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蘆笙舞介紹

蘆笙舞主要分佈在中國貴州、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湖南等地的侗族,分別系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壯傣和侗水兩個語支。其先民是古代“百越”中“駱越”支系“西甌”的後裔。隋唐時期至宋代,曾被稱作“峒”和“洞”,以後才以“侗”爲該民族的族稱。廣西柳州地區三江侗族自治縣的侗族,在每年農曆三月九年級都要舉行具有豐富多彩內容的盛大民族活動。

民族舞蹈蘆笙舞介紹

  歷史

“蘆笙舞”(苗語稱“究給”)是種以男子邊吹“蘆笙”同時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靈活舞動爲主要特徵的傳統民間舞蹈。它流傳廣泛,普及各苗族地區。其中尤以貴州東南部、西北部和廣西西部山區最爲活 躍。在那裏,人們從兒童時代起就開始學吹蘆笙和跳蘆笙舞。凡是在演奏和舞技上出衆的蘆笙手和蘆笙隊,都深受羣衆的尊敬和愛戴。在過去,青年小夥子會不會吹蘆笙,能不能跳蘆笙舞甚至都成爲姑娘們擇偶的重要條件之一。

蘆笙舞,廣泛流行於中國南方苗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彝族、拉祜族、僳僳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民間舞蹈。以男子邊吹蘆笙邊舞蹈爲其主要特徵。

笙分葫蘆笙與蘆笙兩大類。葫蘆笙用葫蘆做笙鬥,一般插有5支帶簧片的笙管,約16~66釐米;蘆笙爲木製笙鬥,一般插有6支笙管,長約33~333釐米不等。兩類統稱爲“蘆笙”。至今吹奏葫蘆笙而舞的民族有彝族、拉祜族、僳僳族、納西族等;吹奏蘆笙而舞的民族有苗族、水族、侗族、仡佬族等。蘆笙舞歷史悠久,在雲南省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春秋中晚期墓葬中發現的兩件青銅葫蘆笙,是迄今中國最古老的葫蘆笙實物。蘆笙舞的舞蹈形象在古文物中也有生動的反映,如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銅鼓,就刻有正在吹葫蘆笙而舞的形象。這些都證明在2000多年前中國南方就已經有了葫蘆笙和葫蘆笙舞。

  起源

關於蘆笙舞的起源,苗族有樸素和美妙的傳說。相傳盤古開天地之時,大地一片荒涼。那時,苗族祖先是靠狩獵飛禽走獸作衣食的,爲了解決捕獲鳥獸的困難,當時一個心靈手巧的小夥子,在林中砍下樹木和竹子,做了支蘆笙模仿鳥獸的鳴叫和動作,吹跳起來以引誘各類鳥獸。從此,人們每出獵均有所獲,於是蘆笙舞就成了生活的必需而世代相傳。這類傳說與現今仍流傳着衆多模擬鳥獸鳴叫和形態的蘆笙曲調及舞蹈動作的現象雖相吻合,但要弄清它的起源,仍有待從史料方面進行研討。

文獻中多有涉及;明清以來,更廣見於文獻和志書之中。明人倪輅《南昭野史》有“每孟歲跳月,男吹蘆笙、女振鈴合唱,並肩舞蹈、終日不倦”的記載。足見蘆笙舞早已是苗族人民傳統節日活動的重要內容並風靡一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