點專練:金磚會議

2017年第九屆金磚會議將在福建廈門舉行,金磚國家的出現反映了世界經濟全球化以及國際政治多極化的趨勢。爲幫助考生們積累更多的時政熱點,以下是本站小編搜索整理的關於2017大學聯考歷史熱點專練:金磚會議,供參考練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7大學聯考歷史熱點專練:金磚會議

  一、金磚五國由來

2001年,美國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師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首次提出“金磚四國”這一概念,特指新興市場投資代表。“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國(China)的英文首字母。由於該詞與英語單詞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爲“金磚四國”。2008年-2009年,相關國家舉行系列會談和建立峯會機制,拓展爲國際政治實體。2010年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後,其英文單詞變爲“BRICS”,並改稱爲“金磚國家”。金磚國家的標誌是五國國旗的代表顏色做條狀圍成的圓形,象徵着“金磚國家”的合作,團結。其中,巴西被稱爲“世界原料基地”;俄羅斯被稱爲“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稱爲“世界辦公室”;中國被稱爲“世界工廠”,南非被稱爲“黃金之國”。

  二、金磚國家建立的意義

金磚國家代表的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是國際政治和經濟變革的重要力量,也是國際政治民主化和多極世界的堅定支持者。

金磚國家代表着衆多的發展中國家,渴望在世界格局多極化和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在國際舞臺上爭取更多發言權和決策權。

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發展至今,已不單是經貿合作交流的平臺,同時也是發展中國家“用同一個聲音說話”,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發言權的舞臺。

金磚國家會議的召開,使“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逐漸形成,作爲全球新興經濟體代表的“金磚四國”國際影響力也日益增強。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0年10月發佈的《國際經濟展望》,按照市場匯率估算,“金磚四國”的GDP總量將從2008年佔世界份額的15%上升到2015年的22%,屆時四國經濟總量將超過美國,同時四國的GDP增量也將佔世界增量的三分之一。

伴隨着南非的加入,“金磚四國”即將成爲歷史,一個更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金磚五國”將登上國際舞臺。隨着“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日趨成熟,今後或許會有更多的新興經濟體加入進來,“分量”大增的“金磚國家”將在國際政治經濟事務中發揮更爲重要的作用。

  三、大學聯考鏈接

1.政治多極化趨勢

2.經濟全球化趨勢

小試牛刀:

1.“金磚國家”是指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五個新興市場國家。巴西被稱爲“世界原料基地”,俄羅斯被稱爲“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稱爲“世界辦公室”,中國被稱爲“世界工廠”,南非被譽爲“黃金之國”。其中,中國被稱爲“世界工廠”主要因爲

A.科學技術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矚日的成就

B.大量引進外資,是全球最大企業集團的生產基地

C.是世界糧食、棉花、鋼鐵、稀土等生產的大國

D.2010年末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2.(2012年安徽文綜歷史,22)金磚國家(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和南非)作爲新興經濟體,正在改變着世界經濟格局。圖6反映了

①金磚國家經濟都持續高速增長

②金磚國家整體經濟增長率都超過發達經濟體

③世界經濟區域集團化發展迅速

④新興經濟體的崛起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金磚國家”是指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四個新興經濟體國家以及後加入的南非共五個國家,通過金磚會議商討合作、協調發展。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 金磚國家合作有利於對抗超級大國——美國

B. 金磚國家出現反映了世界經濟全球化以及國際政治多極化的趨勢

C. 金磚國家合作有利於五國政治經濟軍事一體化

D. 中國是金磚國家中的盟主,在協調一致立場和行動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4.有學者寫道:“很多人相信,隨着歐元區和美國經濟的停滯,金磚國家正在獲得更多的財富、專業技術、消費能力和政治影響力,並且以有利於自己的方式重新安排世界制度。在美國滯留不去的經濟危機也被看作是美國霸權終結的開始和新強國出現的信號。”據此,該學者認爲

A.美國霸權世界的野心在逐漸消退

B.金磚國家推動新的區域經濟集團崛起

C.多極化趨勢有效抵制了霸權主義

D.多元化經濟實體促進多極化趨勢增強

5.目前,新興市場國家已形成了多個國際合作機制,代表性的有:“金磚國家”機制、中俄印三方會晤機制、“8+5”中的五國會晤機制、氣候談判中的“基礎四國”機制等。這實質上反映了

A.國際政治格局已轉入發展中國家廣泛參與的合作機制

B.世界多極化促進了地區經濟一體化的發展

C.廣大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秩序重構中佔據主動

D.國際力量對比朝着相對均衡化和多極化的方向演進

5.(14分)國際貨幣體系中最核心的內容一直是主導貨幣,國家的興盛就能促使本國主權貨幣上位,在國際經濟貿易中有一席之地,得到足夠的`話語權。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國夢的光輝頂點在佈雷頓森林會議上展露無遺”。……無論在華盛頓還是海外,人們對佈雷頓森林體系服務美國長遠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問,然而其他國家的領導人打消了疑慮,接受這樣的思想:這個體系造福美國的同時也造福世界。

——《佈雷頓森林體系70年之癢》《環球時報》2014-07-23

材料二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的新經濟政策終止了美元兌換黃金,從而使世界貨幣體系由美元——黃金本位制轉變爲純美元本位制,破壞了世界貨幣體系的核心支柱。……從此以後,美國一方面可以不受黃金儲備的限制,合法的通過大量印刷紙幣進行美元貶值,賴掉原來的債務,另一方面又不斷擴大國際收支逆差,讓外國新流入資金爲其新發行的政府企業和個人債務繼續融資。

——劉自強《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的歷史影響新論》

材料三 在這10年中,全球各國外匯儲備中歐元佔的比例由18%升至27%,同期美元比例則由71.2%跌至 62.5%,而單論市場流通紙幣的發行量,歐元在2006年也已超越了美元。

——《歐元10歲:“危機涅槃”再出發》

材料四 金磚銀行的成立將推動現有不合理國際金融體系和秩序的變革。……金磚銀行和貨幣儲備庫的建立正是金磚國家擺脫佈雷頓森林體系、提升全球經濟治理權的正確選擇。

——林躍勤《金磚銀行:重構國際金融新秩序》

注:2014年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同意以相同的出資比例成立一家旨在向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項目提供貸款的銀行。

請回答:

(1)據材料一併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國夢的光輝頂點在佈雷頓森林會議上展露無遺”的具體表現。在實踐中,“這個體系”是如何“造福美國的同時也造福世界”的?(4分)

(2)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美國主動放棄世界貨幣體系核心支柱地位的原因。這對美國和世界分別帶來了什麼影響?(5分)

(3)據材料三、四,指出國際金融領域發生了怎樣變化?反映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什麼趨勢?(5分)

  參考答案:

1.B

2.C

3.B

4.D

5.D

6.(1)表現:建立一個以美元爲中心的世界貨幣體系。(1分)美國通過貨幣體系控制了世界經濟命脈;(1分)有利於各國經濟交流,促進世界貿易。(2分)

(2)原因:美國經濟發展緩慢(滯脹);(1分)西歐、日本的競爭。(2分) 影響:對美國,無需承擔美元兌換黃金的固定責任;造成世界金融秩序的混亂。(2分)

(3)變化:美元地位下降,歐元地位上升(或國際貨幣多元化);(2分)新的國際金融機構成立,提升全球經濟治理權。(2分) 趨勢:經濟多極化趨勢加強。(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