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通俗唱法要求

作爲歌手而言,使用話筒的主觀方面和音響師配合的客觀方面都屬必須重視的技術課題。在音樂大學聯考培訓的時候,成爲通俗唱法比別的唱法更佔有重要地位的內容。那麼聲樂通俗唱法的要求是什麼?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聲樂通俗唱法要求,歡迎大家閱讀。

聲樂通俗唱法要求

  聲樂的要求

孩子成長到一定的年齡希望選擇專業的聲樂道路時,需要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要有一定的噪音條件,當然有時這個條件並不是很重要的,因爲先天噪音條件非常優越的人畢竟不是很多,聲音在後天的學習當中可以得到美化。

2、要有一副好的耳朵,有較強的聽辯音能力,這一能力主要來自於父系的先天遺傳,這是學習聲樂的基礎條件。

3、有一定的樂感和悟性,這是聲樂學習的一個重要的條件,沒有樂感,唱起來不好聽,總象是缺一點什麼;沒有悟性,那不管怎麼學,也不可能學到家。

4、要有較高的文化修養,所以說如果孩子本身學習不好,改行學習聲樂,那麼也不可能學到精華。因爲每首聲樂作品都有歌詞,這些歌詞有創作背景、時代風格、藝術流派,如果不能理解、掌握這些,那麼也不可能更好地演繹聲樂作品。

  在聲樂學習中有哪些注意事項:

(A)呼吸和氣息

大家學過物理,都知道聲音(shengyin)產生物理原因是外界因素衝擊物體,物體產生振動從而產生長短不同的聲波,聲波引起周圍空氣振動從而產生聲音,因此,歌唱的動力來源就是呼吸,好的氣息運用可以使聲帶物理特性得到比較好的發揮,從而演唱出好聽而完整的歌曲。因此氣息的運用是歌唱的非常重要的技術之一。呼吸的幾種方法用通俗的詞語命名)

(B)吐字和母音

大家都知道歌聲最終唱出來的是歌詞,那麼吐字也是歌唱技術的一個方面。歌唱語言總的要求是:聲母準確又靈巧,韻母形態保持好,自然適時來歸韻,陰陽上去要記牢。輕重緩急須分清,語氣語勢處理好。字頭必須咬準,但又不能咬死。當字頭咬住後,應當自然及時地過渡到字腹。字腹吐清後,應當適時地收聲歸韻,一定要注意三者銜接,過渡自然、順暢,成爲一個整體。另外,拼音要唱準,如“l”和“n”,“平舌”和“翹舌”,“f”和“h”,“前鼻韻”和“後鼻韻”要區別開,聲調準確。

(C)共鳴和顫音(又叫泛音)

我們人體發聲的主要器官是我們的'聲帶,但是如果只靠聲帶來發聲,我們的聲帶就顯得十分之脆弱了。人的身體是個大的結構,是個大腔體,如果聲帶產生聲音,通過一定震波和身體其他部分產生相近頻率的共振將大大加強聲音的質量和亮度,這就是共鳴。

1、 聲音必須要讓聽衆感覺到清晰的“質感”。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演唱時,聲音充分靠前。這種靠前還必須是“高度集中的”。“質感”是以高度“聚焦”的形式來體現的,點子越小,質量愈高。

2、音量控制不是以放大----縮小來體現的,而是以上述這個小小的聚音點的亮----暗控制體現的,這種技術要求的目的是爲了唱者廣大音量時,音質仍保持聚而不散。在減弱音量時,更不能失去“質感”,哪怕唱氣聲時,仍不失去“質感”,電聲再高明,只能改變唱者的音色,卻無法制造出“音色”來。

3、音質產生於聲帶的振動,振動來自聲帶的張力---- 阻力,因而發音的“焦點”必定在聲帶上,西洋傳統唱法中有一句聲樂術語叫做----“讓聲帶歌唱”。帕伐洛蒂說過:“聲音是從聲帶開始的,必須使聲帶立即振動起來。”就是這個意思。

4、在通俗唱法中也有一句聲樂術語----“聲必須靠在聲帶上”。也是同樣性質。如果說聲音的出發點在嘴巴,聲音就無法靠在聲帶上了。也就是聲帶的張力----阻力不到位,所產生的聲音效果要麼奶聲奶氣的;要不聲音就無法集中;日本歌壇目前就有這麼一種唱法,據說是爲了表現“清純”的效果。

“讓聲帶歌唱”五個字同時可以具有三個內容:聲音意識不要以“嘴”爲出發點,而是應以聲帶爲起點,這是一種意識,始終應以聲帶爲“起點”;第二種是從生理上說的,在讓聲帶歌唱時,“軟齶的兩邊必需放下來”,好像一直掛到脖子下面,這是在歌唱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因爲它是解決聲帶緊喉嚨鬆的關鍵。

齶弓鬆了,舌頭就自由了,下巴也放鬆了,喉嚨纔可能打得開。反過來,齶弓一繃緊舌根立即下壓,造成聲道堵塞,一切全完了;第三種是指“聲音靠在氣上”因爲歌唱方法的本質是氣息----聲門的阻抗,沒有積極的聲門張力----阻力又如何能和氣息產生阻抗?聲帶的調節是一切科學唱法的核心,通俗唱法當然也不例外,也是歐美唱法的區別於港臺、日本唱法的標誌之一。這種方法的優點是聲音“質感”強,嗓音特色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