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要花多少錢

引導語:相信每家企業以及每位企業家都有一個上市夢,但上市之路並不易,而且過程中所涉及的資金成本、時間成本、機會成本都可能讓企業望而卻步。下面是yjbys小編爲你帶來的上市要花多少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上市要花多少錢

我們就先來看一下,企業上市到底要花多少錢,這些費用又是由哪些方面構成的?

  一、IPO上市費用介紹

  1、中介費用及構成

企業在IPO的過程中需要向主辦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支付相關費用。比如支付給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及驗資費、律師事務所的律師費,以及支付給券商的保薦費、承銷費、發行手續費、用於本次發行的信息披露費用及其他等。根據企業發行量以及企業上市板塊不同會有部分差距。

在企業上市全過程中,券商收費是最高的,承擔的工作也最多;同時,這也是不同公司上市成本不同的最大之處。其中,承銷費用主要是按照企業上市發行時募集金額的多少,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這部分費用也是所有費用中區別最大的,決定了公司上市的成本大小;而保薦費用則是支付給保薦人的簽字費。各企業上市的保薦費用差別並不大,基本在300-500萬之間。其中支付給券商的保薦費是在向證監會申報的時候便要收取,但承銷費是在企業完成首次公開發行之後,從實際募集的資金中進行扣取,無須企業動用自有資金提前支付,所以IPO上市企業在前期並不需要承擔這麼大的資金壓力。

  2、其他費用成本

除了以上費用之外,主要的費用還有稅務成本、社保成本、上市籌備費用等(其中新三板企業按照股份有限公司的規範進行了稅務和社保等方面的規範,這部分費用基本可以忽略)。

  1)稅務成本

企業在改製爲股份公司之前存在大量避稅情況,這是企業上市規範之前普遍存在的問題。比如由於業務層面的原因導致少繳納部分稅款,或者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不規範,成本支出、收入確認等不符合稅法規定,或是企業關聯交易處理不慎等問題都可能造成企業的稅務成本。

  2)社保成本

社保成本在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尤爲常見,企業內部存在勞動用工不規範的問題,比如社保基數降低、用工人數虛報等。發審委對於企業勞動用工的規範要求非常嚴格,企業IPO一般需要進行社保規範而付出較高的社保成本。

  二、IPO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如何選擇券商

IPO的成本不菲,刨除以上資金成本,時間成本及能否成功的機會成本也是企業必須要考慮的。因此,企業更應該針對IPO如何選擇券商、申報之前需要做哪些籌備動作等進行系統籌劃。

我們團隊在與不少擬IPO企業和新三板創新層企業針對IPO相關問題進行探討時,券商的選擇幾乎是繞不過去的話題。企業通常反應是按照券商排名選擇比較好的券商。其實不然,好的不一定適合自己。

拿中信證券來說,不管從資產規模、還是歷史業績來講,中信證券無疑是優質券商。但其督導的其中一家新三板企業在申報IPO之前卻計劃要更換券商,原因是中信對其投入的精力不足加上之前的保薦人離職。中信證券不缺服務和督導的大企業,一家淨利潤5000萬的中小民營企業對其來說,近期來看能從其收取的中介費用有限,精力自然是在其他大型客戶身上。

所以,我們建議,企業在選擇券商時,可以重點考慮幾點。首先,券商與企業的規模是否匹配,尤其對於中小企業來講,可以考慮選擇實力強、信譽好、經驗豐富且服務精力充沛的券商,具體可以查看該券商的註冊資本金、過往歷史業績、保薦人數量等。第二,重點考察具體的保薦團隊,保薦團隊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券商本身。可以重點考慮保薦團隊的相關項目經驗、團隊重點人員的從業經驗、相關資源、業務風格及協調能力,以及對企業所處行業的認知等。

其他如地域、具體收費等也可以作爲參考的因素進行衡量。

  三、當前企業面臨的資本環境

  1、證監會發行和審覈雙提速,IPO加快成爲資本市場最大關注點

2015年7月,監管層宣傳暫停IPO審覈,彼時獲得批文的28家企業也將暫緩發行。隨後,2015年11月,證監會發言人鄧舸表示恢復前期暫緩發行的28家IPO企業的發行,IPO重啓。但證監會的`審覈速度卻並沒有明顯提速,至2016年3月25日才基本完成之前暫緩發行的28家公司的消化,核發了IPO重啓之後的首批批文。

至2016年11月,證監會下發IPO發行批文的速度明顯加快。從批文下發的節奏來看,2016年1、2、5月每月一批,3、4、6-10月每月2批,11月核發4批,12月核發5批。從核發數量來看,2016年1-6月,證監會共計核發70家批文,7-10月核發批文的企業分別爲27家、26家、26家及28家,11月核發52家,12月核發51家。

  證監會2016年共計核發了280家企業的首發申請。

(1-12月核發家數:7、9、15、14、9、16、27、26、26、28、52、51)

IPO節奏加快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監管層加速解決IPO堰塞湖的意圖,國泰君安預計,如果二級市場行情不出現明顯下跌,2017年新股將保持每日2家的節奏,全年發行400家—500家。德勤中國亦預計,A股市場的IPO預期在未來市場環境穩定的情況下將進一步提速。

  2、1/6新三板創新層企業宣佈IPO

截至2017年1月18日,新三板900多家創新層企業中有875家企業在財務方面符合創業板IPO要求,且已經有162家創新層企業進入IPO輔導,約佔創新層企業的1/6。

我們預判,IPO的提速效應和創新層企業“轉板”的示範效應無疑會縮短大量新三板公司的上市議程,新三板上有IPO預期、基本面較好的企業其估值將會提升。我們接觸的新三板企業中,已經有相當一部分在根據自身企業所處地域優勢(IPO綠色通道)、規模優勢等制定相應的IPO轉板計劃。

短期內,在新三板政策紅利未出現、流動性解決之前,可能會有部分較優質的企業離開新三板“轉板”IPO,但長期來看,中國堅決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決心會推動監管層推出相關的制度(比如,公募基金入市、大宗交易退出、創新層競價交易等)解決新三板現存問題,扶持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企業對接資本市場、實現產融互動,推動中國產業結構實現轉型升級。

  四、給擬IPO企業的建議

1、企業實際控制人、主要股東及高管應該對IPO過程中的費用成本、時間成本、機會成本做系統瞭解,根據行業發展情況及公司具體情況確定公司啓動IPO的時間節點。

舉例來說:是否啓動IPO是當下很多滿足條件的新三板企業都在思考的命題。在申報IPO的過程中,投融資、併購等資本運作均無法進行,如果企業所處的行業目前有很大的整合機會,漫長的排隊時間反而有可能使企業錯失了成爲行業龍頭的機會。因此,啓動IPO的時間節點需要根據企業所處的行業情況、企業情況、資本市場情況進行綜合衡量,而不是隨意跟風而動。

2、企業應該慎重選擇券商等中介機構。選擇合適的券商對於企業邁向資本市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多數企業不知道選擇券商及保薦團隊的要領,依賴於熟人介紹,缺乏從企業自身及券商、保薦團隊的角度去進行綜合衡量。

3、企業應該以IPO爲導向進行系統的戰略及資本規劃。我們團隊接觸過不少淨利潤在3000-6000萬之間的企業,實際控制人、主要股東多是實業出身,大多隻關注公司技術、產品及具體業務層面。公司雖然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但是在面向資本市場、外部機構時可能仍無法清晰傳達公司的戰略定位、業務結構、所處的市場空間及自身增長潛力。這是其一侷限性。

其二侷限性,公司只看業績指標滿足或即將滿足IPO要求即決定啓動IPO,缺乏系統的資本規劃。比如,企業應該在什麼時間段申報IPO;財務審計的基準日如何確定;申報之前是否要開展一輪併購,時間是否充足等等,都是企業應該思考和掌握的時間節拍。

4、不要侷限於內部團隊限制,去外部尋找合適的IPO諮詢機構。大家知道,近期保薦機構手中的IPO項目不斷在增加,這種現象導致保薦團隊無法投入100%精力去研究其中一家企業所處的行業、企業的發展戰略及核心競爭力。而在招股說明書中,如何用資本市場的語言向外界傳遞企業的戰略規劃、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投資價值,對於擬IPO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們也建議,在綜合考慮IPO的資金成本、時間成本、機會成本的背景下,企業也要注意莫要因小失大。如果內部缺乏該類人才,可以考慮與外部專業的管理諮詢機構、IPO諮詢機構、市場研究機構等服務企業進行合作,爭取IPO收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