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閲讀三週小記

平靜,是我對第三週班級閲讀活動的基本評價。

班級閲讀三週小記

從週一到週五,每天的晨誦、午讀和課內朗讀均雷打不動,照常進行。沒有特別的事情發生,一切都顯得井然有序,沒有哪個孩子因為不尋常的表現而引起我的注意,班級當中也沒有任何好的或不好的苗頭出現。連我自己都覺得有點兒不可思議,然而事實如此。

偶爾會有一天,晨誦晚開始了幾分鐘,那是因為我在辦公室耽擱了時間,進教室遲了一會兒。孩子們已經開始慢慢習慣了每天早上的這個略帶儀式感的活動,他們甚至開始在我往黑板上抄東西的空當裏,在課代表的主持下誦讀前幾周學習過的內容,直到我把新內容寫完。跟前兩週不同的是,這周我調整了誦讀的程序:先讓孩子們看着黑板自由朗讀,這麼做主要是希望每個孩子都嘗試一下自己朗讀陌生文本,即便有讀不上來或讀不好的地方,也沒有任何關係,關鍵是勇敢地嘗試朗讀;然後指名作示範性朗讀,有時候我也作範讀,如此安排的意圖比較明顯,就是為所有孩子提供正確朗讀的範例;此時如果時間充裕,會再安排一次自由朗讀,目的在於強化練習,力爭人人都讀正確、讀流利、讀熟練;最後一般會組織兩到三次連續齊讀,比較投入的和接受能力較強的孩子基本能達到熟讀成誦,一部分孩子能比較熟練地朗讀,還有部分孩子基本能夠正確朗讀,估計還會有極個別孩子能夠部分正確朗讀。

午讀出奇得好。思來想去找原因,發現好像跟我提前進教室有關。一週裏有至少有三天,我都趕在1:35之前進的教室。此時,教室裏通常只有20個左右的孩子,看到我來了而且坐下就開始翻書,“機靈鬼”們也都識趣得很,高抬腳輕落地地走向各自的座位,學着我的樣子靜靜看書,不敢造次。後來的孩子見此情景,無不躡手躡腳,輕拿輕放,我知道這是孩子們被教室內安靜的`氣氛影響和感染着,即便有調皮鬼想要打破這平靜,也常常是前後左右看了一遍之後,老老實實低頭看起書來。我偶爾也會抬頭偷偷關注他們,遇到個別無所事事者,會用眼神給他們提個醒,但這絕對是個別現象。沒有任何問題是假的。我發現大多數孩子(應該有60個以上)都在讀一些品質較好的童書,有童話、兒童小説、科普讀物或者兒童期刊,但也有個別孩子在讀諸如《豌豆》之類的所謂爆笑漫畫。這類書的內容是否適合他們先不討論,令我擔心的是拿在他們手裏的多是些袖珍版小開本、印刷質量低劣、字跡模糊不清的盜版貨色。幾次我都想走過去跟那幾個孩子説:“這些書質量不過關,最好別看。”但想了又想覺得如果只是簡單地阻止他們看這些書,結果往往會是他們不再在你面前看,私底下還是會看,而且很有可能傳閲。我需要一個恰當的時機來解決這個問題。

朗讀,是三個項目做得最不理想的。倒不是堅持得不好,只是經常會出現不能讀滿五分鐘的情況。原因多出在教學時間沒掌握好上,好幾次都是到了離下課僅剩兩三分鐘才開始讀,讀到中間下課鈴就響了。停下不讀吧,孩子不樂意,讀下去吧,影響了他們課間休息。這個矛盾確實有點突出。往深了説,這屬於班級閲讀與日常語文教學的關係問題。解決這個矛盾的對策有兩個,一是進一步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騰出充裕時間進行朗讀;二是靈活安排朗讀欣賞的時段,利用語文課固然無可厚非,其他空閒時間也可以考慮,只要堅持讀。《親愛的漢修先生》一書估計這周就能讀完,下一本準備讀《小飛俠彼得潘》。我想孩子們一定會喜歡。

剛剛過去的那個雙休日,專門減少了書寫性作業數量,為孩子們留時間辦一份關於讀書的手抄報。要求從三個方面組織內容,即這學期之前讀過的書、目前正在讀的書、希望或者準備讀的書。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孩子們閲讀的基本情況,類似於摸底調查。今天早上拿到了大約40份,翻看了一下,感覺孩子們挺用心,每個人都下了一番功夫,儘管從觀賞效果看差異很大。每個孩子情況不同,差異是難免的。但對沒按時交的孩子,我給他們下了最後通牒:無論什麼原因,明天一定要交!這可是原則問題,沒得商量。

今天正式進入第四周。通過學校會議得知,教務部門為推進書香班級建設而啟動的古詩文誦讀活動就要開始了。我在想,古詩文誦讀與我正在做的晨誦不存在衝突,只要安排得當,一定會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