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成人大學聯考醫學實驗複習講義

醫學實驗是成考專升本醫學考試中常考知識點,那麼你知道醫學實驗有哪些嗎?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人大學聯考醫學實驗複習講義,希望大家喜歡。

2017成人大學聯考醫學實驗複習講義

  成人大學聯考醫學實驗複習講義

一、提取

黃酮苷類以及極性稍大的苷元(如羥基黃酮、雙黃酮、橙酮、查耳酮等),一般可用丙酮、乙酸乙酯、乙醇、水或某些極性較大的混合溶劑進行提取。其中用得最多的是甲醇-水(1:1)或甲醇。一些多糖苷類則可以用沸水提取。在提取花青素類化合物時,可加入少量酸(如0.1%鹽酸)。但提取一般黃酮苷類成分時,則應當慎用,以免發生酸水解反應。為了避免在提取過程中黃酮苷類發生水解,也可按常規提取苷的方法事先破壞酶的活性。大多數黃酮苷元宜用極性較小的溶劑,如用氯仿、乙醚、乙酸乙酯等提取,而對多甲氧基黃酮的遊離苷元,甚至可用苯進行提取。

對得到的粗提取物可進行精製處理,常用的方法有:

(一)溶劑萃取法

根據黃酮類化合物極性的大小分別萃取。一般的黃酮苷元可以選擇氯仿或者乙醚進行萃取,單糖苷可以選擇乙酸乙酯進行萃取,多糖苷可以選擇水飽和的正丁醇來萃取。

(二)鹼提取酸沉澱法

鹼提取酸沉澱法對有酸性的遊離的黃酮苷元都是合適的,因為遊離的黃酮苷元具有親脂性,由於有酚羥基顯酸性,因此可以溶解在鹼水中,當用鹼水提取後,再加入酸,能夠恢復為原來的遊離的狀態,具有親脂性,在酸水中不溶解而形成沉澱。

黃酮苷類雖有一定極性,可溶於水,但卻難溶於酸性水,易溶於鹼性水,故可用鹼性水提取,再將鹼水提取液調成酸性,黃酮苷類即可沉澱析出。此法簡便易行,如蘆丁、橙皮苷、黃芩苷的提取都採用了這個方法。

在用鹼酸法進行提取純化時,應當注意所用鹼液濃度不宜過高,以免在強鹼性下,尤其加熱時破壞黃酮母核。在加酸酸化時,酸性也不宜過強,以免生成 鹽,導致析出的黃酮類化合物又重新溶解,降低產品收率。當藥材中含有大量果膠、黏液等水溶性雜質時(如花、果類藥材),宜用石灰乳或石灰水代替其他鹼性水溶液進行提取,以使上述含羧基的雜質生成鈣鹽沉澱,不被溶出。這將有利於黃酮類化合物的純化處理。

(三)炭粉吸附法

主要適於黃酮苷類的精製,大部分黃酮苷類可用7%酚-水洗下。洗脱液經減壓蒸發濃縮後,再用乙醚振搖除去殘留的酚,餘下水層減壓濃縮即得較純的黃酮苷類成分。

二、分離

(一)柱色譜法

分離黃酮類化合物常用的'吸附劑或載體有硅膠、聚酰胺、葡聚糖凝膠及纖維素粉等。

1.硅膠柱色譜

此法應用範圍最廣,按照黃酮類化合物極性的大小先後洗脱,達到分離的目的。主要適於分離異黃酮、二氫黃酮、二氫黃酮醇及高度甲基化(或乙醚化)的黃酮及黃酮醇類。

2.聚酰胺柱色譜

對分離黃酮類化合物來説,聚酰胺是較為理想的吸附劑。其吸附強度主要取決於黃酮類化合物分子中羥基的數目與位置及溶劑與黃酮類化合物或與聚酰胺之間形成氫鍵締合能力的大小。聚酰胺柱色譜可用於分離各種類型的黃酮類化合物,包括苷及苷元、查耳酮與二氫黃酮等。黃酮類化合物從聚酰胺柱上洗脱時有下述規律:

(1)苷元相同,洗脱先後順序一般是:叁糖苷,雙糖苷,單糖苷,苷元。

(2)母核上增加羥基,洗脱速度即相應減慢。

(3)不同類型黃酮化合物,先後流出順序一般是:異黃酮,二氫黃酮醇,黃酮,黃酮醇。

(4)分子中芳香核、共軛雙鍵多者易被吸附,故查耳酮往往比相應的二氫黃酮難於洗脱。

3.葡聚糖凝膠(Sephadex gel)柱色譜

對於黃酮類化合物的分離,主要用兩種型號的凝膠:Sephadex-G型及Sephadex-LH20型。用葡聚糖凝膠分離黃酮類化合物的機理是:

分離遊離黃酮時,主要靠吸附作用。凝膠對黃酮類化合物的吸附程度取決於遊離酚羥基的數目,數目越多,越難洗脱。但分離黃酮苷時,則分子篩的性質起主導作用。在洗脱時,黃酮苷類大體上是按分子量由大到小的順序流出柱體。

(二)pH梯度萃取法

pH梯度萃取法適合於酸性強弱不同的黃酮苷元的分離。根據黃酮類苷元酚羥基數目及位置不同其酸性強弱也不同的性質,可以將混合物溶於有機溶劑(如乙醚)後,依次用5%NaHCO3、5%Na2CO3、0.2%NaOH及4%NaOH溶液萃取,來達到分離的目的。一般規律大致如下:

7,4′-二羥基酸性最強,可以溶於5%NaHCO3,其次是含有7或4′-羥基可以溶於5%Na2CO3,然後是含有一般酚羥基可以溶於0.2%NaOH溶液中,最後是含有5-羥基只能溶解在4%NaOH溶液中。

(三) 根據分子中某些特定官能團進行分離

在黃酮類成分的混合物中,具有鄰二酚羥基的成分與無此結構的成分,性質不同,可以進行分離。

1.鉛鹽沉澱法

有鄰二酚羥基的成分可被乙酸鉛沉澱,不具有鄰二酚羥基的成分可被鹼式乙酸鉛沉澱,據此可將兩類成分分離。

2.硼酸絡合法

具有鄰二酚羥基的黃酮可與硼酸絡合,生成物易溶於水,藉此也可與不具上述結構的黃酮類化合物相互分離。

  成考醫學消化系統複習資料

一、吸收的主要部位

小腸是營養物質吸收的主要場所,因為:①食物在小腸內已被消化成可吸收成分:小腸內含大量消化液(胰液、膽汁和小腸液),其中含有消化三大營養物質的各種消化酶,已將食物消化成適合於吸收的小分子物質;②小腸的吸收面積大:小腸粘膜具有很多環形褶皺,其上有大量絨毛和纖毛,使吸收麗積增大約600倍,可達到200m2;③食物在小腸內停留的時問較長,食物得到充分的消化,又有足夠的吸收時問,有利於吸收;④小腸絨毛的節律性伸縮和擺動,可加速絨毛內血液和淋巴的流動,有助於吸收。

二、三種主要營養物質吸收形式與途徑

(一)糖類的吸收

糖類必須消化成單糖如葡萄糖,半乳糖、果糖,才能透過小腸粘膜上皮細胞吸收入血。腸腔中葡萄糖(或半乳糖)的吸收是逆濃度差進行的主動轉運過程,需要消耗能量。

(二)蛋白質的吸收

蛋白質被分解為氨基酸後被吸收。氨基酸的吸收是主動性的,吸收途徑是通過毛細血管進入血液循環。

(三)脂肪的吸收

脂肪分解後以甘油、脂肪酸和甘油一酯的形式吸收。

脂肪吸收有兩條途徑:短、中鏈脂肪酸和甘油進入毛細血管,而長鏈脂肪酸及甘油一酯進入毛細淋巴管,經淋巴途徑入血。

  成考醫學呼吸系統複習資料

一、肺通氣的原理

當推動肺通氣的動力大於阻止肺通氣的阻力時便實現了肺通氣。

(一)肺通氣的動力

肺通氣的直接動力是肺泡氣與大氣之間的壓力差,而造成這種壓力差的原動力是呼吸肌收縮和舒張所引起的呼吸運動。

1.呼吸運動

呼吸肌收縮和舒張所造成的胸廓的擴大和縮小,稱為吸呼運動。呼吸運動是肺通氣的原動力。

人體在安靜時所進行的吸呼稱為平靜呼吸。平靜吸氣時,膈肌和肋問外肌收縮,使胸廓增大,由於胸膜腔的藕聯作用,使肺的容積也跟隨胸廓的擴大而擴大,肺內壓降低,低於大氣壓,外界氣體被吸人肺內。平靜呼氣時,膈肌和肋問肌舒張,胸廓自然網位,肺隨之回縮,肺內壓升高,高於大氣壓,

肺內氣體被壓出體外。由上可見,推動氣體入肺(吸氣)或出肺(呼氣)的商接動力是大氣壓與肺內壓力的壓力差。平靜呼吸,吸氣是主動的過程,呼氣是被動的。

在勞動或運動時.用力而加深加快的呼吸運動稱為用力呼吸。用力呼吸時,除膈肌和肋問外肌加強收縮外,還有胸鎖乳突肌、胸大肌、胸小肌和肋問內肌參加,使胸廓進一步擴大和縮小。用力呼吸時,吸氣和呼氣都是主動的。

以肋問外肌收縮為主的呼吸運動稱為胸式呼吸。以膈肌收縮為主的呼吸運動稱為腹式呼吸。

2.呼吸時肺內壓與腑內壓的變化

(1)肺內壓:肺內壓是指氣道和肺泡內氣體的壓力。在呼吸暫停、吸呼道通暢時,肺內壓與大氣壓相等。吸氣時肺內壓低於大氣壓,呼氣時肺內壓高於大氣壓。

(2)胸膜腔內壓:胸膜腔內壓是指胸膜腔內的壓力,簡稱胸內在。在平靜呼吸過程中,胸內壓較大氣壓低,故稱為負壓。胸內負壓實際卜是肺彈性網縮力造成的,敝當吸氣時胸廓擴大,肺被擴張,回縮力增大,胸內負壓也增大。呼氣時相反,胸內負壓減小,但仍為負壓。僅當緊閉聲門用力呼氣,胸內壓可成為正值。胸內負壓有重要的生理意義:①使肺和小氣道維持擴張狀態,不致因回縮力而使肺完全塌陷。②有助於靜脈血和淋巴的迴流。因胸腔內的腔靜脈、胸導管等可由胸內負壓使其被動擴張,有利於舊流。當胸膜腔的密閉性遭到破壞時,空氣立即進入胸膜腔,形成氣胸。

(二)肺通氣的阻力

肺通氣的阻力包括彈性阻力和非彈性阻力兩部分。

1.彈性阻力 彈性阻力是指彈性組織(肺和胸廓)在外力作用下變形時所產生的對抗變形的力,即回縮力。彈性阻力佔肺通氣總阻力的70%左右。彈性阻力越大,吸氣時阻力也越大。

胸廓和肺的彈性阻力大小可用順應性表示。在外力作用下容易擴張,表示順應性大,彈性阻力小;不易擴張的,表示順應性小,彈性阻力大。

順應性=1/彈性阻力

2.非彈性力 非彈性阻力包括慣性阻力、黏滯阻力和氣道阻力。慣性阻力是氣流在發動、變速、換向時因氣流和組織的慣性所產生的阻止運動的因素。平靜呼吸頻率低時,呼吸頻率低、氣流流速慢,慣性阻力小,可忽略不計。黏滯阻力來自呼吸時組織相對位置所發生的摩擦。氣道阻力來自氣體流經呼吸道時氣體分子間和氣體分子與氣道之間的摩擦,是非彈性阻力的主要成分,約佔80%~90%。氣道口徑是影響氣道阻力的主要因素。當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氣道口徑變小,氣道阻力增加,單位時間內氣流量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