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中女性形象分析

《桃花扇》是中國戲曲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1)。它是作者孔尚任以侯方域所寫的《李姬傳》為藍本,經過十餘年的長期醖釀,於康熙三十八年寫成的傳奇劇本。是一部愛情戲,更是一部政治歷史劇。它描寫明末弘光朝廷覆亡的悲劇歷史,而以復社文人侯方域和秦淮歌妓李香君的離合悲歡的愛情故事貫穿全劇。作者企圖通過愛情故事所聯繫的明末一些重大歷史事件的描寫,來揭示明亡國的原因,是作者借人之離合寫國之興亡,作品中侯方域、李香君的愛情故事,反映了明末當時社會的黑暗、動盪、腐朽,暗示了明必然覆滅的歷史規律,抒發所謂“興亡之感”。

桃花扇中女性形象分析

李香君是《桃花扇》劇作的核心人物,秦淮名妓,社會地位低下,卻有崇高的思想,她深明大義,不懼強權,敢於當面痛斥丞相和朝中達官的腐-敗誤國,敢於抗拒權貴的威逼,對愛情的忠貞不渝、疾惡如仇、敢愛、敢恨,是一個有血有肉、飽受壓迫、侮辱卻忠貞愛情、立場鮮明、顛覆傳統、境界脱俗的典型進步婦女形象。

《桃花扇》女主角李香君與顧媚、馬湘蘭、卞玉京、柳如是、董小宛、寇白門、陳圓圓等號稱“秦淮八豔”。她們不僅顏色如花,身姿絕世,而且具有較高文化修養,多才多藝,琴書畫、吹彈歌舞、詩詞曲賦,無所不通。若論胸中志氣,政見節操,有的真能令鬚眉俯首,男兒氣短。政治上,她們仰慕和支持當時的進步勢力東林、復社,參預集會,兄弟相稱,甚至有“家家夫婿是東林”之説。成為清流士子的紅顏知己,風塵摯友。像柳如是,清兵攻破南京,柳如是勸錢謙益死節,後來又參與了反清復明的活動;李香君這個身材嬌小,被稱為“香扇墜”的女子,以其才識魄力,使侯方域避免了政治失節,也逃脱了逆黨迫-害,令清流士子自愧弗如。柳如是與李香君在鼎革易代之際所表現出來的英風俠概,光彩照人,令人起敬。但在寫作指導思想上又存在差異:《柳如是別傳》之重點在論證柳如是“天下興亡匹‘婦’有責”觀念之形成;且以史識啟發人,論人論世,必求真實,恢復了錢、柳的面目。《桃花扇》之重點在摹繪南明亡於“昏君亂相”,故渲染侯方域、李香君對南明權奸的鬥爭,作者以情節感染人,敍事塑人,不拘泥於真實,美化了侯、李的形象。為了塑造李香君的形象,孔尚任虛構了贈扇、濺扇、畫扇、寄扇、罵筵、入宮等一系列重要情節,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更能反映人民的願望。為了反映國破家亡的悲劇,孔尚任將侯方域兩朝應舉,改為出家入道,雖對侯方域的行為有所掩飾,卻概括了明末清七年級部分士大夫的帶有普遍性的人生歷程。作者對史實的虛構與加工,使情節更為精練,人物更為典型,戲劇特徵更為鮮明。同時作者還從社會環境和人物關係出發,去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通過典型豐富的細節描寫,揭示這些人物形象的複雜性和社會意義:首先,從性格方面來看,突出了李香君正直,剛強的性格;其次,從立場觀點來看,反襯了李香君明大義,識大體的高尚氣節;再次,從社會角度來看,折射了作者濃厚的愛國情感和強烈的民族意識,以及南明的社會形態。可見戲劇所展現的並不只是愛情,而是南明滅亡的全過程,作者通過對人物性格的分析塑造來體現結構的重要性,意旨突出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感,通過人物性格思想的變化,反映南明歷史的社會面貌。

一、才藝雙全、機警聰慧、德才兼備

在明末那個非常墮落的年代,大部分的朝廷大臣麻木得已感覺不到他們所面對的局勢,日益變得內憂外患。而南京秦淮河畔,那一座座香濃衣翠的繡樓裏,卻生活着一羣對明朝的前途甚感憂心的紅塵女子。其中媚香樓的主人歌妓李香君,就是一個家喻户曉式的人物。這姑娘自小在李大娘身邊長大,詩書琴畫歌舞,被李大娘調-教得樣樣精通,性情上也學了李大娘的豪爽俠氣,着實逗人喜愛。要説李香君的長相,別有她的特點,她身材嬌小玲瓏,眉眼兒俏麗生輝,小嘴脣微微上翹,顯出幾分俏皮,整個一個可人兒的模樣,因她嬌小而香豔,名字裏又帶個香字,所以客人們都戲稱她是“香扇墜”。

《板橋雜記》雲:香年十三,亦俠而慧。從吳人周如鬆受歌“玉茗堂四夢“,皆能妙其音節,尤工琵琶。侯方域《李姬傳》:“金陵有女妓李姓,能歌玉名堂,尤落落有風調”。《桃花扇》中李香君自幼跟人習得藝家諸藝,拜師蘇崑生,學習玉名堂四夢,音律詩詞、絲竹琵琶無一不精通,她擅南曲,歌聲甜潤,深得四方遊士追慕,男主人公侯方域正是慕名而來,沒有才能便就不可能會有侯李的特殊情緣。李香君養母李貞麗説道:“養成一個假女,温柔纖小,才陪玳瑁之筵;宛轉嬌羞,未入芙蓉之帳。這裏有位罷職縣令,叫做楊龍友,乃鳳陽督撫馬士英的妹夫,原做光祿阮大鋮的盟弟,常到院中誇俺孩兒,要替他招客梳櫳。”並且楊龍友據左傳雲:“蘭有國香,人服媚之”,給她取名香君。

《桃花扇中女性形象分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