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禮儀與口才技巧

社交口才是一種技能、一種藝術,是一個人在社會交往活動中口語表達能力的體現。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越來越頻繁、密切,口才也越來越重要。但是,光口才好還不行,還需具備社交禮儀哦!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分享社交禮儀與口才技巧,快來看看吧!

社交禮儀與口才技巧

  口才訓練方法

  1. 口才訓練方法之自我錄音攝像。

一般家庭都配有攝像機,可以先把模仿對象的聲像資料錄下來,同時把自己的聲音和演講過程拍攝下來,這樣反覆觀摩對比,逐步訓練,你的口才自然進步神速。對着自己的講話影像,找差距並針對性地克服,效果會非常好。同時也可以找有經驗的老師進行指教,通過這樣的方法,你的口才很快會上一個臺階。

  2. 口才訓練方法之速讀法。

這裏的“讀”指的是朗讀,是用嘴去讀,而不是用眼去看,顧名思義,“速讀”也就是快速的朗讀,這種訓練方法的目的,是在於鍛鍊人口齒伶俐,語音準確,吐字清晰。

希望上面的5種口才訓練方法能夠幫助你改善現在的不善言辭,能夠讓你具備一定的口才能力,但是如果你覺得自己需要經過口才培訓纔可以,那麼你可以參加口才培訓班來提升自己的口才能力,這也是最具有保障性的做法。

  3. 口才訓練方法之當衆講話或演講訓練。

每星期或每月,都要自己整理一篇演講稿,內容可針對身邊的事或熱點新聞。注意演講稿的格式和寫法,要在反覆整理和推敲的的基礎上,進行演講稿的修改。在經過多次的練習之後,找一些聽衆來聽你的演講,演講的環境儘可能嚴肅莊重一些,以達到一定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訓練一定要講究質量,切不可追求數量。

  4. 口才訓練方法之多與人交流。

口才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在自我練習口才的同時,還要有意識地與人多進行交流。交流的目的有三點:首先,和不同層次和不同性格的人進行交談,本身就是一種口才訓練;其次,交流還可以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判斷力;最重要的是,真正善談者是善聽者。善聽者即使一言不發,有時也是最好的談論者,這一點大家要注意。

  5.口才訓練方法之朗讀與繞口令訓練。

隨便拿出報刊、雜誌進行朗讀訓練,要求:最大聲,最清晰,最快速地進行朗讀。準備一些繞口令進行練習,每天練習10分鐘的繞口令。最後,對着聽衆朗讀,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都可以。同時徵求聽衆的意見和評價。

  社交口才技巧

  一、要適時

說在該說時,止在該止處,這才叫適時。可有的人在社交場上該說時不說,他們見面時不及時問候;分手時不及時告別;失禮時不及時道歉;對請教不及時解答;對求助不及時答覆……

反之,有的人該止時不止。他們在熱鬧喜慶的氣氛中嘮嘮叨叨訴說自己的不幸;在別人悲傷憂愁時嘻嘻哈哈開玩笑;在主人心緒不安時仍滔滔不絕發表宏論;在長輩家裏樂不可支地詳談“馬路新聞”。

請設想一下,假如你在社交中遇見了上面這種人,你會對他產生什麼樣的印象呢?

  二、要適量

捷克諷刺作家哈謝克的名著《好兵帥克》裏有一個克勞斯上校。此人以說話羅嗦聞名。他有一段對軍官的“精彩”講話:“諸位,我剛纔提到那裏有一個窗戶。你們知道窗戶是個什麼東西,對嗎?一條夾在兩道溝之間的路叫公路。對了,諸位,那麼你們知道什麼叫溝嗎?溝就是一批工人所挖的一種凹而長的坑,對,那就叫溝。溝就是用鐵杴挖成的。你知道鐵杴是什麼嗎?鐵作的工具,諸位,不錯吧,你們都知道嗎?”克勞斯上校的這番話,雖然是作家加工過的,但生活中、社交場上說話羅嗦也不乏其人。因此說話適量也是社交口才的基本技巧之一。

適量既指說話的多少適當,也包括說話的音量適宜。應該指出的是,適量並不是都是少說爲佳,更不是指那種語量沒有變化的老和尚唸經,適量與否應以是否達到了說話目的爲衡量的標準。

請看下面幾段話:

1.您看,這麼晚了還來打攪您,真過意不去。您要休息了吧?真對不起,對不起……

2,我不同意這個意見!我明確表示不同意。不管你們怎麼看,我就是不同意。

3.那不是我說的,我怎麼會那麼說呢?您想,我能說那種話嗎?那確實不是我說的。我怎麼會那麼說呢?您想,我能說那種話嗎?那確實不是我說的。

上面的幾段話,初聽起來似乎有些“廢話”,但都是爲了增強表達效果不得不說的“廢話”,是必要保留的語言的“冗餘度”。

第一段是表示道歉的話,重複幾句顯示了態度的誠懇;

第二段話中的重複是爲了表示說話人態度堅決和不容置疑;

第三段則是說話人急於表白自己心情而採取的必要的重複。這種語言現象在社交場合經常出現。

由此看來,社交口才的多少適量,並不排除爲達到說話目的的必要重複,而是指根據對象、環境、時間的不同,該多說時不少說,該少說時不多說。有的人自我介紹羅羅嗦嗦,祝酒時說上半個鐘頭還不停,批評起來沒完沒了……這樣既影響說話效果,又影響自己的社交形象。

適量的社交口才還包括聲音大小適量。大庭廣衆之中說話音量宜大一點,私人拜訪交談音量宜適中,如果是密友、情人間交談,小聲則可以表現親密無間、情意綿綿的特殊關係,給人一種親切感。這些都是在社交場合與人交談應該掌握好的。

  三、要適度

1988年美國總統競選,民主黨在選民中造成了布什是毫無獨立主張的這一印象,他們甚至稱“布什是里根的影子”。在交談時,民主黨人總愛用挖苦的口氣問:“布什在哪裏?”這個問題該如何回答才恰到好處呢?布什的競選顧問、老資格政治公關專家艾爾斯,爲布什設計了一個回答:“布什在家裏,同夫人巴巴拉在一起,這有錯嗎?”

這一回答,體現了強烈的針對性和恰如其分的分寸感的結合,有很高的藝術性。試想,如果你在社交場上遭到別人挖苦時,就馬上抓住對方弱點,給以迎頭痛擊,那將產生什麼效果呢?也許你自認爲是勝利者,可在別人眼裏,你卻是一個心胸狹窄不善言辭的.人。而艾爾斯爲布什設計的回答,卻爲布什的政治家風度增添了不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