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樣提高口才能力

卡耐基的一生幾乎都在致力於幫助人們克服談話和演講中畏懼和膽怯的心理,培養勇氣和信心。在“戴爾·卡耐基課程”開課之前,他曾作過一個調查,即讓人們說說來上課的原因,以及希望從這種口才演講訓練課中獲得什麼。調查的結果令人吃驚,大多數人的中心願望與基本需要都是基本一樣的,他們是這樣回答的:“當人們要我站起來講話時,我覺得很不自在,很害怕,使我不能清晰地思考,不能集中精力,不知道自己要說的是什麼。所以,我想獲得自信,能泰然自若,當衆站起並能隨心所欲地思考,能依邏輯次序歸納自己的思想,在公共場所或社交人士的面前侃侃而談,富有哲理且又讓人信服。”

該怎樣提高口才能力

卡耐基認爲,要達到這種效果,獲得當衆演講的技巧,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訓練自己。

借別人的經驗鼓起勇氣。卡耐基認爲,不論是處在任何情況、任狀態之下,絕沒有哪種動物是天生的大衆演說家。歷史上有些時期,當衆講演是一門精緻的藝術,必須謹遵修辭法與優雅的演說方式,因而,要想做個天生的大衆演說家那是極其困難的,是經過堅苦努力才能達到的。現在我們卻把當衆演說看成一種擴大的交談。以前那種說話、動作俱佳的方式、如雷貫耳的聲音已經永遠過去。我們與人共進晚餐、在教堂中做禮拜,或看電視、聽收音機時,喜歡聽到的是率直的言語,依常理而構思,專摯地和我們談論問題,而不是對着我們空空而談。

當衆演說不是一門閉鎖的藝術,並不象許多機構的那樣容易學到知識,必須經過多年的美化聲音,以及苦學修辭學多年以後才能成功。平常說話輕而易舉,只要遵循一些簡單的規則就行。對於這一點,卡耐基有深刻的體驗。1912年,他在紐約市青年基督協會開始教授學生時,講授那些低年級的方法,同他在密蘇里州的華倫堡上大學時受教的方式大同小異。但是他很快發現,把商界中的大人當成大學新生來教是一種很大的失誤,對演說家韋伯斯特、柏克匹特和歐康內爾等一味模仿也毫無裨益。因爲學生們所需要的並不是這些,而是在下回的商務會議裏能有足夠的勇氣直起腰來,做一番明確、連貫的報告。於是他就把教科書一古腦兒全拋掉,用一些簡單的概念和那些學生互相交流和切磋,直到他們的報告詞達意盡、深得人心爲止。這一着果然奏效,因爲此後他們一再回來,還想學得更多。

  第一步、發現問題。

我什麼時候開始出現這個問題的。請大家想一想,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敢在陌生人面前/當衆說話的,是從小就這樣,還是因爲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之後才這樣。家裏的氛圍如何,父母是否和睦?自己對父母是否有敬佩心裏,是否能對父母引以爲自豪?家境如何?其實,;類似的問題可以多想一想,儘量去挖掘自己心裏的真實想法,把問題找出來,到底,自己是因爲性格因素,天生害羞,膽怯,還是因爲家庭因素,或者機構因素?我想說一些例子。

在和口才羣的朋友們聊天以來,有一些朋友的情況令我印象深刻。比如說張三(當然是假名),他其實從小就是個非常活潑可愛的孩子,國小,國中都是班級裏的班幹部,能說會道,人緣好,但是,高一下學期的時候,一切都改變了。那次,他偶然在廁所裏聽到了兩個同學在議論自己,他們說什麼呢?一個說:“張三真噁心,總是做出一幅很受歡迎的樣子來,其實我們班那麼多人討厭他。”另一個說:“就是啊,我也討厭他。”就因爲這件事情,張三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他慢慢地轉變了,班委競選他不參加了,和同學也不再有說有笑了,他覺得既然大家都討厭他,他沒必要和大家搞好關係了,然後,性格就越來越孤僻了。高中畢業的時候,在填寫留言的時候,他才發現,其實很多同學都很關心他,都非常喜歡他,是他自己的.突然改變,把同學們的友誼都擋在了門外,至於廁所裏聽到的那些話,其實是因爲打球的時候得罪了對方,導致對方說的氣話,而對方其實早就忘記,而且在畢業留言裏,不僅主動提及了這事,還寫了許多希望大家是朋友的留言。怎麼說呢,張三真是一下子醒悟過來了,但可怕的是,一切都改變了,兩年的時間以來,他習慣了不相信別人,習慣了不主動和別人說話,習慣了膽怯,哪怕是進入了大學,又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他還是這樣的性格。

除開張三這樣的因爲一件事情發生的改變而導致的問題之外,還有不少別的原因也能導致這樣的問題。比如說,自己家比較窮,小的時候被別的小朋友看不起,或者,父母不和,家庭戰爭不斷,自己一點也不想說話,父母管得太嚴格,自己有抗拒心理,討厭和父母溝通,或者,在機構裏成績不好……其實,一切都有可能,這些原因的出現,導致自己變得自卑,不願意表達自己的願望,不願意說話,成了沉默的習慣。

也有不少人並不是因爲自卑,而是因爲膽怯、不好意思等等,無論什麼問題,我都希望大家能通過分析,找出自己的癥結所在,然後面對它。

  第二步、分析問題。

好了,既然問題已經存在了,那也只好面對,迴避的話問題只能越來越嚴重。(憑着感覺寫的,可能有些雜亂無章。)

如果是因爲自卑導致。爲什麼自卑?自卑的人總是有理由的,歸納出來大致如下種類:經濟不好,家庭不和,自己長相不好,長得不夠高,學歷不高,工作不好,沒有找到男/女朋友,覺得自己不夠聰明,覺得自己沒有魅力……無論哪一項,都能令人沮喪,更何況有的人佔了多項,那麼,是不是真的就要一輩子自卑下去?是不是就要這樣一輩子沉默,任何場合都默默地躲在一邊,恨不得別人沒發現自己,恨不得自己不存在?這樣的日子好過嗎?肯定不好過。

如果從什麼人生觀啊,價值觀啊,從什麼愛國、愛社會、爲社會做貢獻的角度來說大道理,那就複雜了,還是簡單地從個人自身來講吧——人生來就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和義務。所以,請想這樣的問題:因爲自卑,我錯過了多少機會?因爲自卑,我失去了多少東西?因爲自卑,我的生活裏除了陰霾還有什麼?

所以,首先自己要先從內心深處要求自己不要自卑,然後在紙上羅列出N個如果,如果我有錢、如果我長得高點……看看自己有多少個“如果”纔不會自卑,再分析分析,哪些“如果”裏,哪些是通過努力可以達到,哪些是努力也沒有用的,把那些努力也沒有用的刪除,然後把剩下的“如果”帖上寫字檯前面,記住,這就是你今後的目標,你要一一實現的目標,相信等你真的實現了這些目標,你的自卑已經不知道跑到哪去了,至於被你刪除的那些“如果”,它們在你心裏已經沒有任何位置了——爲什麼會這樣?因爲人之所以會自卑,其實還不是因爲對自己有過高的期望,希望自己是想象中的那個自己,那好啊,那就把想象中的自己是什麼樣的羅列出來,去實現它,哪怕沒有能力實現,也讓自己在忙碌中忘記了自卑這回事!記着,有付出就會有收穫,不停地付出,終有一天,你該有的,都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