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聲唱法之穩定喉結的訓練方法

人體的發音器官—喉像個小匣子裝着兩條發聲的音弦--聲帶。喉結的上、下移動,直接影響聲帶鬆與緊的張力。喉結往上擡,往上跑,聲帶就會減小它的張力;喉結往下降、往下沉,就能拉緊聲帶,使用它的張力增加。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美聲唱法之穩定喉結的訓練方法,歡迎閱讀。

美聲唱法之穩定喉結的訓練方法

  美聲唱法之穩定喉結的訓練方法

從物理聲學原理來看,一個發音體,決定音高有三個基本條件:發音體的體積、張力、厚度。在這三個條件中,改變其中一個或兩個條件,都能使發音體的音高改變。例如:同是一根琴絃,當擰緊琴絃時,音就會從低變高。當漸漸擰鬆琴絃時,音就會從高變低。這是使同一發音體只改變它的張力就能變化音高的情況;又如,同一厚薄的鋼片琴,音越高的體積越小,音越低的體積越大。這是相同厚度的發音體,體積大小的改變能使音高變化的情況;再如,發音體雖然體積大小相等,但它們的厚度不同,如:敲鑼時,厚的鑼聲音就低,薄的鑼聲音就高。這是發音體的體積相同而厚度不同產生不同音高的情況。

人的發音體--聲帶,在心理的支配下,運用科學的發聲方法,使音高從低到高、從高到低自如靈活地變化,它的發音現象,完全符合物理聲學原理揭示的規律。如果喉結能夠穩定地降低在低喉位置上使聲帶始終處於拉緊的架勢上工作,聲帶不僅拉緊了,而且,聲帶的邊緣也隨之變薄。在這種積極的狀態下工作的聲帶就可以實現靈活改變音高的目的;聲帶在改變音高的發音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即聲帶的振動面積(振動體積)也在不斷地變化:用母音變圓(a+o+u)的方法,不斷縮短聲帶的振動體積。正是因爲人具有高級思維,所以能用巧妙的辦法使聲帶發音體在發音時同時改變音高變化的'三個條件,因此,人可以憑着喉結裏面兩條小小的聲帶,唱出兩個甚至三個八度的寬廣音域,創造出驚人的人聲奇蹟來。

然而,歌唱家對發音器官的調整,並不像小提琴家在指板上移動把位改變小提琴絃長振動的體積來變更音高那樣一目瞭然。“從人聲角度看,音高是振源體的準確長度、準確厚度和準確張力的產物。這種長度、厚度、張力在所有音高上都不相同。當振源體振動時,在每秒鐘有它準確的震動次數(頻率)。所有音高的頻率都不相同。”

爲了準確地發音和追求美好的音色,歌唱者必須學會調整喉結與聲帶的發音機能。從喉部運動的情況來分析,這種機能是複雜而又微妙的;從歌唱發聲調整的方法來看,卻又是簡單而又有效的。它的一切生理變化都是在心理活動的指導下進行的。這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將喉結穩定在最合適的位置上歌唱發聲。

喉結位置一般有四種情況:

中央喉位:不發聲時,喉結位於平靜呼吸的位置。

高喉位:發聲時喉結往上提,高於中央喉位。

低喉位:發聲時喉結下沉、下降,低於中央喉位。

深喉位:發聲時喉結被強制地拉在深吸氣的位置上,比低喉位更低、更接近胸口。

人和人,特別是男人和女人相比較,喉結的生理構造有着明顯的差別:男人的喉結大而突出;女人的喉結小而隱蔽。就是在同性別的人身上,脖子有長有短,喉結有大、小、高、低之分,因此,對歌唱發聲的喉位不能硬性規定在統一的尺度上。

喉結究竟應該穩定在什麼位置上才合適?怎樣穩定喉結?是“絕對穩定”還是“相對穩定”?這些,都是值得我們認真探討、研究的課題。

歌手演唱時,將喉結穩定在低喉位上比較適宜。喉位過高(高喉位)與過低(深喉位)都不好。喉位過高,聲帶會失去與音高相應的必要的張力,對擴展音域、解決高音很不利,唱出來的聲音往往淺白、乾澀、擠卡、尖亮。另外,喉結上擡時,齶舌肌與舌骨肌緊張用力會牽動杓會厭肌收縮,使喉的入口處縮小,壓縮了喉咽腔的共鳴空間,從而擠掉了豐滿的咽腔共鳴,這種聲音給人的感覺很不舒服,總覺得歌手是在“捏着嗓子眼兒唱”;喉位過低,則使喉結走向另一個極端。用強制手段迫使喉結在深喉位上歌唱發聲,往往使歌唱者在喉結下方連接胸口的地方出現過份拉緊喉頭的力量,容易造成舌根下壓、撐大喉嚨的毛病。用這種辦法唱,聲音多半空洞、暗淡,缺少明亮、集中的共鳴音色。有的音量雖然很大,但聲音粗糙、音色不純。這是男、女中低音聲部容易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