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公司上市前需要的準備工作

文化產業評論:唐德影視的上市,掀起了一陣影視公司的上市熱潮。同時,因爲唐德的明星股東陣容,以及最近漢鼎宇佑公佈的明星股東,也引發了對於明星股東價值的討論。下面是yjbys小編爲大家帶來的影視公司上市前需要的準備工作,歡迎閱讀。

影視公司上市前需要的準備工作

  明星股東價值何在?

3月底,漢鼎宇佑集團旗下子公司宇佑傳媒首次亮相其明星股東。周迅、黃磊、何炅、伊能靜、金依萌、焦雄屏、陳可辛等大咖的名字讓這個剛成立兩年多的傳媒公司顯得星光熠熠。讓人不得不想起前些日子剛剛上市的唐德影視:范冰冰、趙薇、張豐毅等諸多明星在上市前分別成爲了其股東,公司上市後,他們賺翻了。爲什麼這些公司都選擇讓明星持股,背後有什麼原因嗎?影視公司上市又要歷經哪些考驗?

當下,追星已經不再是粉絲市場的專利,資本市場的追星浪潮也越來越熱。影視公司攜手明星股東,在資本市場上演着一出出好戲。明星們從打工者搖身一變當上了老闆,究竟是什麼催生了這樣的轉變?

  爲業務提供保障

國內影視行業仍處在迷霧籠罩的狀態,工業化體系的不完善和市場的不成熟,讓影視公司試圖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而明星就是他們眼中的光亮。

一方面,粉絲經濟的火熱,讓影視公司信奉「哪裏有明星,哪裏就有觀衆」。明星入股,實際上是爲公司項目提供了一定的資源保障。很多明星股東或其工作室都與公司簽訂了一定期限的項目合作協議,以確保明星參與影視節目製作,這實際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了公司的業務風險。要知道,相比創意和製作層面上的突破,「抱明星大腿,圈既有粉絲」顯得容易許多。

另一方面,大部分影視公司的業務均包含藝人經紀,明星股東的加入可能意味着公司同時成爲了該明星的經紀人(無論獨家與否)。這既增加了影視公司的現有業務收益,也爲公司的未來發展創造出較好的收益預期。

以唐德影視爲例,其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唐德與盛和煜、餘飛等達成戰略合作,在一定期限內,這些編劇股東要排他性地參與唐德的電視劇製作;同時,在電視劇方面,唐德享有對趙薇和范冰冰兩位演員股東的獨家代理權,有權收取10%的演藝經紀代理費,而電影、廣告表演和廣告活動、其他演藝活動方面,唐德作爲二人的非獨家代理人,享有收取10%到50%不等的代理費收益權。不得不說,這樣的業務介紹的確光鮮亮麗,投資者也很受用,可謂既有面子又有票子。

  爲上市創造概念

資本市場追捧概念股已經不是一天兩天。概念股是指具有某種內涵的股票,WTO股、奧運股、一帶一路股,什麼火熱炒什麼。從製造話題和刺激市場來看,「財貌雙全」的明星股東確實作用明顯。還是以唐德爲例,儘管被指稱業務單一、財務狀況糟糕等問題,卻仍然是連續漲停,以至於市盈率遠高於同行業水平。

可見,資本市場的概念炒作力量非凡,你不得不承認,「武媚娘」比財務報表要好看,雖然這樣的狀況隱患不小,但對於一心上市的企業們來說,其吸引力巨大。

  上市不易——影視公司須使出渾身解數

有了明星股東裝點門面,上市就輕而易舉了麼?未必,影視公司要想上市,仍然困難重重。

  IPO的硬門檻

首先,影視公司想通過IPO實現交易所上市,大多通過創業板渠道才得以實現。

依照證監會頒佈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主板IPO在盈利能力方面要求「最近3個會計年度淨利潤均爲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淨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較低者爲計算依據」且「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累計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最近3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累計超過人民幣3億元」且資產方面必須滿足「最近一期末無形資產(扣除土地使用權、水面養殖權和採礦權等後)佔淨資產的比例不高於20%」。(無形資產主要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土地使用權等)

相比之下,依據證監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創業板的要求相對柔和些,盈利能力方面只需達到「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淨利潤累計不少於一千萬元;或者最近一年盈利,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於五千萬元。」即可,並且在資產方面只需滿足「最近一期末淨資產不少於二千萬元,且不存在未彌補虧損」,至於資產的種類方面也沒有強制要求。與此同時,主板市場的3000萬元的股本總額爲發行前標準,而創業板則爲發行後標準。

從規模上看,國內影視公司多爲中小企業,在盈利能力上要滿足主板要求並不容易;從資產類型來看,影視行業是典型的輕資產行業,(依照《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歸屬於L類傳播與文化產業下的L10 廣播電影電視業),影視版權等無形資產向來在影視公司資產結構中佔重要比例,可能難以達到不高於20%的主板上市要求。所以創業板是影視公司IPO的機會所在,華誼兄弟、樂視網、華策影視、光線傳媒等「業內大頭」都走了創業板這條路,當然,唐德也不例外。

不過,創業板的容易也僅僅是相對於主板而言,想要通過創業板IPO審覈也非易事。市場難以捉摸、輕資產佔比大,再加上不可抗力一樣的政策限制,使得影視公司成爲了高風險投資對象。面對諸多困難,不少影視公司要麼自己撤回申請,要麼被終止審查,真正過審的影視公司少之又少,這也使得唐德這個2014年唯一成功的闖關者倍顯矚目。

另外,衆所周知,影視圈的合作與發展向來離不開人脈與資源,產業鏈上的各玩家強強聯手是常有的事情,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可能爲IPO帶來一些困擾。根據證監會要求,發行人不得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間存在同業競爭以及嚴重影響公司獨立性或者顯失公允的關聯交易,明星股東陣容強大的新麗傳媒在2014年1月國中止IPO申請,可能就與其第二大股東光線傳媒與公司在主營業務上高度相似脫不了干係。

  曲線救國之借殼上市

正是因爲IPO的門檻過高,所以很多影視公司試圖採取借殼上市的手法來實現資本轉型。所謂借殼上市(更準確的說是買殼上市),主要是指影視公司通過收購或其他合法方式獲得某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權,然後將原上市公司資產、業務進行必要處置或剝離後,再將自己所屬業務和資產注入,從而實現間接上市。

相比直接IPO,借殼上市一直被視爲成本低且成功率較高的一種上市手段。但隨着證監會監管加強,借殼標準與IPO上市標準已逐漸趨同,借殼上市也不再是捷徑。2014年,印記傳媒、歡瑞世紀、華海時代、笛女影視、金英馬影視等近十家影視公司選擇了借殼上市,但最終也僅有海潤影視一家成功獲批。其中,楊冪、賈乃亮持股的影視公司歡瑞世紀借殼案就因刻意規避相關政策而未能獲得證監會通過。

  新途徑之新「新三板」

證券交易所的IPO之路確實不易,但除此之外,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爲影視公司指出了一條新路。新三板上市相比創業板門檻更低,無具體的財務指標要求,即使公司尚未盈利,只要股權結構清晰、經營合法規範、公司治理健全、業務明確並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即可。同時,依據2013年12月30日修訂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新三板上市取消了「公司註冊地址在試點國家高新園區」和「地方政府出具掛牌試點資格確認函」的要求(被稱爲新的新三板),這無疑爲影視公司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再加上國家大力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利好政策,試水新三板或許可以爲部分小微影視公司開闢一條道路。春秋鴻、銀都傳媒、基美影業等影視公司都成功登陸新三板,相信未來這裏會上演更多資本大戲。

  廣電:上市也可以管?

如果你以爲總局只想約束影視公司的業務領域的話,你就太天真了。

2010年8月,廣電總局印發《廣播影視企業上市審覈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對廣播影視企業申請上市的條件、應提交的材料、申請上市和批覆的流程,以及廣播影視行政部門審覈上市請求的標準等均作了明確、詳細的.規定。《辦法》印發對象爲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廣播影視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廣播電視局,總局機關各司局、直屬各單位。

在業務方面,《辦法》作了「相關經營範圍和投資方向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國務院《關於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若干決定》;主營業務屬於國家鼓勵發展的文化產業項目,符合國家廣播影視產業發展規劃和佈局,具有良好的經營業績和成長性」等要求。在上市流程上,要求「廣播影視企業申請上市必須向註冊地省級廣播影視行政部門提出審覈申請,經省級廣播影視行政部門審覈同意後上報廣電總局。廣電總局收到提交的上市申請後,由相關業務司局和財務司提出意見,改革辦彙總綜合並提出初步建議,經總局分管領導初審後,報總局主要領導審定。」這相當於爲影視公司上市設置了一項前置審批程序,可以說,廣電試圖處處對影視行業進行正確引導。

但是,廣電的這份規範性文件究竟如何落實,審覈標準是什麼、審定效力如何認定?依據證監會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辦法》第三條「發行人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應當符合《證券法》、《公司法》和本辦法規定的發行條件。」而《證券法》、《公司法》中都不曾明確將廣電的審覈作爲發行條件,上市要求提交的材料中也不包括廣電的審批文件,同時在已經上市的影視公司的招股說明書中,我們也未見到對此事項的提及。所以實踐中究竟如何操作(甚至是否真的付諸實施),我們都報以懷疑態度。

  宇佑會是下一個唐德?

據透露,星光璀璨的宇佑傳媒,會迅速啓動上市計劃,而屆時將披露明星股東的持股情況。看來宇佑傳媒的確想要複製唐德的成功之路。那麼,宇佑真的會像唐德一樣麼?

宇佑傳媒成立於2008年4月14日,運營以來,先後投資了電影《華麗上班族》《一路驚喜》《曼哈頓中國女孩》和電視劇《天生要完美》《待嫁老爸》《無敵奶爸》《錦繡人生》,並簽約了多家影視工作室,成功舉辦了李宗盛、汪峯、鄧紫、蕭敬騰、快樂男聲、陳綺貞等大型商業演出。相比唐德靠電視劇謀生的業務特點,宇佑的業務類型更爲廣泛,且主要偏重於商業演出,而電視劇和電影方面尚未顯示突出成績。不過鑑於衆多明星股東的加盟,之後的宇佑傳媒依靠明星光環創造輝煌也不是沒有可能。

至於上市方式,宇佑是衝刺IPO還是選擇殼公司還不得而知。不過,鑑於宇佑傳媒的股東漢鼎集團旗下已經有漢鼎股份這樣的上市公司,而且宇佑傳媒的上市計劃似乎略顯急切,其通過漢鼎集團協助而進行借殼上市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上市不是終點,且行且謹慎。

唐德瘋狂的股價和單一的業務已經被不少業內人士質疑風險過大,即便宇佑成爲下一個唐德,也並不意味着能笑到最後。明星們拋售股票的潛在風險以及尚未工業化的行業現狀,都是影視公司應當考慮的問題。

星光璀璨的上市理想很美,但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明星資源,不斷完善公司的經營管理能力,從而實現長期發展纔是最重要的,否則,不過是黑夜裏的一次流星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