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衛生資格《主管藥師》考試預習資料

衛生資格是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簡稱,很多人爲了省事,簡稱衛生資格考試。 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爲大家搜索整理的2018衛生資格《主管藥師》考試預習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8衛生資格《主管藥師》考試預習資料

 雙碘喹啉

爲鹵化喹啉類作用於阿米巴包囊的抗阿米巴藥。本品能抑制腸內阿米巴共生菌,使阿米巴生長繁殖受到抑制而起抗阿米巴作用,臨牀可用於輕型或無症狀阿米巴痢疾。也可用於陰道滴蟲病。

用法和用量: 口服,每次0.4-0.6g,每日3次,連服2-3周,重複治療需隔2-3周,開始的2-3天應先用小劑量。

不良反應和注意: 服後可引起胃腸不適,也可引起皮疹,頭痛,甲狀腺腫大,對碘過敏及肝,腎功能不良者禁用。

  乙酰胂胺

【作用與用途】本品對陰道滴蟲及阿米巴原蟲均有抑制作用。外用於治療陰道滴蟲。

【劑量與用法】每晚塞入陰道1~2片,連用10~14日。用藥後次晨坐浴。

【副作用】1 局部有輕度刺激,可使分泌物增多。

月經期間忌用。

用藥期間禁止性交。

 依米丁

依米丁(emetine)是吐根中提得的一種生物鹼,又稱吐根鹼。其衍生物去氫依米丁(dehydroemetine)抗阿米巴作用更強。

依米丁和去氫依米丁主要對組織中的阿米巴滋養體有直接殺滅作用。由於其刺激性很強,口服可致吐,只能深部肌肉注射。除引起胃腸道反應外,對心肌有嚴重毒性。僅在急性阿米巴痢疾和腸外阿米巴病病情嚴重,甲硝唑療效不滿意時才考慮使用。必須住院,在嚴密監護下給藥。

 鹵化喹啉類

本類藥包括喹磺方(chiniofon)、雙碘喹啉(diiodhydroxyquinoline)和氯碘羥喹(clioquinol)。

此類藥物有直接殺阿米巴作用,口服吸收較少,曾廣泛用作腸腔內抗阿米巴藥,用於排包囊者,或與甲硝唑合用於急性阿米巴痢疾。此類藥物毒性低,但可致腹瀉。每日量超過2g,療程較長時;或爲兒童,則危險性較大。在日本曾見引起亞急性脊髓-視神經病,可致視神經萎縮和失明。許多國家已禁止或限制其應用。

二氯尼特

二氯尼特(diloxanide)通常用其糠酸酯(diloxanide furoate),是目前有效的殺包囊藥。口服後主要靠其未吸收部分殺滅阿米巴原蟲的囊前期,對於無症狀或僅有輕微症狀的排包囊者有良好療效。

對於急性阿米巴痢疾,單用二氯尼特療效不佳;但在甲硝唑控制症狀後再用二氯尼特肅清腸腔內的小滋養體,可有效地預防復發。

對腸外阿米巴病無效。本品對阿米巴原蟲有直接殺滅作用,對脊椎動物無明顯作用,不良反應輕微,偶而出現嘔吐和皮疹等。很大劑量時可致流產,但無致畸作用。

 全身感染情況

全身感染(Systemic infection)機體與病原菌相互作用中,由於機體的免疫功能薄弱,不能將病原菌限於局部,以致病原菌及其毒素向周圍擴散,經淋巴道或直接侵入血流,引起全身感染。在全身感染過程中可能出現下列情況:

(1)菌血症(Bacteremia)這是病原菌自局部病竈不斷地侵入血流中,但由於受到體內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作用,病原菌不能在血流中大量生長繁殖。如傷寒早期的菌血症、布氏桿菌菌血症。

(2)毒血癥(Toxemia)這是病原菌在局部生長繁殖過程中,細菌不侵入血流,但其產生的毒素進入血流,引起獨特的中毒症狀,如白喉、破傷風等。

(3)敗血症(Septicemia)這是在機體的防禦功能犬爲減弱的情況下,病原菌不斷侵入血流,並在血流中大量繁殖,釋放毒素,造成機體嚴重損害,引起全身中毒症狀,如不規則高熱,有時有皮膚、粘膜出血點,肝、脾腫大等。

(4)膿毒血癥(Pyosepticemia)化膿性細菌引起敗血症時,由於細菌隨血流擴散,在全身多個器官(如肝、肺、腎等)引起多發性化膿病竈。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嚴重感染時引起的膿毒血癥。

局部感染

局部感染(Local infection)局部感染是指病原菌侵入機體後,在一定部位定居下來,生長繁殖,產生毒性產物,不斷侵害機體的感染過程。

這是由於機體動員了一切免疫功能,將入侵的病原菌限制於局部,阻止了它們的蔓延擴散。如化膿性球菌引起的癤痛等。

抗體對細菌繁殖的抑制作用

抗體對細菌繁殖的抑制作用:抗體與細菌結合,可以出現凝集和鞭毛制動現象,但一般而言,對細菌的活力只有微弱的影響,甚至沒有影響。

如果抗體的結合能抑制細菌的重要酶系統或代謝途徑,則可能抑制細菌的生長。例如,某些細菌(例如敗血巴氏桿菌)從血清轉鐵蛋白攝取鐵的能力可被特異性抗體封閉,從而導致細菌生長受抑制。

抗毒性免疫

抗毒性免疫是一種以體液抗體爲主的免疫應答。許多以外毒素致病的病原菌造成的感染,如白喉、破傷風、氣性壞疽及內毒中毒等,機體的免疫應答,主要表現爲抗毒素(lgG)中和毒素的作用。

由抗毒素與外毒素特異結合形成的複合物,可被吞噬細胞吞噬,並將其降解消除。

抗毒素與毒素結合,可以空間阻礙使毒素不能吸附到敏感的`宿主細胞(受體)上,或者使毒素生物學活性部位(酶)被封閉,從而使毒素不能發生毒性作用。應當指出,抗毒素不能對已與組織結合的毒素起中和作用。

正常菌羣拮抗作用

人體表以及與外界相通腔道中的正常菌羣,可以它們的代謝產物對抗病原菌入侵。

例如皮膚上的痤瘡丙酸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能產生抗菌性脂類、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化膿性鏈球菌在皮膚上生長;

腸道中的某些厭氧菌能產生脂肪酸阻止沙門氏菌在局部生存;

腸道中大腸桿菌產生的大腸菌毒和酸性產物能抑制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咽部的草綠色鏈球菌似能阻止肺炎球菌在局部生長;鼻腔的表皮葡萄球菌和類白喉桿菌能妨礙金黃色葡萄球菌定居等。

當這種拮抗作用受影響時,則可發生菌羣失調症。

 內毒素的作用

內毒素的作用:內毒素對組織細胞的選擇性不強,不同革蘭氏陰性細菌的內毒素,引起的病理變和臨牀症狀大致相同。

①發熱反應:內毒素作爲外源性致熱原(即熱原質)作用於粒細胞和單核細胞等,使之釋放內源性致熱原,引起發熱。

②糖代謝紊亂:先發生高血糖,轉而爲低血糖,大量糖元消耗,可能與腎上腺素大量分泌有關。

③血管舒縮機能紊亂:內毒素激活了血管活性物質(5-羥色胺、激肽釋放酶與激肽)的釋放。末梢血管擴張,通透性增高,靜脈迴流減少,心臟輸出量減低,導致低血壓並可發生休克。因重要器官(腎、心、肝、肺與腦)供血不足而缺氧,有機酸積聚而導致代謝性酸中毒。

④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內毒素能活化凝血系統的Ⅻ因子,當凝血作用開始後,使纖維蛋白原轉變爲纖維蛋白,造成DIC;由於血小板與纖維蛋白原大量消耗,以及內毒素活化胞漿素原爲胞漿素,分解纖維蛋白,進而產生出血傾向。

⑤施瓦茲曼現象:可能是由內毒素引起DIC的一種特殊形式。將內毒素注入動物皮內,次日再以內毒素靜脈注射,數小時後次注射的局部皮膚出現壞死。如果二次均爲靜脈注射內毒素,就可出現DIC.現認爲次劑量的內毒素封閉了單核吞噬細胞系統,以至不能消除第二次注入的內毒素,故發生這種反應。亦可用炭粒代替次內毒素劑量以阻斷單核吞噬細胞系統,或以腎上腺皮質類因醇處理,也可得同樣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