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分析

隨着企業生產的日益規範化,物流成本管理就成爲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企業物流成本管理分析

  一、確定物流成本的控制目標

這是實施物流成本控制的第一步。確定物流成本控制目標就是明確物流成本控制的基本思想、確定企業物流成本今後一段時期的工作方向和目標。爲此,企業要對物流系統進行科學的診斷,主要包括制定物流管理及組織策略、物流業務劃分及重組、倉儲策劃、選址、改造與庫存策略、運輸規劃及第三方物流策略、物流規劃與集成範圍、物流與配送系統可行性分析、物流系統輔助策略、物流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解決方案、管理軟件設計要求、物流信息系統集成等。這些項目構成了一個企業物流系統的基本平臺,它們的性能、運行狀態和組合效率是確定企業物流成本目標的一個基本依據。

降低物流成本一般可以通過兩個方面來實現:一方面,在既定的經濟規模、技術條件、質量標準條件下,通過降低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措施,來降低物流成本;另一方面,是改變物流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提高技術裝備水平,使物流成本降低。需要說明的是,物流成本控制目標的制定必須針對企業自身的特點,而企業物流成本控制的重點是時間、流動資金佔用和運輸,物流成本控制的目標應該針對以上這三個環節來制定。

  二、強化物流活動中各功能成本的控制

要實現物流成本控制的目標,加強物流活動中各功能成本的控制是關鍵。物流功能成本控制, 就是在企業的物流活動中, 針對物流的一個或多個局部環節的支出而進行的成本控制, 並據此達到預期的物流成本目標。物流功能成本控制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關於採購成本的控制

採購成本控制是物流活動成本控制中的第一個環節。通過採購成本的控制,可以降低零部件價格、簡化供應鏈並且改善市場反應度而產生一定的成本結餘。所以,一般的採購成本控制要通過加強採購分析來入手。採購的速度、效率、訂單的執行情況會直接影響到企業是否能夠快速靈活地滿足下游客戶的需求,所以,採購分析對於企業成本的控制相當重要,採購分析沒有做好,就意味着企業的供應鏈和成本沒有控制好,企業的經營、生存和發展就會存在問題。一般情況下,企業的採購分析通常解決該買什麼、買多少、何時買、購買額、收貨時間和收貨方式。

  2.關於配送成本的控制

對配送成本的控制就是在基本配送目標的約束下,在滿足顧客一定的滿意水平與配送成本之間尋求平衡:或者是在一定的配送成本下使顧客的滿意水平實現最高化,或者在一定的顧客服務水平下使配送成本最小化。在企業物流管理的實踐中,通常通過以下幾種策略在一定的顧客服務水平下使配送成本最小:

(1)混合策略。混合策略是指一部分配送業務由企業自身完成,另一部分則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其基本宗旨是,儘管採用純策略容易形成一定的規模經濟,並使管理簡化,但由於產品品種多變、規格不一、銷量不同等情況,採用純策略的配送方式超出一定程度後不僅不能取得規模效益,反而還會造成規模不經濟。而採用混合策略,合理安排企業自身完成的配送和外包給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的配送,能使配送成本最低並能實現靈活管理或柔性管理。

(2)差異化策略。當企業擁有多種產品時,按產品特點、銷售水平等因素來設置不同的庫存、不同的運輸方式以及不同的儲存地點,以此降低產品的配送成本。其指導思想是:產品特徵不同,在管理者和顧客戰略中的地位不同,相應的服務水平也不同並通過不同的服務水平實現有關各方在既定偏好特徵下的效用最大化。

(3)合併策略。合併策略一般包含兩個配送方法上的.合併和共同配送兩個層次。配送方法的合併是由運輸對象的多樣性決定的。企業在安排車輛完成配送任務時,充分利用車輛的容積和載重量,做到滿載滿裝,是物流運輸管理的基本原則之一。但由於所運輸的產品容重和容積經常都相差甚遠,車上只裝容重大的貨物或容積大的貨物都會提高運輸成本。如果實行合理的輕重配裝、容積大小不同的貨物搭配裝車,不但可以在載重方面達到滿載,而且也可以充分利用車輛的有效容積,取得最優效果。共同配送是由運輸任務的波動性決定的。其基本做法是,多個客戶聯合起來共同由一個第三方物流服務公司來提供配送服務,這種配送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中小生產或銷售企業之間實行共同配送和幾個中小型配送中心之間將用戶所需貨物集中起來共同配送。共同配送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由於採取柔性化系統可能帶來的成本節約上,是近幾年中小型企業降低物流運輸成本的重要方式。

(4)標準化策略。標準化策略就是儘量減少因品種多變而導致附加配送成本,儘可能多地採用標準零部件、模塊化產品。標準化策略要求廠家從產品設計開始就要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去考慮怎樣節省配送成本,而不要等到產品生產出來了才考慮採用什麼技巧來降低配送成本。

(5)延遲策略。其基本思想就是對產品的生產、組裝、包裝和運輸等應儘可能推遲到接到顧客訂單後再確定。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未來物流管理的不確定性,從而降低運輸成本。這需要管理者根據不同情況靈活實施生產延遲、物流延遲或者形成延遲和時間延遲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