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春節過年作文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過年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春節過年作文3篇

春節過年作文 篇1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終於盼到了一年一度的新年,暢想着過年的美好:任那些大人們自己圍坐在桌子旁邊,喝酒吃菜聊着天,我要和小夥伴們在院子裏捉迷藏、放鞭炮,跑來竄去享受一番。一到春節,拿上長輩們發的大紅包,一家人坐上自家的小車,出門逛逛街,吃吃東西——想起來真是好不愜意……

可是,一場意想不到的災難席捲而來,新型冠狀病毒肆虐華夏大地。本該熱熱鬧鬧的春節,一下子變得冷冷靜靜:很多大城市都封城了,就連我們的小村莊也被封了!唉,我們只能待在家裏!我們歷來都是出門去拜年的,但今年,因為有了新型冠狀病毒,我們只好視頻拜年了。

不能出門拜年,也不能和其他夥伴們玩耍,那是不是很無聊?這是當然。但是反過來一想,這下可以安心呆在家裏學習了。平常我們都是在學校老師講課的,但是今年因為疫情,老師怕我們在家中無所事事,就提前在微信羣給我們講課。學校公眾號也定期推送課程學習資料,每天過的倒也充實。

每天聽完老師講課,我就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打撲克牌,每人五顆瓜子,誰輸了,就要給贏了的人一顆瓜子。如果瓜子輸完了,就要用錢去買其他家人的,想起來這個遊戲也是很有趣的。

不能參與户外實踐活動,其餘的時間就是自我學習,看看書,練練字,背古詩,做數學習題。同時老師還號召我們通過抖音、書法、繪畫、手抄報或者自選有創意的活動,我也用書法參加了這一活動,送去我真誠的祝福,受到了老師的誇獎。

雖然今年不拜年,但我們應該學會堅強,自我保護。同時也學會了關愛大自然,關愛他人,更明白了要好好學習,將來為我們的祖國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春節過年作文 篇2

今年的春節,有三天是我特別難忘的。除夕夜做湯糰,正月七年級爬山,正月九年級放煙花。

除夕夜,我們在家做湯糰。姨父先把麪粉做好,再把麪粉捏成一小塊一小塊,最後由我們捏成一個餅,放進餡,包成一個個小湯糰。湯糰有桃子形的,有圓形的,還有露餡的,雖然樣子很難看,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因為這是我們自己做的。

正月七年級的早晨,火紅的太陽從東邊慢慢升起,我們一家八個人去爬有名的保俶山。當我們爬到半山腰時感到很餓,就找到了一個休息的地方,把帶來的水果都吃完了。

接着我們一口氣爬到了山頂——初陽台,站在山頂上往下看,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風景,西湖邊的人是多麼地小呀,小得像螞蟻一樣看也看不清;西湖邊的人是多麼地多呀,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

最後我們繼續往前走,走了一會兒,就拍了一張合照。外婆筆直地站着,媽媽看着我,我在想我的作業,阿姨在想單位裏的公事,阿舅在看別的遊客,姨父在欣賞周圍的美景,姐姐在拍蘇堤和白堤。我覺得我們一家人的表情真豐富!

正月九年級,我回到了我向往的老家——新昌。一走進爺爺家,就看到了門口放着很多大箱子。爺爺説:“這是晚上準備放的煙花。”

我等呀等,等呀等,終於把天等黑了。只見爺爺先把煙花搬到了室外,接着叫我們躲到一旁,最後拿起打火機,果斷點燃了導火線。只聽“嘭”的一聲,煙花從地上飛快地飛到空中。有的煙花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有的煙花化身成“蝴蝶”在空中盤旋;還有的煙花劃出不同的顏色形成了美麗的彩虹。我們驚呆了,簡直不敢相信,煙花竟然這麼神奇,能夠變化出這麼多的花樣。

通過吃湯糰、爬山和放煙花這三個過年習俗,不僅讓我學到了很多的傳統文化知識,而且還讓我渡過了一個快樂的寒假。

春節過年作文 篇3

恐怕是許多人過年時的感覺。不必説有着傳統過年記憶的`老人們,連才上國小的小表弟,都一臉無聊地説,過年就剩了兩件事有意思,放鞭炮和壓歲錢。看來,年味兒還真是淡了。

有人説,過年最大的主題是團圓,這話沒錯。春節期間,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喝杯團圓酒,談談工作的事情,聊聊生活的煩惱,體會着家的温馨,親情的温暖,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但春節畢竟是春節,如果僅此而已的話,和一般的節假日也就沒啥區別了。過年,要過出年味兒來才好。

年是一種民俗,一種文化,它是幾千年民族文化傳統的積澱。爺爺説,以前過年,那可是有一整套的習俗,一進臘月,各家就開始忙活起來,初八吃臘八粥,二十三過小年,準備果品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二十四掃塵日,全家大掃除,還要在牀腳點燈,驅鬼辟邪。年三十,講究就更多了,貼門神,貼年畫,貼窗花,祭祖宗,祭天地,祭神靈,一直到正月十五過完元宵節,鬧完花燈,年才算過完。

眼下的生活,那些傳統習俗似乎已經成了遙遠的回憶,帶點年味兒的活動似乎只剩下了貼個春聯,放放鞭炮,看看春晚,真正的年味兒好像只有跟着旅遊團到遙遠封閉的鄉村才能看得到。

過年是一種文化,年味兒需要載體。當以前只有在過年才能吃到的年貨現在每天在超市裏都堆積如山的時候,我們更需要文化層面的年、民俗意義的年。迎來送往、喝酒聚會的間隙,可以去聽聽家鄉戲,看看大秧歌;興之所至,也可以拿出毛筆來試着寫幾副春聯,跟老人們學學剪紙,或者什麼都不做,只是坐在火爐旁聽爺爺講“過去的故事”,你也可以感覺到年味兒正一點點地從老人臉上的皺紋裏,從噼啪作響的灶火中滲透出來,洋溢在你的周圍——那就是過年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