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資格輔導: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護理

導語:上消化道疾病、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下面是關於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護理相關的考試內容,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護士資格輔導: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護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胰腺、膽道病變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腸吻合術後的空腸等病變引起的出血。大出血是指在數小時內失血量超過1000ml或佔循環血容量20%,主要表現爲嘔血和(或)黑便。常伴有急性周圍循環衰竭。本病是臨牀常見的急症,病死率較高,及早識別出血徵象,及時觀察病情變化,積極準確治療,細緻耐心護理,是搶救病人生命的重要環節。

  一、病因

上消化道疾病、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

1.上消化道疾病

(1)胃十二指腸疾病:臨牀最常見的病因是消化性潰瘍,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由於常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物、嗜酒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損害)、促胃液素瘤,其次胃癌、慢性胃炎、胃黏膜脫垂、十二指腸炎等。

(2)食管、空腸疾病:可見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損傷(物理損傷、化學損傷)、空腸克羅恩病、胃腸吻合術後空腸潰瘍等。

2.各種原因而致的門靜脈高壓引起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

3.上消化道鄰近器官或組織的疾病

(1)膽道出血:可見膽管或膽囊結石、膽道蛔蟲病、膽囊或膽管癌瘤等。也可見術後膽總管引流管造成的膽道受壓壞死,亦見於肝癌、肝膿腫或肝血管瘤破人膽道。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腸:如急性胰腺炎併發膿腫破潰、胰腺癌等。

4全身性疾病

(1)血液病:可見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及凝血機制障礙疾病等。

(2)血管性疾病:過敏性紫癜、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等。

(3)應激性潰瘍:可見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治療後、腦血管意外、大手術後、燒傷、敗血症、休克、呼吸循環衰竭等,各種嚴重疾病引起的應激狀態,致使胃黏膜糜爛潰瘍出血。

(4)其他:尿毒症、流行性出血熱、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結締組織疾病等。

  二、臨牀表現

1.嘔血與黑便爲上消化道出血特徵性表現。出血部位在幽門以下病人多數只表現爲黑便,在幽門以上病人嘔血、黑便的症狀常兼有,但是在出血量小、出血速度慢病人也常僅見黑便。而幽門以下病變出血量大且速度快,血液可反流入胃也可有嘔血。嘔血多呈咖啡色,黑便呈柏油樣,黏稠而發亮。若出血量大,血液在腸內推進較快,糞便可呈暗紅或鮮紅色,嘔吐的則可爲鮮紅或有血塊,是由於血液未經與胃酸充分混合而嘔出。

2.失血性周圍循環衰竭急性大量出血,循環血容量可迅速減少,致使周圍循環衰竭,心排出量降低,可出現一系列表現,如頭暈、乏力、突然起立發生暈厥、心率加快、出汗、脈細數、血壓下降,皮膚溼冷,精神煩躁不安或意識不清等周圍循環衰竭表現,也可有少尿或無尿,如有發生應警惕併發急性腎衰竭。

3.氮質血癥血尿素氮常增高,稱其爲腸源性氮質血癥,一般在大出血後數小時血尿素氮開始上升,24~48小時可達高峯,一般不超過14.3mmoL/L(40mg/dl),3~4天后降至正常。其原因主要是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後,大量血液進入腸道,血液中蛋白質的消化產物在腸道被吸收引起。

4.發熱在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後,多數病人在24小時內出現低熱,一般不超過38.5qC,可持續3—5天。

5.血象變化一般出血3~4小時後可有貧血。出血24小時內網織紅細胞可增高,隨着出血停止,網織紅細胞逐漸降至正常。白細胞計數也可暫時增高,血止後2—3天即恢復正常。但肝硬化出血病人如伴脾功能亢進,白細胞計數可不增高。

  三、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測血紅蛋白、白細胞及血小板計數、網織紅細胞、肝功能、腎功能、血尿素氮、大便潛血試驗等,對診斷疾病會有一定幫助。

2內鏡檢查是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診斷的首選檢查措施。一般在上消化道出血後24—48小時內進行急診內鏡檢查,不但可以明確病因,還可作緊急止血治療。

3.×線鋇餐造影檢查一般用於有胃鏡檢查禁忌證或不願進行胃鏡檢查者,目前主張x線鋇餐檢查應在出血已經停止及病情基本穩定數天後進行。此檢查對經胃鏡檢查出血原因不明或疑病變在十二指腸降段以下小腸段,有特殊的診斷價值。

4.選擇性動脈造影適用於內鏡檢查無陽性發現或不適宜作內鏡檢查者。

5.吞線試驗適用於不能耐受x線、內鏡、動脈造影檢查的病人。

  四、治療原則

1.一般搶救措施應臥牀休息,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嘔血時誤吸引起窒息,必要時吸氧。出血期間應禁食。

2.積極補充血容量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時,首要的治療措施是立即建立有效靜脈通道、立即配血、迅速補充血容量,可用生理鹽水或葡萄糖鹽水、林格液、右旋糖酐、羥乙基澱粉,必要時及早輸入全血,以恢復有效血容量。肝硬化病人需輸新鮮血,因庫存血含氨多易誘發肝性腦病。輸液速度既要及時補充有效血容量,又要注意防止肺水腫的發生,必要時可根據中心靜脈壓凋節輸液量。

3止血措施

(1)藥物治療:對於胃、十二指腸出血,町遵醫囑應用去甲腎上腺素胃內灌注治療。對於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對消化性潰瘍,急性胃黏膜損害出血,可應用垂體後葉素止血治療。但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高血壓、孕婦者禁用。

對於急性胃黏膜損害及消化性潰瘍引起的出血,可應用H:受體阻斷劑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還可用質子泵抑制劑,減少胃酸分泌,如奧美拉唑。

生長抑素,對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較好,町減少內臟血流量:30%~10%,臨牀上多用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

(2)氣囊管壓迫止血:適用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經鼻腔插入三腔兩囊管,進入胃內後抽出胃內積血,然後注氣,使胃氣囊充氣,然後向外牽拉,以達到壓迫胃底曲張靜脈。此時再充氣位於食管F段氣囊,以壓迫食管曲張靜脈,一般都能獲得較好的止血效果。持續壓迫時間最長不超過24小時,必要時可間斷重複充盈氣囊,恢復牽引。本治療方法雖止血效果肯定,但病人痛苦大、併發症多、早期再出血率高。

(3)內鏡直視下止血:內鏡過程如見有活動性出血或暴露血管的潰瘍應進行內鏡直視下止血。

(4)手術治療:內科治療不能止血者,適於手術治療。

(5)介入治療:對於無法進行內鏡治療,又不能耐受手術的嚴重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可考慮介入治療。

  五、護理問題

1.體液不足與上消化道出血有關。

2活動無耐力與上消化道出血有關。

3.恐懼與消化道出血對生命威脅有關。

4.潛在併發症:休克。

5.有窒息的危險 與嘔出血液反流人氣管有關;與三(四)腔氣囊管過度壓迫氣管有關。

6.特定知識缺乏:缺乏預防上消化道出血的知識。

  六,護理措施

1.休息體位大量出血病人應絕對臥牀休息,採取舒適體位或平臥位,可將下肢略擡高,以保證腦部供血。嘔血時頭偏向一側,避免誤吸,保證呼吸道通暢。合理安排日常生活,避免勞累、精神緊張,保持樂觀情緒。注意避免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誘因。

2.治療護理迅速建立有效靜脈通道,注意監測輸液速度,及時、準確地補充血容量,給予止血類藥物,輸液開始時宜快,必要時測定中心靜脈壓來調整輸液量和速度,避免引起急性肺水腫。鼓勵病人堅持服藥治療潰瘍病或肝病,儘量避免服用對胃黏膜有刺激的藥物: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激素類藥物等。

3.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密切觀察生命體徵的變化,並注意觀察皮膚顏色及肢端溫度變化。如出現血壓下降、心率加快、脈細數、面色蒼白、出冷汗、皮膚溼冷等,提示發生微循環血流灌注不足,應及時報告醫生。觀察嘔血與黑便的次數、性狀及量。注意觀察尿量,準確記錄出入量。

4.心理護理對於大量出血的病人應注意陪同和照顧,及時處理不適症狀,使其有安全感。及時消除血跡,向病人及其家屬解釋各項檢查、治療的目的,以減輕恐懼心理。

5.三(四)腔管的護理對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者,可應用氣囊壓迫止血。

(1)插管前應配合醫生做好插管的準備工作,向病人解釋操作的全過程、目的、配合方法等,以減輕病人的恐懼心理,取得更好的配合。

(2)仔細檢查三(四)腔管確保管腔通暢,氣囊無漏氣,然後抽盡囊內氣體備用。

(3)協助醫師進行插管,儘量減少病人的不適感。同時插管後在病人牀前備有剪刀,以防氣囊滑動而造成的窒息,緊急搶救使用。

(4)留置三(四)腔管期間,應定時測氣囊內壓力,以防壓力不足達不到止血目的,或壓力過高壓迫組織引起壞死。當胃囊充氣不足或破裂時,食管囊可向上移動;阻塞於喉部而引起窒息,觀察有元突然發生的'呼吸困難或窒息表現。

(5)定時抽吸食管引流管、胃管,觀察出血是否停止,並記錄引流液的性狀、顏色及量。

(6)放置三(四)腔管24小時後應放氣數分鐘,再注氣加壓;以免食管胃底黏膜受壓過久、而致黏膜糜爛、缺血性壞死。間斷應用氣囊壓迫_般以0~4.天爲限,繼續出血者可適當延長。

(7)保持插管側鼻腔的清潔溼潤,每日向鼻腔內塗抹液狀石蠟,以傈護鼻黏膜。 .

(8)出血停止後,放出囊內氣體,繼續觀察24小時,未再出血可考慮拔管。拔管前口服石蠟油20~30ral,潤滑黏膜和管、囊外壁,抽盡囊內氣體,以緩慢、輕巧的動作拔管。。

6;飲食護理對急性大出血病人應禁食。,對少量出血,無嘔吐、無明顯活動出血病人,可選用溫涼、清淡無刺激性流食。止血後應給予病人營養豐富、易消化的半流食、軟食,開始少量多餐,以後改爲正常飲食。同時應囑咐病人定時進餐,免過飢、過飽;避免食用過冷、過熱食物,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勸病人戒菸、酒。

7·根據病人文化水平及對疾病的瞭解程度,採取適宜的方法,向其介紹有關預防上消化道出血的知識,以減少出血的危險。告知病人要遵從醫囑壞要濫用處方以外的藥物,同時注意調整生活起居,不要過度勞累,避免長期精神緊張。戒菸戒酒;注意合理飲食。應教給病人和家屬如何早期判斷出血徵象、應急措施和及時就診方式:慢性病入也應定期門診隨訪。

  七、健康教育

1.心理指導指導病人保持安靜,配合治療,有利於止血,緊張、恐懼的心理能使腎上腺殺分泌增加,血壓增高,可誘發和加重出血

2.飲食指導合理飲食是避免上消化道出血誘因的重要環節。

3活動、休息指導指導病人注意生話起居要有規律,勞逸結合,保持樂觀情緒,保證身心休息。應戒菸、戒酒,並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勿自我處方。避免長期精神緊張和過度勞累:

4用藥指導指導病人用藥方法,講解藥物作用;向病人講解藥物的不良反應。

5.提高自我護理能力的指導、上消化道出血的臨牀過程及預後因引起出血的病因而異,幫助病人和家屬掌握有關疾病的病因、預防、治療知識,以減少再度出血的危喧,歌拿病人及家屬早期識別出血徵象及應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