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質量管理與提升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其在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由喊口號變爲了實際行動,不斷的在實踐中沿用着摸索嘗試着質量管理和提升的適宜手段和方法,現就其企業質量管理與提升關鍵的幾個環節予以歸納總結。

企業的質量管理與提升

  1 全員參與,質量意識教育要深入人心,不斷提高職工素質

即通過系統的教育培訓提高職工思想和技業素質,構建適應用戶和市場需要的企業質量文化理念。

質量意識教育應由淺層次逐漸向深層次發展,不能只針對出現的質量問題,進行階段性的教育,讓職工重視質量,應該從文化的高度進行引導和培育,形成規範化、定型化的體系,根植於職工頭腦中。雖然一些企業確定了“質量加服務是企業的生命線”等的質量文化,但要實現職工從被動式接受向自我認知的轉化,還需要一個過程,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

1.1 要豐富質量意識教育的內容。要增強質量意識教育的系統性和導向作用,在標準、用戶、市場、規程等方面逐步形成具體化、規範化、系統性的質量理念。同時改變質量意識教育方式,增強感染力和互動性,要把質量工作的典型人物事蹟、典型質量問題剖析、客戶反映評價、人物訪談作爲宣傳教育的重要內容,讓職工時時刻刻處於質量工作的警勵之中,從切身感受中去提升思想認識,轉變願望動機,並引導職工把認識付諸實踐,逐步培育形成內涵豐富、包容個性的質量文化並使之深入人心。

1.2 要加強和改進職工的技術培訓工作。職工的技術業務素質是質量工作的基礎,也可以說是質量文化的最基本外在表現。要改變階段性、活動式的演練和培訓方式,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針對崗位實際和工種需求進行培訓,做到堅持經常,力求讓職工的技術業務素質,都能滿足各自崗位的要求,爲確立良好的質量文化理念,提供實踐上的保證。

1.3 要羣策羣力,形成合力。質量主管部門以及企業黨政工團各級組織,都要圍繞創建具有企業特色的質量文化理念積極進行研討,廣泛開展活動,培育全員質量意識,把全面質量管理真正落到實處。

  2 領導作用

領導作用是質量管理的重要原則,對於管理者尤其是最高管理者,質量是永恆的義務,應站在發展的高度來規劃質量管理、培育質量意識。

2.1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管理者對質量管理認識到位了,質量信念堅定了,從思想上重視起來,做好表率,才能做質量管理的明白人和帶頭人。

2.2 領導應創造並保持全員參與的環境,有良好的質量風氣的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纔能有效運行,良好質量風氣的行成,領導作用至關重要。

2.3 管理者在整個質量管理過程中,對各層次的質量責任起着指揮、組織、分配和協調作用。只有統一步驟協調一致,才能使企業的各項質量管理活動有條不紊的開展起來,可以避免責任不清、協調不好、互不銜接甚至互相扯皮的問題。

2.4 領導應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對員工來說,管理者是效仿的對象,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管理者的質量意識、質量態度對員工的影響力是很大的,不僅有着行政關係上的影響力,而且還有心理上的影響力,可起到表率和無聲命令的作用,同時感染員工的質量態度。

  3 有效的管理方法

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和建立相應的質量制度是企業質量管理的基礎,只要體系、制度切實可行,並能夠嚴格實施,就基本能夠滿足企業質量管理的要求。如果使用一些切實有效的管理方法,將更有助於企業質量的提升。

3.1 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

首先,企業必須加大力度,在分配機制上取得突破。一是企業可設立“質量管理或改進獎”,對在企業質量管理工作和攻克質量關鍵問題上做出突出貢獻的實行重獎,樹立和宣傳質量工作的典型,要做到獎的讓人心動,令人眼紅,把企業質量工作的受益層層體現落實到各層次責任者身上,強化激勵導向。二是要以市場爲導向,引入市場機制,建立以質量爲主導的分配機制,要探索從“按量計酬”向“以量爲基礎,以質論價”的分配方式轉變,使乾的多不一定比干的少的多掙,幹得好的可能比干的多的多拿,增強質量在分配中的激勵作用,使幹得好的在分配中充分受益。

其次,在約束機制上,要綜合運用分配、用人和崗位競爭機制,加大懲戒力度。一是與獎勵機制相適應,加大質量考覈的懲罰力度,質量出了問題要罰得有切膚之痛,充分體現利益受損。二是要推進用工制度改革,引入競爭,深化實施待崗、下崗、解聘辦法。工作態度從一定意義上講來自於崗位危機,強化剛性管理,把質量工作的好壞與崗位的得失緊密結合起來。三是加強質檢隊伍調整優化。要實施質檢人員崗位交流和淘汰機制,保持質檢隊伍動態優化格局。每年根據考覈結果對質檢隊伍進行必要的調整,凡不適合質檢工作的人員要及時調離崗位。

3.2 解決質量管理的模式問題,即通過抓最終結果,牽動過程控制和管理強化,落實層級責任,實現質量責任主體下移,變“他律爲自律,變被動爲自覺”。

一些職工之所以在質量上自覺性和主體意識不強,很重要的原因在於質量工作的運行模式存在問題。檢查員分佈在生產過程的各個工序把關,這種方式造成基層主體意識不強,一些操作者存在對檢查員的依賴性,存在“我幹你檢查”、“你說行就行”、“出了問題是檢查員的責任,與自己關係不大”的心理想法,責任主體的'意識淡化。儘管明確規定了“三檢制”,但大多數在執行上流於形式,職工在質量管理和質量自控方面真正入腦入心的並不多見。因此,要轉變管理方式,力求把質量全過程的管理控制儘可能地轉變爲基層和操作者的自律行爲,即質量部門側重對最終產品進行監督、檢查,分出檔次,企業按照產品質量的不同實施相應的考覈分配政策,變“讓我幹好爲我要幹好”,進而激發基層單位結合自身實際,構建機制、強化管理和控制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3.3 強化質量源頭問題。設計工藝部門的工作是質量工作的源頭,設計、工藝問題是質量工作的深層次問題,並使這種觀點在技術人員中得到重視和認可。

設計工藝是質量的基礎,對於出現的質量問題,往往是強調生產過程或操作者的責任多,而對設計、工藝的科學性、充分性和合理性重視和審視不夠。而因設計、工藝問題所導致的質量問題,往往是深層次的、慣性的、批量的,後果也是相當嚴重的。爲此,企業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提升技術人員對質量問題的認識,集中力量強化改進,完善基礎工作,推動設計工藝部門工作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提高。二是教育引導技術人員經常深入生產一線,實現設計工藝與生產實際的科學結合,倡導並培育科學、嚴細、負責、創新的精神和態度。三是強化設計工藝人員的責任。對於出現的質量問題必須從生產、工藝、設計上綜合分析查找原因,分清責任,使技術人員既要對技術成果負責,更要對產品能否得到用戶認同負責。還應積極構建生產與設計、工藝部門在質量上的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

  4 持續改進

質量工作永恆的目標,反映了質量管理的動態過程,不是一勞永逸,是不斷追求卓越。內容上包括產品質量、過程控制及體系有效性和效率的提高。過程上具體包括瞭解現狀、建立目標、尋找評價和實施解決辦法,測量、驗證和分析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