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營養知識

如何讓孩子吃得更科學更有營養?在你腦袋裏,或許已經有了一些傳統而且紮了根的“飲食哲學”。可它們也許並不完全正確。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幼兒營養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營養知識

  關於兒童營養的十個説法

説法1、孩子需要吃紅肉(牛羊肉)來預防貧血

事實:孩子的年齡越小,出現鐵缺乏的可能性越大。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1~2歲初學走路的孩子中,9%會出現鐵缺乏。在3~5歲的孩子中,該比例降至3%,而6~11歲的孩子中,該比例為2%。初學走路的孩子完全可以從他們的飲食中獲得大量的鐵,這是個好消息。很多家庭是天生的素食者或者不吃牛羊肉。何況,肉比較硬,小孩也難以咀嚼。

紅肉含有易吸收的鐵,因此,孩子適當地吃一些是有好處的。但是,初學走路的孩子,也可以通過吃強化穀類食品和麪包、乾果(如葡萄乾)、菠菜、糖蜜、大豆、扁豆、雞蛋、魚以及家禽肉來滿足身體對各種礦物質的需要。10歲以下的兒童每天至少應攝入10毫克的鐵,這個數量很容易達到,一杯奶酪(含鐵約8毫克)和兩小袋葡萄乾(含鐵約2毫克)就行。

如果你無法確定孩子是否缺鐵,可以諮詢專業醫生。他們會根據孩子的餵養史等情況,給你提供一些建議。

説法2、孩子不吃蔬菜就得不到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事實:有些孩子不喜歡吃蔬菜,卻仍然很健康。原因是,他們喜歡吃水果。在孩子慢慢學習接受青菜、菠菜之類的綠色蔬菜過程中,水果是很好的營養替代品。

如果你的孩子不吃胡蘿蔔,為了補充可能會缺乏的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你不妨給他吃一些杏或哈蜜瓜;草莓或橙子可以代替菠菜用來滿足孩子對葉酸的需要。香蕉可以代替馬鈴薯作為鉀的來源;柑桔類水果可以代替甘藍滿足維生素C的需求。

但是,不論如何,蔬菜和水果畢竟無法完全互相替代。蔬菜不僅富含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而且還含有多種促進健康的植物化學物質。所以,你一定要不斷地為孩子提供蔬菜,讓他接受並喜歡蔬菜。這一點非常重要。

説法3、乳製品會加重孩子的感冒

事實:乳製品會增加黏液的產生或者使鼻腔分泌的黏液變稠,這種説法是完全錯誤的。孩子感冒時,鼻子和嗓子裏黏液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產生。而乳製品只是粘在了嗓子眼裏,讓人感到有點不舒服。當孩子感冒時,可以繼續給他提供牛奶或其他乳製品。如果他不喝牛奶,可給他別的液體,如白開水、果汁、稀粥或雞湯,直到他感覺好些。即使孩子沒有什麼食慾,也要讓他喝足夠的水,以防止脱水,並能使黏液流出鼻腔。

説法4、為了預防肥胖,應該儘早限制孩子的脂肪攝入量

事實:對於嬰兒和剛學走路的孩子,他們的大腦和身體成長極其迅速,每天所需要熱量(卡路里)40%是從脂肪中攝取的。發育中的大腦對脂肪酸及脂肪中的其他成分有着特殊的需求。

因此,大部分專家建議,2歲以下的孩子要喝全脂牛奶,而不是脱脂牛奶。大一些的孩子仍然需要從飲食中攝入足量的必需脂肪酸,以利於皮膚健康正常成長、性激素的分泌以及維生素的吸收。但在2歲後,每天從脂肪中獲取30%左右的熱量(卡路里)就足夠了。

此外,食物中的脂肪還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已經吃飽了。因此,如果你過多地限制孩子的脂肪攝入量,他可能會通過吃更多的其他食物來加以補償。

説法5、吃糖多會讓孩子過度活躍

事實:吃糖多對孩子沒有這方面的影響。事實上,研究發現,吃了高糖飲食的實驗室動物變得並不活躍。那麼,這種不正確的説法從哪裏來的呢?很可能是,當父母往往發現孩子吃了巧克力之類的糖果或喝汽水後變得異常活躍,而這兩者都包含咖啡因。其實,咖啡因才是導致孩子活動過度的原因。

説法6、給小嬰兒添加新食物時要特別小心,因為許多孩子都對某些食物過敏

事實:食物過敏反應並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普遍。事實上,真正食物過敏的孩子只有6~8%。蕁麻疹、濕疹、嘔吐、腹瀉,或者在極端情況下,出現過敏性休克等,都屬於食物過敏時出現的反應。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食物主要包括:牛奶、雞蛋、花生、堅果(如腰果和胡桃)、小麥、大豆、魚和貝類,90%的過敏反應是由於添加這些食物而引起的。因此,添加這些食物時,要注意觀察孩子有沒有異常反應。如果懷疑孩子有過敏反應,可以帶孩子到醫院,向兒科醫生諮詢,必要時醫生會為孩子進行過敏原的測試。

説法7、牛奶是強壯骨骼是必需的營養食品

事實:是的,牛奶的確是最好的鈣源之一。但是,如果你的孩子不愛喝牛奶,他同樣可以從其他食物中獲得足夠的鈣質供骨生長髮育所需。這些食物包括:酸奶、奶酪、豆漿、甘藍、豆腐、深色蔬菜以及添加鈣的百分之百純果汁(如橙汁)。

營養學會所推薦的兒童每日鈣的攝入量

1~3歲:每天需要600-800毫克的鈣

4~8歲:每天需要800-1000毫克的鈣

9歲以上:每天需要1000毫克的鈣

説法8、當孩子生病時,最好是感冒時多進食,發燒時餓着點

事實:任何時候都不要強迫或限制孩子吃東西。生病時,孩子需要所有能得到營養的食物和液體,這樣,才能保證他有力量與病菌作戰。但如果他不想吃或沒吃完飯,你也不必太擔心。孩子生病時,應當允許他吃想吃的東西,餓了就吃,不餓也沒有必要非讓他吃。別忘了,最重要的是給孩子補充足夠的液體,比如稀粥、湯、果汁、牛奶等,以防止脱水。

説法9、果汁是健康的解渴飲料

事實:100%的純果汁肯定比汽水更有營養,但它並不是孩子渴時要喝的最佳的飲料。相反,你必須要限制孩子的果汁攝入量。否則,喝太多果汁會降低孩子對營養更豐富的食物的食慾,並可能取代牛奶而成為唯一一種他想喝的飲料。此外,由於果汁含糖多,過量飲用可能會損壞孩子的牙齒或者引起胃部不適。

營養學家建議:初學走路的孩子,每天將其飲用的果汁限制在100毫升。更大一些的孩子,每天的果汁消耗量也不應超過200毫升。另外,不要把果汁當作解渴的飲料,當孩子感覺渴時,白開水是最佳的選擇。

説法10、白麪包沒有營養

事實:用全麥麪粉製作的麪包當然是比較理想的選擇,因為全麥麪包中的纖維素含量豐富,可預防便祕、心臟病、高血壓和糖尿病。但這並不意味着白麪包就毫無營養。白麪包中常常富含鐵和煙酸、葉酸、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如果你的孩子不喜歡吃全麥麪包,讓他吃白麪包也無妨。至於纖維素,他還可以從其他食物中獲取比如水果、蔬菜等。

  營養與幼兒形體發育

1、供給充足的蛋白質:蛋白質是兒童生長髮育的最佳“建築材料”,成人每天約需要蛋白質80克,兒童相對需要更高些,不僅要保證蛋白質的數量,還要講究質量。動物性食品,如魚、肉、蛋、奶類所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齊全,營養價值高,應保證供給和需要。大豆的蛋白質也很優良,也應給兒童多吃豆腐和豆類製品。注意飲食的科學搭配,如豆類、花生、蔬菜與動物性食物的搭配,可進一步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又可取長補短,增加人體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吸收。有報道,賴氨酸和核酸與身高有密切關係,上述食物富含賴氨酸和核酸,宜經常給孩子食用。

2、供給豐富的鈣質: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原料。學齡前兒童每天需要鈣600毫克,國小生需要800毫克,中學生需要1200毫克。如果食物中鈣的供給不足,嬰幼兒就會發生軟骨病,學齡兒童就會長不高。所以,飲食中要注意供給含鈣豐富的食物,如奶類、豆類及其製品,芝麻醬、海帶、蝦皮、瓜子仁及綠葉菜等。給幼兒和學齡兒童添加適量鈣質和魚肝油,對增長身高也有好處。此外,提倡孩子多到户外活動,多曬太陽,因陽光中的紫外線能使皮膚中的脱氫膽固醇轉化成維生素D3,從而有助於鈣的吸收。

3、少吃糖:糖吃多了易影響孩子的食慾。進食量減少,勢必影響營養素的吸收。而且糖在體內代謝的中間產物丙酮酸和乳酸增多,需要鹼性的鈣來中和,鈣的消耗量增加,必然影響骨骼的生長。此外,茭白、竹筍、青蒜、菠菜等含草酸多的食物,能與食物中的鈣結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鈣,使食物中的鈣不能被人體吸收利用。因此,應注意食用方法或少食用。

4、吃好早餐:早餐要吃飽吃好,因為孩子如果不吃早餐,機體為了供給上課用腦及活動的能量消耗都得動用體內儲備的蛋白質,這就好比釜底抽薪。長此下去,孩子就會因缺乏蛋白質而影響生長髮育及身高。

總之,為了使孩子獲得長身體的充足營養,一定要讓孩子吃好吃飽,食譜應注意多樣化,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型和營養搭配,多種食物混合吃,以達到食物的互補作用,使身體獲得各種必需的營養素。要糾正孩子偏食、挑食等不良飲食習慣。鼓勵孩子多運動、積極參加體育鍛鍊,也是促進孩子長高的重要因素。此外,還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心靈的創傷、精神緊張、情緒壓抑,都會引起內分泌失調,影響生長髮育和身高增長,故應消除和避免,應給孩子創造一個温馨幸福的成長環境

  營養缺乏導致的6個兒童問題

問題1:視力下降

寶貝的視力下降,很多媽咪會想到是否看書或者看電視用眼過度,卻很少會和營養缺乏聯繫在一起。其實,這個時候檢查一下是否缺乏維生素A很有必要。

營養素詳解:維生素A

維生素A主要分佈在肝臟,其次在腎臟、腎上腺和眼睛裏,參與性激素的合成,促進生長,保護皮膚,增強免疫。

補充維生素A策略:

1.維生素A的最佳來源是動物食品,尤其是肝臟。

2.有機食物中的維生素A的含量比普通食物高出25%以上。

3.可以直接補充維生素A,但過量可能引起中毒,尤其對於兒童和孕婦,可能導致嬰兒先天缺陷。

4.最安全的方式是補充β胡蘿蔔素,一種沒有毒性的“維生素A原”,當維生素A不足時,它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β胡蘿蔔素主要存在於橘紅色的蔬菜水果中。

小提示:

由於β胡蘿蔔素不能在水中溶解,只能在油中溶解,如果飲食中沒有脂肪,身體就不能有效吸收。所以,吃胡蘿蔔或補充β?胡蘿蔔素時,應該同時食用油脂食物。

問題2:脾氣暴躁

寶貝的脾氣不好,經常動不動就大發脾氣,媽咪這個時候多數都只能無奈地想:寶貝天生這樣,實在是一件沒辦法的事!可是,問題的根源很可能是因為寶貝體內缺乏B族維生素了。

營養素詳解:B族維生素

B族維生素是個大家庭,包括維生素B1(硫胺素),B2(核黃素),B3(煙酸),B5(泛酸),B6,B12,生物素(維生素H)和葉酸等。

補充B族維生素策略

1.B族維生素的最佳來源不是糧食,而是動物食品。維生素B12只存在於動物食品和部分海洋食品,植物食品中幾乎不存在。

2.全麥類糧食含有B族維生素家庭中的其他成員,但含量通常沒有肉食中高。

3.糧食中的維生素B族淨吸收率很低。加工過的糧食,也就是流行的精製澱粉,更沒有什麼B族維生素。

問題3:經常感冒

經常感冒的寶貝一般都被認為是天生體質較差,可是誰會想到可能是飲食結構和營養攝入不均衡造成的呢?體內缺乏維生素C的一個表現就是抵抗力差,經常感冒。

營養素詳解:維生素C

如果説有一種萬能營養素,那就是維生素C。維生素C主要分佈在腎上腺和腦垂體,參與多巴胺的合成,並進一步形成腎上腺素。

補充維生素C策略

1.維生素C主要存在於新鮮的生果和生菜中,新鮮的生肉也含有維生素C。

2.有機食品中的維生素C含量比普通食品豐富。

3.維生素C很不穩定,加熱烹調是它的死敵。現在流行的熟食和包裝食品中幾乎沒有什麼維生素C。

4.維生素C可以在水中溶解,隨着尿液流失,所以在體內的保存時間很短,大約只有兩個多小時。因此,寶寶應該多吃有機水果,每天不少於4次。

5.補充維生素C的同時,最好補充生物類黃酮,也叫維生素P。生物類黃酮可以幫助維生素C吸收,避免維生素C氧化。

問題4:學習障礙

學習的時候總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學習效果總是不盡人意,媽咪這時更多地是責備孩子,認為孩子太不聽話,不用功學習,而沒有想到,這可能是因為體內缺鐵造成的學習障礙。

補充鐵策略:

1.由於植物中的植酸鹽和纖維素會和鐵結合,把鐵帶出體外,植物食品鐵的吸收率遠低於動物食品。

2.植物中大豆的鐵吸收率最高,動物中紅肉的鐵最豐富。

3.動物食品中的鐵不但豐富,而且不會過量吸收,因為人體對其中的有機亞鐵的吸收是有限的。

4.人工合成的鐵,包括鐵補充劑和鐵強化食品,是無機鐵,可以在體內無限制累積,增加氧化和患癌的危險。

5.紅肉因為含鐵而呈紅色,是補充鐵的最佳來源。

問題5:多動症

多動症的患病原因現在醫學上還沒有確定的解釋,不過研究認為,體內缺鋅可能是導致多動症的一個原因。

營養素詳解:鋅

鋅主要分佈在前列腺和皮膚(包括指甲),參與上百種酶的合成。

補充鋅策略:

1.動物食品中的鋅不但比植物裏豐富,而且可被吸收率是植物食品中的四倍。

2.糧食的精加工過程會使鋅大量流失,加熱烹調會破壞消化酶,迫使人體動用儲備的鋅來合成酶。因此,食用植物食品,加工食品和烹調食物容易造成鋅的缺乏。

3.鋅的最佳來源是海鮮、肉類、內臟、蛋類、堅果和種子。

問題6:睡眠問題

寶寶夜裏經常驚醒,哭鬧難以正常入睡,媽咪應該考慮一下是否是寶寶身體缺鈣。

營養素詳解:鈣

鈣是人體中最多的礦物質,99%分佈在骨骼中,其餘主要分佈在血液裏。

補充鈣策略:

1.維生素D可以增加鈣的吸收,而植酸,草酸和磷酸會影響鈣的吸收。

2.與常識相反,鈣的最佳來源不是牛奶,而是大豆和深綠色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