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彈撥樂器有哪些

中國彈撥樂器有哪些呢?中國彈撥樂器的歷史悠久,種類形制繁多,是極富特色的一類絃樂器。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中國彈撥樂器種類,希望能幫到大家!

中國彈撥樂器有哪些

第一類以古琴爲代表,包括古箏等樂器。這類樂器都有一個長方形木箱作爲琴身,張以琴絃,平放着彈奏。除七絃琴都可以按弦取音外,其餘都只用其空絃音。

古琴

古琴是“八音”分類中“絲”的代表樂器,又名七絃琴。歷史遠久故現稱古琴,古代也稱“瑤琴”、“玉琴”。古琴的常用定弦爲C、D、F、G、A、c、d,音域寬達四個多八度。藉助面板上的十三個“徽”位,可以彈奏出許多泛音和按音。古琴的音色古樸典雅,富有韻味。它的低音區音色深沉、蒼勁,中音區音色淳厚、純淨,高音區則清細、明朗,豐富的泛音則特具透明、晶瑩之感。古琴的演奏手法繁複,常用於獨奏或與洞簫合奏。

古箏

古箏戰國時期已流行,秦國尤甚,故史料也稱“秦箏”。據史料記載,漢、晉以前張12根弦,唐、宋以後增爲13根弦,明、清以來逐漸增到15或16根弦。採用絲絃,每弦置一柱(也稱馬或雁足),移動柱位可調節音高。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流行2l弦箏。通長約130釐米,改用鋼弦或尼龍纏鋼弦。近年來也有增到24或26弦的箏。一般都依五聲音階定弦,有時也用七聲音階定弦。箏的音色悠揚、典雅。彈奏時可左右手並用,也可右手彈奏,左手按揉,產塵吟、滑音效果。演奏手法非常豐富。現已成爲重要獨奏樂器,也常爲歌舞伴奏。

第二類以琵琶爲代表,包括柳琴、月琴、阮、三絃等樂器,裝有四根、三根或兩根弦,左手按弦,右手彈撥,多放在腿上演奏。

琵琶

原稱“批把”因彈奏方式而得名。公元四世紀,一種半梨形音箱、曲項、四弦或五絃、有四個相(品柱)的`琵琶自西域傳人內地。經不斷改進,現代琵琶的品位已增到23到25個,半音齊全,並把絲絃改爲鋼弦或尼龍纏鋼弦。定弦爲A、d、e、a,音域達三個半八度。現琵琶用指甲演奏,技巧更爲豐富。右手有彈、挑、夾彈、滾、拂、掃、輪等,左手有揉、吟、捺打、絞弦、推、挽、泛音等。琵琶常用於獨奏、重奏、器樂合奏。

柳琴

形似柳葉,也稱“柳葉琴”、“金剛腿”、“土琵琶”,外形如琵琶,略小,是蘇北、魯南、安徽一帶柳琴戲、泗洲戲的主要伴奏樂器。現柳琴背板以紅木製;面板用桐木製,張4根鋼弦,品位增至24個,依半音排列,用角質撥子彈奏。音色清脆、明亮,較月琴更細膩。

  阮

古代稱秦琵琶或月琴。現代阮已發展成小阮、中阮、大阮、低音阮四種形制,其中中阮、大阮較常用。用撥子彈奏,音色柔和、優美。大多用於器樂合奏或伴奏,近年來也有用來獨奏的。中阮是中國古老的樂器,其聲典雅、渾厚、深沉、幽遠。

  三絃

又名“弦子”。相傳由古代於民間流行的彈撥樂器“弦鞀”演化而來。現代三絃音箱用紅木或紫檀木製,琴桿兼作指板,無品,音箱兩面蒙以蟒蛇皮,張3根尼龍纏鋼弦,一般用指甲彈奏。音色剛堅響亮。常用形制有大、小兩種,小三絃流行於江南,多用於崑曲、評彈的伴奏。大三絃又名“書弦”,通長約122釐米。用於北方大鼓書、單絃的伴奏,現也用於獨奏、合奏和歌舞伴奏。

第三類是揚琴,又名“洋琴”、“打琴”,平置在木架上,用琴竹擊弦取音。明末清初由波斯、阿拉伯傳人我國。最初流行於廣東沿海,以後逐漸傳人內地。最早的揚琴只有兩排碼,現發展成三排十檔,四排十二或十三檔等規格,多采用律呂式排列,取消變音槽,致使半音齊全,轉調更自由。音域達四個八度以上。琴下還裝有制音器,以便控制餘音。揚琴音色和諧、明亮,常用於器樂合奏和獨奏,也廣泛用於民歌、戲曲、曲藝的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