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高分卻落榜,今天我終於知道原因了...

在錄取中,有的學校比較“分控”,更注重成績;有的會比較人性化一些,更客觀考察申請者的背景和personality。小編就見識過好多同學考了高分卻不一定被Dream School錄取,而有些同學成績平平,卻最終逆襲了常青藤。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扒一扒名校錄取的那些事兒。

SAT高分卻落榜,今天我終於知道原因了...

一、招生側重點

頂尖大學招生部門的錄取程度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處。

其中的一些差異源自審覈材料的運作程度,而更大的不同來自理念方面,但是各校的招生委員會必須遵循學校對學生的。

在招生時,他們必須先確保維持或者加強大學的特質,即公衆所瞭解到的關於大學的信息,知道公衆對他們的評判是基於錄取率、新生的sat1成績水平以及學校的入讀/錄取比率。爲此,大學希望儘可能接收更多的申請,這樣就可以降低本校的錄取率。

一些學校偏愛具有較高sat成績的學生。

一些學校則傾向於選擇那些最有可能入讀自己學校的學生。這類學校中的大多數會要求學生提交補充問題,來回答選擇該校的原因。

一些學校屬於冒險主義者,他們並不顧及公衆和媒體的輿論,他們的錄取決定是基於對學生的感覺。這類學校中的大多數不會要求學生回答選擇該校的原因。

所以,在錄取中,有的學校比較“分控”,更注重成績;有的會比較人性化一些,更客觀考察申請者的背景和personality。

針對以上情況,根據大學在錄取過程中的不同決策方案,可以把大學分爲三類:

1.青睞高分的學校

即“分控學校”,如西北大學,平均錄取學生的IBT成績一般是111,所以申請人的託福成績至少在110或115以上,纔會更有競爭力;西北大學13年錄取數據中,60%的學生SAT成績在2300以上,剩下40%學生在2100-2200,低於2000基本是被拒的。其他類似學校還有耶魯、杜克、加州理工等。

2.青睞錄取後就讀概率比較大的學生

此類學校一般喜歡在異地錄取,因爲異地的強制性能保證學校的enrollment,即最後註冊的數字。常見有華盛頓聖路易斯大學。此類學校每年都會分析哪種學生最有可能入學,申請此類學校學生sat分數在2300以上並一定是優勢,因爲這種學生有可能同時被其他學校錄取,所以很有可能最後選擇別的學校,這就不能保證此類學校的錄取。

3.不怕冒險的學校

此類學校傾向尋找優秀的學生,也不怕後期的enrollment,他們認爲人才不是以數字衡量的。如果一個學生在sat和託福拿了高分,而在其他方面並不突出,那對於學校來說,他跟其他成績考了1700-1800的申請者,沒有什麼區別。除了做錄取決定時的動機有所不同外,各大學的錄取機制也是不同的。有些大學選擇在校學生進行第一輪把關,有的學校選擇由最招生官進行首輪篩選。而哈佛大學則省去了第一輪篩選,所有的錄取決定全部由招生委員會做出。

下面我將對招生辦公室基本的運作做一個說明,另外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招辦的人員架構:

一般錄取委員會會由招生官員,臨時聘請的職員,教員和學生組成。招生官員會爲,高級招生官員(主任,副主任)低級官員和辦公室職員。高級官員主要負責管理部門的全部工作,在招生過程中出現分歧時,最後拍板。他們也常常會部分或全部參與低級官員從事的工作,包括與有潛質的學生面談,走訪學校,參加某地大學的活,審查申請人的材料等等。

招辦按美國國內(以州或地區劃分),世界(以國家或地區劃分)等區域劃分,將某一地區的招生工作分配給某一個人專門負責。例如,一個官員可能負責以下五個地區:ENN-DC, FL, ILLINOIS-INDIA-OHIO, La以及全非洲地區。

對負責某一地區的招生官員來說,他的職責有:走訪該地區的中學,熟悉中學的Counselor,與學生面談,代表學校參加與譔地 區大學間的合作,會議及以其它活,作爲招人在這些地區中學,社區的代表,管理來自這一地區的招生工作,確保自己負責區域的申請人在招生過程中得到正確的評 價在一些頂尖的大學中,高級招生官員往往是是最有學問,有見地,頗有影響力的人,大多數人曾就讀過頂尖大學。他們中許多人除了招生官員外還從事教學工作, 在專業的雜誌上發表文章。他們對青年人的教育問題一般都比較感興趣,也對教育的'重點問題興趣濃厚。

所以在大家準備申請材料的時候,必須想着是寫給一個讀者看的。任何非同尋常的事件,你必須要解釋清楚,同時又不能顯得自吹自擂,自高自大。如果你說的過於簡單,又會顯得你知識面不廣,不夠老練。

因爲這些人往往有着豐富的招生經驗,不管你在申請書中說得如何天花亂墜,他們在鑑別申請人時有一副火眼金睛。

由於招生工作比較繁忙,所以在申請高峯期,一般會招聘臨時員工來幫他們審覈。像斯坦福大學,在招生季一般會聘請4-5人來幫忙,但是他們都是精挑細選,並且接受了培訓。一般爲退休的招生官、教職員工的配偶,或某地區的consular。他們對於教育、地方學生的特點一般是比較瞭解的。

另外還有一些學校,如喬治城、衛斯理學院等學校,他們會邀請一些學生參加審覈工作的。這些學生在審覈材料過程中,會參加一讀(第一遍審覈)的工作。

一些學校在錄取過程中,一般會採取投票制。像衛斯理學院,他們的招生辦委員會由10人左右組成:教職工、教師團體、學校管理層及學生組織。學生在招生委員會的投票權跟其他人是等同的。

二、審覈的過程

一讀:有的學校會採取分區審覈,有的會採用投票制。分區審覈一般由負責本地區的招生官來全權負責,通常最花時間。一讀過後有的學校會淘汰一部分人,有的學校會直接進入下一輪篩選。在一讀過程中,每個人申請材料一般會看10-35分鐘。

如排名在35的佐治亞理工,實際上他的錄取標準跟top20是等同的。在錄取過程中,採用分區制,所以說在錄取過程中,中國區的所有申請者的材料都會由中國區的1名招生官閱讀,由於近幾年申請人數增長,這就給這名招生官帶來很大壓力。

去年中國區申請人數就達到2500個,所以這名AO採取一刀切方式:把2100以下的學生全部切掉,接下來判定剩下學生哪些文書是中介代寫的、哪些是自己認真做過research的。然後進入第二輪篩選。而第三輪篩選則是我們常在官方網址上看到的:第三方面試。雖然這種面試是optional,但是她仍然具有一定潛規則:例如有所大學平均錄取國際學生的比例在10%,但如果在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pool裏面參加面試的學生錄取機率一般爲22%,未參加面試的學生錄取機率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