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假報社實習報告範文五篇

  篇一:大學生報社實習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生報社實習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暑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生活的節點,讓我們去體驗社會,走向實踐,感受生存。今年暑假的實習讓我收穫良多,感慨良多。

大學生暑假報社實習報告範文五篇

新聞學專業是一門務實的學科,對實踐能力要求很強。從採訪、寫作到最後的編輯校對,都和實踐緊密相連,可謂熟能生巧,如果僅僅依靠學校學的一點兒理論知識,不切身體驗,這樣的媒體人只會紙上談兵。進入大學也是進入了自己的新聞旅程,大一大二對我來説是新聞的啟蒙,雖然説起步晚了點兒但系統的學習讓我對着門學科有了自己的認識。通過對各種報紙的瞭解,對各種報人的學習,以及對作為老一輩傳媒人的老師的敬佩,都使我躍躍欲試,想快點兒加入傳媒人的行列。

今年暑假我有幸進入了南陽晚報社實習,本想象着我是魚兒他是水,憑藉着我對報紙生產流程的瞭然於心,一定難不倒我,但事實上卻讓我直面了骨感的現實。行動開始前我對這次旅程充滿了各種幻想,信心滿滿,總是提醒自己以一個爺們兒的姿態來生存,新聞本身就是一件體力活。

切井井有條,井然有序,甚至比平常的農舍要更加的乾淨,土牆邊的幾盆花也更見顯眼奪目,你根本無法像想象到這裏生活着許多生活不能自理的人。隨後便見到了這宅子的主人,就是我們的採訪對象,這對夫婦很平常,表情也很淡然,沒有一絲的世俗雜念,剩下的只是淳樸。大家都坐下後,一個記者哥哥掏出筆記本,開始對他們進行採訪,之前在車上我看過他的採訪提綱和拉好的稿,他告訴我這是採前必要準備要胸有成竹,對採訪對象有全面的瞭解,知己知彼。採訪提綱設定的好壞,影響着整個採訪效果,這是課本上學過的,但事實看來現場應變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從某方面找到突破口後,就會有一連串的收穫。採訪過程中另一個姐姐抓拍了現場照片,所謂有圖有真相,我們親眼看到的一定要重現在受眾眼前。最後參觀了被收留者的宿舍,足以使現在很多大學生感到愧疚,一張牀配一個被子一個枕頭,被子疊的整整齊齊,被單也沒一點兒皺的地方。有采訪才有發言權,的確如此,以前在微博上總是看到人性虛偽醜惡的一面,偶爾看到有轉發正能量的,都會本能的猜疑,不相信現在還有這麼好的人,接下來就是疑問,他們這樣做圖什麼啊。不知不覺中,性本惡的思想已根植於頭腦中。知道這次見到這對善良的夫婦後,總感覺一定有無數這樣的雷鋒在全國各地,只是等待着我們去發現去報到去傳遞。媒體的功能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完全的彰顯出來,它是人們表達感情的一個出口,無數的小事件只有通過我們的媒體報道放大,讓人們相信正義的力量總會長勝不衰的。

每天有千千萬萬的新聞發生,面對魚龍混雜的新聞信息,媒體要做好受眾的把關人,掌握好報道的平衡性。既要發揮媒體輿論監督的作用,鐵肩擔道義,懲奸除惡,又要做好輿論引導,多傳播正能量,告訴受眾正義總能戰勝邪惡。只有從受眾出發,為受眾多辦實事,維護手中的利益,懲惡揚善,媒體才能又更好的出路

接下來的日子裏,每一次出去採訪都會收穫不同的感受。在一次採訪冒名貸款的事件中,晚報社又給我上了珍貴的一課。七月中旬的一天,有個姓周的男同志向報社反應情況説,他被冒名貸款了三十萬,現在信用社已經把他的信用凍結不讓他再貸款了。原來這位周某這幾天準備投資一個項目,資金不夠需要到信用社貸款,拿上所有的證件到了信用社,工作人員告訴他他三年前貸的三十萬到現在都沒還,已經過了保證日期,他的信用檔案上被記了一筆,現在不能貸款了。但周某説他從來沒有貸過款,之後他到信用社多次打聽這件事都沒有合理的説法,最後不得不求助晚報。接到這件事情之後,主任把任務分配給了我們。瞭解完全部情況後的

希望他能解釋一下這件事情。馬理事得知事情始末後,就叫下邊的人去他們的網絡系統上查詢,我們等了片刻後有電話回了過來,隨後瞭解到電話是從周先生所在地區的信用社蒲山分社打過來的,説是周先生的內弟之前帶過款,而據我們瞭解周先生是確認自己周圍的人沒有貸過款之後才求助晚報的,於是就猜測應該是信用社下面的人出的差錯,這會兒領導查到了,就編了個説法,於是我們就編個理由離開了等他們的回話。幾天過去了,沒有一點兒動靜,又過了幾天我們被信用社信貸科的一個人叫了出來,説要請劉姐我們吃頓飯討論一下這件事情,當聽完這個人的話後,劉姐當即就找個理由回絕了,説我們先把這件事情解決了什麼都好説。回去後,她告訴我他們想私下裏把這件事情解決了,這個時候態度立場要強硬,不能犯錯誤,而且事情解決不了會使更多的人遇到冒名貸款的事情,要真正解決問題。我當時就覺得,記者這個行業所揹負的重大責任,一定要時時刻刻的把良知背到身上。在劉姐的強烈跟蹤採訪下堅持下,信用社最後查處了問題的根源,處理了一些人員,並對周某賠禮道歉。

記者有時候更像偵探,為了真想,尋找蛛絲馬跡。記者這種特別的偵探服務於我們的廣大受眾,積極發揮自己輿論監督的作用,影響社會。每當要談起媒體的威力,我總會想起那篇《被收容者孫zhi剛之死》,因為一篇新聞報道,暴露出城市收容制度的弊端,草根公知紛紛出頭,最後在輿論的壓力下,國務院頒佈新法。這就是文明的進程。

經過這次社會實踐,使我見識了很多,也明白了自身的不足。首先,深切的體會到了媒體的力量,以及媒體責任意識的重要性。一個好的媒體要對自己的受眾負責,在做好報的的同時不能忘了社會道義。其次,深知要做一個好記者一定要讀更多的書,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更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通過實踐總結出,理論要紮實,要有目的的去學習新的知識,再用新的只是來指導實踐。

  篇二:經典暑期大學生報社記者實習報告

通過各種努力,我終於在7月15日這天,成為了華西都市報的一名實習生,並由此開啟了我為期一個月的實習生活。這和在學校很不一樣,什麼事都得自己掂量,除了眼和手,腦子是被用得最頻繁的。此外,察言觀色也是必須的。

初來乍到,我首先了解到的是,實習生並不是實習記者。僅僅是實習過程也是有嚴格的等級,實習記者,見習記者,最後才是最低級別的實習生。它們的區別除了是否有稿費外,其他方面還是很平等的。

負責教我的老師是我的同校學姐。她2011年畢業,在報社已經工作兩年了。因為年輕、活力、認真、業務好成為了報社教育事業部的骨幹成員之一。學姐個子很高,白白胖胖的,很和藹。因為她的一個同事懷孕了,所以她在帶我的同時還要幫忙帶那個同事負責的三個實習生,很辛苦。

也許創業之初特別艱難吧,華西報把自己稱為“鐵軍”。報社的部門有很多,而且我發現每個部門都有一句口號。我們教育事業部的口號是:“讀書找學校,就問華西報”。顯而易見,我們部門就是專門報道學生、學校、學習這方面的事的。

我接到的那天看報紙到五點多,我就回家了,這時也有其他一些記者回家了,可是學姐還在工作。後來通過聊天才知道學姐一般七點才下班,經常還會忙到通宵,自己一個人在空無一人的辦公室寫稿子,特別辛苦。學姐老家在河南,沒有後台,也不拼爹不拼男朋友什麼的,大學畢業後,就是靠自己努力,通過報社的考試,成為了一名記者。到了正式工作時,不偷懶,態度認真,努力工作才有今天的成績——兩年能夠在市中心附近買起房子。

以前聽人説電視台啊,報社啊,沒有後門的人根本進不去。當時嚇得我心灰意冷,甚至愧疚自己怎麼能因為什麼夢想就選擇廣播電視新聞這個專業呢?倒不如報個好就業的專業了。現在,我知道了,也許後門很有用,可以使你輕鬆就達到某些目的,但是自己的決心更重要。如果自己不努力不拼搏,成天好吃懶做,即使再大的靠山也會有被吃空的一天。所以,只有自己向着夢想不懈努力,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雖然這次的經歷除了激勵到自己外,還讓我體會到,作為一名記者,作為新聞人,可以像這樣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向社會傳遞正能量,是多麼快樂多麼幸福呀。我更堅定自己的理想了。

之後,也寫了一些稿子。當然是有的見報,有的石沉大海了。

我實習結束前的最後一篇稿件是關於今年專科錄取的。在錄取場看到好多人被隔絕在守衞眾多的房間裏,公正而嚴格地履行自己的錄取工作時,我深刻了解到大學聯考是多麼要命的事,以及記者的責任:真是而客觀地報道新聞事實。這和學校老師教給我的道理是一致的。

雖然是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這段實習經歷卻讓我受益匪淺。這經驗是學校教學遠遠不能企及的,正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對於做媒體、做記者來説,理論可以夯實基礎,但是唯有親身實踐才能體會其中的道理與奧妙。用自己的腳走一走,用嘴聊一聊,用手寫一寫,用眼看一看,最後再用心冷靜的想一想,把自己融入其中,深深地感受。

這期間,我看到了一些,懂得了一些,領悟了一些,反思了一些,堅定了一些。別看只是“一些”,它們必定會在我今後的生命裏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篇三:大學生報社實習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暑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生活的節點,讓我們去體驗社會,走向實踐,感受生存。今年暑假的實習讓我收穫良多,感慨良多。

新聞學專業是一門務實的學科,對實踐能力要求很強。從採訪、寫作到最後的編輯校對,都和實踐緊密相連,可謂熟能生巧,如果僅僅依靠學校學的一點兒理論知識,不切身體驗,這樣的媒體人只會紙上談兵。進入大學也是進入了自己的新聞旅程,大一大二對我來説是新聞的啟蒙,雖然説起步晚了點兒但系統的學習讓我對着門學科有了自己的認識。通過對各種報紙的瞭解,對各種報人的學習,以及對作為老一輩傳媒人的老師的敬佩,都使我躍躍欲試,想快點兒加入傳媒人的行列。

今年暑假我有幸進入了南陽晚報社實習,本想象着我是魚兒他是水,憑藉着我對報紙生產流程的瞭然於心,一定難不倒我,但事實上卻讓我直面了骨感的現實。行動開始前我對這次旅程充滿了各種幻想,信心滿滿,總是提醒自己以一個爺們兒的姿態來生存,新聞本身就是一件體力活。

滿了期待。下了高速,又在村村通公路上九曲迴腸了一段路後,終於到了採訪地點。在外面看這是一間很普通的農舍,我們到的時候門口還坐着幾位大娘在擇菜,一副常態的生活圖躍然於眼前,沒有半分雕飾。當説明來意進到屋裏的時候,我瞬間被這整潔給震驚了,一切井井有條,井然有序,甚至比平常的農舍要更加的乾淨,土牆邊的幾盆花也更見顯眼奪目,你根本無法像想象到這裏生活着許多生活不能自理的人。隨後便見到了這宅子的主人,就是我們的採訪對象,這對夫婦很平常,表情也很淡然,沒有一絲的世俗雜念,剩下的只是淳樸。大家都坐下後,一個記者哥哥掏出筆記本,開始對他們進行採訪,之前在車上我看過他的採訪提綱和拉好的稿,他告訴我這是採前必要準備要胸有成竹,對採訪對象有全面的瞭解,知己知彼。採訪提綱設定的好壞,影響着整個採訪效果,這是課本上學過的,但事實看來現場應變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從某方面找到突破口後,就會有一連串的收穫。採訪過程中另一個姐姐抓拍了現場照片,所謂有圖有真相,我們親眼看到的一定要重現在受眾眼前。最後參觀了被收留者的宿舍,足以使現在很多大學生感到愧疚,一張牀配一個被子一個枕頭,被子疊的整整齊齊,被單也沒一點兒皺的地方。有采訪才有發言權,的確如此,以前在微博上總是看到人性虛偽醜惡的一面,偶爾看到有轉發正能量的,都會本能的猜疑,不相信現在還有這麼好的人,接下來就是疑問,他們這樣做圖什麼啊。不知不覺中,性本惡的思想已根植於頭腦中。知道這次見到這對善良的夫婦後,總感覺一定有無數這樣的雷鋒在全國各地,只是等待着我們去發現去報到去傳遞。媒體的功能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才能完全的彰顯出來,它是人們表達感情的一個出口,無數的小事件只有通過我們的媒體報道放大,讓人們相信正義的力量總會長勝不衰的。

每天有千千萬萬的新聞發生,面對魚龍混雜的新聞信息,媒體要做好受眾的把關人,掌握好報道的平衡性。既要發揮媒體輿論監督的作用,鐵肩擔道義,懲奸除惡,又要做好輿論引導,多傳播正能量,告訴受眾正義總能戰勝邪惡。只有從受眾出發,為受眾多辦實事,維護手中的利益,懲惡揚善,媒體才能又更好的出路。

接下來的日子裏,每一次出去採訪都會收穫不同的感受。在一次採訪冒名貸款的事件中,晚報社又給我上了珍貴的一課。七月中旬的一天,有個姓周的

男同志向報社反應情況説,他被冒名貸款了三十萬,現在信用社已經把他的信用凍結不讓他再貸款了。原來這位周某這幾天準備投資一個項目,資金不夠需要到信用社貸款,拿上所有的證件到了信用社,工作人員告訴他他三年前貸的三十萬到現在都沒還,已經過了保證日期,他的信用檔案上被記了一筆,現在不能貸款了。但周某説他從來沒有貸過款,之後他到信用社多次打聽這件事都沒有合理的説法,最後不得不求助晚報。接到這件事情之後,主任把任務分配給了我們。瞭解完全部情況後的

  篇四:大學生報社實習報告

暑假從7月12日到8月22日,總計40天。我的暑假實習分為兩大部分,即7月12至7月28在《中國改革雜誌社》擔任《中國改革》、《改革內容》發行員、記者,關愛弱勢羣體互聯網功名記者、編輯。

7月29日至8月20日在陝西省政協《各界導報》做實習記者、編輯。整個實習延續了五個周、30余天。在實習期間,我學會了許多東西,當然也發現了自身的不足之處,這些收穫都將會使我受益匪淺。在此,我萬分感激兩個單位領導對我的信任和支持,給了我實習的寶貴機會,同時也非常感謝報社老師給我的指導和幫助。現在,我着重從實習見聞,實習體會兩個方面來完成我的實習報告。

實習見聞

實習一開始,雜誌社曹老師給我介紹了單位的大體情況,講述了做發行員和新聞記者需要注意的事情。這一點和後來在《各界導報》的開端大致相似。對於記者的行業,我有着濃厚的興許個極高的積極性,每次來訪或電話結束後,緊接着就是儘快的趕寫稿子,有時老師會給你一些機會,讓自己協助她編輯稿件,這樣我也是首次接觸了專業的報紙編排軟件——“飛騰”軟件。

我也貼身感受到了報業的競爭和壓力,以積極者遍及們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由於自己平時在校學習只是理論課的'學習,另外所學專業與新聞傳媒相距甚遠。所以一進行媒體行業,要學的東西非常多,深感專業知識的欠缺。但是,指導老師每次帶着我採訪、編寫稿件、修改稿件,學習業務知識、鼓勵自己努力尋找新聞線索、這令我的新聞敏感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各界導報的文化氛圍,從中也領悟到了很多東西。各界導報,每週六早上九點召開全體學術研討總結大會,上到總編下到實習生都非常重視,那是一個遍及經驗知識傳授,接受社會在教育的地方,也是一個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的平台。另外,每天早上八點開始到八點二十進行例行晨會,進行新聞信息、工作心得、生活體會等的交流、彙報。還有一點也令我時感壓力所在——“各界導報是黨政機關報”、這時報社主編滑戰林老師開會時間時向大家強調的一句話。這就要求記者們要有很高的政治覺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

全面的知識結構、所以對人才的要求也是綜合性人才,即既要懂新聞的專業知識,又要會管理策劃和營銷、只要這樣才能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得心應手。為此,我深感自己的差距,也為今後的學習和努力明確了方向。

報社總編武老師重點強調:“我們要為最權威的報紙,權威與質量才是我們的特色。”我覺得,辦最權威的報紙是一個很難的目標,因為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各個部門的積極配合與協調和公共努力。為着這個目標,趙麗老師多次明確告訴我;“我們記者要敢於報道,要勤快、多收集資料做全面的深入的報道。我們的記者要能夠很明確的判斷出新聞價值的大小,一次正確處理稿件。”我覺得這重質量報紙,應從四方面理解:

  篇五:大學畢業生報社暑假實習報告範文

啟程前,所有的朋友都告誡我,那是一個是非之地,萬事要小心。拉着行李箱走出校門,回望一眼,突然驚覺,此行我是單飛的孤雁,去一個有我的理想但沒有保護的地方。害怕,但仍要朝聖南方,目的地是南方都市報東莞記者站。

我把我的南都之行總結為五個章回:適應、體味、歷練、感悟,中間插敍我採訪“賣命少年”的經歷。

適應

南方天空很高,但我需要走出疏離感

6月24日清晨6點,一夜未成眠的我走出東莞市火車東站,廣場上很多乞討的兒童,我緊跟在一個高大的陌生男人身後,以求安全。因為聽多了東莞的亂,我必須嚴加防範。

戒備森嚴地走進這座城。

24號下午我去報社見了站長王海軍,他是我們學院的畢業研究生,李貞芳老師幫我聯繫到這個珍貴的實習機會。王站長和顏悦色,比我百度到他的照片要年輕帥氣,我們聊一些學校的人和事,可惜我的腦子有點記憶短路,明明昨日才從那個地方走來。我首先要找個地方住下,報社兩個職員租了三室一廳,現空了一間房,求合租,我就住進去了。由此認識了三個“靚仔”:劉定國和劉沛,還有一條叫巴薩的大狗。劉定國告訴我:“都是男的,連狗都是個男的。”巴薩是薩摩耶品種,“看起來很強大,實際上很弱小。”這是後來對它的評價,我初見它時我確實很害怕。對狗都很戒備。

我説要做社會新聞,站長給我找了個指導老師:黃超。一個這麼胖居然還挺帥的男記者,很愛笑,像一道陽光似的,我從心底打消了對他的畏怯之心。

他把我帶到辦公室,把我介紹給辦公室的老師們,一一問好後,他説:“這裏的電話每一台你都可以隨便用。”此後,和黃老師的交往雖然我還是恭恭敬敬,但不會以我慣常的作風:對老師敬而遠之,我會跟他講我的思路、我的困惑,與工作相關的或是無關的,都會直接跟他説,很輕鬆隨意的關係。他也真誠地跟我分享他的經驗、體會、採訪和寫作的技巧。黃老師要我別稱呼他為“老師”,他説我們是“互相學習”,我知道這是謙虛,不叫“老師”那我應該叫什麼呢?所以我一直叫他老師。

更需要適應的還是新聞工作。雖然我有一點淺淺的媒體經驗,也做過一些大稿小稿,但是南都的寫法我還是不太適應,看多了內地媒體的四平八穩,南都的“出奇制勝”要求我改變。

南方都市報,對我來説,是一個有點大的舞台。我就像一隻剛學飛的鳥兒,遇到這麼廣闊的天空,有點暈眩。我需要熟悉環境,也需要自我調整。

每天都在鼓勵自己。

體味

南方都市報年輕炙熱的氣質

每個星期五,上午10點到12點,是報社的週會時間。每個記者都儘量不錯過,雖然上班時間看個人安排很輕鬆,但是這個會議紀律嚴明。

應該説我是有點期待開週會的。會議上大家評報,品讀本週新聞,做得好的給以掌聲,毫不吝嗇的讚揚,做得不夠的,坦誠地給出很多改善意見。我沒有發言權,只是靜靜坐在一個小角落聆聽思想火花碰撞的聲音。

站裏幾乎所有的老師都是很年輕,8成以上的80後,意氣風發,鋭意進取。大家都有自己的職業理想,我所遇到的南都新聞人,沒有安於現狀不思進步的。雖然也許我這是表面體會,畢竟他們對我這個初涉媒體的大學生當然總是鼓勵。

辦公室裏每天都有笑料,我剛來時一直很奇怪,為什麼這裏整天的歡聲笑語?他們同事之間的關係非常友好、隨意,他們有時會跟我講大家的共同經歷,那種團結和温馨讓我很嚮往。

實習期間,我對南方都市報“求新求變”的風格深有感觸:記者寫稿的時候很用心地想新聞最‘新’的地方在哪?最吸引眼球的在哪?不惜一切地向這一點潑墨。而編輯改稿子的時候也是挖空心思地追求新奇,我們的一篇消防演

習報道,被冠名《上吊練膽子?》,當時很無語,但是想到編輯同志也是難為了。

這裏的記者們為了採寫到新聞,經常是不顧一切地走到最前面,我們的報道《黑勢力向的哥收“買位費”》的調查,就是幾個男記者半夜隨爆料司機去蹲點,冒着生命危險。東莞經常有血案,我們的報紙幾乎每天都有報道,我剛來時看得膽戰心驚,後來竟習以為常,但是對自己的安全更加註意。一個叫姓羅的資深記者因為常報道這一類事件,結果有一次我們去採訪的時候,司機跟他開玩笑:“這個地方的人要是看見你了,説這小子還敢來?然後就會把你分屍了!”我雖然在笑,但是毛骨悚然的。

記者之間常有保護和提醒,我在幫劉定國傳稿子的時候,不小心看到他和一個老師的聊天,就是關於自己安全的提醒。大家做得戰戰兢兢,但是並不害怕,南都的新聞仍然每天可以看見真實的挖掘。

大家都在思考怎麼樣把一篇新聞從內而外地做好,從內容到包裝,很多的細節,細心地發現了,彼此給一個提示,都是在慢慢地積累,學習。

如果累了,會聚餐,會去旅遊。回來後,仍然意氣風發地走在新聞的路上。

我只説這些,會覺得拔高了,當然這也是一羣生活在社會上的凡夫俗子,要賺錢要生活,也有形形色色的慾望。但是,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對新聞有理想,對事業有期待。所以他們在堅持。

歷練

在老師們的指引下,一步一個腳印

除了我指定的實習老師,我也會跟着別的老師出去跑新聞,黃老師説:“每個記者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特長,你是一個新人,應該多多向他們學習,然後你會找到屬於你自己的。”我跟着羅禹雨、何永華、韋星、莫曉東等幾位老師都出去採訪過,大事小事,政務、經濟、社區等好幾塊的新聞都做過。

印象很深的幾次採訪:

“的士風雲”系列調查採訪。我剛去的時候,“的士風雲”已經做了幾期了,之後的“黑勢力收買位費”、“碾不碎的茶水費”、“gps強鎖車”等報道,我都有參與,其中“gps強鎖車”我是和另外一個實習生採訪了一個下午,而稿子在一個小時之內就交了的,很有被壓榨的感覺,所以印象特別深,另外我黃老師在這一次很機警也跟我很深的印象。事情是這樣的,我們跟隨罷工的哥們去的士公司商談,然後他們的一個業務經理把我們以及廣州日報的兩個記者都請到隔壁的辦公室,説“會前聊一聊”,黃老師在此之前就把他的包給我看着,他坐到的哥中間,也被當成司機了。我們出去坐了大半天,才發覺,這是的士公司的調虎離山之計,就是讓我們不能參加他的協商大會。再要進去就不讓了,大家都很懊惱,看着廣州日報那個拽拽的男記者氣氛的臉,我們有點慶幸黃老師有先見之明,不得不佩服薑是老的辣。結果這篇報道我們做得比廣州日報好很多,揭開了“茶水費”事件裏的士公司不向媒體透風的一些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