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語錄集錦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語錄都不陌生吧,語錄通常是用於説明一段時間內某人的所説句子和語言特徵等。語錄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孟子的語錄,歡迎大家分享。

孟子的語錄集錦15篇

孟子的語錄1

1、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2、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3、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4、飽食暖衣而無書教,則近於禽獸。孟子

5、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6、註釋孟子説“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

7、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

8、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9、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上》

10、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孟子及其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11、君子有終生之憂,無一朝之患也。孟子

12、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13、仁人無敵於天下。中國戰國孟子

14、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意思是孟子説“(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係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15、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天下》

16、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

1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18、德不孤,必從鄰。——孟子

19、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離婁上》

20、二十六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21、上下同欲者勝。孫武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22、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先秦)孟子

23、家義自毀,而後人毀文。《孟子.離婁上》

2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25、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

26、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説“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春秋)《孟子.離婁上》

27、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28、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29、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30、孟子言凡欲天子之萬乘者,且於其內取千乘,而為天子之諸侯欲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內但取百乘而為之大夫,是亦不為少矣,何必交相爭奪,慕多為勝耶?

31、孟子還分注意人格修養,他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對於塑造中華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對中國曆代優秀知識分子的性格塑造,更是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32、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意思是孟子説“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33、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先秦)《孟子.萬章下》

3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35、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

36、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

37、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

38、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39、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40、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

41、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

42、德不孤,必從鄰。孟子

4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44、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45、誠者,天之道;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

46、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惠普爾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敍,朋友有信。孟子

47、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48、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

49、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真正的快樂,是對生活的樂觀,對工作的愉快,對事業的熱心。愛因斯坦

50、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先秦)孟子

孟子的語錄2

(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2)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見周公!”

(3)子路曰:“衞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小題1:“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見周公!”這兩個倒裝句表達了孔子怎樣的心情?

答:

小題2:孔子評價子路“野哉,由也!”,理由是什麼?請結合以上摘錄的語錄分條簡要闡述。

答:

參考答案

小題1:陳述句中的主謂倒裝,主要是突出感情,強調謂語表達的內容。這兩個句子,表達出孔子對周禮理想境界的嚮往及自己為理想努力難以實現的感慨。對身體衰老,身心疲憊的感歎,對周公的崇敬,對西周社會的嚮往,對現實中禮崩樂亂的無奈。

小題2:①孔子主張“非禮勿言”,人的行為規範要合乎“禮”。子路出語不恭,不合“禮”; ②孔子認為君子對於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應存疑。不要妄加評論;“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③孔子認為“言順、事成、興樂禮、中刑罰、百姓有所適從”,都是建立在合乎“禮”的“名分”的基礎上的,所以若要管理衞國,應從正名分入手。子路對“正名分”不以為然 ,因此孔子批評他。

孟子的語錄3

1、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2、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孟子·公孫丑下》

3、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4、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

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6、雖千萬人,雖往矣。《孟子·公孫丑上》

7、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8、人最重要的是人民,國家是將要的,而君主的地位是最輕的。

9、不得志的時候就要管好自己,保持自己的道德修養,得志的時候就要努力讓天下人都能得到好處。

10、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11、富貴不能迷亂他的思想,貧賤不能改變他的操守,強權不能屈服他的意志,這才叫作大丈夫。

12、國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換,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換的。所以,百姓最為重要。

13、生命誠可貴,道義價更高,“捨身取義”傳唱千年,為了國家和民族,為了道義,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九死不悔。

1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15、雖然有千辛萬苦、千難萬阻,哪怕我只是瑩蟲之光,結局是粉身碎骨,身敗名裂,依然在所不辭、初心不改。

16、孟子·文明·成長·感恩父母

17、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18、只有走出舒適圈,才能有所成就。

19、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祕訣,毛主席説: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

20、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21、生命是我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麼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正義了。

22、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這個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使他筋骨勞累,使他忍飢挨餓,使他受盡貧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顛倒錯亂,用來使他的內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堅韌起來,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原來沒有的才能。

23、不管什麼人,修身都是基本功,沒有遠大夢想,也要堅持修煉自己。

24、尊敬自己的老人,就把這種尊敬推及別人有老人;愛護自己的孩子,也把這種愛護推及別人的孩子。做到這樣,天下就像是手掌中翻轉小東西一樣容易治理。

25、如果想要天下太平,在當今這個世界上,除了我還有誰呢?

26、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2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8、能抵住誘惑,捱得住貧窮,不畏懼強權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這是衡量一個人品行人格的標準。

29、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3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梁惠王上》

3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2、最和諧的社會,應該是這樣的。

33、自我反省而發現正義在我,即使面對千軍萬馬,我也勇往直前。

34、常懷憂患之心,才能生存下來;沉溺於安樂之中的,常常自取滅亡。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走向滅亡的道理了。

35、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36、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地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37、人永遠是制勝的第一要素。不要羨慕他人的好運氣,你必須明白,強大的武裝的自己,永遠勝過好運氣。

3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9、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40、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孟子的語錄4

學習目標:

1、熟練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

3、掌握理解“捨生取義”的意思。

學習重點:全文字、詞含義,全文大意。

學習難點:對“捨生取義”的理解。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提問有關孟子的資料和字詞

孟子: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人(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又一位儒家學派大師,史稱“亞聖”。

二、展示目標(如上)

三、學習新知:

1、師範讀課文。

2、生自讀課文。

3、結合譯文理解內容

課文分析

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書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講解字、詞

所:不譯。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強判斷的語氣詞,不譯。亦:也。可:能。得兼:應為“兼得”的倒裝,同時得到。舍:捨棄。者也:連用時,加強判斷語氣。生:生命,也可以理解為“活着”。義:可以理解為最高尚的思想、行為、道德(真理、信仰、正義等)。

譯文:

魚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時得到,那麼我就捨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時得到,那麼我寧願捨棄生命而選擇義。

全文共四句話,有兩層意思。第

一層是一個設喻,用“魚”和“熊掌”兩種事物來假設比喻,讓作者對二者做的一個取捨,結論是舍魚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這樣,自然引出“生”和“義”及對二者的取捨,作者最後得出結論:捨生取義。選擇了“義”,也就是選擇了真理,正義信仰,有益於大眾的思想和行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孟子提倡的“捨生取義”和孔子提倡的“殺身成仁”在內容上基本接近,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最高道德標準之一。這種思想道德在近、當代革命過程中激發了許許多多的仁人志士,為國捐軀,慷慨赴國難,拋頭顱,灑熱血。今天,對於廣大的中學生的道德建設來説,也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孟子是講道理的高手,能用通俗、形象、生動的比喻,闡述深奧的哲學道理,這樣便於讀者的理解。這種寫法也為同學們今後寫議論文提供了經驗。

4、學生思考:“捨生取義”這個成語的意思?

(指為了真理和正義,寧可捨棄生命,了不做不義的事。)

5、練習背誦課文。

四、小結:

內容和孟子思想。

五、作業:

默寫課文和練習冊內容。

孟子的語錄5

公孫丑問曰:“夫子當路於齊,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

孟子曰:“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或問乎曾西曰:‘吾子與子路孰賢?’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

曰:‘然則吾子與管仲孰賢?’曾西艴然不悦,曰:‘爾何曾比予於管仲!

管仲得君如彼其專也,行乎國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

爾何曾比予於是!’”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而子為我願之乎?”

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顯;管仲、晏子猶不足為與?”

曰:“以齊王由反手也。”

曰:“若是,則弟子之感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後崩,猶未洽於天下。

武王、周公繼之,然後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則文王不足法與?”

曰:“文王何可當也!由湯至於武丁,賢聖之君六七作;天下歸殷久矣,

久則難變也。武丁朝諸侯,有天下,猶運之掌也。紂之去武丁,未久也;

其故家遺俗,流風善政,猶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膠鬲,

皆賢人也,相與輔相之;故久而後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

然而文王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

“齊人有言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基,不如待時。’今時則易然也。

“夏後、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里者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

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地不改闢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

莫之能御也!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時者也。

飢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

“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悦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倍之人,

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孟子的語錄6

閲讀《孟子》,首先要了解孟子其人以及他所處的時代特點。孟子,名軻,是戰國時期影響甚大的儒者。《孟子》一書雖然並非全由孟子所作,卻也能夠代表孟子本人的思想和風格。

孟子的生平事蹟,見於《史記》

孟子荀卿列傳》。這篇列傳,包括十幾個人,始於孟子,終於墨子,是一篇戰國學者的合傳。重點是孟子和荀卿二人。司馬遷對孟子尤其尊重,開頭便説:“餘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歎也。曰:嗟乎,利誠亂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於庶人,好利之弊,何以異哉!”在這篇包括十幾個人的列傳中,司馬遷獨對孟子如此讚歎,可見他對孟子的重視,不同一般。

據這篇列傳,孟子的生平事蹟大致是:孟子,魯國鄒(現在山東省鄒縣)人,為子思(孔子孫孔)的弟子(一説是再傳弟子)。他曾經去遊説齊宣王、梁惠王,都沒有成功。晚年回家和他的弟子萬章等著《孟子》七篇,記錄他的思想和政治言論。

不管孟子是受業於子思,還是受業於子思的門人,他都算是孔子學説的嫡傳,是繼孔子之後最大的儒學大師。朱熹《中庸章句序》稱孟子受學於子思,而子思受學於曾子。曾子是孔門之學的重要繼承者,《孟子》一書稱述曾子之處也較多,説孟子之學源於曾子,也未嘗不可。

孟子繼承了孔門這一派的學術,到了戰國時期,就不太符合社會實際了。當時最合時宜的,是兵家、法家和縱橫家。孟子對這幾家是深惡痛絕的。儘管如此,孟子卻無法轉移當時的社會風氣。退而著書,實不得已。

《孟子》一書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基本上是繼承孔子的仁政思想。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張。《孟子·滕文公上》説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這話既包括了他的哲學思想,又包括了他的政治思想。孟子的哲學思想是他的政治思想的理論基礎。他講人性本善,是為他的仁政理論提供哲學上的依據。這是對孔子仁政學説的一個重大發展。

孟子講人性本善,是從“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説起的。《公孫丑上》説:“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這就是説,這種“不忍人之心”,每個人都有。既然人人都有,也就人人都可行“不忍人之政”。如此推論下去,自然可以得出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的結論。《告子下》就説:“曹交問曰:‘人皆可以為堯舜,有諸?’孟子曰:‘然。’”既然“人皆可以為堯舜”,則當時的諸侯自然都可以成為“聖君”,都可以推行“仁政”了。

孟子“言必稱堯舜”者,是以堯舜時代的仁政為標準的。但堯舜時代的仁政究竟是什麼樣子,孟子未必清楚,他只是虛構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而且説得相當具體。例如《梁惠王上》講到“發政施仁”的時候,他説:“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這是孟子所謂仁政理想的一個輪廓。

這一套理想雖多屬虛構的,但也有一定的現實依據。當時的現實是:“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殍……”面對這樣的現實社會,孟子才構想出一套“不忍人”的仁政來。

孟子希望當時的統治者具有“不忍人”之心,能夠“憂民之憂”,“與民同樂”。這是春秋以來重民思想的繼續和發展。這樣的思想是從孔子那裏承襲下來的。不過,到了孟子,更為強烈。《盡心下》甚至有這樣的話:“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認為民貴君輕,社稷也可變置。這是新的觀念,反映了戰國時期社會發生了新的變革,這比《左傳·昭公三十二年》史墨所謂“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又進一步。説“民為貴”,“君為輕”,這是前人所不曾説,後人也不敢説的。和同代各家相比,法家主張君權至上,縱橫家宣傳貴士,孟子的民貴君輕思想,在當時獨樹一幟。

《孟子》很有自己的'特點。

1

善於論辯。前面説過,《孟子》並非全由孟子自著,而善於論辯,則全書皆然。當時公都子曾問孟子:“外人皆稱夫子好辯,敢問何也?”孟子回答説:“我豈好辯哉?不得已也。”(見《滕文公下》)“不得已”而“好辯”,也就形成了文章的特點。《告子上》之辯人性,《滕文公上》之駁許行,都可為例。其駁許行有云:“陳相見孟子,道許行之言曰:‘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未聞道也。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倉廩府庫,則是厲民而以自養也,惡得賢?’孟子曰:‘許子必種粟而後食乎?

’曰:‘然。’‘許子必織布而後衣乎?’曰:‘否,許子衣褐。’‘許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曰:‘自織之與?’曰:‘否,以粟易之。’曰:‘許子奚為不自織?’曰:‘害於耕。’曰:‘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曰:‘然。’‘自為之與?’曰:‘否,以粟易之。’‘以粟易械器者,不為厲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豈為厲農夫哉?且許子何不為陶冶,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何為紛紛然與百工交易?何許子之不憚煩?’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為也。’‘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與?’……”像這樣的一問一答,形式上仍是對話體,和《論語》的某些篇章有些相似;但這樣的對話,又和《論語》有所不同。《論語》的對話,多是侃侃而談,這裏則是針鋒相對的論辯。這是《孟子》文風的一個新的特點。

2

極有氣勢。這也和時代有關。戰國之時,“邦無定交,士無定主”(顧炎武《日知錄·週末風俗》),一般遊士,都肆無忌憚,説話比較隨便。雖在王公大人面前,也敢於掌而談。寫成文章,多有氣勢磅礴的特點。孟子雖非一般的遊士,而周遊列國,也不免要遊説的。他在《盡心下》裏就説過:“説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在彼者,皆我所不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藐視王公大人,無所畏懼,也與孟子的個人修養有關。在《滕文公下》裏,孟子談到“大丈夫”的人品時,還説過:“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了這樣的修養,也就無所畏懼。在《公孫丑上》裏説:“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什麼是浩然之氣?他解釋説:“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由此看來,《孟子》文章之有氣勢,同個人修養頗有關係。能夠無所畏懼,才敢放言無忌。形成文章,才沛然而不可御。當時的遊士之辭,雖然都能放言無憚,而《孟子》之文,則又自有個人修養的特點。

3

富於形象。戰國文章具有富於形象的特徵。章學誠《文史通義·易教下》曾説:“戰國之文,深於比興,即其深於取象者也。”但《孟子》之“深於取象”,又與各家之文不盡相同,其取譬設喻,多講世俗故事。《離婁下》之講“齊人有一妻一妾”,即是顯例。這樣的故事,也許得之民間,也許出於虛構,而孟子用來説明事理,不僅增強了理論的説服力,而且富有生活氣息。這樣的文章,既有時代特徵,又有個性特點。

孟子的語錄7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2、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4、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5、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也。

6、説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

7、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8、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9、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10、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11、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12、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

13、尊賢使能,俊傑在位。

14、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1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16、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17、有為者闢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18、不以規距,不能成方員(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9、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矣。

20、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人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21、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22、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23、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24、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25、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孟子的語錄8

1、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2、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3、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4、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5、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

6、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則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為悦者也;有天民者,達可行於天下而後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7、孟子謂宋勾踐曰:子好遊乎?吾語子游。人知之,亦囂囂;人不知,亦囂囂。

8、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9、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

10、是欲終之而不可得也。雖加一日愈於已,謂夫莫之禁而弗為者也。

11、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12、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遊,其所以異於深山之野人者幾希;及其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

13、舜視棄天下猶棄敝屣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斤然,樂而忘天下。孟子自範之齊,望見齊王之子,喟然歎曰:居移氣,養移體,大哉居乎!夫非盡人之子與?

14、何如斯可以囂囂矣?

15、以佚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民,雖死不怨殺者。

16、易其田疇,薄其税斂,民可使富也。

17、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矣。

18、易其田疇,薄其税斂,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時,用之以禮,財不可勝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門户求水火,無弗與者,至足矣。聖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19、堯舜,性之也;湯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歸,惡知其非有也。

20、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21、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若夫豪傑之士,雖無文王猶興。

22、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子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23、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24、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25、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26、有為者闢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27、王子宮室、車馬、衣服多與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況居天下之廣居者乎?魯君之宋,呼於垤澤之門。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聲之似我君也?’此無他,居相似也。

28、是猶或糹?其兄之臂,子謂之姑徐徐云爾,亦教之孝悌而已矣。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為之請數月之喪。公孫丑曰:若此者何如也?

29、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30、有伊尹之志,則可;無伊尹之志,則篡也。

31、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

32、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33、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殺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遷善而不知為之者。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曰小補之哉?

34、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35、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36、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37、無為其所不為,無慾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38、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39、其進鋭者,其退速。

40、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41、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古之賢士何獨不然?樂其道而忘人之勢,故王公不致敬盡禮,則不得亟見之。見且由不得亟,而況得而臣之乎!

42、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43、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44、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梏桎死者,非正命也。

45、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6、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47、食而弗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畜之也。恭敬者,幣之未將者也。恭敬而無實,君子不可虛拘。

48、飢者甘食,渴者甘飲,是未得飲食之正也,飢渴害之也。豈惟口腹有飢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無以飢渴之害為心害,則不及人不為憂矣。

49、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

50、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51、行之而不着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52、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53、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54、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55、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56、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57、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的語錄9

·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

·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 孟子名句

·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 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 臣聞郊關之內,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

·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 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 孟子語錄

·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 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 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 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 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 孟子語錄

· 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

·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 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 孟子名言

· 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慼慼焉。

·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孟子的語錄10

1. 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

2. 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

3.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5.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也。

6. 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7.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8. 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

9.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10. 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11. 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

12. 育才造士,為國之本。

13. 士貴立志,志不立則無成

14. 故天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的語錄11

1、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2、上無禮,下無學,賊民興,喪無日矣。

3、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4、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5、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至於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悦我心,猶芻豢之悦我口。

6、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7、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8、羿之教人射,必志於彀;學者亦必志於彀。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

9、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10、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11、人皆有所不忍,達之於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為,達之於其所為,義也。

12、飢者甘食,渴者甘飲,是未得飲食之正也,飢渴害之也。豈惟口腹有飢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無以飢渴之害為心害,則不及人不為憂矣。

13、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

14、人有不為也,而後能夠有為。

15、聖人之行不一樣也,或遠或近,或去或不去,歸潔其身而已矣。

16、恭者不侮人,儉者不奪人。

17、人不能夠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18、位卑而言高,罪也。

19、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20、仁者榮,不仁者辱。

21、雖有智慧,不如乘勢。

22、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23、能夠速而速,能夠久而久,能夠處而處,能夠仕而仕,孔子也。

24、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是故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

25、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

26、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27、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

28、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29、夫志,氣之帥也;氣,體之充也。

30、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今惡死亡而樂不仁,是由惡醉而強酒。

31、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

32、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33、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34、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

35、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

36、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37、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未之有也。

38、欲貴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

39、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

40、仁人無敵於天下。

41、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42、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43、悦賢不能舉,又不能養也,可謂悦賢乎。

44、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45、焉有君子而能夠貨取乎。

46、不以規距,無以成方圓;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堯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47、能夠仕則仕,能夠止則止。

48、養其小者為小人,養其大者為大人。

49、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50、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也,眾也。

51、聖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52、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

53、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54、賢者在位,能者在職。

55、欲為君,盡君道;欲為臣,盡臣道。

56、説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57、博學而詳説之,將以反説約也。

58、用下敬上,謂之貴貴;用上敬下,謂之尊賢。貴貴尊賢,其義一也。

59、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

60、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税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徵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孟子的語錄12

1.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2.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遺棄其親者,亦未有存義而後去其君者。

3.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4.省刑罰,薄税斂,深耕易耨。

5.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

6.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

7.生有淑質,夙喪其父,幼被慈母三遷之教,長師孔子之孫子思,治儒述之道。

8.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9.不以規距,不能成方員(圓)。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0.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孟子的語錄13

《孟子語錄》公開課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有關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熟練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準確掌握課文主旨。

3、情感、態度、價值觀:準確理解“捨生取義”的思想內涵;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

教學重點

感知課文,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準確理解“捨生取義”的思想內涵。

教學難點

“兼得”和“捨生取義”二詞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師範讀,生體會。

二、介紹相關資訊: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人。相傳為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戰國時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一書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基本上是繼承孔子的仁政思想。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張。

2、題目賞析: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就以“魚”和“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關鍵時刻應該如何作出正確選擇的問題。

三、再讀課文,積累相關詞語。

四、師生一起賞析課文,掌握關鍵詞語。

欲:想得到的亦:也子得兼:該詞位置前後顛倒,應作“兼得”,譯作“同時得到”。舍:捨棄

五、師生交流,小組合作寫出文章結構提示:

六、生合作探究後總結文章主旨: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語錄,以魚和熊掌設喻,説明捨生取義的道理。

七、處置課後習題。

八、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熊掌

舍魚

孟子(約公元前372 ——前289)名軻,自子輿。戰國時鄒國(現山東鄒縣)人。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後的儒學大師,被尊稱為“亞聖”,後世將他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是孟子與他的弟子合著的,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説、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等。全書分《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等七篇。本文選自《孟子·告子》,原文如下:“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孟子的語錄14

教學目標:

1、瞭解有關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

2、熟練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準確把握課文主旨。

3、準確理解“捨生取義”的思想內涵;提升自身的道德判斷水平和思想境界。

教學重點: 感知課文,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準確理解“捨生取義”的思想內涵。

教學難點: “兼得”和“捨生取義”二詞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生命是非常可貴的,因為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都只有一次的機會。一個人如果連生命也無法再擁有了,那麼他將再也不可能做別的事情。但有的時候,有些人卻寧願為了一些別的東西而捨棄至高無上的生命,比如我們熟知的劉胡蘭的故事、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還有岳飛的忠精報國,為什麼這些人能把生命置之腦後呢?他們身上所體現的這種精神其實是與兩千多年前孟子的“捨身取義”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甚至可以説是受了他的影響,一個人的思想能影響兩千多年,而且成為人們尊崇的道德準則,可見它的魅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孟子語錄》之““捨身取義”。

二、孟子介紹(由學生介紹,教師補充)

孟母三遷的故事講的就是孟子,有沒有同學能跟我們介紹一下孟子?

孟子: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人(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著作有《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又一位儒家學派大師,史稱“亞聖”。

三 教師背讀課文,學生自讀,齊讀。

四、理解字義,文意,試不看課文註解翻譯。

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一書共收入七篇文章,每篇又分“上篇”和“下篇”。

先講解字、詞 所:不譯。欲:想要得到。也:句末加強判斷的語氣詞,不譯。亦:也。可:能。得兼:應為“兼得”的倒裝,同時得到。舍:捨棄。者也:連用時,加強判斷語氣。生:生命,也可以理解為“活着”。義:可以理解為最高尚的思想、行為、道德(真理、信仰、正義等)。

譯文:

魚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時得到,那麼我就捨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時得到,那麼我寧願捨棄生命而選擇義。

全文共四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一個設喻,用“魚”和“熊掌”兩種事物來假設比喻,讓作者對二者做的一個取捨,結論是舍魚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這樣,自然引出“生”和“義”及對二者的取捨,作者最後得出結論:捨生取義。選擇了“義”,也就是選擇了真理,正義信仰,有益於大眾的思想和行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五、學生思考:“捨生取義”這個成語的意思?

(指為了真理和正義,寧可捨棄生命,了不做不義的事。)

六、 試背課文

七、 想想,你知道哪些捨身取義的事蹟?談談自己的看法。(或沒有踐行捨身取義的事,談談自己的看法,如一些背叛國家和民族的人叫千古罪人)

八、小結全文:

這節課我們通過對孟子語錄的學習,知道了儒學大師孟子的重要觀點即雖然生命和正義都是他所熱愛的,但如果二者發生衝突時寧願捨棄生命以求大義,也就是會“捨生取義”,他的這一思想一直影響到了現在,讓我們珍惜生命熱愛生命,同時我們還要知道也有比生命更珍貴的東西,那就是"義"。舍義取生那是苟且偷生,“捨生取義”則能讓你的脊樑挺立。

九、積累(都要求掌握):

(1)列舉一些你所知道的捨身取義的人物事蹟;

(2)孟子的其它名言:

盡信書不如無書。

側隱之心,人皆有之。(推崇人性本善的觀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作業:背誦課文;

掌握"“捨生取義”這個成語的意思;

掌握孟子的其它名言。

孟子的語錄15

1.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2.惟有賢者然後乃得樂此耳。謂修堯舜之道,國家安寧,故得有此以為樂也。不賢之人,亡國破家,雖有此,亦為人所奪,故不得以為樂也。

3.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4.權,然後和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5.惠王今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國,則為王之大夫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家,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則為王之士庶人亦必問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6.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7.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9.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10.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