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教育技術在對外漢語教學的應用教育論文

摘要:漢語熱正在全球升溫。針對對外漢語教學的現狀,該文提出了利用遠程教育技術來彌補和完善對外漢語教學體系,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以“翻轉課堂”爲主要模式,搭建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平臺;二是以4G網絡及智能手機所支持的社交軟件爲主要媒介,構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橋樑;三是開創特色教學模式,以大規模公開課和超鏈接的形式來實現課堂與課堂的對接。該文論述了將遠程教育技術應用到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可操作性,提出教學模型和教學組織形式,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將對外漢語教學水平提升到了一個新層次。

遠程教育技術在對外漢語教學的應用教育論文

關鍵詞:遠程教育;對外漢語教學;翻轉課堂

隨着中國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關注和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和語言,面向全球進行漢語推廣是中國對外開放進程的重要一步。遠程教育技術憑藉其獨特的優勢,能較大地彌補對外漢語教學的不足,形成一種便捷、靈活的學習模式[1],能讓更多人接觸漢語,並發展成終身學習。與此同時,遠程教育技術和對外漢語的結合,能推動漢語的發展,爲中華文明的弘揚與傳播做出巨大貢獻。

一、遠程教育技術下的對外漢語教學現狀

互聯網的普及使遠程教育開始興起,學者先後提出了遠程教育與對外漢語教學相結合,營造網上語言訓練環境和文化環境,構建學習支持服務系統以及遠程教育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等一系列觀點,這使得遠程對外漢語教學飛速發展。現如今,遠程對外漢語技術的發展與世界教育技術的發展基本一致,不斷向其靠攏,吸收其精華,形成漢語教學的學科特色,在理論研究、技術開發和技術應用上都取得巨大成就。如:鄭豔羣提出的“VR技術”,將虛擬現實技術和語言教學環境相結合,通過仿真的語言環境讓學習者置身其中,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2];由“1+0”到“1+n”模式的轉變,分析其利弊,不同模式適應不同的教學,傳統與現代相結合,並駕齊驅[3],以及一系列針對漢語不同方面的教學軟件設計等。

  (一)遠程對外漢語教學在高校的應用現狀

作爲中國最大的對外漢語教學基地,北京語言大學在2000年9月就成立了對外漢語研究中心,它是國家在對外漢語教學領域設立的唯一一個國家級重點研究基地。與此同時,其他高校也相繼發展遠程對外漢語教學。華東師範大學與國家漢辦共同建立了對外漢語遠程教學中心,該中心的漢語教學網站《漢語網校》和《漢語網絡學院》以其技術先進、設計新穎在國內外享有盛名。南京師範大學開辦了HSK的輔導網站();廣州暨南大學主編了教材《中文》局域網版;廈門大學20xx年發佈了自己學校網站上的對外漢語教學課程;南京大學也開始投入資金,開發網絡教育課件[4]。以現代信息技術爲支撐,實施遠程開放教育的新型高等院校——國家開放大學,在這方面的成就尤爲突出。其對外漢語教學中心,秉承遠程開放教育理念,依託廣播電視大學系統的優勢,開展漢語和中國文化教學,是一個新型、複合型的國際漢語遠程教育與服務機構。它成立過“對外漢語電視教學節目製作中心”,在北美SCOLA衛星電視網製作播出了大型對外漢語電視教學節目——《中國全景》和麪向社會大衆的短期速成教學系列節目——《易捷漢語》。在2006年5月,和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成立了全球第一所網絡孔子學院——密西根州立大學孔子學院。它憑藉自身的優勢,用遠程教育的方式帶動漢語教學“走出去”,並連續三年被孔子學院總部評爲“先進孔子學院”[5]。新乘風漢語是國家漢辦與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合作開發的基於網絡的多人遊戲學習平臺,所面向的羣體爲母語是英語的學習者。在這一平臺中,提供了以中國文化爲載體、以遊戲爲手段的互動漢語學習環境。學習者可在玩遊戲的同時,掌握一定的中華文化,做到了寓教於樂。

  (二)遠程對外漢語教學在商業個體中的應用現狀

隨着漢語的推廣,更多的商業個體開始與高校合作,建立孔子學院,創建學習網站等。2001年,北京語言大學和華夏大地遠程教育網絡服務有限公司合辦了漢語教學網站——網上北語。經過教育部授權,網上北語是唯一可在全世界範圍進行網上漢語遠程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專業網站。它語種機制多,資源豐富,功能強大,網上北語提倡資源共建共享,實現開放式互動式資源開發與合作。

二、利用遠程教育技術進行對外漢語教學的組織形式

語言教學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語言教學中人的作用有着比其他資源更重要的作用。因此,遠程教育技術應用到對外漢語教學中必定存在着一定的侷限性。針對這一問題,本文提出了三種適用於對外漢語教學的組織形式。

  (一)基於翻轉課堂的對外漢語教學組織形式

翻轉課堂最早起源於美國的科羅拉多州,它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其目標是爲了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得更真實的學習。1.以學生爲主、教師爲輔的課堂地位在對外漢語教學的課堂上,要樹立以學生爲主、教師爲輔的地位觀念。首先對外漢語教師應當明確自己是課堂推動者而不是課堂領導者,不要存在征服課堂的優越感。教師“領導”課堂會限制學生的自我發展,長時間後,會讓學生喪失對漢語的學習興趣。2.短小精悍的教學資源視頻教學是遠程教學的主要方式。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來獲取知識。但漢語知識點繁多、重難點不容易理解。因此,在製作教學視頻中,應做出與知識點相對應的視頻。當學生遇到某一個難點時,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查找;視頻的長度也應該控制在學生注意力較集中的時間範圍內,最長不要超過20分鐘,集中解決問題,不需要太長的教學引語,這樣學生纔不會產生厭倦心理,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視頻具備暫停、回放等多種功能,能讓學生控制,增強學習的靈活性和便利性。3.明確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應當符合教學規律和學生的接受能力,要講求循序漸進;對教學視頻要進行明確的分類,方便學生安排學習計劃和有目的性地進行自我提高;要區分教學視頻與教學錄像。教學錄像是記錄整個課堂進行教學的課程,較爲枯燥、死板且時間漫長;教學視頻應當摒棄這些缺點,以知識點爲主要內容。每個視頻都應該有自己特定的功能和價值,教學視頻就應當直擊知識點,不應當融合休閒娛樂的感覺,這樣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遠程學習也屬於自主學習,它要求學生具有相當高的自主能力,因此要減少分散學生注意力的因素。如果想通過輕鬆的方式幫助學習,可以另外開發有娛樂性質的模式和板塊。4.將學習流程融入課堂傳統的教學中,學生獲取知識一共分爲三個階段,概括起來是: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後複習。課前和課後這兩個階段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但由於缺少專業幫助和自主能力,這兩個階段的學習效果較差。翻轉課堂將所有的學習階段都納入,課前預習不僅有視頻的幫助,同時又在教師的輔導下進行,這樣有助於教師瞭解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掌握情況。課後複習是學習中比較重要的階段,可以採取一定的方法,比如一定要做完課後習題纔可以退出系統,記錄學生的學習進程等方式。5.建立可供學生交流分享的平臺和完善的自我評價機制語言的學習不可“單槍匹馬”,應當結交學習夥伴,在彼此的交流與分享中實現語言的掌握。提供這樣的平臺,能夠幫助漢語學習者尋求能力相當的夥伴,創造應用漢語的機會。完善的自我評價機制也很有必要。只有學習者在心理上自我認同才能夠樹立學習漢語的信心,戰勝困難的同時帶來的是興趣的提升和對漢語更深層次的學習。因此,對外漢語課堂應當既有翻轉課堂的優勢,又要保留自己的學科特色。在學生與老師的地位互換的基礎上,更要保證一系列教學素材的應用。教學視頻“替代”老師的教授職能,先進的科學技術“替代”教師的審查功能。傳統課堂中佔絕對比例的傳授知識的課程轉移到課下,由學生獨立完成。大規模的複習和預習,爲學生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課堂比例的轉變,爲學生的有效學習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利用基於4G網絡下APP軟件的教學組織形式

4G是第四代移動電話行動通信標準,指的是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4G是集3G與WLAN於一體,並能夠快速傳輸數據、高質量音頻、視頻和圖像等。4G能夠以100Mbps以上的速度下載能夠滿足幾乎所有用戶對於無線服務的要求。4G網絡通信速度快,網絡頻譜寬,通信靈活,智能性能高,兼容性好,並且費用便宜。現在,大部分人選擇使用4G網絡下的智能手機,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媒介開發一系列幫助漢語學習的軟件,比如:拼音、音調的學習、聽力和閱讀的學習、筆畫和漢字的學習等,給學生隨時隨地自主學習創造條件。因此,將4G技術應用到對外漢語教學中具有重大意義。4G網絡速度快,可以針對不同層次學生開發支持視頻和語音的輔導性軟件。該軟件的功能應該包括:第一,爲漢語學習者提供一個交流平臺,在這款軟件中,學習者可以發表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或者學習心得,類似我們所熟知的朋友圈或者微博,能發送帶有圖片或者小視頻的消息,不限制每條消息的字數,並且消息只可以用中文發送;第二,該軟件中儲存大量的教學視頻,可以在線或者離線觀看,支持彈幕功能;第三,語言的學習要求張嘴去說,因此該款軟件應當具備語音對話功能,學生通過使用這一功能來檢測自己的發音,提供日常的對話功能,幫助學習者營造一個學習環境。初學者重點在音調和拼音,這是每一個“零基礎”學習者必須學習和掌握的。學習漢語拼音的時候,可以採用跟讀功能,並且學生可以回聽自己的發音進行對比。在發音的時候,應該適當展示一下發音部位、舌頭的彎曲狀況等,幫助學生掌握“重難”拼音字母。在書寫方面,首先要提供標準的拼音書寫界面,軟件在展示的時候標出筆順,保證學習者正確書寫,同時要有自檢功能,可以採用聽寫的方式、軟件發音、使用者進行書寫,正確則進行下一個,錯誤的話要展示正確答案,並將錯誤的拼寫記錄下來。中級主要側重於閱讀和聽力。在閱讀方面選取短小的文章,並且進行分類,比如:散文、詩歌、新聞、笑話、名人演講等。文章自帶朗誦功能,每個字標註漢語拼音。聽力選取日常對話,可以採用提問的方式,進行單項選擇。高級側重於漢字的書寫和對漢語的綜合利用。我們知道,漢字是表意文字,它數量龐大,筆畫繁雜。對於母語爲表音文字的學生來說,學起來更是難上加難。針對這一現狀,我們可以開發一款幫助學習漢字書寫的軟件。1.從形義關係上幫助學習漢字有六書: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利用形義關係幫助理解漢字本身的意義,記住漢字的寫法。比如“田”字,它的意思是表示種植農作物的土地,學生可能不理解爲什麼這個字代表這個意義。但是從象形字可以看出,古代的田地就是這種形狀,這樣學生通過圖片記憶,字形以及它所代表的意義在腦海中聯繫爲一個整體,當下次出現時,將形義很快地結合起來,有利於學生的長久記憶。因此,軟件應當提供漢字的篆體,提供從古字形到現在的演變順序,及其所表達的意義,以小故事的形式傳達,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2.從整體到局部的方法幫助學習當學生接觸到新的漢字時,能從它的組成部分來分析,發現它的特點後,漢字的`學習就變得簡單。正如以漢語爲母語的學生在接觸不認識的字時,會從這個字的組成部分來判斷它的讀音和字義是否一樣;能在第一時間判斷出這個字的結構特點,是上下結構、左右結構、還是包圍結構;組成部分又分別是什麼,代表的意義是什麼,這些應該都是軟件應該具備的功能。學生能從“”判斷出這個字與足部有關,從“月”判斷這個字與器官有關,從“口”判斷出與嘴有關等。對漢字有個初判,對字義有個初步印象。因此,軟件可以給學生出一個字,讓學生判斷這個字的結構、偏旁部首、部首所代表的意義。同樣的,也可以利用反向思維,將拆分的各個部分羅列出來,讓學生選擇是哪個漢字。這樣,在學生接觸漢字的初期就培養這樣的分析習慣,以後的漢字也可以舉一反三。3.從語素方面幫助學習字與詞的學習都是爲說出句子而奠定的基礎。哪些詞適合出現在哪類的語境中,又常常與哪些漢字組合成詞,知道這些更加有利於學生準確使用句子。比如“文”字,它能組成:“文化”“語文”“文學”“文科”“文藝”“斯文”“文采”“文質彬彬”等。先掌握這個詞素的詞庫,知道漢字所應用的大概環境,這樣才能進行表達。比如“這個人很有文采”“我熱愛文學”或者“我是一名文科生”等。這樣,通過這種方法,學生能進行更準確地描述,降低出現錯誤的機率。因此,軟件中可以提供拓展詞庫的部分,選取出一個字,然後通過選擇的方式,哪些字可以與之組成詞語,在選擇答案後標明這個詞語的意思,加深學生的印象。當一個漢字的詞庫練習到一定程度後,就可以讓學生進行造句練習,軟件判斷學生所造的句子是否符合邏輯、語義清楚、句子通暢等。造句時既支持漢語拼音法輸入也可以採用手寫的方式,這樣也能鍛鍊學生的拼寫和書寫能力。

  (三)採用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教學模式

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即MOOC。其課程特徵非常鮮明,是現代遠程教育技術的集中體現,並且能很好地服務於對外漢語教學。一是工具資源多樣化,它整合了多種社交網絡平臺和多種形式的數字化資源;二是課程打破時空限制,以互聯網爲載體,滿足各地學習者的學習需求;三是課程受衆面廣,它突破傳統課程教室人數的限制,能夠滿足大規模課程的要求;四是課程參與自主性,與大多數遠程教育一樣,MOOC課程對學生的自主性要求較高,要求學習者要有足夠的自主能力來完成課程。開放式網絡課程通過網絡處理大衆的互動和迴應,這正好滿足了語言學習者張嘴說的需求,即使教師不在身邊,也可以得到專業的指導。當學生在學習時遇到困難可通過在線留言的方式反饋給老師。這種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更有利於營造學習語言的環境,能更好地鍛鍊口語,在學習與互動中,能結交世界各地的朋友,並與其一起學習漢語,相互幫助,相互督促。同時,使用網絡課程有效地節省了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一是網絡課程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代替對外漢語教師,減小了教師的壓力,也保障了一定的教學質量;二是網絡課程可以重複使用,它不像傳統課堂中,只要學習到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就要進行講解,相反的,只要知識點不出現偏差,網絡課程就可以一直使用;三是以因特網爲媒介的課程可以減少書本的使用[6]。課本的印刷和郵寄要花費大量的資金,使用網絡課程可以減少這一現象,節約成本。使用客觀、自動化的線上評量系統。具體表現在可以進行隨堂測驗、考試等。學習網絡課程就要求學生要有較強的自主性,學習的過程不僅包括聽課,爲了保障學習效果還要有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將這兩部分融合到課堂中是網絡課程可以做到的。學習完知識後立刻進行檢驗有助於加深學生的印象,鞏固課堂知識,這種學習課堂,不僅在同樣的時間內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大化,而且還儘可能縮減佔用課餘的時間,在將學習壓力降低的同時,將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提升。學生在經歷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進行考試,有利於提升學習漢語的信心,也能夠查缺補漏,彌補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進行有效的、公平公正的正式考試是對學習成果的保障,只有這樣,才能督促學生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三、遠程教育技術支持對外漢語教學的應用模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根據以上模式來構建對外漢語教學的應用模型。此應用模型應當分爲兩部分:線下教學和課堂教學,如下圖所示。

  (一)線下教學

線下教學是指學習者在課下時間通過觀看教學視頻或利用其他教學資源來獲取知識的教學模式。利用遠程教育技術後,學習者基本知識點的獲得都將在這一部分完成,所以要十分重視線下教學。1.個將翻轉課堂與xMOOC與SPOC相結合xMOOC是“慕課”教學模式之一。xMOOC爲知識複製型,是成熟的教學模式在網絡空間的拓研,主要以教授和練習爲主,側重對知識的傳播和複製[7],是較爲適用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模式。教師首先佈置學習任務,收集各類學習資源,通過學習平臺集中展示給學生,明確此次學習的目標,給予學習方向。學習者以翻轉課堂爲依託形式,在上課之前觀看教學視頻及其他教學資源,觀看視頻時利用即時筆記的功能記錄知識點。觀看完視頻後完成教師佈置的任務和相應的拓展任務,以供學生提高能力。學生應當記錄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這樣就形成了“短視頻+交互式練習”的模式來完成自主學習[8]。“慕課”的自主選擇性很強,對於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可以採用自定學習計劃的方式,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性地進行學習。同時,我們提倡混合式教學方法,即MOOC與SPOC(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相結合。因爲SPOC自身的設定,也決定了它受衆範圍有限。當小部分羣體採用這種結合模式學習遇到困難時,可以通過SPOC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2.使用BlendingLearning方式下的微課BlendingLearning是指綜合運用不同的學習理論、技術和手段以及不同的應用方式來實施教學的一種策略。BlendingLearning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度整合的產物,倡導“主導—主體”的教學模式[9]。學生通過“慕課”對整體知識進行把握,那麼微課就是解決單一知識點或突破某個教學問題的主要手段。微課既可以作爲正式的輔助教學資源,也可作爲非正式學習的自主學習資源。在這裏,學生可以找到學習攻略、課程講義等。當學習者只對知識點的某一部分不甚瞭解,就可以通過微課針對性地學習。線下學習方式多樣,且教學氛圍較輕鬆,學生可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和鞏固。如:利用手機軟件進行漢語各個方面的針對性學習;通過教育遊戲的方式將學習目標與教學任務結合,使學習者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漢語知識;將學習資源進行拓展。學生可以在學習平臺上獲得各種教學資源,將其下載後可隨時隨地觀看;進行線上交流,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交流的內容可以是學習疑惑、學習心得等多個方面。

  (二)課堂教學

課堂是由學生和教師組成的。因此,在遠程教育技術下的新型課堂中對這兩部分有着不同的要求。1.教師任務教師在課堂上不再單一的傳授知識,而要同時完成多項任務。在整節課時中,教師要進行組織教學、答疑解惑、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多項活動。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所安排的教學活動應當環環緊扣且明確清晰,這樣學生纔會有一個明確的學習方向。學生在觀看完教學視頻後,必然會有很多不懂的知識難點,這時就需要教師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手段進行引導,幫助學生解決這些難題。教師要走下講臺,融入學生。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的指點,保證討論順利進行。同時,教師要與學生互動,來判斷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並以此來決定教學的進程。2.學生任務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自主式的學習方式也決定了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與傳統課堂的不同。學生學習的步驟應當是:主動學習、分組討論、深度學習和互動交流。學生在上課之前要做到基本掌握該課的知識點,主動獲取,在課堂上與其他學生交流,自己學習到了什麼,有哪些問題,自己的問題其他同學是否可以解決等。在知識經驗互相交流的過程中,把多人的學習成果積累在一起,這樣就會對知識點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如果有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那麼可以提出讓全班同學和教師共同來解決,多次的互動交流,可以加深學習印象,減少知識點的重複講解,節約時間。

四、遠程技術應用到對外漢語教學的要求

  (一)對對外漢語教師的要求

對外漢語教學是一門科學,教師要研究教什麼(本體)、怎麼教(方法)、怎麼學(認知)和用什麼方式教學(工具和手段)的問題。由於教學對象的多樣化,教學類別和教學方法也出現多樣化的趨勢,除了傳統的分技能教學(聽說讀寫譯)外,個別教學、小班教學、專題教學(如語音教學、漢字教學)、特殊類型教學(如只教聽說、漢語拼音教學)等學習需求越來越多。教學方法也從直接法、翻譯法發展爲沉浸法、交際法、功能法、聽說法、任務法等等。教學工具和教學手段也不斷進步,已經從教學掛圖時代進入多媒體時代。網絡教學方興未艾,各類教材和教輔材料花樣翻新,學習者的選擇餘地比以前多得多[10]。遠程教育技術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取代教師的作用,但也給對外漢語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1.教師要有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意識教師要拋棄傳統課堂的思維模式,接納現代教育技術帶來的新型課堂。只有教師自身做到改變,纔會更好地引導學生適應遠程教學。2.教師應當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技能遠程教育的主要物質載體是電腦,大多數互動都要通過電腦來解決。因此,對外漢語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技能,當學生在線提出疑難問題時可以及時地進行解答,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對問題進行生動形象的解釋。3.教師應當發揮中間人的作用對外漢語教師在面對新形勢新方法下的教學,要充分發揮起中間人的作用,遠程教育雖然代替教師進行授課,但是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也要加強。同樣使用,當學生使用教學系統出現一系列問題時,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了解和熟悉整個教學系統。4.教師要發揮監督者的作用教師要定時監督學生的學習進度,並通過學生的學習進程給學生布置任務。與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彼此的看法,當發現學生的思維想法出現偏差時,及時給予糾正,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

  (二)對學生的要求

1.學生應當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語言的學習是一個枯燥的過程。在沒有共同學習者和教師引導的課堂下,學生很容易喪失對這門語言的興趣。因此,筆者不建議對初學者就使用遠程教育的方式。而是當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知識,並對漢語產生了較濃的興趣時,再讓其使用遠程教育技術。這樣,學生的自主性有了一定的保障,同時遠程學習又給了他們更廣闊的空間,在中華文化的學習上,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進行安排。2.定時上交課堂筆記和學習總結學生不僅要按時完成課程的學習,同時也要定時上交課堂筆記和學習總結。課堂筆記可以檢查學生是否認真的聽課和學習,筆記的方式可以是手記的照片,也可以是以Word文檔的形式上交。學習總結是學生的一個自我概括和評價,這段期間學習了什麼,掌握了什麼,有哪些問題都可以寫進學習總結當中,這樣也可以讓教師更好地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五、遠程教育技術應用到對外漢語教學中創造的價值

  (一)實現各個課堂的連接

遠程教育技術利用自身的特點能把各個課堂進行對接,將各個課堂連接起來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一種新模式。在教學時,比起對外漢語教師的教授,將學習漢語的課堂與中國學生的課堂連接起來具有更好的學習效果。首先,課堂的連接可以使漢語學習者直接體會到說漢語的氛圍,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會潛移默化地鍛鍊學習者的聽力和口語;其次,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會使二者產生一種共鳴感,這會使他們更容易說中文,學生之間的親切感會讓他們減輕怕犯錯的心理負擔;最後,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對外漢語教師自身的不足。衆所周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學習者會對中華文化的很多方面感興趣。但是,受自身條件的限制,對外漢語教師對學生的文化學習要求不能全部滿足,所以通過課堂之間的聯繫,可以滿足學生對中華文化的需求。當對外漢語教師不掌握這類才藝時,可以通過課堂的對接,既形成了課堂學習的氛圍,又能在集體學習中系統中學習和掌握這類才藝。課堂之間的連接能夠吸引學習者的興趣,幫助他們學習漢語,學習者在國外就可以直接感受中國課堂的氛圍,這種新奇的體驗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對漢語的學習抱有期待感和新鮮感。與此同時,這種方式也拉近了學習者與中國學生之間的距離,能直接與母語者進行交流,也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這種直接、高校的課堂環境中,學習者的效率也會有所提升。學習者能以最直接的方式接觸文化的傳播,減少了對中華文化的陌生感,爲文化的交流和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二)將孔子學院緊密聯繫在一起

在使用遠程教育的同時,也把各個孔子學院緊密聯繫在了一起,拉近了孔子學院和國內對外漢語教學的距離,真正實現了資源共享和技術交流,這種實踐與認識緊密聯繫的狀態下,有利於對外漢語事業朝更高更強的方向發展。

  (三)培養了高素質的對外漢語教師

在這種教學環境下,也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對外漢語教師,不僅掌握專業知識,同時也具備一定的操控教育技術的能力,突破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提高自身素質來適應新型教學,迎接新形勢下的教學挑戰。將遠程教育技術應用到對外漢語教學當中是推動漢語走向國際化的重要策略,它能夠促進對外漢語教學朝現代化和信息化方向發展,突破傳統的課堂教學,豐富對外漢語的教學形式,推動對外漢語教育事業的發展,促進中國燦爛文化的傳播,使中華文化得到更多民族和國家的認可,提升國家軟實力和國際地位。

參考文獻:

[1]丁潔.創新、整合、跨越——現代遠程教育與海外華文教育發展[J].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19(5):28-31.

[2]鄭豔羣.虛擬現實技術和語言教學環境[J].世界漢語教學,1999,(02):3-6.

[3]鄭豔羣.多媒體漢語課堂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對外漢語研究,2005,(07):137-150.

[4]滕青.傳播中華文明發展遠程對外漢語教學[J].中國遠程教育,2001,(11):46-48.

[5]王帥.漢語國際推廣背景下遠程教育院校的國際合作[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28-30.

[6]李國慧.遠程教育視角下的對外漢語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2014,790(6):81-82

[7]雷莉.孔子學院發展的新思路:慕課(MOOCs)教學模式的應用[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2):224-229.

[8]黃偉.關於MOOC與對外漢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國際漢語教育,2014,(02):179-187.

[9]韓中保,韓扣蘭.基於BlendingLearning的微課設計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01):53-59.

[10]崔希亮.對外漢語教學與漢語國際教育的發展與展望[J].語言文字應用,201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