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溝通就是管理和維繫人心

將管理和溝通分開來講,是什麼意思呢?按照管理學的普遍認識,溝通也是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不可分離纔對。但正是因爲我們總把“溝通”當作管理中的一個環節,故造成了“溝通”成爲很多“管理者”一個掩蓋自己無能的“口頭禪”或者是掩蓋管理無能的遮羞布。

管理溝通就是管理和維繫人心

美國著名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說:“未來競爭是管理的競爭,競爭的焦點在於每個社會組織內部成員之間及其與外部組織的有效溝通上”。是的,要溝通、有效溝通甚至是高效溝通,但沒有效率的“溝通”適得其反。

本文不是大談怎麼管理好一個大工程或者一個大企業。而是站在小項目和具體市場的角度來談管理和溝通,充其量也聯繫到一點點“領導力”而已。我想,只要談清楚這些,對於一個普通的員工或者中層管理者就足夠了。

  先說管理的問題

管理是什麼?簡單的定義就是要通過他人來完成工作。但絕對不僅僅是這樣一個定義。因爲人不是物,管理最核心的是管人,更深一層次是管理和維繫人心。我記得何慕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人心在,一切都在;人心不在,一切皆無”。我相信何老師一定是這句話的踐行者,但令我持懷疑態度的`是:他公司的項目管理者能夠做到嗎?至少我接觸到的某些人完全做不到,真是令人遺憾的事情,這恐怕也是文化、價值觀衝突的深刻體現吧。知易行難,很多東西你都懂,掛在嘴上可以,但你要去做就是做不到;所以說,人最本質的東西是很難改掉的,看管理者怎麼去對待和利用,因勢利導嘛。

最近,一個從事媒體工作的朋友要離職了,最根本的不是待遇問題,而是自身的價值得不到認可,團隊價值得不到認同。老闆總認爲自己最厲害,你們什麼也不是,你們做得很差?彷彿只有他自己最強悍,什麼團隊、團隊負責人啊,在他眼裏都是浮雲,是垃圾。

老闆將責任賦予他,同時又要插手具體的事物,基本上是不信任。將自己神化,希望下屬在自己的激勵下都成爲超人,但人都是有思想的——老闆一思考,員工就發笑,不要把別人當成傻子,要有正常的思想和思維,自我膨脹,是走火入魔的先兆。

有些管理者或者領導者非常奇怪,員工要離職,他總是想辦法制造一些障礙,搞得不歡而散。例如:不承認其作用和價值,開“批鬥會”,翻舊賬;扣獎金、工資,或者乾脆不認賬?本人認爲這是非常愚蠢的事情,因爲i傷害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你周圍的資源。很多時候,你的口碑可比這幾個散碎銀子值錢吧。更加令人想不通的是:鬧得要打架,武力解決,呵呵,想不通!這樣的管理者真是不合格,想想合作之初的場景,是怎麼說的,甚至花了很大的經歷纔有這個機會合作。就像上面提到的媒體朋友,那可是高薪挖過來的,搞得現在幾乎訪,翻臉,沒意思嘛。

一句話,管理就是管理和維繫人心。對於項目管理和區域市場的管理,還是何老師那句話:“人心在,一切都在;人心不在,一切皆無”。

  再說溝通的問題

我一直認爲,中國人的字典裏,“溝通”二字,已經是一個口號了。就跟“阿彌陀佛”差不多。看過周星馳的鹿鼎記嗎,陳近南怎麼說的?他對韋小寶說:“讀過書明事理的人,大多數已經在清廷裏面當官了。所以我們要對抗清廷,就要用一些蠢一點的人。對付那些蠢人,就絕對不可以跟他們說真話,必須要用宗教形式來催眠他們,使他們覺得所做的事都是對的,所以”反清復明“只不過是個口號,跟”阿彌陀佛“其實是一樣的。清朝一直欺壓我們漢人,搶走我們的銀兩跟女人,所以我們要反清。”

天天說溝通,很多時候,管理者自己也不知道怎麼纔能有效溝通,更不要說高效的溝通了。溝通也似乎成了他們的一個“幌子”。

“我覺得我們3天就要溝通一次,有什麼問題,你可以提出來”,類似這樣的話,基本每幾天就聽到,大同小異。可惜,無論怎麼溝通,提了、說了都沒用,久而久之,一聽到“溝通”就冒火,而且火氣會忽然竄起來很高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