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通用24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後,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歡迎閲讀與收藏。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通用24篇)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1

基於素養時代背景下的英語新課標,對未來教育提出了明確要求——讓學生創造着長大。同時也要求教師要改變知識觀,改變認知論,尊重學生思想自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以素養為導向,樹立未來教育觀,探究綜合育人、實踐育人的方法與技巧,努力創造21世紀理想課程。作為一線教師,我們將如何創造自己的理想課堂呢?在認真研讀新課標後,感觸頗多,受益匪淺,下面談談自己的學習心得

一、新課標緻良知,樹立“大觀念”教學觀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核心素養觀”,即讓課程目標始終聚焦於培養學生在真實情境中解決複雜問題的高級能力和人性觀,也就是培養學生普遍遷移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今後的英語課堂教學中,要從傳統的語言知識的`講授,轉向“概念性理解”——“大觀念”教學。正如張華老師所説的從“學科內容+行為動詞”轉向“認識事實”、“理解觀念”和“像專家一樣做事”三位一體的“新三維目標”。要求教師要以新課標為導向,認真研讀教材,整合教材內容,合理設置課堂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所設置的各種教學活動不僅要以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能力為目的,還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理解、分析、比較、推斷、評價得出自己對事物認知的獨特思維品質;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策略、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通過參與課堂學習活動,能提升自己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鑑賞能力。因此,新課標時代下的英語教師要樹立理解性的教學觀,努力創設真實情境,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運用英語學科“大觀念”解決真實問題,經歷真實實踐,產生個人理解。

二、提升自身素養,創建理想課堂教學

教學如渡橋,老師們要想辦法讓橋這邊的自己和橋那邊的學生攜手共進,要講究過程和方法,不忘初心,修己渡人。在未來的英語教學中,一個能真正快速適應時代變化和課改要求的教師,要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才能持久地保證富有含金量的戰鬥力:能對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和具體化,提出供學生深度學習的有意義的單元主題;能圍繞單元主題提取核心概念,形成可普遍遷移的“大觀念”;能圍繞單元主題和“大觀念”提出貫穿始終的“引導問題”並創設真實情境和任務,設計一系列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考與行動,親身經歷知識的誕生和應用過程。這樣一堂理想的課堂教學活動才能生成,學生的學、聽、説、讀、寫、思等基本技能都得到提升,學習過程與方法得到鍛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得到發展,學科核心素養才能達成。

教師要以“育人”來促進“教書”,讓課堂充滿文化的氣息,灌溉好學生成長的“根脈”,那麼學生就具有了學習的動力,最終實現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的發展。正如明代哲學家王陽明所説“知”是“良知”也就是將新課標的新要求內化於心,“行”是“實踐”,“知”與“行”是一體的,“知行合一”是新課標理念下教師應該達到的教學境界——成績並非是教育教學的最終目標,真正的目標應該是學生的價值觀、素養、心靈、思想和理念。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2

20xx年4月21日,國家教育部重磅發佈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xxxx年版)》。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兼具思想性、科學性,立足世界教育改革前沿,描繪了中國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育人藍圖。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們要反覆地研讀新課標的內容,力求更快速的領悟課標新精神,弄清楚課程標準的新方向和要求,從而更好的調整自己的日常教學。在此也分享一下個人對新課標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營造積極的課堂生態,構建互尊互愛的師生關係。

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只有尊重與愛英語老師才會對英語有濃厚的興趣,才願意去學,所以我們要在課堂上創設寬鬆平等和諧向上的課堂氛圍,在交流中引導學生注意傾聽,我們不僅要讓孩子學會傾聽,更要向朋友一樣去傾聽孩子的聲音,切不可敷衍了事,趾高氣揚。在人格上我們都是平等的,我們不僅是孩子的老師,更可以是他們的朋友。教學相長,我們可以互相學習與進步。學習語言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交流與溝通,我們要讓孩子們在英語課上大膽的去交流,充分的表現語言的魅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都會犯錯,更何況孩子們,我們要允許他們犯錯,這樣才知道他們的問題之所在,為孩子們建立起初步學習英語的自信心。這也就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努力提升自我素養,堅持全英教學,為孩子們提供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與學習環境,提升自我感染力,親和力,並運用肢體語言,説,唱,玩、演等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努力創設生動,有活力的課堂,讓學生喜歡英語,愛上英語。

二、課堂教學強調思維品質培養,特別是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

思維品質是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徵反映學生在理解、分析、比較、推斷,批判、評價、創造等方面的層次和水平。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開發學生的潛力,我們教師不要只停留在讓學生明白“是什麼?”而要啟發學生思考”為什麼?”“怎麼樣?”要注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批判性思維能力,讓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達到應有的提高和發展。

1、我們可以通過任務型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圍繞特定的學習目標和語言知識能力的增長點,設計出針對性,操作性,任務性強的多種語言活動任務,讓學生通過自主參與,積極合作,成功體驗來提高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培養他們創造性思維能力。例如我們五年級下冊第10課TheGreatWall我們可以提前叫學生蒐集與之相關的信息,長城的年齡,長城的長度,它的現狀如何,如果你是導遊你打算怎樣去介紹長城,以及我們應該怎樣去保護它等一些問題來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教學中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設計適量,靈活性較大的思考題或開放性問題,讓學生進行討教學論。這既調動了學生運用語言材料的能力,又訓練了他們從同一信息中探尋不同答案的求異思維能力,當學生對這類討論性問題產生興趣時,他們會不畏艱難,自己主動的學習。比如我們的故事課,學生們就可以分小組去進行一個故事改編或者續寫,雖然可能只是短短的幾句但也是學生共同討論,發散思維所得出的結果。

三、教學體現因材施教,關注學生差異。

新課標強調要關注學生的`不同需求,為學生創造體驗成功的機會。因此不僅在平時的教學乃至作業設計中,我們都應該應堅持面向全體同學,尊重每一位同學,注重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習水平,設計不同難易程度的作業來體現作業的差異性。

例如在課堂上我們可以叫不同層次的學生去回答難易不同的問題,讓每位孩子都能跳一跳就夠到了桃子,每個孩子在課堂上都能得到重視與尊重。同樣在佈置作業時,我們可以弄一個作業超市,有必做題,有選做題。讓每位孩子根據自身的能力與水平去完成。這樣,更多的孩子就會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與意義。

總之,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我們應該認真領會國小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內涵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精心備課精神飽滿,為學生們創建良好的課堂氛圍,使英語課堂充滿情趣與活力,讓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英語。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3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xxxx年版)繪製了全景育人藍圖,有鮮明的育人導向。課堂是教學育人的主要陣地,作為一名中學英語教師,我們有責任把落實立德樹人作為英語教學的根本任務,引領學生認識不同的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並在理解和比較的基礎上做出自己的判斷,堅定文化立場,形成正確的文化價值取向,增強文化自信,培養學生傳遞中國文化,傳播中國聲音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具體教學教研過程中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將新課標要求落實到日常教學中:

一、合理規劃單元的課型與課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新課程標準提倡單元整體教學,要求教師要強化素養意識,圍繞單元主題,充分挖掘育人價值,確立單元育人目標和教學主線。昆明市錢柳伊名師工作室開展了“核心素養下的單元整體教學”課題研究,圍繞英語核心素養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的四個方面確定了單元教學目標,根據學情,確定教學重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根據國中英語的學科特點,我們在平時教學中以單元為整體,設計了詞彙課、聽説課、語法課、閲讀課、思維拓展課、寫作課、覆盤課等課型,各個課型的內容緊密相連,難度螺旋上升。

二、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設計層層遞進的英語學習活動

新課標指出,英語教學活動的設計要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為目的,圍繞主題語境,基於口頭和書面等多模態的語篇形式,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層層遞進的語言、思維、文化相融合的活動,引導學生加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是語言學習的`主體,要引導學生圍繞主題語境學習語言、獲取新知、探究意義、解決問題,確保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能力發展、思維品質提升、文化意識建構和學會學習成長的過程。

三、凝智聚慧引領示範,建立國中英語跨區域聯合教研共同體

教師是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保障,提高教師專業素養,加快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新課標提倡建立不同區域和不同學校間教師學習、研究共同體,幫助教師增進學術交流,拓寬專業視野,提高教學水平。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立足課堂,聚焦課堂,分析學生,研讀教材,落實目標,優化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突破教學難點,以期提升xx市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和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教無止境、學無止境,教學無止境。推動課改精神和新課標要求落地,不僅需要加強學習、積極反思、及時總結,轉變教育教學觀念,也需要立足課堂、勇於探索、善於研究,在交流合作中不斷完善教育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實效,促進自身專業發展。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4

通過對《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xxxx)》的學習,我對新課標的內涵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別是開拓了我們英語教師今後的教育教學的思路。新課標倡導全人教育,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及終身學習能力。

核心素養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英語課程要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方面。語言能力是核心素養的基礎要素,文化意識體現核心素養的價值取向,思維品質反映核心素養的心智特徵,學習能力是核心素養髮展的關鍵要素。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相互滲透,融合互動,協同發展。

1、關注學科育人價值

英語學科的首要任務是育人,我們需要思考學科價值是什麼?如何通過這門課科學實現育人的目標。

2、關注學生思維發展

國小英語教學的重點之一就是教會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

3、關注學科核心素養

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學生學習英語這門課程應該發展什麼樣的核心素養,核心素養的培養要切實瞭解學生學情,注重對學生教育、引導。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説的“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當然,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也不能“放羊”,在學生説的不全、理解不夠的地方,也要進行必要的引導。

總之,我們要深入學生生活,瞭解學生興趣、愛好和他們所關注的問題,充分考慮到學生在現有基礎、學習潛能、興趣愛好、學習風格等方面存在差異的客觀現實,面向全體學生,更加註重學生人格的發展,才能更好地落實英語課程的核心素養。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5

20xx年4月21號,教育部正式印發了《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xx年版)》[簡稱為《標準》],新版《標準》的正式發佈確定了未來十年的英語教育發展路線,未來的英語教育將更加聚焦學科的核心素養。新版《標準》將從下半年開始實行,作為一線英語教師的我們,必須要清楚新版《標準》相對於舊版有什麼變化,以及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去調整跟改變。

第一部分、國小英語的變化

新版《標準》首先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強調的是對孩子的培養。第二,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課程內容更加科學。第三,研製了學業質量標準,對於學習質量評估有幫助。第四,增強了指導性和加強了學段銜接,讓國小英語教育更加的合理化,細化了評價與考試命題建議,增加了教學、評價案例,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差異,充分考慮學習起點、學習時限以及學習條件的不同,建立循序漸進、可持續發展的義務教育英語分級體系。

第二部分、新版《標準》新增內容

新版《標準》新增的內容一為核心素養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由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構成。

我們可以把它稱為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是強調融合、滲透、互動、協調發展的關係。學生通過本課程學習能發展語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識、提升思維品質、提高學習能力。語言能力是核心素養的基礎要素,新版《標準》中強調了對語言理解能力的培養和表達能力的培養;文化意識體現核心素養的價值取向,這對於培養學生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鑑賞能力,所表現出的跨文化認知、態度和行為選擇有重大作用;思維品質反映核心素養的心智特徵,對於培養學生在理解、分析、比較、推斷、批判、評價、創造等方面的層次和水平有所幫助;學習能力是核心素養髮展的關鍵要素,重在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策略、拓展英語學習的渠道和提升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

新版《標準》對於這四個方面的培養是相互協調、融合互助的,它對於培養孩子的全方位素質有着很大的作用。

新版《標準》新增的內容二為課程內容。新版《標準》建立了以單元為基本載體,以促進主題、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這六大要素進行單元整合,客觀的體現了英語教育的時代性、基礎性、實踐性、成長性、綜合性等特徵。圍繞這六大要素,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活動,推動學生核心素養在義務教育全程中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新版《標準》新增的內容三為學習質量。新版《標準》提出學業質量標準化,強化“教學評”一體化,對於教師和學生都是新的體驗。同時新增了學業質量描述和學業質量標準,倡導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理念,建立評價主體多元、方式多樣、素養導向的評價體系,讓教學評價更加的客觀化、全面化。

第三部分、一線教師應該如何應對

新版《標準》體現了以人為本,注重孩子的可持續發展,改進了過去的教育大綱中只重視知識技能傳授的觀點,這也是我們應該做出調整和改變的重要任務。

改變一、思想上的改變

新版《標準》對於教育從根本上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教授知識變成了現在的培育人才,對孩子各類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應該更加重視。

改變二、方法上的改變

新版《標準》更加重視單元教學的整體性,注重“教學評”一體化,對於評價應該更多的重視孩子的綜合能力提高上,比如説對於英語的實際運用,視、聽、説能力的加強,等。更要理解評價的意義並不在於淘汰和打擊學習較差的學生,而是在於發現所有學生的進步。

改變三、行動上的改變

新版《標準》更加註重孩子全方面的發展,這並不是口頭上説説重視就能完成的任務,還需要我們一線教師腳踏實地的用行動去一一實現,比如説採取什麼樣的方式能更好的讓孩子們都參與進教學過程中,用什麼樣的方式能夠更好的提升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發現的短板。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解決的問題。

總而言之,作為一個一線的英語教師,我們需要不斷的接受新的觀念、學習新的知識、探索新的教育方式、改進我們的教育方法,讓每個孩子都能更好的接受教育,健康成長,前路漫漫,吾輩當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6

我參加了國小英語教師新課標培訓會。在聽講的一天裏,使我受益匪淺,從專家那裏學到很多,同時體會到自己在學科專業方面的不足,我要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學習,這樣才能更好的承擔起本職工作。

通過學習我體會到以下幾點:

一、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發展有效的學習策略,強化祖國意識,開國際視野,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課標貝有強烈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這一特點,我們作為教師要樹立為學生終身發展的思想,堅持人本位,以生為本就是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就是要把學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而不要把他們看成學習的容器,因為他們也有喜怒哀樂,有個人的追求,有對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的情感經歷,這些正是搞好教學的基礎。這就要求我們在備課時就要考慮學生的這些經歷、情感、思想和認識,從而激活他們的這些實踐經驗,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把舊課堂的“要我學”變為新課堂的“我要學”,適時地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真正成為有趣、有序、有效的課堂。

二、倡導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式。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沒能很好的運用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模式。根據課標所描述的“能做某事”為主線,實現學生能用所學語言做事情,在做事的過程中發展語言、思維、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學設計中要貫徹一種重要的教學觀:整體觀念、主體思想、個性發展、和諧關係。同時堅持“發展為本”的原則,在時間、空間上為學生提供充分條件,引導學生多思、多説、多練,使學生在更輕鬆更愉快的環境下實現更多的信息交流,真正做到快快樂樂學英語,紮實實打基礎。

三、適當評價對學生的積極作用。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評價應有益於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利於學生髮展有效的學習策略,促進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的發展。《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注重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力求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應採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關注學習過程,又關注學習結果。為了全面、公正地對學生進行評價,不僅評價的形式要多樣化,還要保證價主體的多元化,提倡學生、同伴、教師、家長等共同參與評價。建立“形成性與終結性相結合”的課程評價體系,既關注過程,又關注結果。

新課標對課程評價進行了較為詳盡的闡述,最核心的理念是改變傳統課程以考試定終生的終結性評價體系。新的評價體系體現了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形式多樣化以及評價目標多層次的特點。新課標特別強調評價應有利於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促進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的發展。新課標提出了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他評與自評相結合、綜合評價與單項評價相結合等多種評價方式,既關注學習結果,又關注學習過程。形成性評價的提出有助於改變傳統教學中只以考試分數來評價學生的做法,使評價體系除了具有基本的檢査和選拔、篩選功能外,更重要的是使評價具有了反饋調節、展示激勵、反思總結、記錄成長、積極導向的功能。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取得的進步,要尊重個性差異,除強調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外,還倡導學生本人、教師、同學、學校以及家長等多方人員共同參與評價。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以上是我本次學習的體會,我想更多的還需要我在實際授課中的操作,一點一滴地積累經驗,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提高學語言學習的交際能力。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7

大家好,我是韓知桐,來自瀋陽市皇姑區童暉國小鴨綠江分校。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對20xx年義務教育階段的新課標研讀的心得體會。在這份新課標中,義務教育階段英語的課程要求變化很大,本次新課標全篇一共201頁,通過對比研究,我總結了以下三點:

一、課程等級標準不同

20xx年舊課標將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內容分為五個等級。3-4年級為一級,5-6年級的為二級,國中分別為345級別,而新課標將課程內容減少為三級,從1-2年級開始,為預備級,3-4年級為一級,5-6年級為二級。國中整體為三級。這就意味着每一級別的台階坡度會更大,而且每一級後面都有一個“+”號級別。這個加號,是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選擇,也就是説要在課本的內容之上,要給學生培優和提升的空間。新課標強調國小低年級開始英語學習時,要以聽説為主,這非常符合語言學習的科學路徑,聽説先行,為以後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課程標準裏面也提到了學生英語學習的早期,要多聽韻文,培養學生語感的重要性,讓學生可以體會英語的音韻節奏。

三年級開設英語課就要求學生聽説讀寫四樣齊頭並進。但是在課程標準裏面依舊強調了聽説的重要性。突出聽説設計,多途徑的聽説活動,藉助圖片,視頻,手勢等幫助學生理解所聽所看的材料。不用強行的加入翻譯,因為翻譯不利於學生習得一門語言。同時對學生掌握的詞彙量有所增加,義務教育階段的詞彙量由原來的1600個增加到20xx個,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這是會使用的單詞,不是我們拿着附錄裏的單詞表背下就行。要把單詞放到句子裏面去理解,不要帶着孩子去刷單詞,強調一定要把詞彙放到語境裏面,不同的語境裏面反覆出現,讓學生自己去理解和領悟。幫助學生有意識的使用詞彙表達。避免脱離語境的機械記憶和操練,甚至在附錄裏面的詞彙表,不標註單詞的詞性和中文釋義。因此不能單獨的去學習單詞、句型、語法而是要以語篇理解應用為目標,通過聽説讀寫的方式,去獲取表達主題相關的信息,並能夠結合語篇情境,聽得懂,説得出。

二、注重培養學生英語閲讀習慣

新課標中提出,3-4年級要求課外閲讀量要達到1500-20xx字。5-6年級呢,課外閲讀量是4000-5000字,國中課外閲讀量要達到15萬字。每週課外視聽不少於30分鐘,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多渠道學習英語,只靠課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家校都要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課外閲讀材料。在英語的課外閲讀裏面,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點,就是學生的興趣和認知所匹配的書籍,他的語言水平是否能看得懂。如果一旦學生想看的書看不懂,能看的書很低的話,那麼就很難堅持英語的課外閲讀。關於閲讀文章涉獵的類型是非常廣泛的,多次提到了科普、社會問題、文化等。一共有三大主題分類,一個是人與自我,一個是人與社會,最後一個是人與自然。新課標多次的強調了閲讀策略,需要深入讀懂文章的內容,瞭解文章結構,文章主旨,作者觀點,情感態度,以及文章作者背後的文字意思,需要提升對文章的分析能力,信息歸納能力,細節辨析,推理能力,整體理解和簡單概括能力,也就是説更多培養學生語言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三、關注對文化的理解與傳承

新版課標裏增加了對中華文化的理解與認同,要在學習英文的過程當中,樹立我們自己的文化自信。文化的重要性,不只是要通過英語去了解西方。同樣要讓學生用英語這個語言工具去向世界展現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會是未來的趨勢。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英語教學是語言教學,因此英語教師肩負着神聖使命,我們不僅要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素材,同時也要多給學生閲讀一些英文版的關於中華優秀文化內容的書,拓展文化視野,樹立文化意識。學生只有掌握了語言和文化知識,才能在實際中正確運用語言,才能在語言交際中游刃有餘。有了文化的支撐,語言運用的羽翼才會豐滿。

新課標的修訂和實施,教師面臨着新的挑戰。教師只要與時俱進、勤于思考、善於挖掘就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運用英語。通過對新課標的研讀,明確了今後的英語教學的方向和路徑。最後讓我們用勤奮和智慧去構建屬於自己的,靈動的英語教學,向新而行,一起成長!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8

繼20xx年更新課程標準之後,20xx年4月22日,教育部發布了最新的課程標準,新課標的發佈決定了未來十年中國教育的發展方向,對於我們一線教師來説,這是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和轉變教學模式的方向。長達201頁的文件,短短几天也只是淺讀皮毛,下面談一談自己的收穫與思考:

一、課程內容升級帶動教學模式轉變

通過閲讀新課標,“分級課本”、“主題探討”、“閲讀策略”、“知識語用相結合”幾個關鍵詞讓我印象深刻。

首先在這個新方案出爐之後,預計一定會引發課本的改革,文件中提到“遵循外語學習規律,借鑑國際經驗,課本以分級體系為依據”,這樣以分級的體系出現,力求分級目標明確、培養方向明晰,每個目標都有具體的內容的區分,內容更具體的同時也有拓寬,還新加入了本土文化、文化自信、熱愛勞動、宇宙探索等一系列主題的內容。

新課標中語篇區分非常具體,實用性的語篇內容明顯上升,其中聽、説這樣的生活應用能力的要求上升。在語法要求中,提出了“形式-意義-使用”的統一體。

這樣的更高能力的教學目標要求,就要求我們轉變舊的教育方式方法,更多的在英語教學中去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和綜合語用能力。課程實施教學建議中也提到,我們可以以學習活動觀組織和實施教學。以主題引領,依託語篇,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類活動,引導整合性地學習知識,進而運用知識、技能、策略,表達觀點、解決實際問題。我們基於這個理念可以開展以下幾類教學活動:如學習理解類活動,通過感知注意活動創設主題情境、激活經驗、鋪墊必要語言和文化知識、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建立已有經驗與學習主題的關聯、形成學習期待;通過獲取梳理、概括整合活動學習和運用知識、技能,獲取並建立語篇信息的關聯,形成結構性知識。再如應用實踐類活動學生在之前結構化知識基礎上進行描述、闡釋、分析、應用活動,以內化和鞏固知識。還有就是遷移創新類活動,推理、論證並思辨性地看待和評價語篇、課文中的價值取向、態度等;通過學習多角度認知理解世界,基於所學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樂學善學。

二、新課程標準帶動自身能力提升

1、自身英語技能提升。作為英語教師,我要時刻根據最新的國家政策、課程標準和教學要求去提升自己英語技能,包括詞彙、語法、語篇分析等能力是否過硬,反思是否能夠匹配新方案之下的目標要求。

2、自身的授課技能提升。在整個新方案中,英語科目在校內課時配比十分有限,甚至比勞動、美術課時還要少。現在我們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授課技能,調節課上知識傳授的精準度,提高課上學習活動的有效性,更精準有效的`組織課上活動使課上效果最大化,從而去應對“課時有限,而目標要求又變得更加高”這樣的一個新“困境”。

3、自身的向上學習技能提升。向上學習技能除了基本的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素質這一點外,我們還要學習國家新課標下會考、大學聯考的要求,只有清楚了上一層次的教學目標要求,自己的教學內容才會變得更加精準,更加有目標性。

4、家校合作教育能力的提升。在新課標中,學生的課外閲讀量被非常精確的量化,三四年級的課外閲讀要求在1500-20xx字,五六年級的課外閲讀要求就到了4000-5000字,國中學段課外閲讀要求就到了40000字。學生在校的課時有限,家庭一定是課外閲讀的主戰場,教師可以設計佈置更多的一些家庭活動,指導家長了解新課標動向,重視家庭閲讀習慣的培養。

三、課外閲讀資源的補給

新課標中明確了今後的英語課本的分級,我們可以先行了解補給一些原版的分級讀物,從而將國外優質的原版讀物資源引入到課堂和家庭閲讀指導中。

新課標的發佈無疑對每個家庭、每位教師和每個學生都帶來了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我們只有主動提升自己,勇於改變才能順應教育發展需求,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9

通過學習《20xx英語新課程標準》,讓我對新課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僅使我的思想得到了昇華,也讓我對學習新課標有了新的體會。新標準全面梳理了課程改革的困難與問題,注重對實際問題的有效迴應,明確了實施的要求,增強了課程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分為三級呈現,兼顧了國小英語開設起始年級區域差異,而1-2年級被定為預備級,以試聽為主。而新標準對於預備級時期的英語解讀和提示,對於現處於國小低段英語教學的我來説,受益匪淺。

新課程的教學提示指出:低年級的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興趣都會很濃厚,語言學習以視、聽、説為主。課堂上要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提供自然、地道的視聽語言輸入,引導學生注意傾聽,樂於模仿,大膽表現,幫助學生在理解意義的前提下,初步累積聽説詞彙,積極開展簡單的日常交流,注重學生的體驗,感知和實踐,激發興趣,保持注意力。採用以激勵為主的評價方式,鼓勵學生大膽開口,樂於參與學習活動。

對於喜歡新鮮事物、對外界事物充滿無限想象的'國小生而言,千篇一律的英語教材形式,很容易讓他們產生對學習的排斥甚至厭倦的情緒。我們需要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自主的學習。這就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採用能夠體現英語文化特色的英語材料,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英語詞彙,發揮英語教材對國小生良好的語言語感形成的積極作用。

而在作業佈置方面,一年級的作業得符合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徵,在本階段的孩子剛接觸英語,興趣濃厚,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強,但由於年齡特點,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我們在作業佈置中,儘量會佈置唱、跳、演和一些互動遊戲等有趣味性的梯度作業。

在學習了Module4colour的內容後。我們為孩子佈置的基礎作業有:熟讀課本20-23頁課文內容。同時也佈置提升作業:ColouryourownKami。Andtellyourparents:Whatcolourisit?之後,還可以佈置動手(科學)作業:

生活中有很多顏色都是由三原色(red,yellow,blue)組成的,你能在家裏做做實驗,並得出答案麼?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了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轉變教育理念,在新的理念指導下進行教學,在教學的過程在以新的角色呈現,使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角,讓孩子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通過學習英語,瞭解世界,養成包容開闊的性格。面向未來,開創屬於他們自己的時代。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10

一、對新課標的認識

(1)注重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素質教育要讓學生變得有思想。這個思想的核心就是學會做人,具有人的思想道德修養,天性良知。要讓學生從心靈上接受人類美好思想的薰陶,接受社會共同締約奉守的道德規範,形成對高尚道德情操的崇尚敬仰的心態,從而自覺地守護人類美好的精神家園,不斷提升完美自己的人生境界,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面向全體學生。新課標強調以學生為本,師生共同發展,以教導學,以學促教,堅持語言運用的核心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學會自主學習。根植課堂,創設情境,構建輕鬆和諧的課堂,確立英語易學的信念,讓學生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堂交際活動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引導孩子跨入英語學習的大門,熱愛英語,瞭解英美文化、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鑽研並整合教材,採取分層教學,設計不同梯度和層次的任務,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獲得成功的體驗。

(3)整體設計目標。新課標課程設計的思路是通過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文化意識、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五個維度實現英語這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這個總目標。除了總目標以外還細化成九個級別的分級目標,每個級別都詳細的説明了要求學生達到的目標。通過新課標的學習,我能夠更好地在設計每課教案時做到基礎實、技能全、步驟細、重情感、重整合、並且能根據每個級別的要求和目標分析我所教學生的學情來對國中三年的教育教學進行一個較好的整體設計和規劃。

(4)強調學習過程。新課標強調學習的過程,因為過程和結果同樣重要,沒有好的過程不可能取得理想的結果。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學習活動的機會。由此可以看出,“活動化教學”是一個教學的有效途徑,活動化教學就是指讓學生"動手做",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此外,教師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課前預習、上課注意聽講、課堂內外閲讀大量的英語讀物、朗讀、背誦等等也是優化教學過程,達到理想效果的有效方法。

(5)優化評價方式。在教學評價中,重視學生學習情況的定量分析十分必要,學生的操作過程、解決問題的.思路、思維品質、個性等並不能完全反映在分數上,所以我們應重視定性分析。如果缺少對學生思維過程等的評價,會導致學生只關心問題的結論,輕視思維過程。這不僅有可能使學生獲得的認識似是而非,養成在知識探究過程中淺嘗輒止的習慣,不利於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更會限制學生對思維樂趣的深刻體驗,遏制學生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和創造性。因此,我們要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讓學生充分展示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資料蒐集、推理、判斷並作出結論的全過程,瞭解每個學生的能力和智力的發展狀況,發現某些學生的潛在發展能力,採取教師評價、生生互評、小組評價、班級評價、自我評價、家長評價等綜合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綜合性評價。

(6)豐富課程資源。在教學中、只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達到良好教學效果的教學資源,教師都可以在教學中運用和嘗試。我們以上一堂英語課為例,上課前教師應該對課程標準和教材做全面的分析,然後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和渠道來開發教學資源,改進教法和學法。例如從書籍、報刊、雜誌、電視、互聯網獲取歌曲、詩歌、典故、故事、漫畫、笑話、動畫和各種多媒體素材。此外、老師也可以利用傳統的教學資源、如黑板、掛圖、簡筆畫等來進行課堂教學。

當我們在選擇教學資源時,應該遵循下列原則:

(1)材料必須富含哲理,

(2)材料必須緊扣教材,

(3)必須有利於啟迪思維,培養學生能力,

(4)選擇正面材料,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

教育改革是科學的,應該按照科學規律辦事,否則要受到規律的懲罰。教學要體現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學中充分考慮英語的學科特點,國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不同水平、不同愛好學生的學習需求,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把握英語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它們所體現的思想方法,發展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對英語教學有較為全面的熟悉,提高英語素養,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為未來發展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11

國中是人生髮展的重要階段,時代的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規格和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國中課程的改革總體來説應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人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而教材則是英語課程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選擇和使用合適的教材是完成教學內容和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前提。高水平、高質量的教材對教師、學生、教學過程以及教學結果都起着積極的作用。通過學習,我體會到認識到要上好英語課,我們教師非下苦工夫不可。為了適應英語新課程改革需要,儘快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達到新課標的要求,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反覆學習新課程標準理念,深刻領會英語課程的要求

我要不折不扣地按照上級的要求,學習有關文件精神,準確把握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目標和內容,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研究英語教學的規律,根據教學目標、學生的需要以及當地客觀條件,積極地和有創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同時加強中外文化修養,拓寬知識面,掌握現代教育技術,並能在自己的繼續學習和實際教學之中加以運用。

二、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消極的情感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為此英語教師要做到: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的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3、特別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儘可能多地為他們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師生交流渠道,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做到教學相長。

三、儘量採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並結合教學內容,儘量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內容和方式要儘量真實,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促使學生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發展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積極鼓勵學生把活動延伸到課堂之外的學習和生活之中。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12

我是一名國小英語教師,通過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明白了《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xx年版)》國小階段英語課程的總目標,同時還明白新課程標準在教學理念、課程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策略與評價等方面有了新的改革與創新,體現了我國教育教學與時代發展的新趨勢和英語學科的特點。

一、課程性質

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就工具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展基本的英語聽説讀寫看五個技能,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為今後繼續學習英語和用英語學習其他相關科學文化知識奠定基礎。就人文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着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歷,發展跨文化意識,促進創新思維,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確價值觀,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基本理念

(一)注重素質教育,充分體現語言學習對學生髮展的價值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首要目的是為學生髮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基礎,為他們繼續學習英語和未來職業選擇創造有利條件。同時,英語課程有利於學生體驗中外文化差異,豐富思維方式,增進國際理解,提高人文素養。英語教育應做到人文性與工具性並重,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既能夠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又能夠學會如何學習,養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合作意識,學習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基本關係,形成創新意識,發展科學精神,從而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二)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考慮語言學習者的個體差異性

義務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應面向全體學生。課程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和教學資源的利用與開發等方面都應考慮全體學生的發展需求,課程應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發展技能、拓展視野、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的過程。英語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個性化的活動,學習者由於年齡、性格、認知方式、生活環境等方面的差異而具有不同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特點。只有最大限度地滿足個體需求才有可能獲得最大化的整體教學效益。

因此,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的基礎上,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做到靈活多樣,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益。

(三)整體設計目標,體現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

英語學習具有明顯的漸進性和持續性等特點。語言學習持續時間長,而且需要逐漸積累。《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和與之相銜接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將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設為九個級別,旨在體現基礎教育階段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循序漸進的發展特點,保證英語課程的整體性、連續性和漸進性。英語課程應按照學生的語言水平及相應等級要求組織教學活動和評價活動。

(四)強調學習過程,體現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

現代外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要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課文來創設情景,如打電話、購物、生日聚會、旅遊、問路等,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同時不能只關注單詞的音、形、義,要在語篇、語境中體會單詞表達的含義。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觀察、發現和歸納等方式,掌握語言的規律,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通過交流與合作發展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此次學習使我受益匪淺,對國小英語教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需要認真踏實的學習和實踐,一點一滴地積累經驗,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語言學習的交際能力,順應教育改革發展潮流,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當一名創新型英語教師!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13

參加了暑期的培訓學習,通過幾天的聽講座和學習,讓我對新課程標準和課改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基於國小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新課標的要求,我認為國小英語教學首先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這次學習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英語有濃厚的興趣才會願意學,要讓學生有興趣,我們首先得讓學生感到英語易學,其次讓學生樂學,最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二、教學方式

依據新課標的要求,新教材的教學必須根據國小生的學習特點,創建以活動課為主的教學模式。重點培養學生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採用聽、説、唱、玩、演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膽表達使學生從動腦、動口、積極思維參與教學活動。如低年級學生可靈活處理教材內容,將其編成兒歌、童謠。課堂中多采用遊戲教學法,加上教師靈活親切的身體語言,使得課堂豐富多彩、輕鬆活躍。培養學生能在圖片、手勢的幫助下,聽懂語速較慢的話語或錄音材料。

英語課堂是活潑生動的,但是在我們以往創設真實情景,讓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完成任務方面做的不夠。有以下原因:

1.學生在新課程學完的一節課中,很難講知識得以運用。

2.在第二節課複習時,大部分時間以學生複習鞏固學生的'音形義、句子的問與答為主,少有讓學生去脱口而出。

新課標告訴我們,任務型教學是讓學生學會做事情,將語言運用於實際,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確知道語言的用途,在課堂開始時就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任務是什麼,讓學生有目的行的學習。

三、創設情景

用自己充滿激情的表情和動作去感染學生,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創設情景,相互交流,啟發學習動機,樹立學習信心。直觀情景教學是國小英語教學之中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技巧。教師要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課文來創設情景,如打電話、購物、生日聚會、旅遊、問路等。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

通過新教材的學習,我們迎接了新理念新考驗新挑戰。我們只要大膽運用新理念、新方法到課堂實踐中。努力落實新課標,探出一條用好新教材的新路子。

四、我們教師面臨的挑戰。

1. 教師要轉變觀念,深刻認識和理解新課程的價值、性質、理念,思考如何體現在自己的英語課堂中。

2. 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要進一步加強。時刻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做學生的好榜樣。

3. 學會反思,逐步提高。我們們堅持每節課過後的自我反思,反思教學、學生上課情況、自身情況等,師生互相促進,共同進步。

4. 和同學科教師之間加強交流與合作,對於在教學中面臨的問題與困惑,與同水平教師多交流,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14

論文構想:重點剖析高三回頭教師在高一期初教育中出現誤招的現象、起因及對策。有這樣一種現象,連續多年任教高三的老師回到高一,原以為能夠輕而易舉地將工作出色完成,卻發現和同組一些新教師相比,不一定有較大的優勢。總結起來有以下幾種現象:

1.上課激情澎湃,感覺有一肚子的學問要倒給學生,但課堂上學生無精打采,反應遲鈍,甚至漠然。問題所在:忽視學生用已有的有限知識,難以鏈接,重構,對學生基礎估計過高,教學節奏過快;

2.教師佈置的作業完成不積極,拖拖拉拉,最終很多學生以抄襲的手段完成,根本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問題所在:大容量、高難度,綜合性強的練習多,尤其會將一些高三總複習單元裏的高一複習單元的題目給高一新生做,雖然考查的語言現象語言的在本單元,但句中大量的生詞,偏詞學生還是看不懂;

3.對教材中要求的課外活動不屑於開展,總是將所有的教學時間用於題海戰術。牛津教材最精彩的部分就是TASK&PROJECT(何鋒)。在一線的老師,出於各種原因,這兩項並沒有給多少時間,高中階段初期維持學生學習興趣比什麼都重要,課程進度可以慢一點,要求低一點,鼓勵多一點,TASK&PROJECT這樣小組活動的課也有一些,如果這一階段走得順利,後面的教學將會相對輕鬆一些。如果不順,會有學生開始排斥英語課堂,排斥老師,放棄努力,老師到時候花再大的力氣也沒有多大效果了。

通過對《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以及鄧志偉教授所作《新課程方案解讀》講座內容的學習,筆者對新課程的理念有了更新更深的認識和思考。

隨着《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和各科新的《課程標準》的出台,全國高中課程改革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基礎英語教育的改革也隨之有了新的發展和重大的突破,教師和學生主體以及課堂內外的教與學活動都發生了顯著變化,學生的'自主意識、自主行動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學習的積極性、實效性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伴隨着欣欣向榮的教改形勢,在課堂教學中,也出現了不少不容忽視的問題。在不少課堂,甚至於示範性的教改課堂中,出現了諸多尷尬的局面,如教師面對過於活躍的學生束手無策,在學習方式的改變、在課堂三維教學目標的處理上都顯得比較困惑。面對這些現象,就新課程推進過程中課堂教學中到底存在着一些什麼樣的普遍問題,如何才能避免這些問題,給教師、學校管理人員乃至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領導和專家們都帶來了困惑。

一、存在問題

一是誤把“師生對話”等同於“師生問答”。“知不知”(Do you know?)、“對不對”(Is it right?)、“是不是”(Is that so?)、“好不好”(Is that OK?)、“怎麼樣”(What about it?)、“行不行”(Is that all right? / Will that do?)等這一類毫無啟發性的問題充斥課堂,把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平等對話理解成了庸俗化的問答,這種課堂上的一問一答,表面上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實際上卻是用提問的方式在“灌輸”。

二是誤把“有效評價”等同於“鼓勵誇獎”。新課程強調對學生的尊重、賞識,重視成功體驗對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作用,但並不意味着對學生要一味表揚。在一些課堂上,甚至不少的公開課、示範課或教改課上,經常有一些教師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地隨意性表揚。似乎對學生的評價只能是表揚、鼓勵和誇獎,不少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已無動於衷,習以為常。教師的評價已失去其應有的意義和價值,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和效果。正如一味懲罰不可取一樣,一味表揚也是不可取的。對學生而言,過多的誇獎會導致上癮,同時,過多的誇獎也會讓學生習以為常,也可能導致學生淺嘗輒止和隨意應付。

三是誤把“自主”等同於“自流”。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把時間還給學生,於是在上課時,有的教師便叫學生自己看書,沒有閲讀指導、沒有明確提示和具體要求,沒有檢查和反饋過程,由學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師還提出學習內容由學生自己決定,如喜歡哪一段就讀哪一段;學習方式由學生自己選擇,如喜歡怎麼讀就怎麼讀;學習夥伴由自己挑,想與誰交流就與誰交流等等。這是一種典型的自流式的學習方式,學生表面上獲得了自主的權利,可實際上並沒有做到真正的自主。

四是誤以為有了“活動”便有了“體驗”。誠然活動是學生體驗的載體,新課程強調豐富多樣的學生主體活動,但這種活動必須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有方法的,同時是符合學生心理和生理特點、適應學生認知水平並與課堂教學目標相一致的。可是課堂上經常有一些為活動而活動的現象,學生在課堂上一會兒忙這,一會兒忙那,教室裏亂哄哄,這種活動動手與動腦相脱節,目的性差,沒有體驗與反思,應該説是一種無效和無價值的活動。

五是誤以為有了“配對或小組活動”便有了“合作”,不少合作有形式而無實質。一些課堂上教師片面追求小組合作這一學習形式,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時機及過程沒有進行認真設計。只要有疑問,無論難易,甚至一些毫無討論價值的問題都要在小組裏討論。討論的時間有時也沒有保證,有時學生還沒進入討論狀態,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師的要求下就結束了。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不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幫助者,學生處在一個被動式的討論中。對學生而言,如果小組合作學習沒有組織引導好,往往就會缺乏平等的交流與溝通,結果往往是優秀者的意見和想法代替了小組其他成員的意見與想法,學習差一些的學生就會變成陪襯,更多的時候他們是聽眾,在小組彙報時他們的意見也往往被忽視。

六是探究性學習的泛化。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在學科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探究性學習。一些課堂上,探究性學習被泛化或形式化了。比如有英語教師在啟發學生猜測生詞detector(探測器)的意思時,先引導學生通過已有構詞法知識,把detector與其根詞detect及其派生詞detective聯繫在一起思考,雖然這種方法不失為一種簡潔明瞭的科學方法,但課堂的實際情況是學生聯想到了多種多樣的答案,無論怎樣,都無法準確地猜測出其準確意思。

對於這種純知識性的生詞教學,死搬硬套運用探究教學模式,只會把問題複雜化,是根本沒有意義的。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學科知識都適用於探究性的學習方式,那種體現事物名稱、概念、事實等方面的陳述性知識就不需要學生花時間去探究,靠聽講、閲讀、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無需探究的問題卻要去探究導致了探究的淺層化和庸俗化,既浪費時間,又缺乏實效。

七是貼標籤式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凸顯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是新課程的一個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徵,然而一些教師對到底如何處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顯得有些困惑,不知道該如何有機地體現三者,所以出現了在一些課堂上教師脱離具體內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人為地、機械地、生硬地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實際上,情感、態度、價值觀不是可以直接或獨立教授的,而是隻有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融為一體才是有生命力的。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15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的思想需要源頭活水,而這源頭活水有一大部分來自讀書。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想要更好的適應新課程教材教改,就必須認真研學《英語新課程標準》,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當好一名合格的國小英語老師。反覆翻閲此書,我有以下體會:

第一、應突出素質教育。在英語教學中要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

第二、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分層教學。我們要承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距,在課堂甚至課後進行分層教學。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分層設教,設計的練習要有梯度,要照顧到不同程度的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課堂學習中。以他們的特長來吸引他們,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培養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那麼才能更好的引導學生,培養學生。

第三、適當採用活動途徑。新課標強調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在教學過程中設置任務,讓學生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和目標,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創設語境、設計英語遊戲、小競賽、風采展示、小品表演等等,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並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

第四、應及時進行有效評價。評價是一種教學方法,一種教學手段,一種學生成長的記錄。首先,教師可以用語言對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其次,教師還可以用體態語言對國小生進行表揚和評價。學生的知識結構在不斷更新,駕馭英語的能力在不斷提高,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善於鑽研,才能駕馭教材,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

相信我們只要大膽運用新理念、新方法到課堂實踐中,努力落實新課標,就會探出一條用好新教材的新路子。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16

我通過在業餘時間認真細讀了《英語課程標準》後,對新一輪的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國中英語新課標有了初步的認識。

一、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

《英語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提到“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個體差異。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現有基礎、學習潛能、興趣愛好、學習風格等方面存在差異的客觀現實。既不能機械地用統一的標準來要求每個學生,也不能強迫學生學習單一的學習材料。應儘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二、掌握教學藝術,活用教法。

《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探究等活動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的調整,以形成積極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這就要求我們英語老師要掌握一定的課堂和課外教學藝術,開展集趣味、知識、娛樂、教育於一體的英語活動,能為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語言實踐機會。教師要用直觀形象的形體語言,豐富多彩的表情,幽默風趣的語言表達,使學生在輕鬆、愉快、和諧的氛圍中複習舊知,學習新知,提高學習信心。

三、加強自身修養,求新求變。

《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提到“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學生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和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音像、電視、書刊雜誌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

這就要求我們英語老師要自覺加強中外文化修養,拓展知識面。在課外要經常收聽英語廣播,收看英語講座,觀看英文電影,經常進行純正的口語訓練。在課堂上要儘量多説英語,且語音語調要好、要美,要不厭其煩,寧可多重複,也不要一味的翻譯,要用形體語言來告訴他們,讓他們慢慢體驗理解。尤其是一些常用的指令性的句子,要求每個學生都能聽懂。

備課時,我覺得備得越細越好。例如:如何用關鍵詞把新舊課聯繫起來,怎樣調動各個層次學生的積極性,在操練中要解決什麼問題,教師在備課時心裏要很清楚。

Greetings要常換常新,不要一成不變,千篇一律,要先吸引後激活,在最初的幾分鐘就讓你的課活起來。學生想説什麼就説什麼,不要怕亂,學生猜得對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在説的過程中進行大量的口語練習。Free Talk 還要找藉口,讓學生説説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和自己感興趣的事。學生想怎麼説就怎麼説,錯了也沒有關係,重在參與。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在語言的輸入輸出中,不知不覺地提高了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思維,創造出了一種非常和諧、非常寬鬆、非常happy的氛圍。

四、多用評價語,真誠激勵。

《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英語教學中提倡過程性評價方式,把對學生的評價貫穿到平常的學習過程之中。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因為每個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重視和肯定,渴望得到激勵和讚許。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鼓勵、温暖的陽光,這樣無論哪種知識水平、能力、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從而使學生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源動力。所以教師的評價語應豐富多彩,真誠激勵。下面的句子應該多説:Good! Great! Wonderful! You are clever! Don’t worry!

現代教師所面臨的挑戰,要求教師對自己的工作和專業能力不斷提高,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學無止境的心態。在實際工作中學習,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和反思,才能適應日新月異的變革。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17

此次學習使我受益匪淺,對國小英語教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一句話,順應教育改革發展潮流,當一名合格的國小英語教師。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

反覆學習新課程標準理念,深刻領會英語課程的要求。我們要學習把握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目標和內容。國小英語教學屬於英語啟蒙教育,學生通過聽、説、動唱、玩具備一定的語言基礎。並獲得初步的聽説能力和一定的語感。基於國小生的心理特點,以及新課標的要求,國小英語教學應該以提高興趣為主。

一、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英語有濃厚的興趣才會願意學,要讓學生有興趣,我們首先得讓學生感到英語易學,其次讓學生樂學,最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二、教學方式

依據新課標的要求,新教材的教學必須根據國小生的學習特點,創建以活動課為主的教學模式。重點培養學生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採用聽、説、唱、玩、演的方式對於零起點的`農村的學生來説,我認為要儘可能讓他們多聽地道的英語,語言介紹宜採用先輸入後輸出的方式。

即儘可能讓學生多聽,運用聽覺記憶,使他們用第一語言做出反應,在課堂實際教學中如何進行操作呢?例如,教文具單詞時,以前教師大部分採用這樣的方法:Look at the picture and read after me.出示圖片,學生跟讀。現在新教材要求在Just listen這一步時教師出示圖片,反覆示範發音,讓學生靜聽,使他們處在聽覺記憶的過程中,然後可以把圖片朝下,打亂順序,由教師本人抽出一張,做猜謎遊戲,教師問:Pencil? Is it a pencil?學生只要回答Yes或No即可,這一步學生仍然是聽,並用第一語言作出反應。

即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指一指,找一找,做出相應的動作,這一階段他們運用的是形體或運動記憶,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18

國小英語教師必須學習《國小英語新課標》才能適應教材改革的需要,才能適應新教材新教法的需要,才能適應當今素質教育的需要,才能把握新知識體系和學生實際,提高課堂效益,達到“英語新課標”設計理念的基本要求,才能順應教育改革發展潮流,當一名合格的國小英語教師,達到教書育人,不誤人子弟的目的。

我對新課標的最大的體會是:新課標體現了以人為本,注重人的發展的新理念。摒棄了過去的教學大綱只重視知識技能的傳授的落後觀念。

一、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英語有濃厚的興趣才會願意學,要讓學生有興趣,我們首先得讓學生感到英語易學,其次讓學生樂學,最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建立初步的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二、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

現代課程價值的取向就是要使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在國小英語教學中,要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正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在國小英語教學的整體目標上不僅僅是關注國小生知識有所得,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使國小生能夠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擁有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要讓國小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換句話説國小英語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健康人格的發展,既要從事教學活動,又要從事教育活動。

2、在國小英語教學中要確立以學生為中心和以學習為中心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為中心就是要求國小英語教師在教材選用和教法設計時,密切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考慮國小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髮展水平,考慮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學習要求與個體差異。以學習為中心,就是要求國小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把英語課上成知識傳授課,不要以教師的教代替學生的學。國小英語課一定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去學習英語,通過説説、聽聽、唱唱、玩玩等形式,讓國小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從而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創設情景

用自己充滿激情的表情和動作去感染學生,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來。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創設情景,相互交流,啟發學習動機,樹立學習信心。直觀情景教學是國小英語教學之中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技巧。教師要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課文來創設情景,如打電話、購物、生日聚會、旅遊、問路等。為學生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

四、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

國小英語教學在教學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設計、教學評價的實施和課程資源的開發上都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英語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國小生的學習會更加主動,學習效果會更加明顯。尊重個體差異在國小英語教學中十分重要。尊重個體差異有兩層含義,一層含義是要認識到我們的學生是有差異的,另一層含義是我們應該做到針對不同差異的孩子進行教學,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所獲。

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首先應該領會《國小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內涵,明確教學理念,其次要精心備課,精神飽滿,創建良好的課堂氛圍,再次把課本與生活,課堂與社會實踐緊密相結合,使英語課堂充滿情趣與活力,為學生學習英語打開一扇快樂學習的大門。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19

課程標準是實施課程的綱領性文件,是開展教學、評價和考試命題的重要依據。作為一線教師,要從英語課程標準的育人價值層面重新審視和定位課堂教學的功能,將課程標準的理念和要求落實到教學設計與課堂實施中。

認真研讀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xx年版),我更進一步認識了英語課程的育人價值和育人途徑,以下是我對課標的內容精髓和教學理念的淺顯認識。

一、圍繞課程內容六要素,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以往的英語教與學一直存在一個誤區:為了語言而學習語言,為了應試而學習語言。

新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在課程內容的主要包括主題、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與學習策略,並通過外圍活動(方法),推動學生核心素養在義務教育全程中的持續發展。因此,我們在開展英語教學時,要關注語言背後所承載的與立德樹人相關的主題和跨文化知識,以及其背後所隱含的態度和價值觀。讓語言學習不再僅僅圍繞語言這一符號體系展開,而將語言學習的目的定位在特定的語言情境中去理解和表達意義、培養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發展思維品質、體現文化自信,發展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二、結合學科學段特點,精準開展教學

義務教學英語課程內容分三級呈現,建議3-4年級學習一級內容。由於本人正在任教低年段英語,我特別關注了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xx年版)中的對低年段課程內容的要求,並利用思維導圖,且按照課程內容六要素將一級的學習範圍和學習要求進行了歸納

作為一名正在任教低段英語教學的一線教師,我們要依據課程內容營造積極的課堂生態,構建符合低段學生認知水平和學習特徵的課堂,要突出聽説,重視模仿,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學生初步形成語感,奠定良好的語音基礎;要創設豐富的語境,遵循形式、意義和使用統一的原則,讓學生感知和體驗形式與意義的聯繫;要圍繞語篇主題意義設計邏輯關聯的語言實踐活動,遵循英語學習活動觀,開展形式多樣、分層遞進的英語學習活動。

三、依據新課程標準,反思教學促提升

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對一線教師的教學有了新要求和建議。為了促進教師專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們需要通過不斷地審視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研究如何在教中學和在學中教,多在教學中向自己提出問題

我們通過問題,基於問題,不斷地對自己以及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相關事件進行深入的反思,吸取教益,實現改進,在持續的反思性實踐中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20

隨着20xx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的頒佈,校園裏掀起了學習新課標的高潮,我可不要落下,積極踴躍,認真研讀新課標,聆聽邵景文老師的講座——國家新課程標準的解讀,觀看北師大程曉堂教授的專題講座《義務教育英語課程發展新方向》,談談我自己的學習感悟和體會。

英語課程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全面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嚴格來説,核心素養是不分學科、不分課程的,是學生需具備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核心素養包含以下七個方面:讀寫能力、計算能力、信息技術能力、批判與創新思維能力、個人及社會交往能力、倫理道德和跨文化理解。讀寫計算能力毋庸置言,這些年來,我們一直都在培養。進入信息社會以來,信息技術能力越來越重要,各行各業,各個領域都需要具備信息收集、處理和應用的能力。很簡單的一個例子,作為班主任老師,在做好教育教學常規管理的同時,需要及時完成教育教學主管部門安排的各項臨時工作,而及時、快速地收集、處理信息佔了這些工作的相當一部分。結合我自己的日常教學,無論是基本的電腦操作、課件的製作、希沃互動白板的應用,這些都離不開嫻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熟練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批判與創新思維能力,無論從國家層面和個人方面來看,是國家走向富強和個人工作事業走向突破的關鍵能力。個人與社會交往能力是個人成功道路上的必備能力。倫理道德和跨文化理解是人與人之間融洽相處和社會和諧穩定所需要的。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有四個維度: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在培養語言能力方面,以往的教學關注詞彙句型的記憶,語法規則的講解和反覆操練,大量習題的演練,以為這樣就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殊不知,這只是學習了一大堆的單詞及語言知識而已,遠未形成語言能力。教師應該創建真實的語言情景,設計特定的主題活動,鼓勵支持學生大膽地參與到活動中,發展語言應用能力。文化意識,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鑑賞,學生在新時代表現出的跨文化認知、態度和行為選擇。語言的學習離不開文化,文化是語言學習背後的一個廣闊世界。思維品質,是人的思維個性特徵,反映學生在理解、分析、比較、推斷、評價、創造等方面的層次和水平。關注思維品質的培養能極大地拓展我們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學習能力是現代社會人人都應該具備的,也是培養終身學習,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關鍵。

課標英語課程內容六要素包括主題、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這六要素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

作為一線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貫徹英語學習活動觀,語言學習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是學習者發現、獲取、概括、探究意義的過程,也是主動參與,獲取和學習新知的過程。學生要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關鍵是教師要創設真實情景和真實問題,激活學生的已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學習活動中。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21

一、內容簡介:

新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此次課標修訂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背景下進行的,對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建設具有重要且深遠的意義。在新的形勢下,作為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中的重要載體,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修訂無疑會對教材編寫、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以及教育評價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內容摘錄:

比起直接摘錄新課標裏的內容,我選擇捕捉新版《義務教育英語標準》的四大變動以示我對內容的整理。

變動之一:改變“義教課標 20xx 版”課程目標突出學科本位、忽略整體育人功能的問題,將課程目標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轉向了由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四個方面構成的核心素養目標,突出體現了全新的育人價值觀。強調通過英語課程的學習,在發展學生國際視野和一定程度的跨文化溝通與交流能力的基礎上,提升他們的中華文化意識,厚植愛國主義的情懷,堅定文化自信,培養其初步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全人類共同價值意識,發展核心素養。

變動之二:改變“義教課標 20xx 版”中提出的由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文化意識、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五個方面構成的課程內容,從彼此問缺乏關聯性的五項內容轉向了以服務核心素養培養為目標的六要素(即主題、語篇、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整合的課程內容。圍繞這些要素,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活動,推動學生核心素養在義務教育全程中的持續發展。這六個要素緊密關聯,不再是一盤散沙。

變動之三:改變脱離語境的碎片化、表層化、模塊化的教學方式,提倡踐行英語學習活動觀。英語學習活動觀倡導在體驗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在遷移中創新的理念,強調語言學習要以學生為主體、以素養髮展為目標,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相互關聯、循環遞進的語言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圍繞主題意義,依託語篇內容,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核心素養。強調英語課程的學習要通過精心設計,體現語言、文化、思維和學習能力融合發展的學習活動與內容六要素的的有機互動和融合,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具體而言,學生通過獲取與梳理、概括與整合等活動,獲取信息,學習語言和文化知識,發展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形成知識結構;通過應用實踐活動,內化所學語言和知識結構,理解語言背後的深層次含義;通過遷移創新類活動,引導學生圍繞主題和主要內容進行分析比較、批判評價,開闊文化視野,形成是非觀念,發展思維品質;運用所學語言、知識、觀點、策略和方法等在新的情境中解決問題,體現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這一變化強調了課程內容與教學方式的關聯互動是持續推動學生核心素養髮展的關鍵。

變動之四:改變以測驗和考試為主、忽視課堂評價的單一評價方式,構建一個素養導向、主體多元、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有機結合、形式多樣的評價體系。日常教學要堅持“教、學、評”一體化設計與實施,以評促學,以評促教,確保教學目標、教學活動和課堂評價的高度一致性。教師要從教學內容選擇、教學目標確定、教學活動設計和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等方面實現整體統籌規劃。其中,評價設計:既應包括課堂上對學生學習表現和學習效果的評價,也包括課後作業的設計和評價;既包括單元學習過程中的持續性評價,也包括單元學習完成後的結果性評價;既包括階段檢測,也包括期末考核;從形式上,既要有教師評價,也應有同伴評價和自我評價。而不論採用什麼評價方式,其重點都應體現對學生綜合運用所學語言、知識、方法和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業成就表現上,關注學生在文化意識、思維品質、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的綜合表現。

三、心得體會

4月21日教育部公佈了20xx年義務教育階段的新課標,此次新課標的出台將決定了國內未來十年的教育走向。十年一次的教育改革,我有幸遇上了。新課標出台後,我認真研讀了新課標內容,廣泛查詢網上資料,使我對新課程標淮中提到的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評價有了新的思考和認識。

新舊標淮都高度重視“課程實施,部分的建構,分別從教學、評價、教材、資源等幾個方面為課程實施提供明確的建議和要求。較之日標準,新標淮在以下三個方面做了優化。一是提升教學建議與課程目標的契合度。舊標準的教學建議以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指向,但後續所閘述的合作學習、學習策路等內容沒有直接與課程目標關聯;新標準的教學建議以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為綱要,指出須加強單元整體教學,重視語篇研讀,實踐英語學習活動觀,推動“教上學一評”一體化等措施。

二是突出教學研究的重要性。舊標準略微提及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的必要性,但並沒有提供具體措施。新標淮將其人人“教學建議”中分離出來,專門沒置“教學研究與教師培訓”列項,強化教師在課程中的價山天要求。新標準要求充分發揮教研和培訓作用,鼓勵教師開展教學研究,適時更新課程觀和育人方法。此外,特別指出教研員要率先、主動學習新標準的新理念、新要求,要基於實證分析開展教學診斷與研究,促進教師將課程理念轉化為有效的.課堂教學行為。這是我國英語課程標淮歷史上首次對教師和教研員開展教學研究提出明確要求。

三是增強評價和考試命題的指導性。舊標準只是提出“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等九個宏觀評價原則,但未能具體指導教師如何進行評價和命題實踐.新標準對教學評價的作用和基本原則進行了充分的釋義,更具體示例指導如何開展課堂評價、作業評價、單元評價等教學評價。新課標強調學業水平考試必須嚴格依據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學業質量標準進行科學命題,綜合測評學生核心素養髮展水平。例如,針對思維品質的考查,要設置能夠體現學生分析、比較、推斷、評價等思維過程和方法的題目。值得一提的是,新標淮呈現了多個具體參照樣例,增強了對“怎麼評、怎麼考”的直觀指導。

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實施,可以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促進教師儘快轉變教育思想,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發揮教師的教育創新意識,達到改進課堂教學的目的。教是以目標為導向,指向學科校心素養的培養。學是為了發展核心素養,與教的內容保持一致。評是為了促教和促學。現在我將結合英語教材3A Unit5 Cooking at home講講我是怎樣做到教學評一體化的。

為了實現本單元的目標,我設計了與教學目標一致的教學活動,也就是把教學目標和學習結果整合到評價活動中,確保教學、學習與評價的一致性。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運用所學的核心語言對自己冰箱食物儲藏情況進行查看和記錄。根據新課程標淮教學評價的基本原則中的“教學評價應採用多種評價方式和手段,體現多渠道、多視角、多層次、多方式的特點”,在學完本單元之後,我還佈置學生靈活應用本單元的所有核心知識點,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道菜,把製作材料和過程用視頻記錄並用英文進行介紹。從學生提交的視頻作品中,能很好地很好地判斷學生對本單元的學習情況,為下一步的教學提供有效的幫助。

總之,新課程標準是指引教師教學方向的一面旗幟,我們的教學要緊扣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才能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更快地成長。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22

新課程標準主要是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因為如果學生不願意學習,那麼再優秀的老師也是教不會的。

經過認真地學習課程標準後,再結合自己具體的教學實踐,我有了以下幾點體會:

一、師生之間要積極配合

在新課標中,建立起教師和學生之間平等的朋友關係,營造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創設師生"對話"的情境,使課堂貼近生活,使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探究新知,這就需要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形成平等而密切合作的關係,以達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識建構的目的。

二、教師應成為知識引導者

1、在課堂上,當學生在討論時,教師應是積極觀察,真實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同時教師還應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與鼓勵,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採用各種適當的方式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熱情高漲。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讓他們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和未來發展需要自主選擇課堂模塊,才能讓他們快快樂樂的獲取知識,得到提高。另外,教師需要要因材施教,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情感,面向全體學生,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簡單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

三、教師自身要有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

1、在新課程下,教師自身應具備寬厚的專業知識和現代信息素質(通過自學,培訓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其次,通過報刊,雜誌等收集有關的教育教學資料,充實知識。總之,教師一定要通過學習構建課程目標。

2、教師要在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上,注重改變英語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內心熱情。課堂教學上不僅要求自己會教,而且有自己的教學風格與追求,使學生從內心真正熱愛英語學習。

總之,課程改革中教材和教師是新課程實施中的重要角色,因此,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細心揣摩與教學背景相關的素材,豐富教學內容,不斷學習新知識充實自己,總結自己的課堂教學,改變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我在今後的學習和教學過程中,將會不斷探究與嘗試,爭取以更加認真的態度、全新的面貌去面對學生,使自己的英語教學中取得更大的成績。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23

0xx年x月x日,在冰溪國小參加了國小英語新課標培訓。我認真聆聽教研員沈佳紅與瑾山國小老師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在此期間我積極參與研討,研討的過程中,從同行那裏學到很多,同時體會到自己在學科專業方面的不足,我要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學習,這樣才能更好的承擔起本職工作。

通過這次學習我獲得國小英語課標方面很多理論:20xx版課程標準的要點、課程標準與國小英語教學、改進課堂教學的一些重要建議以及國小英語教學技能方面的要求等等,所有這些理論和要求,都需要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結合實際課堂教學進行自主分析和靈活應用。

通過學習我體會到以下幾點:

一、英語教學要以學生的發展為基本出發點,力求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 。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發展有效的學習策略,強化祖國意識,開拓國際視野,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課標具有強烈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就這一特點,我們作為教師要樹立為學生終身發展的思想,堅持人本位,以生為本就是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就是要把學生看成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而不要把他們看成學習的容器,因為他們也有喜怒哀樂,

有個人的追求,有對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的情感經歷,這些正是搞好教學的基礎。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在備課時就要考慮學生的這些經歷、情感、思想和認識,從而激活他們的這些實踐經驗,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把舊課堂的“要我學”變為新課堂的“我要學”,適時地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真正成為有趣、有序、有效的課堂。

二、倡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式,強調學生能用英語做事情。

我清晰地記得沈老師是那麼生動形象的講解這樣的一個理論,讓學生能用英語做完整的事情,使我很受啟發,以往我們關注的只是支離破碎的知識點和技能塊,而不是一個面的累積。要根據課標所描述的“能做某事”為主線,實現學生能用所學語言做事情,在做事的過程中發展語言、思維、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學設計中要貫徹一種重要的教學觀:整體觀念、主體思想、個性發展、和諧關係。同時堅持“發展為本”的原則,在時間、空間上為學生提供充分條件,引導學生多思、多説、多練,使學生在更輕鬆更愉快的環境下實現更多的信息交流,真正做到快快樂樂學英語,紮紮實實打基礎。改版後的《英語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學生要能用所學的英語做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語言學習要從語法講解中和單詞的死記硬背中解脱出來,要通過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和提供大量的語言實踐的機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感知、實踐、參與和交流,形成語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觀察、發現和歸納等方式,掌握語言的規律,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通過交流與合作發展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我想這一點也充分體現了課標的工具性。

三、注重評價對學生的激勵作用,建立了形成性與終結性相結合的課程評價體系。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評價應有益於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有利於學生髮展有效的學習策略,促進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的發展。《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注重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力求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應採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關注學習過程,又關注學習結果。為了全面、公正地對學生進行評價,不僅評價的形式要多樣化,還要保證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提倡學生、同伴、教師、家長等共同參與評價。建立“形成性與終結性相結合”的課程評價體系,既關注過程,又關注結果。

新課標對課程評價進行了較為詳盡的闡述,最核心的理念是改變傳統課程中以考試定終生的終結性評價體系。新的評價體系體現了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形式多樣化以及評價目標多層次的特點。新課標特別強調評價應有利於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促進每個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的發展。新課標提出了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他評與自評相結合、綜合評價與單項評價相結合等多種評價方式,既關注學習結果,又關注學習過程。形成性評價

的提出有助於改變傳統教學中只以考試分數來評價學生的做法,使評價體系除了具有基本的檢查和選拔、篩選功能外,更重要的是使評價具有了反饋調節、展示激勵、反思總結、記錄成長、積極導向的功能。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取得的進步,要尊重個性差異,除強調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外,還倡導學生本人、教師、同學、學校以及家長等多方人員共同參與評價。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以上是我本次學習的粗淺體會,我想更多的還需要我在實際工作中深入基層,深入課堂,認真踏實的學習和實踐,一點一滴地積累本地經驗,更好的幫助一線教師提升自身素養,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更好地提高學生語言學習的交際能力。

英語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24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

學習了《20xx版英語新課程標準》後,對自己的教研深深思考,對照新課標,分析國小英語教學的特點,明晰了國小英語的教學方向,那麼根據新課標的這些標準,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可以進一步紮實如下做法:

一、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生興趣

對學生來説,興趣將直接影響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想盡辦法,上好每一節課,教師要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創造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單調乏味的`反覆練習變得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充分挖掘教材中具有趣味性的內容,使其喚起情感共鳴,引起學生興趣。學生才會開動腦筋,認真思考,主動鑽研,並且以最有效的方式獲取知識,取得進步!

二、注重主體作用發揮,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在教學中,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把二者統一於教學過程之中,引導和幫助學生卓有成效地進行英語知識的學習和語言技能的訓練。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要角色,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發揮他們的潛能,使他們體會到主動學習帶來的成功和喜悦。

三、增進情感交融策略,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英語教學過程從根本上説,就是通過人際交往而達到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過程。學生對於學習外語的態度,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他們與教師的關係。教師的職業是從事教書育人的活動,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有獨立思維和見解的孩子,我們不僅在學習上,課堂上,而是在生活上都有要充分尊重他們。

總之,作為英語教師,只有不斷接受新觀念,掌握新知識,探索教學之路,改進教學方法,才能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