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工大校企融合讓碩士供不應求

據報道,研究生第一年先下企業,第二年帶着問題回校學習,最後一年再次進入企業實踐。今年,以這種創新的工程導入模式培養出的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首批30名環境工程碩士研究生畢業。100%就業率,97%專業對口率,成績單的背後是校企深度融合讓高層次職業技能人才培養更接地氣。而在國家對研究生教育重新改革佈局的大背景下,未來包括工程碩士等在內的專業碩士招生比例將逐步提升,更多特色培養模式將鋪開試點。

上海二工大校企融合讓碩士供不應求

每個學生有專屬課程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環境工程碩士研究生導師白建峯將工程導入模式形象地稱為三明治模式。普通的工程碩士培養是先上課學理論,再投身企業實踐。而二工大的環境工程碩士入學,接受兩個月的基礎理論知識培訓後,就一頭扎入企業,跟着企業導師在生產第一線摸爬滾打。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思考想要研究的課題、謀劃未來的職業方向。第二年,學生帶着一線蒐羅的問題回到學校,在校內導師指引下深入進行理論學習和論文研究。最後一年帶着研究成果再次投入到工程實踐中去。

白建峯説,學生在企業待過一年後,課堂學習更有針對性,不會泛泛而談。試點這一模式後,由於每個學生帶回的問題五花八門,導師就要為他們打造個性化課程。首批30個學生,幾乎每個人都有一門專屬課程。

論文全部來自工程實踐

在創新培養模式下,有學生將畢業論文變成了一條流水線。首屆畢業生之一的黃慶在第一年的企業實踐中,參與了包括廢棄硒鼓資源化工藝設計與成套設備、廢舊含汞燈管無害化工藝與成套設備的工藝設計工作。他的學位論文項目就是廢棄硒鼓資源化的.流水線,項目成果在工博會、礦博會上展出,已經收到不少環保企業的訂單。像黃慶一樣,首屆30位研究生的學位論文100%來源於工程實踐,超過一半的課題來源於校企聯合項目。

二工大研究生部主任徐玲告訴記者,學校環境工程碩士的主要研究方向瞄準國家新興戰略產業電子資源廢棄物方向。2011年,學校工程碩士學位點獲批國務院學位辦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成為國內首批以電子資源廢棄物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碩士培養點。

新興產業的巨大人才缺口,加上創新培養模式,讓首屆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供不應求,100%就業率,97%從事環境保護工作。在日前舉辦的礦博會上,已有畢業生代表環保部出席並作報告,這讓坐在台下的導師十分欣慰。

專業碩士招生比例將提升

徐玲表示,這一新興專業的報名和招生人數正逐年遞增,目前學校招收四屆學生,人數已達152人。這一趨勢也和近年來專業碩士的升温相吻合。

統計數據顯示,近幾年考研總人數下降,但專業碩士報考卻持續升温。2015年報考專業學位人數為72.6萬,比去年增加5萬人,佔報名總人數的44%,相比2014年增加了4個百分點。相比學術碩士,專業碩士培養更側重實務,在部分看重實際操作的專業裏,往往更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教育部表示,還將通過優化結構,提高專業學位碩士招生比例,希望達到學術型碩士與專業型碩士1:1的對等規模。教育部也表示,將改革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讓培養質量穩步提升,支持培養單位建立具有特色的培養模式。如有的培養單位主動邀請行業企業參與,共同制訂培養方案;有的與企業緊密合作,互派導師,建立穩定的實踐基地;有的調整培養內容,加強與特定職業人才實際能力要求的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