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調適身心分離困境知識

中醫養生作爲生動體現中國智慧的文化現象,是在身心和諧的基礎上,與自然、社會融洽相處的健康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可使人走上身心統一的道路,是今天人們解決身心困境的源頭活水。下面是yjbys小編爲大家帶來的關於調適身心分離困境的知識,歡迎閱讀。

中醫養生調適身心分離困境知識

  “身學”與“心學”並重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身心之間的關係極其微妙,在某些領域甚至很難嚴格劃分它們的界限。相較中西文化,西方唯心哲學或宗教常偏重心靈而忽視、輕視甚至貶低身體的意義,而中國傳統哲學則既推崇精神的修爲,又不忽視形體的修煉,視身體爲心靈的載體,並且注重身心間的良性互動。

道家便是以身體爲中心入手來解決身心問題。他們認爲身心密不可分,但更爲注重身心的內在修爲,並着意彰顯身體在生命中的主體意義。

在道家看來,修齊治平的大學之道要以身心修煉爲本,探尋天人之際的哲學認識活動也要從身體出發。道家“身學”以“自然”爲宗而形成了包含導引、情致、醫藥、飲食養生等內外兼修的完整系統,集傳統養生之大成。這一門修身養性、安頓生命的功夫,實際上也成爲中醫的基本內容和特色。儒家稍有不同,儒家是以德行、修身爲主來協調身心關係,強調精神修爲。

在國外,與養生類似的活動稱爲預防保健,用來避免或延緩疾病的產生。西方熱衷的健身,其實宜稱作健體,它主要是在肢體等外在層面上,而西方的心靈學又只注重純粹的精神。在這種身心分離思維方式的基礎上,西方發展出現代醫學、體育學、營養學、心理學等學科。

與之相比,中醫養生則不止於預防保健,而是注重人的精、氣、神,更爲積極。養生不能單一而爲,而要形神共養,正是這種身心合一的思維方式使中國文化發展出內家拳、內丹術等裨益身心的煉養方法。中西方這兩種醫學模式,儘管側重點有很大的不同,如果相互學習可起到互補的作用。

  中醫養生的“現代性”

我國自古以來就認爲,平和的心態寓於健康的身體,若不能打理好身體的和諧,精神狀態就會失衡。《黃帝內經》指出,心理活動是由身體產生的,分屬於五臟,“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同時還主張臟腑是情緒活動產生的生理基礎:“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思、憂、恐。”身體的生理結構及其功能決定着心理狀態乃至人生命運。

“體若不健,心必難寧”,這一觀點在生活和科學上也不斷被證實。任何心理問題,都有一定的生理或物質基礎。許多心理疾病不只是由心理因素所致,更多的是由生理問題或身心相互影響的複雜原因所致。心緒的紊亂常導致身體機能的失序,身體失衡到一定程度時,就更加難以被精神控制和調節了。因此,心病可由治身入手,身病可由治心入手,若身心兼治,則可事半功倍。西方對治心理疾病僅從心理或器質出發的方法,便是對身心關係的割裂。

傳統“心學”養生是自上而下的行爲模式,即先提升人的境界,進而通過心力來調節身體。道家則在融攝“心學”的同時,還注重從下向上的“身學”路徑,以實現由身體到心靈的昇華。這種“身學”的路徑與現代思維模式頗爲一致。

美國哲學家丹尼特認爲,現代思維與傳統思維的一大區別是:“傳統思維方式是一個吊車型的,現代思維方式是一個舉重機型的。”“心學”與“身學”正好對應以上兩種思維模式,它們互爲根基。“吊車型思維”往往會做過多假設,而致其路徑不順暢,“舉重機型思維”從現實而具體的身體本質需求出發,由低到高地逐步推進(如下文所述精、氣、神的依次轉化),不需太多假設,技術更爲牢靠,道路更爲通暢。因而,道家“身學”養生較爲全面,具有可操作性和“現代性”。

道家認爲,身與心(即形與神)是有機的整體,形成了精(形)、氣、神三位一體的系統觀。《淮南子》曰:“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體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形體是生命活動的基礎;精神是生命活力的主宰;氣是充盈周身的生命能量,是把形神結合爲一體的.導體。在中醫養生上,表現爲身心並重的練形養心法,即在調形正體的基礎上調息(氣)、調神,逐層提升,通過調整形體姿勢促進氣血流動,使經絡暢通,氣血平和,進而影響心情和思想,從而達到身心康泰的目的。

  中醫養生的復興

人類對自己身體與心靈關係的認識和態度,是文明發展的重要組成,貫穿於社會進化歷程中。從某種程度上說,人類每次思想解放,都首先開始並最終落實於身體的解放。英國漢學家李約瑟認爲,道家的身心合一論再好不過地表明中國思想的有機特性,而沒有遭受西方在機械唯物論和神學唯靈論之間搖擺的神經分裂症。

道家注重身心和諧的觀念正是對治身心二元分離這一時代難題的良方,日益引起科學界、思想界的關注。近年來,西方的身體現象學已成爲國際顯學,在我國也逐漸成爲熱門話題。若將道家思想引入身體現象學研究中,不僅可促進研究的深化,也將形成中醫身心養生學復興的契機。

中醫養生的現代復興有深刻的社會及歷史原因。歷史唯物主義認爲,人類活動的初期必須圍繞物質生活的需要這一中心來展開,但隨着科技革命和社會制度的不斷完善,人的自我身心和諧等精神需要則日益彰顯。

中醫養生的核心恰在於身心之間的和諧。西方醫學在21世紀的發展出現了從生物醫學模式到“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向。中醫養生的理念正是在這一發展趨勢中被人們再次認識、重視和接受。身心和諧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協調發展直接相關,而養生也必須建立在人與環境和諧適應的基礎上,因此,改善人的生存狀態,並不僅僅是單純地治病,更是處理好人與自身、與社會、與環境的關係。

目前,人們有條件關注自身的生命質量,並採用各種方法以儘可能地延年益壽。《黃帝內經》謂“有道”之人,“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壽臻120歲方爲“盡其天年”。現代科學研究認爲,人類壽命應爲生長期的5—7倍,即100—175歲。可見,人具備存活這麼長時間的潛力。而人們出現身心危機的原因,多是由於“失道”所致,即沒能尊奉自然規律,不重視保健,不懂養生智慧。因此,身心養生應成爲人生的必修課。中醫所提倡的“身心合一”的養生思想體現了鮮明的特色,在當代已呈現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