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口服藥護理重點

兒童處於生長髮育期,一方面由於新陳代謝旺盛,血液循環快,吸收、排泄都比成人快;另一方面,他們抵抗力低,容易生病,又對藥物反應非常敏感,用藥稍有不當就會產生嚴重不良反應。根據兒童生理上的特點,我們爲你整理了兒童用藥的注意事項,歡迎大家閱讀!

兒童口服藥護理重點

注意藥物說明書

嚴格按照醫囑用藥,避免用藥不當,同時應該閱讀常用的藥物的說明書,注意其中關於兒童用藥的注意事項,以便對患兒家屬進行藥物衛教。如8歲以內的兒童,特別是嬰兒服用四環素容易引起黃斑牙(即:四環素牙);個別的還可引起顱壓增高(表現爲囟門鼓起,頭痛);氯黴素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用於嬰兒可出現灰嬰綜合徵(即:氯黴素的嚴重不良反應之一,表現爲呼吸困難、進行性血壓下降,症狀出現2天內的死亡率可高達40%,有時大齡兒童和成人也可發生類似的症狀);卡那黴素、慶大黴素、鏈黴素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可引起兒童耳聾或腎臟損害。

藥物劑量要準確

兒童用藥劑量是根據兒童體重計算出來的,不可隨意增加劑量或減少劑量,也不能將成人用藥劑量用於兒童。如3個月以內的嬰兒過量使用退熱劑可出現虛脫。

儘量使用兒童專用劑型

兒童使用成人劑型,劑量可能換算不準確;有的成人藥品較苦、有腥味或異味使兒童難以接受;較大的片劑或膠囊,兒童吞嚥困難,易引起噁心、嘔吐,降低了用藥的依從性。兒童專用的劑型,更適於兒童的年齡、體重或體表面積,更有利於準確給藥,而且有的藥物是糖果口味,讓兒童易於接受,藥物的大小也適合兒童服用,減少了兒童對藥物的反感心理。

瞭解兒童用藥情況

包括:藥物不良反應、藥物過敏史等。用藥時嚴密觀察兒童的病情變化及治療中的藥物反應。兒童具有病情變化快的特點,需要護理人員仔細觀察、靈活判斷,以告知主治醫生患兒用藥情況,利於醫生及時決定是否需要停藥、換藥或調整用量,從而最快減少或避免藥源性疾病的.發生。

避免濫用滋補品和維生素類藥品

臨牀上總是可以看到家長爲生病的孩子買來各種的滋補品或是醫生並未要求服用的維生素藥物。一般家長的初衷是爲孩子好,想讓病癒後的孩子“補補虛”,但卻不知這樣的行爲可能導致更危險的問題,比如人蔘蜂王漿之類製劑可能導致兒童性早熟;而大量服用維生素A,甚至可能影響兒童骨骼發育。如遇家長諮詢相關事宜時,應準確告知家長:“兒童是否需要補充維生素類或者其他藥物,必須根據兒童身體生長髮育需要而決定,具體情況應諮詢醫生,切不可盲目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