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必知的50條經驗

羽毛球是一項全民皆愛的運動,經常打球不僅能夠保持健康的身體還能給生活增加樂趣,但是想要成爲像諶龍、李宗偉、林丹那樣的高手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下面小編就給您介紹一些高手必備的50條技戰術,希望對您的球技提高能有所幫助!

羽毛球必知的50條經驗

1、拍柄的寬面跟拍面平行,控好寬面就等於控制住了拍面朝向。

2、食指第二指關節靠在寬面上,食指第一指關節扣住寬面右小斜面,食指根部貼住寬面左小斜面,接觸面積大更有利於力量的集中傳送。

3、掌根小魚際肌在發力擊球時起重要支撐作用,此處不可空。

4、拇指不可僵直豎頂在小斜面處,應斜靠寬面,位置低於食指高於中指,擊球瞬間需屈指發力。

5、發力擊球時,中指、無名指、小指應在拇指同側扣住寬面,任何手指缺失都會削弱擊球力度。

6、握拍是否靈活,請嘗試用拇指和食指控制拍柄轉動,如果可以輕易左右轉動且精確回位,說明能熟練應用手指,如果轉過去轉不回來,說明還不能熟練操控手指肌肉

7、虎口位置絕對不可緊貼拍柄,對手大的人來說虎口部位可以留空,對於手小的人確保虎口不受力即可。

8、大魚際肌也不可緊貼拍柄,否則會影響拇指發力。

9、反手握拍法與正手握拍法相比,手指與寬面位置,以及拍柄跟手掌的角度都會發生變化。通常反手大拇指內側正面對寬面

10、反手握拍時拇指位置略高於食指。

11、羽毛球靠慣性發力,當球拍與球託相碰時,拍頭終速度起決定性作用,這不完全與選手絕對力量相關,如何讓拍頭加速曲線與球的運動軌跡相吻合需要很高技巧和長期練習。

12、發力是從腳開始,經腰、肩、上臂、肘、小臂、手腕、手指的一系列順序傳遞以及累加過程,類似多級火箭加速,每一級加速後去掉部分質量且在上一級尾速度上繼續加速,最終集中到手腕手指並一舉Hold住拍柄。中間任何次序錯誤或停頓都會嚴重影響加速過程。

13、對於右手持拍的人來說,右腳經右腿、右髖、右肩、右臂、右肘最終至右手是一條力的作用和傳遞線,發力過程中,受力點不對或者身體過多晃動會影響這條力的作用線,造成發力不集中和落點不精準。

14、隨勢動作,其它球類運動中也有稱爲隨揮動作的,就是擊球后拍頭還需要往球的飛行方向跟隨一段距離,且有明顯的送肩動作,對保證紮實發力非常重要。很多天才球員都可讓球在拍上停留時間多於常人

15、上手高球技術中最大難點除走位外就是從到位預備動作到揮拍擊球之間的銜接過程,這個過程要求身體多個肢體能做到獨立運動且協調配合,非下苦功不成也。

  下面詳細分條講解:

16、從預備姿勢到揮拍擊球前,重心要從右腿轉到左腿(注,這裏還未討論到單腿起跳轉體擊球動作)。

17、從預備姿勢到揮拍擊球前,身體要從側對網轉體90度到正對網。

18、從預備姿勢到揮拍擊球前,上臂需要儘早上舉,其肘部運動軌跡是與右肩同一個豎直平面的由後向前的圓周運動。

19、從預備姿勢到揮拍擊球前,前臂要自然向身後下垂。

20、從預備姿勢到揮拍擊球前,手腕要略微外旋並且向後伸腕,配合前臂下垂,讓拍頭自然倒向右肩後,且與身體垂直。

21、這個過程稱爲轉體引拍,它難在哪裏?它難在上面提到那些動作要同步完成,不可有先後,不可省掉任何一項,否則要麼來不及做動作,要麼發不出力。

22、爲什麼引拍動作重要,可以想象一下飛機起飛,需要一定長度的跑到飛機才能加速到升空速度,沒有拍頭後引,它的加速距離會大大縮短,前面已經提及過,羽毛球是靠慣性發力的運動,沒有拍頭速度就沒有好的發力。

23、其實不僅僅是上手高球,正反手挑球、反手高球、中後場抽球都有引拍過程使拍頭後仰,然後儘可能大角度的迴旋加速的.過程。對於後場擊出落點靠前的網前球,如吊球時,並不需要大發力,爲什麼也要引拍動作,那是動作一致性的要求,不讓對手看出你的意圖。

24、拍頭經過充分後引,當手肘擡到最高點,隨着大臂繼續向前帶動,小臂以手肘爲圓心迴旋加速,這時候雖然大小臂都在運動,但小臂迴旋角速度遠大於大臂的角速度。

25、當小臂甩至最高點,手腕開始由伸腕回收加內旋,帶動球拍加速,且速度更快於小臂角速度。整體上來看,手臂力的傳遞及加速類似鞭打動作。

26、上面力經過一系列傳遞令拍頭產生高速度,擊球最後一刻屈指抓緊拍柄,並且在拍柄的正反兩個寬面上給出有效支撐,將速度傳到拍頭高速運動與球託相撞將球高速反彈出去。

27、上面的所有要點,如果要在實際運用中發揮出來,不僅僅是做,而且要做到位,任何的角度、高度、速度、時間偏差都會影響發力。

28、有人會說那麼複雜,省掉一點行不行,當然行,省掉上面大部分動作你還是能打到球,但是另有一個嚴酷的事實,相同身體條件下,只要你的對手有一條做的比你好,你就會落下風,而且是全面下風,這時候,誰都幫不了你。

29、對於新手來說,很難做到上面的所有要點,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動作不熟練。當然,對具體的人還有各種具體的錯誤:

30、預備動作不到位,一般來說就是架拍高度不夠,手肘沒有擡到肩的高度;或者大小臂之間角度過大。前面一種情況會造成擡肘慢,致使揮拍整體速度減慢;後一種情況會造成小臂後引不到位,致使拍頭後拉距離減少,降低加速能力。

31、動作不同步,很多同學把應該同時完成的動作分開做。比較嚴重的問題集中在:腰手不同步,大小臂不同步。不同步的結果就是揮拍速度慢,來不及,或者乾脆漏掉一項技術環節。

32、某一肢體的力量未能用到。比如在高遠球中,右腳最初蹬地的力量非常重要,很多人因爲走位或因爲沒能養成右腳發力的良好習慣,沒趕上右腳蹬地發力,馬上會有使不上勁的感覺。還有很多人根本不轉腰,這樣下肢力量都無法用到,光靠手臂當然打不遠。

33、另外手腕的內旋和外旋發力也是很多人忽略的環節,這部分的發力對最後擊球時的突然加速至關重要,從剛開始學球時就應該重視起來。

34、力的傳遞次序錯誤,有些人腰沒轉出來就着急揮拍,有些人手肘未到位小臂就甩出來了,有些人小臂未開始加速就收手腕了,這些都會造成力的傳遞環節斷裂,發力不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