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會考歷史必背的36條答題規律

爲了更有效地幫助學生梳理學過的知識,提高複習質量和效率,在會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本文是本站小編搜索整理的關於會考歷史必背的36條答題規律,供參考複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7會考歷史必背的36條答題規律

1、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一個核心:王權。

兩種制度:分封制與宗法制。

三個特點: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諸侯國(分封制);依據血緣的親疏,血緣紐帶與政治關係相結合,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宗法制)。

2、封建專制中央集權的認識

一個集中:即所有權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兩對矛盾:即皇權與相權的矛盾、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三個趨勢:即分相權集皇權,形成君主專制;分散地方權力,集中於中央,形成中央集權;對思想控制日益加強的趨勢。

四個發展階段:秦漢確立發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強——明清強化。

3、選官和監察制度

一個根本目的:強化皇權統治。

兩個層面:選拔官吏和監察百官。

三個趨勢:標準由家世門第逐漸演變爲學識才能;選拔方式由推薦演變爲考試選拔;選拔形式日趨嚴密,趨向制度化。

4、中國古代農業的特點

(1)小農經濟是傳統農業的基本模式。

(2)精耕細作是傳統農業的基本特徵。

(3)鐵犁牛耕是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5、古代商業的發展

一個政策:重農抑商。

兩個方面:商業發展與商人地位。

三大特點:商人社會地位低,商業發展艱難曲折;受制於農業的發展;政府對商業的控制逐漸減弱。

四段歷程:春秋戰國(官府壟斷局面被打破,商品市場和大商人出現)——秦漢隋唐(重農抑商政策;坊市嚴格分開,對外貿易發展)——宋元(商業經濟繁榮;坊市界限打破;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明清(城鎮商業發展;出現商幫;閉關鎖國)。

6、影響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主要因素

(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縛是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

(2)統治者大力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實行專賣制度,對民營商業課以重稅,影響了擴大再生產的資金的積累和國內市場的擴大。

(3)長期以來抑商和歧視商人的思想觀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

(4)嚴格限制對外貿易的“海禁”政策和“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限制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7、明清時期對外貿易性質、政策對社會轉型的影響

(1)中國古代對外貿易是政府與外國進行的朝貢貿易,目的不以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爲目的,主要是加強友好往來。

往往遵循“厚往薄來”的原則和採取“倍償其價”的方法,政府在貿易中增加了沉重的財政負擔,影響了中外貿易的持續發展。

(2)明清時期對外貿易實行“海禁”與“閉關鎖國”政策,嚴格限制對外貿易,限制了民間對外貿易的發展;妨礙了海外市場的開拓,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使中國與世界隔絕,逐漸落後於世界發展潮流,影響了中國社會向近代的轉型。

8、中國古代治國思想的演變

(1)諸子百家思想觀點:

①儒家推崇“人治”,提倡“禮治”或“德治”,即指治國時偏重人的作用,實行“仁政”。

②法家提倡“法治”,崇尚“以法治國”,即強調法的作用,主張用法令來統一人們的思想和行爲,建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

③道家主張“無爲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社會,順應時勢和民心。秦漢以後統治者的修養生息政策正是這種治國思想的體現。

(2)演變: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封建統治思想在不同時期分別吸收了墨、儒、道、法各家的思想主張,雖被採納的程度有所不同。

但從總體來看,中國古代思想家們取二者之長、棄各自之短,逐步形成了德法兼用、德主刑輔的治國方略。

①秦統一中國後,採用了法家的主張,建立起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

②西漢初年,先後採用了儒家的“仁政”、道家“無爲而治”和墨家節儉的思想。

③西漢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實現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統”,使儒家思想從此成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正式形成了“外儒內法,劑之以道”的治國模式。

④漢代以後,道家思想仍然受到重視,逐漸被儒家思想所吸收,如宋明理學;隋唐科舉制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墨家“選賢舉能”的思想。

9、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特點

(1)科技內容上應用性強,對事物發展規律的探索不夠;研究方法上主要採用傳統的典籍整理與經驗總結,缺少實驗。

(2)在科技應用上主要服務於封建農業經濟的發展和大型的工程需要,缺乏將科技有效轉化爲生產力併成爲科技進一步發展的動力意識。

(3)我國古代科技長期領先世界,爲世界文明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影響深遠。

10、古代文學藝術發展的趨勢和原因

(1)趨勢:日趨平民化、世俗化,反封建意識增強。

(2)原因:封建專制統治加強;商品經濟發展。

11、近代列強侵華的方式和危害

(1)方式:

①軍事侵略:戰爭、第二次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日本侵華戰爭。

②政治侵略:通過中英《南京條約》(1842年)、中日《馬關條約》(1895年)、《辛丑條約》(1901年)等不平等條約,中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③經濟侵略:傾銷商品、掠奪原料、政治借款、勒索賠款、設廠築路。

④文化侵略: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資產階級的價值觀念傳入中國,泯滅中國人民的反抗意志。

(2)危害

①政治上:攫取和破壞了中國的國家主權。領土主權破壞:列強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佔了中國大片領土,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司法主權破壞:列強還取得了領事裁判權;領海主權、關稅主權喪失、獲得在華駐兵權。

②經濟上: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傾銷商品、掠奪中國原料,輸出資本,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

③文化上,毀滅中華文明遺產,如火燒圓明園。

④列強無視中國人民的基本生存權,還瘋狂掠奪中國人民的財產和國家財富。

12、農民階級在近代中國民主革命中的特點

(1)農民階級具有革命性

①含義:受地主階級和外國資本主義的雙重壓迫,具有革命的要求。

②表現:太平天國運動首次擔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務,沉重打擊中外反動勢力,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基礎;義和團運動打破了列強瓜分中國的美夢。

(2)農民階級具有落後性

①含義:由於農民小生產者的階級侷限性,難以提出科學合理的革命綱領以指導其革命。

②表現:《天朝田畝制度》的空想性;《資政新篇》的不切實際性;“扶清滅洋”口號的盲目排外性。

13、“六個第一”巧記辛亥革命

(1)建立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同盟會。

(2)第一次提出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三民主義。

(3)建立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

(4)頒佈亞洲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5)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6)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歷史鉅變,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4、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的探索特點

(1)從最高綱領到最低綱領(國共第一次合作,開展國民大革命)。

(2) 從以城市爲中心到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國共十年對峙)。

(3) 從反蔣抗日到聯蔣抗日(國共第二次合作,開展抗日戰爭)。

(4)從農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戰爭)。

15、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認識

(1)三次發展機遇:

甲午戰爭後清政府放寬“民間設廠”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列強對華經濟侵略的放鬆。

(2)四個原因:

商品經濟的發展、外國侵略的刺激、洋務運動的誘導、國民政府的政策。

(3)五個發展階段:

“春”:甲午戰後的初步發展和一戰期間的“短暫春天”;

“夏”:1927~1936年國民政府統治前期的較快發展;

“秋”:抗戰時期遭到沉重打擊;

“冬”:解放戰爭時期陷入絕境;

“新生”:新中國成立後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轉變爲社會主義國營企業。

(4)分佈結構:

“弓箭”結構——主要分佈在自然經濟解體程度比較高的沿江、沿海地區。

(5)兩個影響:

一是推動了中國社會經濟和社會生活的進步;

二是爲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革、思想進步和民主政治的發展提供了經濟和階級基礎。

(6)三個障礙:

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封建勢力、官僚資本主義。其中,最主要的障礙是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

16、近代社會生活變遷的認識

(1)一條主線:

隨外國資本主義入侵和近代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變化而變遷。

(2)兩個方面:

一是社會物質生活的變遷;

二是生活風俗習慣的變化。

(3)三大因素影響:

一是歐風美雨的潛移默化。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會近代化最早的發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經通商口岸逐漸向中國內地輻射;

二是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爲近代物質生活和風俗的變遷提供了物質基礎;

三是維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等政治思想運動的推動。

(4)四大表現:

一是社會物質生活方面,即服飾、飲食、住宅的變化;

二是社會風俗和思想觀念方面,即婚喪嫁娶、社會禮儀的變化;

三是交通、通訊工具的變化;

四是大衆傳媒的變化。

(5)結論:

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是伴隨着西方入侵、西方的社會生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涌入而變化的,帶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點。

17、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認識

(1)一個主題:

向西方學習,探索救國救民之路。

(2)兩個特點:

向西方學習的層次不斷深入,逐漸突破封建思想束縛,中國人思想不斷得到解放;先進理論在革命實踐中和中國實際相結合,不斷創新發展。

(3)三個層面:

器物層次——制度層次——思想文化層次。

18、對中國現代政治建設的認識

(1)兩種社會形態:

新民主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

(2)兩個機構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3)兩部憲法:

《共同綱領》和1954年憲法。

(4)四大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本政治制度,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的基礎。

②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是指導思想,政治協商是主要形式,政治協商會議是基本組織形式。

③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平等互助,團結在祖國大家庭內,共同建設社會主義的制度。

④基層民主選舉制度:改革開放新時期出現,直接民選,落實“依法治國”方針。

19、“一二三” 理解現代中國的外交

(1)一個政策和宗旨: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2)兩大貢獻:

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成爲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3)三個時期:

①奠基時期(50年代):“另起爐竈”“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一邊倒”的方針,步入國際舞臺;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參加日內瓦會議和萬隆會議。

②拓展時期(70年代):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關係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打開外交新局面。

③創新時期(改革開放新時期):全方位外交,積極參與聯合國活動,致力於地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