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風俗習慣作文彙編五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風俗習慣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關於風俗習慣作文彙編五篇

風俗習慣作文 篇1

我的家鄉過春節時有很多習俗,現在我就給你們介紹一下好嗎?每年到了要過年的這一個月,就成為臘月。到了臘月就要過年了,遇到的任何一個節氣都和過年有關係。

臘月初八的這一天,就是喝臘八粥的日子了。這一天每家都要做一種粥,而且都要在粥裏放八樣東西,有紅豆、綠豆、江米、麥仁、黑米、蓮子和百合,還有好吃的葡萄乾,熬出來的粥稠稠的、甜甜的,好吃極了!不但要喝粥,每家還要泡臘八蒜呢!聽奶奶説,喝了臘八粥就要花錢準備年貨了。

還有到了大年三十這一天,要貼紅紅的對聯和放長長的鞭炮。知道為什麼要貼對聯、放鞭炮嗎?這有一個傳説故事。傳説,有一個叫“年”的頭生獨角、兇猛異常的怪獸,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就要出來搗亂,奪走了很多人的性命。當它最害怕聲、光和紅顏色。一天晚上,“年”又出來吃人了,他在一家人門口看見這家人正在用竹子搭起的火堆取暖,燃燒的竹子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把“年”給嚇跑了,人們興高采烈地歡呼起來。這就是過年貼對聯、放鞭炮的習俗。

這就是我的家鄉過年時有趣的習俗。

風俗習慣作文 篇2

我們的家鄉風俗很好比如: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裏,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裏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我們才上牀睡覺。年七年級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牀,喝一碗香濃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後,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迴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薰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了呢?伴隨着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呢!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風俗習慣作文 篇3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藏族就是其中之一。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及青海海北、海南、黃南、果洛、玉樹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東地區。

藏族服飾無論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飾。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婦女冬穿長袖長袍,夏着無袖長袍,內穿各種顏色與花紋的襯衣,腰前系一塊彩色花紋的圍裙。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裝款式。藏袍較長,一般都比身高還長,穿時要把下部上提,下襬離腳面有三、四十公分高、紮上腰帶。藏袍可分牧區皮袍、色袖袍、農區為氆氌袍,式樣可分長袖皮袍,工布寬肩無袖、無袖女長袍和加珞花領氆氌袍,男女穿的襯衫有大襟和對襟兩種,男襯衫高領女式多翻領,女衫的袖子要比其他衣袖長40公分左右。跳舞時放下袖子,袖子在空中翩翩起舞,姿態優雅。

藏族有着各種各樣的禮儀。獻哈達是藏族待客規格最高的一種禮儀,表示對客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敬意。哈達是藏語,即紗巾或綢巾。它以白色為主,亦有淺藍色或淡黃色的,一般長約1。5米至2米,寬約20釐米。最好的是藍、黃、白、綠、紅五彩哈達。五彩哈達用於最高最隆重的儀式如佛事等。

這就是藏族,一個少數民族。

風俗習慣作文 篇4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這一首我國古代著名的民歌,生動地表現了蒙古族人民的草原生活,如今已是家喻户曉。站在這幾乎象是觸手可及的藍天白雲下,腳踏着無邊的綠色,極目都是成羣的牛羊和駿馬,dajia不盡心曠神怡,彷彿來到了夢中的人間天堂。

走在遼闊的草原上,dajia回看到星星點點的氈包。這便是蒙古族人居住的帳篷——蒙古包了。它的結構非常簡易,由陶腦、烏泥和哈那組成,外面再覆上一層羊毛氈,既保暖又輕便,再安上門窗,兩個人用不了一個小時就可以搭建完成。火膛放在屋內的正中央,再在頂上開一個小天窗,把煙囱伸出去就可以啦。這種房子冬暖夏涼,是蒙古族人為適應草原生活而發明的流動的家。 在每年驕陽似火的七八月間,蒙古族大家要舉辦一年一度熱鬧非凡的那達慕大會。這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傳統節日,在這裏大家買掉牛羊,用換來的錢買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時還可以欣賞到各種蒙古草原人民特有的節日,如摔跤、賽馬等,讓人賞心悦目,留戀忘返……

説起草原人民的服裝,那可就更美啦!既簡潔又大方。每一種顏色有着不同的象徵。白色是如乳汁一般無暇的顏色,象徵純潔,一般在節日盛典時才能拿出來穿;。藍色象徵忠誠堅定。紅色象徵熱烈開朗,是大家最常穿的顏色。黃色只有活佛與王親才可以穿,一般人不會穿。他們的腰間總是系一條寬大的腰帶,通長長三至四米不等,起到防寒的作用,具有極其濃郁的民族特色。

他們飼養的牛馬和羊羣,不僅是牧民們生活的保障,而且構成了草原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綠綠的草原因為有了牛羊而更加富有活力。

蒙古族世代生活在遼闊的大草原上。他們勤勞善良、憨厚朴實,卻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種優秀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美妙而悠揚的歌聲,彷彿訴説着草原人民的豪邁與奔放。

風俗習慣作文 篇5

俗話説:“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每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都略微不同。但每一個地區的風俗都是多種多樣、新穎有趣的'。我的家鄉紅安也不例外,也有許多獨一無二的習俗。家鄉的春節是一道難忘有趣的風景線,也是難忘的回憶。

家鄉的春節差不多從臘月上旬就開始了。人們都紛紛開始準備過年時的物品。俗話説:“過了臘八就是年”。進了臘八,表示年味越來越濃。在臘八這一天,家家都會熬臘八粥,以示今年的農業大收成。臘八粥材料琳琅滿目,口感香甜可口,是許多人都愛吃的美食。晚上,家家燈火通明,鞭炮聲日夜不絕,全城都非常熱鬧。

後面的十幾天,是大家辦年貨的時間。城裏各大超市商場裏擠滿了人,各種喜慶用品擺滿了超市。人們紛紛都在忙碌着……

轉眼間,春節的高潮,除夕到來了。這也是人們最忙最熱鬧的時候。在我們老家,團圓飯要吃好幾次。除夕一大早,轟隆隆的鞭炮聲震醒睡夢中的我,一大早起來吃團圓飯,年飯吃的越早預示這一年家裏會有更多的好運。吃完團圓飯後,每個人都忙了起來。首先是全家大掃除。名曰“掃房”。寓意掃去去年的不好的運氣。然後後是貼春聯和福字。福字一般倒着貼,寓意“福到”。大人們忙碌,小孩兒們也不例外。小孩兒們要麼在外面玩着鞭炮,要麼在裏面幫大人們做事。除夕晚上家裏人又坐在一起吃團圓飯。吃團圓飯時,家家都要看春晚、放爆竹,以示過年熱鬧的氣氛。

團圓飯很講究,有肉丸,魚,年糕等菜。其中,肉丸寓意“團團圓圓”魚寓意“年年有餘”,年糕寓意“年年高升”。吃團圓飯時,全家人説着往事,歡樂無窮。吃完團圓飯後,還要進行祭灶王爺、拜佛燒香等習俗。

正月七年級,街坊鄰里開始互相拜年,你到我家,我去你家,進門做個發財儀:“恭喜發財,身體健康”。八年級開始就是各家親戚老小的來拜年,這時,最熱鬧的時候就來了,大人們聊天,聊着過去一年的收穫喜樂事,小孩們給長輩拜年領着紅包,互相玩耍着,好不熱鬧!

正月七年級人們互相串門拜年,而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家家户户又要吃一次年飯,放鞭炮,也是年飯吃的越早越好。元宵節晚上,家家門口點着燈籠,人們吃着元宵預示着團團圓圓。

過完元宵節春節就結束了。大人們外出打工,孩子們去上學了,家鄉變得空蕩起來。這就是家鄉春節的風俗,難忘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