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徒步旅行技巧

徒步者,在進行中長距離的徒步活動的時候,通常需要穿專門的徒步鞋以保護腳底,部分強調體能訓練的徒步活動還要求徒步者負重10~15公斤的物資。下面由小編爲大家分享戶外徒步旅行技巧,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戶外徒步旅行技巧

  1、青石板路

路面特點:這種路面主要是清末、民國時期修建的。主要就是古香路,是由大小不等的青石板人工鋪設而成。由於年代久遠,走的人比較多,這種青石板路的路面已經變得非常光滑。一旦遇到雨雪容易發生事故,輕則跌跤、崴腳,重則骨折重傷。

行走經驗:雨後,上山時除了穿防滑的鞋以外,心情還要放鬆。行走時重心不要太靠前,重心方向要和地面的石板垂直,儘量使用登山杖。背大包時包的重心應該是中部偏下,手儘量扶着巖壁或樹木。下山時一定要用登山杖,重心略微前傾。腳的落點儘量踩在石板之間的`縫隙,或者路旁的草木上。兩個人之間一點要拉開距離,避免一個人跌倒後剷倒好幾個。雪後,最好用四齒的冰爪,如果不用冰爪,腳一定要落在路旁樹根或草木上,登山杖必不可少。

  2、跳石

路面特點:所謂的跳石就是沒有明顯的路,所謂的“路”主要由山谷溝壑經長期雨水沖刷和山洪暴發形成。在這種路面上行走,需要在石頭上跳來跳去前進,細紗、小溪、巨石參差交錯,“殺機”四伏。

行走經驗:克服對跳石的恐懼心理是最主要的,這就要求注意力集中。雨季,大雨來臨之前、大雨剛過時不要去峽谷跳石,小心山洪暴發。準備好一雙底厚一點硬一點的登山鞋,在跳石之前要先檢查鞋帶是否鬆動,然後要把揹包肩帶和腰帶拉緊,讓揹包緊貼背部,以免跳躍時揹包晃動、重心不穩導致失足。跳石時眼睛要注意觀察前方的情況,準確判斷下一個落腳點,注意觀察某些石頭上留下的長期作爲落腳點的暗痕。另外,一定要把鞋底清理乾淨,如果鞋底粘上了沙子,就要小心你的膝蓋和門牙嘍。

  3、土路

路面特點:這種路面很常見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石頭風化和沒有植被覆蓋的山皮經過人們的長時間踩踏形成的。也許你覺得這是最好走的路,有什麼可注意的!那是這樣的想法大錯特錯。雨季時這種路面就是傳說中的爛泥路,非常容易跌倒,傷到膝蓋。

行走經驗:大雨後經過太陽的曝曬,土路表面已經被曬乾,但實際上已經吸足了水分,這個時候上下山時很容易出現危險,走這種路面時鞋底一定要抓地,要充分利用登山杖作爲支點,以免不注意一腳踩進很深的爛泥裏。另外,春秋兩季晝夜溫差大,雨雪天后土路路面非常容易結冰,危險係數比較高,遇到這種情況上下山時要充分利用登山杖和可以攀扶的東西,注意攀扶物體時要先確保該支點是牢固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4、灌木叢

路面特點:灌木叢包括很多種,大致可以劃分爲自然灌木叢和人造灌木叢。自然灌木叢主要分佈於茂密叢林中,灌木種類較多且較爲低矮,一般土質溼滑鬆軟,可能會有沼澤,危險性較大;人工灌木叢主要分佈氣候較爲乾燥的山麓坡地,是人爲栽種防風固土用的,所在地一般土質乾燥、含沙土較多、貌似堅硬其實一踩就滑,部分區域存在流沙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