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編輯與期刊編輯的區別

圖書與期刊是兩種比較接近的傳媒載體,圖書編輯和期刊編輯在出版界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那麼圖書編輯與期刊編輯的區別有哪些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圖書編輯與期刊編輯的區別

  一、專業型編輯與欄目型編輯

圖書作爲在某一專業、某一知識領域的大信息量的文化載體,具有較專、較深的文化內涵,尤其是學術專著。圖書編輯除了需要掌握良好的編輯基本功,對文字、標點、語法等進行加工處理外,還要求有相應的專業知識。中文系畢業的編輯看不懂大學物理的公式,物理系畢業的編輯可能也不會知道分子式孰對孰錯。許多出版社一般按專業將編輯進行歸類分工。“學者型”編輯是時下圖書出版界中一個廣爲認同的概念,其實這正是對圖書編輯更專業化要求的體現。

除了學報等學術期刊對編輯的專業要求很嚴格之外,其他類型的期刊,如通俗期刊、科普期刊等則對編輯的專業要求較爲寬鬆。目前社辦期刊絕大多數是非學術類期刊,如甘肅人民出版社的《讀者》、上海文藝出版社的《故事會》、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的《科學啓蒙》、湖南教育出版社的《中學生百科》等,都屬於非學術類期刊。社辦期刊編輯專業要求的淡化,並不等於說專業知識紮實的編輯不適合做期刊編輯,恰恰相反,一位知識很專業、涉獵又很廣泛的“T”型人才,應該是期刊編輯的最佳人選。

圖書大多由編、章、節組成,期刊的基本結構單位則是欄目,並由此出現了欄目編輯。期刊欄目的內容往往並不限於某一知識領域,例如《科學啓蒙》有一個欄目——《身邊的科學》,不但介紹氣象知識,也介紹物理現象、化學反應等等,幾乎涉及各門學科,內容不深奧,但很廣博。這就要求期刊編輯廣爲涉獵,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素養。

一個有眼光、專業知識紮實的圖書編輯可以推出宏篇鉅著,一本影響深遠的圖書也可以使圖書編輯走向成功;同樣地,一位優秀的期刊編輯可以推出深受讀者喜愛的欄目,一個有影響的欄目也可能造就出色的期刊編輯。

  二、個體操作與羣體協作

圖書的編輯工作,除了複審、終審、校對的程序,大多是由一位責任編輯單獨操作完成的。也有一些叢書、套書等大部頭圖書需要多位圖書編輯合作完成。就編輯之間的關係而言,他們大多像“個體戶”。從與作者聯繫,到與出版、發行等部門的協作,基本上由圖書編輯個體來操作,與其他圖書編輯之間的關聯不大,甚至沒有關聯。

由於分工的不同,期刊編輯的個體行爲雖然也同樣存在,但羣體協作顯得更加重要。期刊的編輯工作本身就是由多位編輯共同承擔的。從表面上看,期刊編輯按所負責的欄目去組稿、編輯加工,分工明確,但有許多工作是交叉的。一位作者可能同時與多位期刊編輯打交道,可能有些文章既可以安排到A欄目,也可以安排在B欄目,可能A欄目編輯約寫的稿件適合在B欄目發表,等等情況,都需要期刊編輯之間加強溝通,彼此合作,充分發揮羣體協作的作用。

圖書編輯的個體行爲在工作結果上也能得到充分體現。一本圖書能否獲獎,能否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都與圖書編輯的素質、水平直接相關,個人成績很容易體現出來。而期刊編輯的個體行爲只有在良好的羣體協作中才能得到最佳體現和充分發揮。如果高水平的期刊編輯缺乏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理想配合,則很難保證期刊的高質量;同樣,一本高質量的期刊,編輯部的編輯不一定都是高手,甚至每位編輯都可能“名不見經傳”。

當然,我們不能只強調圖書編輯的個體行爲,而忽視羣體協作的重要作用;也不能只看到期刊編輯的羣體協作,而忽視挖掘編輯個體的巨大潛力。一方面,既要充分發揮圖書編輯個體行爲的作用,又要集中智慧,加強羣體協作,例如一些出版社將圖書編輯行爲以編輯部集體的方式進行操作;另一方面,期刊編輯既要優化羣體協作,又要調動每位編輯的積極性,使其價值得到充分體現,發揮個體行爲的作用,例如某些期刊社邀請名家主持欄目等。圖書編輯與期刊編輯只有充分認識自己在個體操作和羣體協作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纔有利於實現目標,體現價值。

  三、編輯實踐中的差異

圖書編輯與期刊編輯在具體的編輯工作中,各自遵循的出版規律有所差別,工作環節中的具體編輯行爲也有所不同。

1.獨立性與連續性。

圖書從策劃、組稿、編輯、校對、印刷到發行,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過程。一種圖書或一套叢書出版後,圖書編輯的工作便告一段落,除了宣傳、發行、收集反饋信息等工作之外,這種圖書或這套叢書的工作也暫時畫上了句號。圖書編輯與作者的合作大多數也是有限的。也有一些陸續推出的叢書和重版書,體現了圖書出版連續性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