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模板九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9篇,歡迎大家分享。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模板九篇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1

一、遵循語文學習的基本規律

1、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相結合。

2、識字閲讀相結合

(1)讀準拼音,讀準字音

(2)指導學生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鞏固讀音,瞭解字義,感悟課文。

(3)分析字形

3、感悟、積累、實踐與必要訓練相結合,重視讀書是在感悟中提高朗讀,要注意挖掘。

(1)點要、精、重點必須突出,有透徹,深層研究教材,使教學內容結構化,要有重點,有內容,有層次,有聯繫。

(2)內容問題化,應有什麼問題,怎樣提,提什麼問題?

(3)注意教學內容經驗化,就是要與學生生活相結合《草蟲村落》。

二、倡導生活中的語作文

1、生活與語文的關係,把學習語文融入生活之中,就如水與糖,使生活與語文統一起來。

2、引導孩子們把生活與語文學習積極主動聯繫起來。

(1)聯繫生活事物學習語文。

(2)主動學習語文用到生活中去。

(3)用學習的語文和能力,去創造生活,記錄生活,反應生活。

三、發展的語文

新課標説語文素養(兒不是語文能力)也就是説學習語文先會説會寫,是要通過學習語文學會處事,會做人,會生活,珍愛學生心靈(以上是我學習中的一點心得)。現就我的教學説一點體會。

1、語文老師應該是快樂的,老師快樂,學生才能快樂,快樂是一種修養,面對差生屢教不會,部分學生錯誤屢犯不改,我們是“過去的學生,今天的老師,教的是明天的主人。”想一想我們的童年是否犯過錯誤,也許現在會有一種兒童觀念有一點尊重,多一些寬容,自然會有快樂,但老師絕對可以生氣、拍桌子(注意語言)。如果講到關鍵處,老師無動情,任學生亂説亂動,差生就這樣產生了。“沒有······沒有······”

2、語文老師語言應該豐富,富有幽默,愛好應該廣泛,我比較愛看電視,現在有事也看“喜洋洋”,也會看“灌籃高手”,甚至“天線寶寶”、小品、相聲······。課上氣氛沉悶時引用“台詞”幽之一默,知道作文是“灌籃高手”一上,學生眼睛都發亮,這時什麼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生活空間、藝術空間都一説就明白,學生會的我都會,經常指點一下、露一手,拉近距離,親其師信其道嗎?

3、紮實的基本功。我們現在不缺優秀設計,課堂實錄,不用我們勞心勞神地去考慮什麼事難點,只需上網一下載,但教學是操作過程,好的劇本需要好演員才會有好效果,聽得真才會有課堂上機智,説得清才能出動學生心靈,讀得好關鍵時刻學、讀不到位,我們不用指點這指點那,只需一讀之,寫的文章好就好,學生自然信服。

四、備課時考慮

1、儘量讓每一個環節都充滿情趣。

2、儘量讓每一個環節都有利於孩子發展。

3、儘量讓每一個環節都有互動。

4、儘量讓每一個環節都凝結着教育。

5、儘量讓每一個環節都開發學生潛能。

最後,引用疑問名師的話,結束我的發言:“語文三分得益於課內,七分得於課外,學法於課內,激趣於課內,得益於課外。”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2

教師對您説:尊敬的家長,希望通過閲讀《不輸在家庭教育上》這本書後,給您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行為有一個良性的幫助,讓您的孩子成為真正的受益者,這是我們做教師的最大初衷和最大心願,懇請您認真閲讀!

您需要思考與回答的問題:請您認真閲讀本書136—137頁後,結合您及您孩子的實際,談談如何讓幼兒勇於承認錯誤?

孩子對是非的辨別能力較差,做錯事是難免的,生硬的教訓、批評可能會令家長和孩子的關係鬧僵。這時家長要根據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細緻地跟他講道理,指出孩子的錯誤行為,説明由於他的錯誤行為而破壞了規定,或傷害了別人的感情,強調他必須對錯誤行為的後果承擔責任,進行補救。並且向孩子明確表示自己對謊言的態度,希望他做一個誠實的孩子等等。 孩子做了錯事,家長不可聽之任之,一定要認真處理。必須向孩子嚴厲指出: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能去做的,並要根據孩子錯誤情節的嚴重性給予必要的懲罰,讓孩子體驗到做錯事後所引起的不愉快,從而牢記教訓。對孩子故意的破壞性錯誤不能任其發展下去,要認識到孩子的不良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所以教育也需要一個較長過程,不能性急,幫助孩子逐步明白道理,學會自尊、自律。例如對於孩子某些不良行為,家長可通過施予孩子不愉快的非語言刺激,來減少和控制孩子不良行為的頻率,比如:目光注視(以冷峻的目光較長時間的注視孩子)、距離控制(逼近或遠離孩子)、輕微的懲罰(拿走孩子喜愛的物品),這樣會使孩子對自己的錯誤行為產生內疚和羞愧,從而減少和消除不良行為發生的次數。

如果寶寶做錯了,就要鼓勵他勇敢地承擔責任。如揚揚把蘭蘭的玩具弄壞了,那麼媽媽要讓他明白,是由於自己的過失才造成這樣的後果,並幫助寶寶承擔責任,陪他一起去買玩具賠給蘭蘭並且向她道歉。勇於承擔責任的寶寶是受歡迎的,可以為自己贏得讚許、信任、朋友等。這樣的好處一是使孩子擺脱自我中心,知道外部世界並不總能為所欲為;二是讓他遭受必要的情緒挫折,體驗到後悔、難過、害怕是什麼東西,三是讓他學會協調自己與環境的關係。

讓孩子自己提出補救的辦法。這將促使孩子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更多的思考,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假若孩子提出的辦法不恰當,你可以再提出一些補救的辦法來引導他。要求孩子對自己的錯誤行為進行補救的最終目的,是教給孩子發展自己內在的約束力。一般説來,孩子學東西快,忘得也快。要有效地運用補救的辦法改變一個孩子不守規矩的行為,必須不止一次地強化它。要在不同的情況下耐心地、再三地強化它。特別是對那些學得較慢的孩子或情緒上易受到干擾的孩子,更需要較長時間的幫助。

家庭教育讀後感學前家庭教育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至關重要不輸在家庭教育上讀後感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3

家庭教育是對一個孩子的成長起着至關重要的事情,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給孩子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孩子是會不斷模仿學習的,最大的收穫就是給孩子樹立良好的三觀,讓孩子對學習生活等很多方面有個正確的認識不要偏激,讓孩子有個好的身心。

當今社會,父母難當。我們這一代父母不是一般的父母,而是小皇帝的父母。多少父母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傾注了半生心血。一切以孩子為中心,指望孩子成 龍成風。只要孩子將來出人頭地,當父母的就臉面生輝,無尚自豪。但孩子怎樣才能出人頭地,也就給當父母的提出了一個怎樣教育的問題。

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把他送到學校接受教育,父母似乎省心了。當父母的只是鼓勵孩子好好學習,認真聽課,認真做作業等等。其實這只是對孩子學習文化知識 的一種蒼白的説教。事實上孩子需要接受的不只是文化知識的教育,素質教育更不容忽視。教育孩子不只是學校的事,雖然文化知識教育,學校肯定是主角,但 在素質教育方面,應該是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家庭怎樣對孩子進行素質教育,這一方面,《不輸在家庭教育上》給予我們一個導向。書中介紹了許多家庭教 育的成功範例,範例中介紹的父母教育孩子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注重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教育孩子充滿愛心,關愛他人,學會自己管理自己,給孩子 一個廣闊的天空,讓孩子自己走向成功。相比之下,我發現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許多問題。自己認為,給孩子選擇了一所好的學校,在物質上儘量滿足孩子的需 求,我們當父母的就稱職了。在學習上平時對孩子要求嚴格點,除了學校的功課必須學好外,在家裏要多看課外書。還有星期六參加英語補習班,星期天參 加寫作輔導班等等,結果發現孩子的心理越來越壓抑,動不動就發脾氣,罵我們是不合格的家長。當發現問題時,回想起來,責任原來在於家長本身。當父 母的沒有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不理解孩子的感受,平時指責多於誇獎。我孩子的學習成績雖然不錯,但妒忌心較強,性格倔強中又有點軟弱,不敢面對挫折和失 敗。這跟我們平時不注重對孩子的素質教育有關。

讀了《不輸在家庭教育上》一書,使我獲益匪淺。書中有一個欄目父母課堂中的幾句話值得借鑑--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好習慣都是養 出來的;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確實,沒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沒有不需要學習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斷學習提高的結果。只有不斷學習 和掌握現代家庭教育科學知識和方法,才能扮演好家長這個角色,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有基本的保障。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4

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每一個階段都傾注了家長無數的心血。我們在體會孩子帶來的快樂、幸福的同時,也為孩子的頑皮、不聽話而頭疼,更為孩子試卷上令人懊惱的成績而焦慮,氣憤。由於自身缺乏經驗,我在家庭教育上出現過許多苦惱和困惑,也走了一些彎路。時而是來自雙方老人的嬌慣、溺愛,時而是我們嚴厲、簡單粗暴的教育。雖然,我們操心勞累,費盡心思,但收效甚微。

孩子入學後,作為家長我迫切的想要尋找到一種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在學校組織的家長課堂上、在聽取了專家、老師的精闢講解後,使我受益非淺。結合平時教育孩子的一點體會,與大家共同交流,相互促進。

一、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一、二年級是孩子培養習慣的重要時期,作為家長一定要抓住這一關鍵時期,正確引導孩子。

行為習慣方面:我認為應先淡化孩子的依賴性,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從幼兒階段開始,我們就要求他自己獨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吃飯、穿衣、洗襪子等;我們也有意識地帶他參加一些集體活動、到公園遊玩,鼓勵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在此過程中教會他如何與人相處,讓他懂得謙恭禮讓、文明誠實。有時我們在做家務活,孩子出於好奇也躍躍欲試,拖地板、抹桌子等,我們不會因為她還小、添亂而拒絕,總是耐心地進行指導,讓他體驗成功的快樂。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事情,能讓孩子從中得到很好的鍛鍊,有利於培養孩子自主、自信、自強的意識,對孩子獨立人格的形成具有積極的意義。

在學習習慣方面:我們要讓他做到四點:(1)養成定時完成作業的習慣;(2)養成專心致志寫作業的習慣;(3)要養成認真嚴謹的學習習慣;(4)要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現在,大多數孩子因為習慣不良導致學習較差,如一邊做作業一邊講話,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業。我的孩子上一年級後,也存在這些問題,依賴性特強,遇到不會寫的字時就喊:媽媽,這個字怎麼寫剛開始我都會告訴他,漸漸的我發現她連會寫但一時想不起來的字也不想了,直接就問怎麼寫。通過家長課堂的學習,我知道,孩子應學會利用工具書來輔助學習,如用字典查找自己不認識的字等。於是,有一次老師讓寫一篇日記,他寫的是放學後的大掃除,當寫到打掃的打時,不會寫了,就喊:媽媽,‘打’字怎麼寫。我就告訴他,以後遇到不會寫的字就要去查字典,並且教會他如何使用字典去查自己不會的字。比如説不會寫的字,如果知道拼音,根據其拼音就可以查到想要的字;如果説是會寫但是不會讀的字呢,我就告訴他可以根據字的偏旁部首來查,就可以找到這個字,並且給他找了幾個字用兩種方法做了一下示範,剛開始,很費時間,但是慢慢的她掌握了基礎要領查起來就省事多了,並且慢慢的他認識的字也越來越多。同時,在做作業時,我們要求他做完後養成檢查作業的好習慣,如日記寫好後自己讀一遍,可以讓他自己發現漏字、錯字、漏標點符號等問題。

二、多與孩子進行溝通

家長要做孩子的朋友,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見。我們周圍有些家長藉口忙而很少與孩子溝通,對於孩子的事要麼不聞不問、放任自流,要麼武斷包辦,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剝奪孩子自由選擇和判斷的權利,等到出了事還覺得不可思議。但是,與孩子溝通時,也應注意時間和環境,才能起到想要的效果,以前,我經常會利用全家在一起吃飯的時間,教育孩子,尋問功課,檢查作業,緊張的氣氛令孩子有飯吃不下,經常是愁眉苦臉的,我氣上心頭,滿臉怒容,弄得好好的一桌飯菜,誰也吃不下。後來,通過家長課堂,聽取了專家、老師的講解後,我現在就經常利用晚飯後散步和平時在一起的時間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詢問孩子在學校裏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學到些什麼東西等,及時捕捉孩子思想上的細微變化,和老師進行有效溝通,及時瞭解孩子的在校情況,促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二者有效結合,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三、家長必須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是孩子最信賴、最親近的依靠,是孩子的精神支柱。家長在家庭生活中的責任意識、家長對待自己父母、鄰居、朋友的態度、對待社會生活的態度、精神、家長處理問題的思維方式等等,都有意無意地在做着孩子的榜樣,而且家長的一言一行必然地成為孩子模仿的對象。我們不能在自己沉迷於賭博中時還要求孩子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不能在自己撒謊時還要求孩子誠實,不能在自己面對挫折唉聲歎氣時還要求孩子堅強樂觀,不能在自己對工作三心二意時還要求孩子認真負責持之以恆。女兒剛上學時,晚上我們讓他自己一個人在屋裏學習,我們在廳裏看一會兒電視,我們發現他一會兒出來喝口水,一會兒出來上趟衞生間,總是找藉口在廳裏停留一段時間,瀏覽一下電視中的故事情節,為了孩子我們在他學習期間關掉了電視,有時間看電視時,我們也和孩子一起看一些有意義的、健康的節目。

四、多表揚自己的孩子

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不要吝嗇表揚。當孩子哪怕有了一點點的進步時,要趕快誇獎他,並指出以後努力的方向,給孩子樹立信心。當孩子有了錯誤時,家長也不要過於斥責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擔錯誤的勇氣,然後再幫助孩子分析錯在哪裏,為什麼錯了,會造成什麼後果,以後如何改正錯誤。記得在上家教課時,老師説過一句話: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在生活中,我們儘量表揚孩子,使孩子有一定的自信心,才肯自覺得去學習。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覺到她在學習上取得了一定進步,哪怕是改正一個缺點。我女兒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隨着動作難度的提高,孩子就產生了畏懼情緒,不想學了,覺得自己不如別的小朋友,尤其是有一個下腰的動作,他由於身體偏胖,怎麼都向後彎不下去,這時,我就安慰他、鼓勵他,並且每天晚上回家後陪她一起練習一會兒下腰的動作,慢慢的,他由一開始的只能向後傾斜15°到後來的向後傾斜90°,雖然離老師要求的還比較遠,但是通過這段時間的努力,幫他提高了自信心。

五、正確引導培養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知識之門,不感興趣的東西,孩子怎麼可能去追求呢?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的是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發現、培養、激發孩子的興趣,並採取針對性措施進行教育和引導。有些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喜歡替子女報各種學習班、興趣班,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樣樣精通,卻沒有考慮孩子自己喜不喜歡,適不適合,有些甚至只是想圓了自己未實現的夢想而已。這樣導致的結果往往事與願違,不僅可能什麼也沒學好,還可能挫傷了孩子學習的興趣,從此懼怕學習,厭惡學習。我的孩子在上學前班時,有一次,我去接他放學回家,看到有一位英語老師在操場上給別的班的同學上英語課,邊玩邊學,他在旁邊目不轉睛的盯着看,嘴裏還跟着老師念着,我在旁邊喊他,他也不搭理我,一直到下課,在回家的路上嘴裏還在不住的唸叨着剛學的那幾句英語,我發現他對英語的興趣挺濃厚的,於是就給他也報了名,一直學到現在,英語成績得到了很大提高。

六、家長成員間要配合默契

為了教育好孩子,作為家長的各成員之間要配合默契,形成合力,對孩子的要求、態度、引領方向要基本一致。如果彼此之間目標一致,態度不統一,往往會使某一方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受到另一方的干擾、抵消,甚至扭曲、對立,孩子在多重選擇面前就會茫然失措,無所適從,家長的心血必然付諸東流。我及我的家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求知,培養孩子使孩子逐步形成堅強的意志、樂觀向上的心態和良好的行為習慣,最後成人、成才、成功。

以上是我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的幾點經驗和體會,不足之處請老師、家長指正,同時也希望和各位老師、家長經常溝通,共同把我們的孩子教育得更好。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5

國小教育是人一生中的基礎教育,對今後人生的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家長對孩子越來越重視、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注重對孩子文化知識的學習,很多學生家長卻忽視了對孩子進行行為習慣教育,家長們認為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孩子行為習慣的教育是學校的事情,跟家長沒有關係,完全將學生的教育交給學校管理,家庭教育重視不夠,父母是孩子的人生中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具有很大的作用,家長的行為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我們需要動員家庭、社會,引導父母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共同推動國小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家庭教育是國小生一生教育中最基礎、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家庭教育的好與壞對國小生的終身發展舉足輕重,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發展至關重要,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國小生的行為習慣的培養。

(一)父母行為決定國小生行為取向

家庭教育中,父母有什麼樣的態度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習慣的養培養。父母對孩子的培養理念要保持一致,要始終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每個成年人與孩子的態度、性格定位等都是有一定的年齡、時代差異,這些差異會對國小生行為習慣培養產生不利影響。父母要在家庭教育中要營造和睦、民主、和諧良好的氛圍,要及時與孩子進行溝通,合理尊重孩子的意願、想法,做到家長、孩子和睦相處營造良好的的家庭教育氛圍,暴力教育一定不可取,使國小生的'身心、行為習慣都能得到健康發展。

(二)父母要注重與孩子的互動

社會發展越來越快,教育理念越來越更新,越來越多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有新的認識,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再只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也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的自然人,家長要與孩子交流互動,要以身作則,這對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能起到示範作用,父母在引導孩子的同時,自己的行為也被孩子引導者着。父母應該及時認識這一行為的重要性,避免在教育中採取我是家長孩子必須聽我的教育行為,進而限制了孩子的個性,創造性和積極性的發展。採取強制措施一方面使一部分孩子個性走向極端,另一方面使孩子與家長關係破裂,使家庭不和諧,使國小生形成不良的的行為習慣,最終孩子教育失敗。

(三)父母的行為模式決定孩子的行為模式

在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方式中,家庭教育對國小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影響最大。父母自身的言傳身教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養成,父母的一言一行具有父母自身特有的價值觀念、行為習慣、道德規範,將家庭環境演變成國小生行為習慣教育的第一課堂,第一課堂的好與壞將決定國小生行為習慣的形成方向,父母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國小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採用何種教育方式,是父母教育的主題。因此,父母是國小生的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第一責任人。

父母教育應遵循的原則,學校有學校教育的原則,學校對國小生進行教育不能沒有節制,同樣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也有不一樣的方法,父母的教育方法是指導父母在家裏正確的行為規範,為使父母能夠適應現代化的教育要求,父母教育要遵循以下教育原則:

(一)父母教育要循序漸進

家庭教育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國小生成長具有特殊的情況具有階段性和順序性,父母根據國小生不同階段的特點,適時對國小生進行合適的家庭教育,不要急於求成,否則不能達到自己預想的目標。

(二)父母教育要協調統一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同在於,父母之間的文化、性別、個人素養差異,父母對孩子教育要進行實時溝通,在各個方面保持一致性,使得國小生的身心,行為習慣和思想教育都能按照統一的要求向前發展。因此,在家庭教育教育中,要避免出現極端化教育模式,家庭成員要互相溝通減少矛盾發生,家庭教育要不斷配合,來彌補家庭教育過程中的不足環節,父母與孩子要經常溝通協調,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父母要與孩子相互尊重,父母要知曉孩子的心裏歷程,在家庭教育中讓孩子思想與父母教育步調一致,最終使國小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父母教育要以人為本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根據孩子的自身特點進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很多父母由於生活原因、文化程度等原因,不能瞭解孩子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價值觀等等,在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中不能做到有的放矢。父母要靜下心來、俯下身來與孩子溝通交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有目的的確定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所選教育內容以及所採用的教育方法,進行教育活動。採用激勵機制教育模式,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在家庭教育中養成自主創造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國小生個人的事情,也不是父母雙方可以獨立完成的任務,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是靠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父母教育是不能忽視的重要要素,父母採取適當的教育方式,將有利於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同時,家庭要與學校,社會教育相結合,步調一致,認認真真做好教育工作,父母要提高對國小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認識,培養國小生核心素養,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會讓學生終生受益。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6

對於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進,女兒出生後是我一手一腳帶大的,我一邊吸取前輩們的經驗,一邊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給予教育,説起怎樣去教育孩子,我也不知説什麼好,也就幾個方面的心得。

第一欣賞教育:欣賞孩子是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最佳手段,一個孩子最可人之處不是在於他的聰明活潑,而是在於他的自信,有了自信心,做什麼都有種動力去挑戰,平時父母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聲表揚,都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他沒做了一件事情或取得一個好的成績,我們都會獎給他一句“你真棒”並傳遞一個欣賞的眼神,愛孩子就必須懂得欣賞孩子的道理,激勵和表揚的效果遠遠勝於斥責和打罵的效果。

第二相互尊重:讓孩子懂得去尊重老師、父母和身邊的人,在教育孩子這些的同時。我們做父母的也不能忘了,要尊重孩子的選擇,理解孩子,也只有這樣,家長才更有心去主動地創造更充實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關愛孩子,為孩子提供最適合的教育

最後一點是引導教育:“父望子成龍,母望女成鳳”這是為人父母者的天性使然,但是做父母的也不能可以的去強求孩子的興趣,給孩子適當的壓力,不讓孩子有所負擔,否則會妨礙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我們不能讓孩子為了父母的期望而活着,讓孩子自由的發展,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他成名,只是希望孩子在今後的生活中應為有能力,而更有自信,更多的去體會生活的樂趣。

最後要謝的是老師們,孩子的每一步成長都浸透着老師的心血和汗水,真誠感謝幫助我女兒獲得知識,快樂成長的老師們,你們的教育遠遠勝過於父母。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7

昨天下午2:30我園召開全園家長會。會場上坐滿了各班的家長,有的家長還拿着筆記本認真地坐着筆記。家長會的主講人時從北京來的家庭教育專家——常海教授。

風趣的付教授做了題為“家園協同培育孩子健康成長”的專題講座。他結合典型事例以及自身教育子女的親身經歷,從四個方面闡述瞭如何教育孩子。

一、搞好家庭教育,意義十分重大

二、高度關注孩子,全面健康成長

三、孩子健康成長,家長必須付出

四、加強家園聯繫,共同培育孩子

常教授有句話對我觸動很大:“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好父母是學出來的。狼爸虎媽”是極端的教育方式,這種教育方式的特點是“家長主導型”,由家長來決定孩子的成長方式和成長路線,並利用一些懲罰手段去維護家長的權威,達到既定的教育目的。家長們也應轉變傳統應試教育的理念,關注孩子的全面發展。在尊重孩子自主權利之上給予孩子合理的引導和教育。以自身的豐富閲歷和專業的眼光幫助孩子進行選擇、判斷,而不是逼孩子成才或者規劃孩子成才;”深感在這方面我對自己的女兒做得不好,以後要努力啊。他要求家長每週每月都看點教育孩子的文章,這也正是我們的欠缺之處。

謝謝蘇園長組織的這次家長會!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8

現代社會家庭中,大多數都是以獨生子女為主,作為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對孩子更是非常的寵愛,甚至是達到了溺愛的程度,但是這樣也許對孩子來説並不能夠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眾多的家庭對於孩子的教育還是存在着很大的誤區,那麼今天就一起來探討一下關於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現在的家庭中,大多數的父母都是以80後為主,自己經歷了最為艱苦的奮鬥才有了今天取得的成就,於是看到孩子就希望給予孩子最大的呵護,因此孩子也就成了温濕的花朵,根本無法去適應外面的生活。眾所周知,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但是在這種溺愛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是否能承擔住外面世界的風風雨雨呢?我相信所有的人心中都有一個明確的答案,雖然也現代有許許多多的人不斷的鼓勵讓孩子脱離父母的懷抱,但是父母卻是非常的捨不得,寧願自己受苦受累也要讓孩子過上最為舒適的生活,這樣的孩子獨立性,自主性都是非常的差的,尤其對社會的適應性上更是顯得非常的弱,孩子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未來也在孩子的身上,可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祖國的未來這樣偉大的任務真的可以承擔下來嗎?雖然這只是我個人的關於教育的心得體會,但是我相信所有人的心中有這樣的沉思吧!()

讓孩子走出去,勇敢的接受外面的世界,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史非常有利的,我不希望看到的永遠是這些關於教育的心得體會,我希望看到的是真正的效果。

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 篇9

“望子成龍,望女成風”是每個家長的心願。包括我自己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德、智、體各方面都很優秀,可怎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我很欣賞一位專家對家庭教育目標的描述:國小階段讓孩子是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國中階段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高中階段的培養孩子的理想和信念。在此我簡單的講述自己對孩子教育的一點心得,供參考交流。

一、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需要在一年級開始培養俗話説“好習慣,好人生。”一個人的良好習慣,是奠定孩子一生的基礎。在孩子一進入國小一年級,就要做好孩子從幼兒園到國小一年級的轉型。在國小,學習成為孩子生活的主題。這是與幼兒教育最大的不同。幼兒園教育以“撫育”為主,兼顧學習,國小教育一年級則開始轉向了學習;幼兒園更多的強調“呵護”與“照顧”,國小一年級則更注重“自理”和“自立”;在孩子進入國小後,我具體做了以下工作:

(一)、良好生活習慣的逐步養成

1、督促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晚上9點前睡,早上6:30前起牀。

2、抓好個人衞生的習慣。

(1)、服裝整潔,領巾整潔,不留長髮和長指甲;(2)、養成二次刷牙習慣,注意口腔衞生;不隨地大小便,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買零食,不喝生水。

(3)、飯前便後洗手,不挑食、不偏食;就餐時要照顧他人;吃飯時要安安靜靜、不説話、不東張西望。

(4)、獨立睡覺的習慣。自己獨立安靜地睡眠;睡眠時不亂翻身,不蹬被,入睡迅速。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級開始,要讓孩子學會做事了。比如讓他們學會自己整理房間,鋪牀疊被,學會洗臉、洗腳、洗澡,學會擺放、洗刷碗筷、端菜盛飯,收拾飯桌;家長還應當要求孩子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開、關門窗,掃地,擦桌椅。讓孩子自己整理圖書、收拾書包和生活用品等;學會削鉛筆、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和其他工具等等。逐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也有助於他們養成有條理、有責任心的好習慣。

(二)學習習慣的培養

我主要是要求孩子養成上課認真,作業認真完成,且必須先做完、做好作業再玩。具體如下:

1、認真。上課專心聽講,積極發言。

2、自覺。每天回到家要自覺做完、做好作業,不要在家長的督促下做作業。慢慢養成自學的好習慣。

3、細心。考試的時候一定要細心,多看題多檢查。

4、思考。對碰到的難題要多思考,不要遇到困難就放棄。對不懂的問題要主動向家長、教師請教。

5、放鬆。我一直認為應該給孩子個快樂的童年,學習要勞逸結合。所以我要求孩子在家看書學習過後一定要放鬆,看看電視,做做遊戲,陪孩子出去散散步。

二、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我覺得一句話:父母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俗話説“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成為孩子效仿的對象,並起着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父母要嚴於律己,言傳身教,為孩子做出好的榜樣。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不得不對自己的言行要求嚴格一些。大人之間不講髒話、不説謊話騙人、孝敬老人、不佔小便宜,孩子從中自然而然得學會了做人應講文明、懂禮貌、尊敬長輩、愛父母、誠實守信等等。平時我們夫妻有矛盾,從來不會當着孩子的面吵架。因為我們夫妻倆都知道,家庭不和睦的對孩子的教育危害很大。所以,我真心希望我們所有的家長都和睦相處,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三、養成孩子熱愛學習的習慣

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小,我們就注重對他學習興趣的培養。

讓讀書成為孩子的興趣。我做法是:

(一)、營造一個家庭讀書的氛圍

孩子總是很容易受環境影響,不然就不會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我營造這樣一種氛圍:少看電視多讀書,經常交流讀書的心得和樂趣,讓孩子從父母的喜悦中漸漸體會到讀書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最具體的是我孩子在讀幼兒園的時候,我還在參加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考試,每天早起看書,晚上做試題,這點給我孩子影響很大,從小就常拿我書櫃的書翻翻,雖然他看不懂,但還是會問這問那。

(二)、經常帶孩子去新華書店看書,適當買書。我家就在新華書店附近,這給我提供了孩子多看書的機

會。有空我就送他去新華書店,讓他在裏面看他自己喜歡看的書。我每個月也會給孩子買兩三本,寒暑假和節假日再多些。書的內容可以是學習用書也可以是娛樂用書,如腦筋急轉彎、猜謎語、笑話大王。時間長了,萌生親近書籍的願望。

(三)、空出時間和孩子一起看書。

有些少兒書籍不但帶有知識性,還帶有娛樂性。我妻子經常和我兒子同看一本書,看到開心之處,不時蹦出兩人的歡笑。

(四)、辯證看待孩子的考試分數。

考的好,多鼓勵,多表揚。考的差,多找原因,切記因為考試成績差打罵孩子。國小成績好並不代表國中和高中成績好,也並不代表以後發展的好。而且,每天孩子都有適合自己走的路。

記得有位教育專家説過:學業成績是人的成長的冰山一角,冰山下面是人的性格和身體,性格和身體是學業成績的兩個支點。

四、其他感悟

1、學會和孩子交朋友。學會傾聽孩子的內心聲音,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幫助他們做出正確的判斷,引導他們健康向上地成長。我的孩子有事喜歡和我商量,還經常向我談論班內發生的事。通過交流才能瞭解到孩子內心的想法及思想動態,及時糾正孩子所犯錯誤,及時疏導可能會有的不良思想,讓一些錯誤思想消失在萌芽狀態。

在此引用一句名言:3歲前後嚴格管理,做孩子的家長;13歲前後逐步放手,做孩子的朋友。

2、培養孩子的自信,發現優點和做了好事要表揚。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老師怎麼描繪,家長怎麼襯托,她就會呈現怎樣的風景。瞭解並欣賞孩子的特長,讓孩子因自己的特長而有成就感

所以我覺得對待孩子的缺點要用減法,對待孩子的優點用加法。

3、與老師多溝通,做好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橋樑。及時掌握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有問題及時糾正,思想和觀點要和老師保持一致。

家長對老師一定要尊重,這將決定你孩子對老師的態度。

4、獨生孩子多溺愛。

家長要學會區分溺愛和關心的區別。獨生孩子家庭條件都不錯,但怎樣教育好孩子又是一個新鮮的課題。

好欣賞一句名言:貧窮是教育資源,富裕是另一種更高級的教育資源。更高級的教育資源需要有更高級的教育技藝。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富人的孩子多見識。如果沒有高級的教育技藝,富裕的家庭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災難。

5、關注孩子的玩伴

讓孩子有適當的朋友和玩伴,因為只有孩子才能理解孩子,也只有孩子的同伴才能陪伴孩子成長。

但是,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人的成長與他的生活環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聯繫,周邊人的生活習慣會對他耳濡目染,進而影響到他的成長軌跡。當一個人獨立的意識思維還沒成熟時,身邊的人説什麼做什麼都會影響到他的發展。

孟子的母親三次搬家,盧梭則把“愛彌爾”帶到了鄉村

給我們啟示:在孩子沒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斷力之前,不讓孩子有過多的夥伴,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壞習慣。

最後,我覺得所有的家長要相信老師,相信老師對學生的責任,樹立老師在孩子中的威信,因為我相信,在所有的老師心中,他的學生就是他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