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前變異對臨牀生化檢驗質量的影響

分析前變異指在分析前階段產生的各種變異。分析前階段是實驗醫學最重要組成部份,包括從病人準備到樣本收集等分析前過程。分析前階段產生的變異直接影響採集樣本的質量,即使分析儀器非常先進,而且室內和室間質控非常良好,最終仍不能得到可靠的結果。分析前變異可分成:生理性變異;樣本收集和處理過程的變異;內源性干擾因素三大類。生理性變異包括:年齡、性別、採血時間、季節、海拔高度、妊娠、月經週期和生活方式;樣本收集和處理過程的變異包括:過夜禁食、標本採集時間、採血時的姿勢、使用壓脈帶、輸液、運動、抗凝劑、穩定劑、標本處理和保存;內源性干擾因素主要來源於藥物及其代謝產生。下面是yjbys小編爲大家帶來的分析前變異對臨牀生化檢驗質量的影響的知識,歡迎閱讀。

分析前變異對臨牀生化檢驗質量的影響
  一、生理性變異

影響實驗結果的生理變異包括:年齡、性別、採血時間、季節、海拔高度、妊娠、月經週期和生活方式。

  1.年齡

年齡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可以用不同的參考範圍來區別。健康的生長期兒童的骨骼生長和發育表現爲成骨細胞分泌鹼性磷酸酶增加,因此,生長期兒童的鹼性磷酸酶的活性比健康成人大約高3倍。新生兒的紅細胞計數高於成人,出生後大量RBC被破壞,使血紅蛋白水平增加,血紅蛋白在網狀內皮系統中轉變成間接膽紅素,由於新生兒肝中缺乏葡萄糖醛酸轉移酶,不能將間接膽紅素轉變成水溶性的結合膽紅素,表現爲血清中總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水平增加。年齡可以影響腎功能,表現爲肌酐清除率的變化。肌酐清除率每隔10年會漸漸減少。例如:30歲左右的人肌酐清除率的平均值是每1.73m2體表面積140m/min(2.33m/s);相反,80歲左右的人肌酐清除率減少到每1.73m2體表面積97m/min(1.62m/s),50歲以上的人,肌酐清除率的減少還與肌肉的量減少有關。抗利尿激素的水平與年齡相關。有研究表明,53到87歲的健康人(68人)抗利尿激素水平比21至51歲的健康人(45人)明顯增高(53至87歲健康人的水平是4.7±pg/m,21至51歲健康人是2.1±0.2pg/m)。甲狀腺水平明顯地受到年齡的影響。據報道,促甲狀腺素水平在老年人羣(平均年齡79.6歲)比青年人羣(平均年齡39.4歲)高38%。而老年組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比青年組低11%。上面的實例說明年齡的變化會影響某些生化檢驗的結果,因而在臨牀工作中對不同的年齡段制定不同的參考範圍,而不能使用統一的參考範圍。

  2.性別

在15歲到55歲之間,總膽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D)的水平女性比男性稍高,而高密度脂蛋白(HD)的水平在15-55歲的男性和女性沒有差異。和肌肉有關的分析項目如肌酐和肌酸激酶,男性的水平明顯高於女性的水平。但是,運動量大的女性,其肌肉質量增加,肌酐及CK和男性相比沒有差異。我們曾對23項常規生化項目的分析結果進行性別統計分析,結果發現AT、UA、BU、CREA、GGT、TC、CK、MG有性別差異。性別的差異可能是由於肌肉質量的不同或內分泌及器官特異性的不同而引起的。由於這些項目有性別差異存在,因而需要對於不同的性別制定不同的參考範圍。

  3.採血時間

某些分析項目有時間節律的變化。例如:皮質醇一般在早上6點左右出現峯值,晚上和午夜降低;促甲狀腺激素水平峯值出現在深夜,中午時最低;生長激素的水平在清晨最低,睡眠中升高。一般情況下,激素均存在時間節律變化,但不必爲不同的時間制定不同的參考範圍,而需要統一採集標本的時間。

  4.季節變化

由於夏季暴露於日光中的時間較長,因而維生素D的水平會升高;總膽固醇水平在冬季比夏季平均增高2.5%;甲狀腺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在冬季比夏季增高平均20%。因此,當病人在不同的季節檢查這些類項目時,應考慮季節變化帶來的影響。

  5.海拔高度

在海平面與較高的海拔高度相比較,血清中某些成份的水平會發生變化。例如:C反應蛋白在35600米高度時升高65%。一些分析物的濃度因高度增加而減少,如血漿中的腎素、轉鐵蛋白,尿肌酐,雌三醇及肌酐清除率等。當病人在兩個差別很大的海拔高度做相同的檢查時,對於結果的分析應考慮高度的影響。

  6.月經

月經週期是成熟女性的正常生理過程,在月經週期的三個不同時期,和生殖有關的多種激素髮生不同的變化,因此,雌二醇、促卵泡激素、黃體生成素等的參考範圍隨月經週期的各階段(即卵泡期、中期、黃體期)而不同。

  7.妊娠

妊娠時血容量增加導致血液稀釋,使微量元素的測定結果明顯降低;在妊娠後期,胎盤產生雌激素和絨毛膜促生長激素,使血清葡萄糖的水平升高;妊娠期代謝需求增加使脂肪動員增加,使血清載脂蛋白AI、AⅡ、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特別是D-C)大大增加。妊娠時胎盤生成熱穩定鹼性磷酸酶、甲胎蛋白、銅藍蛋白、急性時相蛋白和凝血因子,使相應的檢查結果升高。由於妊娠是特殊的生理過程,對於孕婦的檢測結果應充分考慮妊娠的影響。

  8.生活方式

飲食影響一些分析物的測定結果。非素食者的飲食是高蛋白或高嘌呤,其尿酸、尿素和氨的水平比素食者高。富含魚油的飲食會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和極低密度脂蛋白(VD)的水平,可能是魚油具有抑制VD和甘油三酯合成的能力。攝入咖啡因會影響一些分析物的結果,咖啡因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使cAMP水平增高,cAMP活化甘油三酯酯酶導致遊離脂肪酸濃度增加3倍。遊離脂肪酸競爭白蛋白分子上結合位點,取代結合在白蛋白上的藥物或激素,因此,影響了遊離藥物或激素濃度的測定。吸菸會對某些生化項目產生影響。如在1小時內抽4支香菸,血漿中腎上腺素、醛固酮、皮質醇、遊離脂肪酸和遊離甘油濃度會升高。

  二、標本收集和處理的變異

標本收集和處理的變異包括禁食時間、標本採集時間、採血時的姿勢、使用壓脈帶、輸液、運動、抗凝劑、穩定劑和標本處理等。標本收集和處理標準化,使分析前誤差達到最小。

  1.禁食時間

被採血者在標本收集前應禁食一整夜(即至少12小時),禁食12小時的原因是脂肪餐後,血清中甘油三酯的水平可持續升高近9小時,而總膽固醇和載脂蛋白AI、AⅡ的濃度幾乎無影響。但是,過長的禁食時間會影響實驗結果。如:48小時禁食,肝的膽紅素清除能力比一般情況下高240%,使血清間接膽紅素濃度降低。如果延長禁食,一些特異性蛋白質,如補體、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降低。因此,應統一禁食的時間,一般爲12小時。

  2.標本採集時間

標本採集時間要依據血循環中分析物水平的變化而定,保持每天標本採集時間恆定對於消除由日內變異造成的影響很重要。如激素的測定需要嚴格控制標本採集的時間。對於尿標本的採集時間依被測成分而定,對有日間變異的分析物進行測量,收集24小時尿標本是必要的。

  3.採血時體位

長期以來,人們忽視了採血時體位變化對生化檢測的影響。當病人由臥位變爲直立或坐位時,機體內的水分由血管內移至組織間隙,造成不能通過血管的大分子物質濃度升高。一般情況下,與仰臥相比,坐位時多數大分子物質(如白蛋白)的濃度升高5-15%。爲了減少由於採血體位的變化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建議門診病人坐15min後再採血。

  4.壓脈帶的影響

使用壓脈帶可降低血管內壓力,使其低於心臟收縮壓,使小分子和液體從血管內移出至組織間隙,而不能通過毛細血管壁的大分子物質的濃度增加。使用壓脈帶過久,局部缺氧使無氧酵解增加,血漿中乳酸增高而pH值降低,pH值降低使鉀從細胞內移出,引起血清鉀假性升高。若採血時要求病人反覆握拳可使K+增加1-2mmo/,最高可至2.7mmo/。pH值降低會改變藥物-蛋白結合或激素-蛋白結合,使遊離藥物和遊離激素濃度增加。爲了減少壓脈搏帶使用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應在針頭一進入靜脈後解開壓脈帶。在靜脈採血時避免過度的握拳,以及避免使用壓脈帶超過1min。

  5.輸液

作者在實際工作時有發現罕見的高血糖值,其原因是從輸液同側手臂採血引起的。一般情況下,輸入脂肪乳劑的.病人應在8小時後採血;輸入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質或電解質的病人在1小時後採取血標本。

  6.運動

運動時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糖皮質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生長激素的升高,而胰島素減低。對於劇烈運動,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血管內溶血,使血漿中結合珠蛋白水平降低。爲了減少由於運動引起的分析前的變異,應建設病人至少在試驗前一晚上避免劇烈活動並在採血前避免長距離行走、跑步或爬樓。

  7.抗凝劑

臨牀生化常用的抗凝劑爲肝素的各種鹽類,包括肝素納、肝素鋰和肝素銨。三種鹽用於電解質的測定可得到相同的結果,但肝素鋰優於其它兩類,這是由於肝素鈉可能引起鈉水平的假性升高,以及用尿素酶測定尿素時,肝素銨可引起血清尿素濃度的假性升高。

  8.穩定劑

氟化鈉(NaF)和碘醋酸鋰可單獨用於血液採集,也可用於草酸鉀、EDTA、枸櫞酸三鈉和肝素鋰等抗凝劑,用於抑制糖酵解的NaF的濃度爲4.3mg/m血,與抗凝劑合用時,如Na2EDTA或k2EDTA(1mg/m血)或草酸鉀(2mg/m血),氟化物的濃度爲2.5mg/m血(60mmo/)。不加入糖酵解抑制劑,在室溫條件下,新生兒標本的血糖1小時降低24%,而健康成人標本的血糖水平降低5%。當標本採集後放置室溫5小時後,Hct高的新生兒的不含糖酵解抑制劑的標本,血糖降低可達68%。

  9.標本的處理和保存

標本的貯存,分離血清、血漿或細胞的過程會引入變異,存在於細胞內的分析物需要從血液中快速分離。氟化物和碘醋酸鹽需大約3小時來穩定糖的水平,這是因爲不能夠抑制糖酵解途徑的的第一個酶--已糖激酶。氟化物作用於糖酵解途徑的第八個酶--烯醇化酶,而碘醋酸鹽作用於糖酵解途徑的第五個酶--磷酸甘油醛脫氫酶,草酸鉀能抑制丙酮酸激酶,氟化物和草酸鉀一起使用能延緩血收集後1小時內乳酸的形成。多種方法用以提高抑制劑的功效。一種方法是:枸櫞酸、枸櫞酸三鈉、EDTANa2和少量氟化鈉(0.2mg)混合,通過維持血pH在5.3-5.9的範圍來抑制糖酵解途徑的酶反應。由於添加了抑制劑,室溫下糖酵解可被抑制8小時,而24h後葡萄糖的均值±標準差下降0.07±0.06mmo/。另一種糖酵解抑制方法是添加甘露糖(已糖),由於甘露糖是葡萄糖的差向異構體,和葡萄糖競爭結合已糖激酶達到抑制糖酵解的作用。但是甘露糖是一個競爭抑制劑,其抑制作用僅保持4小時。如果加入了氟化物,可以得到一個更好的葡萄糖穩定性。當甘露糖濃度是3mg/m時,用已糖激酶和葡萄糖氧化酶法測葡萄糖濃度,不會產生干擾。甘露糖濃度爲9mg/m,測定結果會增高1.0mmo/。如果血標本收集後立即分離血漿,由於分解葡萄糖的酶存在於細胞內,血漿中的葡萄糖水平可長期穩定。

  三、內源性的干擾因素

內源性干擾非常廣泛,主要的干擾物來源於藥物及其代謝產物。目前,我們對於藥物的干擾處於瞭解的狀態,消除對測定方法的干擾還很困難。實際工作中不能解釋的分析結果可能就是藥物干擾產生的。

目前,人們對於普通的干擾因素(如溶血和脂血等)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掌握大量的相關知識。一般情況下,輕微的溶血對於許多常規臨牀生化實驗方法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而重度溶血對RBC中的濃度比血漿中濃度高得多的成分產生嚴重影響,對於RBC中濃度低於血漿中濃度的成分產生一個輕微的稀釋效應。如:乳酸脫氫酶存在RBC中的濃度比在血漿中高160倍,酸性磷酸酶高68倍,AST高6.7倍,鉀高23倍。當標本溶血時,這些項目的結果出現假性升高。對於脂血標本,脂質是一個方法依賴性的干擾物質,干擾來於機制的差異,如標本的不同種類,水的置換和親脂成份的吸收。明顯的高脂標本干擾用電泳法和比色法測定總蛋白。

關於血氣分析的分析前變異。包括:病人的仰臥姿勢;在收集動脈血之前和收集過程中,是否停止吸氧;容器材料(玻璃還是塑料注射器)的影響;抗凝劑是乾粉還是液體肝素;收集標本到分析之間的時間等等均應該標準化。分子生物學是另一個對分析前變異關注的一個領域。在細胞溶解時使用去污劑,不同類型的去污劑會影響PCR技術中的DNA擴增;溶血標本中正鐵血紅素對DNA聚合酶的影響;組織的處理,固定和固定時間等均會產生影響。隨着現代技術的發展,新的生化標誌物不斷被推出,分析前變異的問題也隨之出現。例如:同型半胱氨酸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個標誌物,但是,在體外可由細胞生成,因此需要快速分離血清或血漿。分析前變異對檢驗醫學產生重要的影響,對於各種分析前的變異應充分了解,採取制定不同的參考範圍、標準化收集標本等措施,控制分析前變異,提高檢驗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