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世界》觀後感15篇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微觀世界》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微觀世界》觀後感15篇

《微觀世界》觀後感1

這部紀錄片從開頭到結尾沒有一句台詞,表現台詞的就是平常在我們眼裏很渺小的昆蟲,這些很渺小的昆蟲,成為了這部紀錄片的主角。

這是一部無聲的電影,除了自然界的風聲、雨聲、蟲鳴聲,聽起來是那麼動聽,每個昆蟲在嘶叫着,它們是那麼的平常,太平常不過了。每個鏡頭都能看出它們的生命力是如此旺盛。

影片拍出了優美的自然風光,還把小動物們拉近、放大,拍出了動物界的生活美、勞動美、行為美。有幾個場面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午後,一場大暴雨剛剛過去,太陽重新露出了笑臉,到處還是濕漉漉的,讓人感覺那麼清新。螞蟻們的家被暴雨衝得一塌糊塗,天剛放晴,身上還沾着泥漿的螞蟻們又忙開了,有的重建家園,有的又外出覓食,更讓人憂心的是那條大獵物還在半路上,它們又得商量着怎麼把它運回去……小溪邊,兩隻蝸牛拖着重重的殼在艱難地行進。它們在一塊石頭上相遇了,相互用觸角友好地問候。我猜想,它們也懂禮貌,它們也有愛情呢!果然,它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就像一對失散多年的戀人……大路上,一隻黑乎乎的屎殼郎正在用一種奇特的方法運一團糞球。它用頭部和兩隻前爪抵住地面,四條後腿靈巧地撥着糞球滾動。在路上,它心愛的糞球被一根柴棍戳住了,任它怎麼努力都搬不動了,屎殼郎急得團團轉。那種可笑可愛又可憐的的模樣真讓人難忘,我多想幫它一把呀!還有一幅奇妙的場景讓我對平時又討厭又害怕的毛毛蟲肅然起敬:一隊毛毛蟲行進在沙地上,後一條的頭部緊緊地跟在前一條的尾部,上百條毛毛蟲頭接尾,尾接頭,連成了一條筆直的“火車”,它們步調一致,紀律嚴明,遇到前面有障礙物時,後面的毛毛蟲誰也不亂陣腳,總是耐心等候,然後再一起前進……我不由得驚歎不已,真太有意思了,太讓人感動了。大自然多奇妙啊!

這部紀錄片給我印象很深,那麼渺小的生命活着都那麼的開心,何況是人?可能有時候被社會同化了,但看清楚這個大自然就會有所感想。

《微觀世界》觀後感2

昆蟲,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懦弱、渺小、氣若游絲?至少,在我年少時便是這樣想的。但是,自從看完了這部影片《微觀世界》之後,腦海中,那個細小的身影開始變得偉大……

《微觀世界》是導演雅克·貝漢《天地人三部曲》中的一部。影片中沒有角色,沒有人説話,沒有情節。講述了在森林生活着庸庸碌碌的昆蟲們進食、搏鬥、生存的生活場景。看似只是一部普普通通的紀錄片,但導演卻以一位旁觀者的角度記錄下了不平凡的生命歷程,這裏有感情、有思想、有夢想的每一隻昆蟲,向我們詮釋了生命的意義。

有時,我想起雅克·貝漢花了長達二十年的時間來拍攝《微觀世界》這部影片,就會想起那一隻普通的屎殼郎,那隻只有“理想”的屎殼郎。它行走在“崎嶇”的小石子路上,運動着比自己三倍大的糞球,當時記得一個場景很深刻:屎殼郎的糞球扎到了一根樹枝上,經過漫長的努力才將他拔出來。這時,畫面漸漸放大,發現屎殼郎走的“崎嶇山路”只不過是一條一、二米長而已。其實,影片還透露出“人蟲平等”的信息,就像那兩隻“噁心”的蝸牛。不要小看那兩隻小小昆蟲,就是小小昆蟲也可以有“人一樣的情感”。看完《微觀世界》的那一天我回家路過小區花壇時,看到兩隻蝴蝶飛過頭頂,就像兩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在嬉戲打鬧。這是我看到兩個小女孩追着蝴蝶跑,一邊跑一邊叫喊道:“快來看兩隻小蝴蝶!”“嘻嘻嘻它真可漂亮!”那一刻,我感覺彷彿小女孩的影子變成了兩隻輕飛曼舞的蝴蝶。揉揉眼,彷彿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當我寫完這句話時,立刻想起了同學説的那兩隻“噁心”的蝸牛。其實,不論是在大自然裏,還是人類社會裏“人人都是平等的”。它們跟我們一樣都是宇宙孕育出來的生命,渺小而偉大地存在着。如果説:生命最好的詮釋是什麼?我會説,是那一隻只渺小而又偉大的小蟲子,那一隻只我甚至叫不出名字的小蟲子。渺小在於平凡卻是那麼的極不起眼,偉大在於渺小中演繹生命的奇蹟……

《微觀世界》觀後感3

《微觀世界》與我之前所看的紀錄片很不一樣。在我的印象中,紀錄片都是宏大的,壯觀的,然而這部片子卻出乎我的意料。

首先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部片子是微觀的,但是內容主旨來説,卻並不微小。這部紀錄片以昆蟲為主要角色,聚焦昆蟲的生活。攝影師把自己“變得和小昆蟲一樣小”,以一份子的角度向我們生動的呈現了小昆蟲豐富多彩的生活。導演是法國著名的雅克·貝漢,他為我們所熟知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他的片子中的人文主義情懷,這部片子也不例外。很多紀錄片會站在高處,也就是用學術的眼光來拍,這樣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能夠讓觀眾在觀賞過程中獲得一個系統的知識,壞處是容易讓觀眾分心,缺少藝術價值。雅克·貝漢用同級的角度來表現昆蟲,因此表現出了昆蟲界的我們人類能夠懂得情感。

其次,從拍攝手法來説,這部紀錄片非常精緻,非常具有觀賞性。影片用出色的影像放大了我們身邊的昆蟲世界,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平時不會注意的世界,讓人生臨其境。拍攝一直平凡的屎殼郎時,導演先用放大鏡頭近距離拍攝它的堅持執着,正當我們彷彿和它一起苦難着時,導演突然鏡頭一拉,我們一下發現屎殼郎的渺小。這會讓觀眾不禁感歎,原來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有這麼多的故事!

最後從影片配樂、音效來説,也是選的非常適合。音效上,昆蟲們所發出的聲音也經過放大個別段落經過配樂,時而與昆蟲的動作同步相伴,如千腳蟲的爬行,使用了打擊樂,聽來非常逗趣;時而與情節配合,營造出緊張感,如鳥兒啄食小蟲和甲蟲大戰便動用了樂隊,不但有節奏而且還產生出厚重的震撼力。配樂上,導演選用了不同國家不同藝術家的作品。在不同的情境裏配有不同風格的音樂,這些得當適宜的配樂會感染觀眾,讓觀眾產生共鳴。

總而言之,這部片子是開眼界之作,打破了紀錄片一貫的拍攝方式,充滿人文主義情懷。

《微觀世界》觀後感4

我向來都比較害怕各種動物和昆蟲。當我得知《微觀世界》講述昆蟲的時候,我的內心還是有一絲恐懼的。説實話一開始近距離看到那些昆蟲的時候,我覺得有些噁心,但不知不覺,我就被書中神奇的微生物世界給吸引了。

沙子、水珠、各種植物和昆蟲,我們平時用肉眼看是如此平常,但在顯微鏡下頭,沙子竟如同水晶般閃爍,這麼幹淨的水珠裏竟然藏着這麼多微生物,看得我直起雞皮疙瘩。各種植物和昆蟲在顯微鏡下頭的結構是如此神奇。這讓我想起在學生時代上的生物課。那個時候我們最喜歡就是去實驗室製作昆蟲標本,在顯微鏡下頭觀察洋葱表皮細胞。小時候,我們一放學做完作業,我跟夥伴們就會去山上採摘美麗的花草。夏天,會下到小溪去抓小魚小蝦。看到螞蟻搬家,我們會盯上老半天仔細觀察它們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在天地裏看到小蝌蚪,把它抓回來,會好奇地觀察它是如何長大變成青蛙,但往往等不到幾天,小蝌蚪就一命嗚呼了。此刻我們長大了,工作了,似乎每一天除了工作,就是在跟網絡打交道。我們錯過了大自然中太多美妙的東西。《微觀世界》一書拉近了我與大自然之間的距離,讓我在微生物世界中進行了一次奇妙的旅行。

《微觀世界》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兩隻蝸牛。雨後,兩隻陌生的蝸牛偶然在途中相遇,它們用觸角細心翼翼地觸碰對方。啊!是同類!還是異性!一剎那,感情的火花迸發!隨着一首浪漫而激昂的音樂響起,兩隻蝸牛瞬間纏綿在一齊,盡情享受感情的完美滋味。它們雖然弱小,但對於感情,它們絲毫不比我們人類遜色。我覺得一切語言在它們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僅有親身經歷過才能感受到這種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唯美。

《微觀世界》觀後感5

在課上看到微觀世界的時候,覺得雅克貝漢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有一顆熱愛自然的心、有一條尊重生命的靈魂,能夠發現挖掘這麼多姿多彩卻一向被人忽略的小世界。之後上網看了介紹之後又多了很多崇敬,因為他把20年的材料剪成了73分鐘,這種決絕堅定想來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這也是他成功的因素吧。

就這部影片而言,資料紛繁,各類叫的出或叫不出名的昆蟲花卉,雅克貝漢為我們呈現了它們各種最有感染力和標誌性的畫面。

影片裏面記錄了很多種類的毛毛蟲,原本我對於這種蠕動的生物是有牴觸情緒的,可是當看到鏡頭下它們肥肥胖胖的身軀,頭上長得一對黑黑圓圓的小眼睛,發現它們也是有可愛的地方的。

鏡頭在螞蟻身上流連了許久,有一對捧着一顆水珠一齊喝水的螞蟻,它們的觸角不停地碰觸着對方,也許是在休閒聊天。當它們一大羣出動尋找食物,看似矮小的個子力氣大着呢。有抱着米粒的、有抱着玉米粒的、有拖着一整顆麥穗的、還有鉗着一朵蒲公英的……第一次明白螞蟻對於食物是這麼的來者不拒,並且一個個訓練有素,跑的很快,放到自我的儲物洞裏也是整整齊齊擺好的。然而總有那麼些不順心的事情,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沖刷了這個儲物洞,之後它們這些堅強的小兵勤快的搬出洞裏的泥塊,清理巢穴。

這部影片也不是這麼簡單的一部紀錄片,裏面內涵豐富:蝸牛的感情,蝴蝶的繁衍,七星瓢蟲和小蚜蟲之間的弱肉強食,鐵牛的先禮後兵,屎殼郎的堅持不懈,會吃蟲的花的危險美麗……鏡頭多次在昆蟲的小世界和人類眼中的大世界之間切換,明顯也是意味深長。大世界和小世界從本質上來説有多少不一樣呢?

結尾是任何看過的人都不會忘記的畫面,漆黑的夜色裏,水光粼粼,一個金黃的身影慢慢舒展,隨着它的頭、大長腿和翅膀一一顯露,所有人看到了一隻初生的生命!每個人都在讚歎造物主的神奇。

《微觀世界》觀後感6

我覺得呀,微觀世界這個片子挺不錯,就是呀,沒有主角。主角要是一隻毛毛蟲,那我肯定就會這樣寫;有一天,一個毛毛蟲來到了這個世界上,他經歷過了許多挫折,但是毫不退縮……要是主角是一隻小小的螞蟻,我就會這樣寫他;有一天,一個螞蟻窩裏出生了一個嬰兒,他叫……雖然這片子沒有聲音,但卻給我們表達了一個意義,那就是;“小的東西也有用處。”你們猜猜,小小的昆蟲有什麼用處呢?

我們設想一下,要是微觀世界裏沒有小小的螞蟻,那樣片子也就不在好了。要是稻田裏沒有蚯蚓,那誰鬆土也不如他好。那麼,要是世界上的蟲子全部消失,那大自然的規律就受到了破壞。大自然的規律受到了破壞,莊家就會乾枯甚至死掉,草地裏也沒有歡樂地歌聲,牛的尾巴再也沒有用處……微觀世界裏介紹了昆蟲們的生活基本特徵,像螞蟻喝露水、兩個我不認識的昆蟲打架、所有的昆蟲吃飯等等,都是它們的基本特徵,那微觀世界主要想表達什麼意思?是不是隻表達了小東西也有大作用?或是什麼也沒表達?我覺得嘛,應該是表達了我們不要破壞昆蟲世界吧。

我主要講講乾旱的那一段,所有的毛毛蟲擠在一個洞裏死掉。幾隻倖存下來的小螞蟻,拖着沉重的身子,來到了僅有的一點水的洞旁邊,開始喝水。但有的'蟲子很不幸,都沒有聲響的死去了。幾隻小螞蟻找到了僅有的一點食物,它們在荒涼的地帶裏找到了自己的家,把食物放進去。它們實在是太可憐了吧。

微觀世界裏真是變化多端,這也許就是微觀世界裏的微觀順序吧。

《微觀世界》觀後感7

雅克。貝漢。一個我剛明白的導演,他花了將近20年的時間完成了一部震驚全世界的電影《微觀世界》。短短的75分鐘,他卻用了20年的時間詮釋了一個我們從未觸及的領域——昆蟲的世界。這部由蜜蜂螞蟻甲蟲蝸牛瓢蟲主演的影片深深的衝擊了人們的視覺,也正是因為如此這部影片獲得了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攝影獎、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剪輯獎以及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錄音獎。

看完這部影片讓我不得不讚歎世界的美妙,影片主要講述了蜜蜂採花、螞蟻搬家、甲蟲大戰、蝴蝶鑽出蛹殼、蜘蛛吐絲纏裹獵物、蝸牛互相擁抱、孑孓變蚊蟲飛出水面等場面,這些精彩的畫面,展示出大自然造物主的無窮奧妙,讓我感覺生命是如此的美妙,如此的不可思議。

看完整部影片,最刺激我大腦細胞表層的還是甲蟲大戰這一幕。一山不容二虎,兩隻甲蟲為了各自的生存不得不進行生死搏鬥,勝者為王敗者寇,這是大自然亙古不變的衡律。縱觀我們這個社會,雖然已經進入了禮貌時代,遠離了原始社會那種互相殘殺的時代,可是在我們當今社會“甲蟲大戰”這一幕有何嘗不是日復一日的重演呢?國與國之間會為了各自的發展互挑爭端;攤販間會為了各自的生意吵得面紅耳赤,大打出手;競爭對手之間會為了各自的前途互相中傷,互相誹謗;更有甚我們學生與學生之間也會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我們一向都在強調禮貌,可是現實當中的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卻是時刻可見。禮貌的競爭會推動我們社會的發展,能夠促進社會的提高,可是我們必須要思考這種競爭是否已變質。

Anyway,也許是我杞人憂天了。可是我還是殷切期望我們的生存環境是一個進取的、和諧的環境,我們能夠在和諧的環境中禮貌競爭,一同提高,而不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勾心鬥角,互相傷害。

《微觀世界》觀後感8

昆蟲,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懦弱,小巧,空氣像遊絲一樣嗎?至少,我年輕的時候是這麼想的。但是看完這部電影《微觀世界》之後,在腦海裏,那個小身影開始變得偉大。

《微觀世界》是導演傑克貝漢《天地人三部曲》之一。電影沒有角色,沒有人説話,也沒有故事情節。描寫了在森林裏平凡的昆蟲們吃飯、搏鬥、生活的生活場景。雖然看起來像普通紀錄片,但導演在旁觀者的立場上記錄了不平凡的生命歷史。這裏有所有有感情、思想、夢想的昆蟲,為我們詮釋生命的意義。

有時候,我會想起傑克貝漢花了20年的時間拍攝《微觀世界》這部電影,想起只有“理想的”糞殼郎的普通糞殼郎。走在“崎嶇”的小石頭路上,移動着比自己大三倍的糞球。我還清楚地記得糞球紮在樹枝上,經過漫長的努力才拔出來的那一幕。於是,畫面漸漸擴大,發現糞殼郎所走的“崎嶇的山路”不過一兩米長。其實,電影也透露了“人之蟲平等”的信息。就像那隻“噁心”的蝸牛。不要小看那兩隻小昆蟲。即使是小昆蟲也能有“像人類一樣的感情”。看完《微觀世界》那天,我回家路過小區花壇時,看到一隻蝴蝶在頭頂上飛,就像兩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在玩。這是我看到兩個女孩在追蝴蝶跑,一邊跑一邊喊道。 “快來看兩隻蝴蝶! ”“嘻嘻,真漂亮啊。 ”那一刻,我覺得少女的影子變成了一隻輕盈舞蹈的蝴蝶。揉了揉,彷彿明白了深刻的道理。

我寫完這句話時,馬上想起了同學説的那隻“噁心”的蝸牛。其實,無論是在自然中,還是在人類社會中,“人人平等”。他們和我們一樣是宇宙誕生的生命,小巧偉大地存在着。如果“生命的最好解釋是什麼?我是個又小又偉大的小蟲,其中一隻説我是連名字都説不出的小蟲。小小平凡卻不那麼引人注目,偉大在於小小中演繹生命的奇蹟……。

《微觀世界》觀後感9

在課上看到微觀世界的時候,覺得雅克貝漢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有一顆熱愛自然的心、有一條尊重生命的靈魂,可以發現挖掘這麼多姿多彩卻一向被人忽略的小世界。後來上網看了介紹之後又多了很多崇敬,因為他把20年的材料剪成了73分鐘,這種決絕堅定想來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這也是他成功的因素吧。

就這部影片而言,內容紛繁,各類叫的出或叫不出名的昆蟲花卉,雅克貝漢為我們呈現了它們各種最有感染力和標誌性的畫面。

影片裏面記錄了很多種類的毛毛蟲,原本我對於這種蠕動的生物是有牴觸情緒的,但是當看到鏡頭下它們肥肥胖胖的身軀,頭上長得一對黑黑圓圓的小眼睛,發現它們也是有可愛的地方的。

鏡頭在螞蟻身上流連了許久,有一對捧着一顆水珠一起喝水的螞蟻,它們的觸角不停地碰觸着對方,也許是在休閒聊天。當它們一大羣出動尋找食物,看似矮小的個子力氣大着呢。有抱着米粒的、有抱着玉米粒的、有拖着一整顆麥穗的、還有鉗着一朵蒲公英的第一次知道螞蟻對於食物是這麼的來者不拒,而且一個個訓練有素,跑的很快,放到自己的儲物洞裏也是整整齊齊擺好的。然而總有那麼些不順心的事情,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沖刷了這個儲物洞,之後它們這些堅強的小兵勤快的搬出洞裏的泥塊,清理巢穴。

這部影片也不是這麼簡單的一部紀錄片,裏面內涵豐富:蝸牛的愛情,蝴蝶的繁衍,七星瓢蟲和小蚜蟲之間的弱肉強食,鐵牛的先禮後兵,屎殼郎的堅持不懈,會吃蟲的花的危險美麗鏡頭多次在昆蟲的小世界和人類眼中的大世界之間切換,明顯也是意味深長。大世界和小世界從本質上來説有多少不同呢?

結尾是任何看過的人都不會忘記的畫面,漆黑的夜色裏,水光粼粼,一個金黃的身影慢慢舒展,隨着它的頭、大長腿和翅膀一一顯露,所有人看到了一隻初生的生命!每個人都在讚歎造物主的神奇。

《微觀世界》觀後感10

見慣了高樓大廈,那麼,你知道昆蟲眼裏的世界是怎樣的嗎?

昆蟲的世界,可能讓人會覺得很神祕。它們雖然渺小,但它們眼裏的“小千世界”同樣精彩,絲毫不比人類的世界遜色。

《微觀世界》這部電影就以獨特的視角將一個昆蟲世界展現在我們面前。

在放大無數倍的鏡頭下,蜘蛛坐在昨夜織好的網上,正等待獵物的到來;花朵將皺皺的花瓣展開;一隻小昆蟲在用露水“洗澡”:只見它搓搓手臂,搓搓翅膀,還洗了把臉,實在太有意思了!

太陽升起來了,昆蟲們的一天開始了。平時看似悠閒的昆蟲,此刻卻都為了生存而忙碌着:螞蟻正四處尋找食物搬回洞中;蜘蛛將獵物裹得嚴嚴實實,又迅速地補好損壞的網;而屎殼郎則倒退糞球,一次次上坡,又一次次滑下來,可它沒有退縮,艱難地推過了小丘。然而,糞球又被樹枝鈎住,屎殼郎改變方向,終於將糞球從樹枝裏推了出來。它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令人敬佩。

其他的昆蟲也都在做着各自的事情:蜻蜓在水面產卵,水蜘蛛用一個氣泡當“餐廳”享用食物,兩隻鍬形蟲在樹上打架……原來,昆蟲的生活竟如此有趣!

真正值得敬佩的還是導演——雅克·貝漢。他花了十五年的心血,換來了這部幾十分鐘的紀錄片。“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他十幾年的努力只是讓我們瞭解昆蟲的世界,讓我們看到昆蟲的精彩。

大千世界中昆蟲王國太微不足道了,可是,昆蟲的智慧讓我讚歎,昆蟲的勤勞讓我敬佩,昆蟲持之以恆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

昆蟲是渺小的,可我們難道不應該平等的對待它們嗎?我們要對任何事物心存敬畏,這樣才能瞭解它們不為人知的一面。

《微觀世界》觀後感11

雅克貝漢。一個我剛知道的導演,他花了將近20年的時間完成了一部震驚全世界的電影《微觀世界》。短短的75分鐘,他卻用了20年的時間詮釋了一個我們從未觸及的領域——昆蟲的世界。這部由 蜜蜂 螞蟻 甲蟲 蝸牛 瓢蟲主演的影片深深的衝擊了人們的視覺,也正是因為如此這部影片獲得了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攝影獎 、 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剪輯獎以及 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錄音獎。

看完這部影片讓我不得不讚歎世界的美妙,影片主要講述了蜜蜂採花、螞蟻搬家、甲蟲大戰、蝴蝶鑽出蛹殼、蜘蛛吐絲纏裹獵物、蝸牛互相擁抱、孑孓變蚊蟲飛出水面等場面,這些精彩的畫面,展示出大自然造物主的無窮奧妙,讓我感覺生命是如此的美妙,如此的不可思議。

看完整部影片,最刺激我大腦細胞表層的還是甲蟲大戰這一幕。一山不容二虎,兩隻甲蟲為了各自的生存不得不進行生死搏鬥,勝者為王敗者寇,這是大自然亙古不變的衡律。縱觀我們這個社會,雖然已經進入了文明時代,遠離了原始社會那種互相殘殺的時代,但是在我們當今社會“甲蟲大戰”這一幕有何嘗不是日復一日的重演呢?國與國之間會為了各自的發展互挑爭端;攤販間會為了各自的生意吵得面紅耳赤,大打出手;競爭對手之間會為了各自的前途互相中傷,互相誹謗;更有甚我們學生與學生之間也會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我們一直都在強調文明,可是現實當中的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卻是時刻可見。文明的競爭會推動我們社會的發展,可以促進社會的進步,但是我們必須要思考這種競爭是否已變質。

Anyway,也許是我杞人憂天了。但是我還是殷切希望我們的生存環境是一個積極的、和諧的環境,我們可以在和諧的環境中文明競爭,一同進步,而不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勾心鬥角,互相傷害。

《微觀世界》觀後感12

法國人的浪漫可不只在愛情方面,更多的還體此刻生活的方式 情緒以及細膩的心思。這不僅能在法布爾和聖埃克修佩裏身上體現出來,還有一部一九九六年公佈的紀錄片:。

用高超的攝影技術配合恰當的角度,將森林 草叢下的萬千微觀世界放大在觀眾眼前,展現了大自然中壯麗的奇觀。

這部記錄片把視角的轉換運用的十分透徹。開頭,攝像機的視角高至雲層之上,然後唱起了悠美的女聲,讓觀眾逐漸入迷,然後視角便從雲層上伴隨着音樂慢慢地來到地面上,眼前是一片蒼綠濃密的森林以及大片廣闊黃綠的草原,再逐漸潛入草裏匍匐前行。

與BBC和央視的大部分紀錄片不同,這部紀錄片惟獨一小段旁白解説,只作了個簡單的代入,剩下的萬千世界全由觀眾來體會,這也能增強這部紀錄片的代入感。

最具有特色就是的配樂,真配得淋漓盡致。比如屎殼螂那一段,屎殼螂伴隨着一曲歡快的交響樂,在一條蜿蜒的路上與它的糞球一同呈現。隨後,屎殼螂踢着它的糞球龜速地爬上一個上坡,音量又逐漸變小,使氣氛變得緊迫起來。突然屎殼螂不小心滾下了山坡,交響樂又放了一個高音和低音,宛如在戲謔道:“啊噢”。而後來,它又重蹈覆轍了一回,音樂的音速又突然變快,給一般的蜣螂運糞球的現象增色不少。

還有一段拍池塘上的情景,當烏雲開始聚集起來,音樂開始變得低沉,而後突然開始下雨,偌大的雨滴對水黽和水蚤來説是個大災難——這能將它們砸暈。它們開始四處亂竄,就像無頭蒼蠅般找不着方向。音樂又變成了災難片的音樂——突然地沉重了起來。可沒多久,它又轉回人的視角,轉成原聲,一看,池塘上有的只是一圈圈的波紋,一片靜謐。這精妙地體現了的“微”,將微觀世界裏小動物的“心情”精巧入微地“展現”在觀眾的眼前和耳旁。

《微觀世界》觀後感13

這是一部雅克·貝漢的紀錄片——《微觀世界》,它不僅給我帶來了視覺上的衝擊與震憾,更讓我對大自然產生了深深的敬畏。

從清晨的第一滴露珠到花朵綻放的每一個瞬間,再到一隻蝴蝶破殼而出的奇妙與美麗,這一個個美好的畫面,常常在不經意間從我們身邊一晃而過,很難引起我們的注意。但這部電影卻把鏡頭對準這些可愛的小精靈,近距離地觀察它們,讓人們看到了一個個精彩瞬間,真是讓我大飽眼福。

透過鏡頭可以看到,蜘蛛纏住蚱蜢並保護自己的高超技藝;蝴蝶在薰衣草花叢中飛來飛去,美若天仙;毛毛蟲和螞蟻大家族的團結友愛得到了大家的敬佩;而屎殼郎則為了那一坨便便傾盡全力地把它一路波折地運回窩中。

它們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它們積極樂觀地迎接每一天的到來,這一天在它們眼中再尋常不過,但在我們的眼中卻異常精彩。

屎殼郎運糞球的情節給我的印象最深,屎殼郎用它那強有力的後腿推着糞球前進,一路上經受了重重阻礙:有時被風吹倒,有時遇到一個小下坡滾出了老遠,但它總是頑強地爬起來,繼續向前走。後來,糞球被樹枝勾住了,它左看右看,拼盡全力去頂糞球,它把糞球往前往後不停地去頂,糞球還是紋絲不動。經過了一次又一次地努力,終於成功了。當看到這一幕時,我的內心被深深地震憾了。想想自己在學習上:每次遇到了什麼不會、不明白的難題,就不想去思考了,看了屎殼郎為了一個糞球而堅持不懈地去努力,我真羞愧呀!

《微觀世界》給我們呈現的卻是一個個壯觀的畫面,看似渺小的昆蟲面對困難、挫折和打擊時,創造了一個個奇蹟,確實值得我們人類學習!

《微觀世界》觀後感14

雅克。貝漢。一個我剛知道的導演,他花了將近20年的時間完成了一部震驚全世界的電影《微觀世界》。短短的75分鐘,他卻用了20年的時間詮釋了一個我們從未觸及的領域——昆蟲的世界。這部由蜜蜂螞蟻甲蟲蝸牛瓢蟲主演的影片深深的衝擊了人們的視覺,也正是因為如此這部影片獲得了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攝影獎、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剪輯獎以及第二十二屆凱撒電影節最佳錄音獎。

看完這部影片讓我不得不讚歎世界的美妙,影片主要講述了蜜蜂採花、螞蟻搬家、甲蟲大戰、蝴蝶鑽出蛹殼、蜘蛛吐絲纏裹獵物、蝸牛互相擁抱、孑孓變蚊蟲飛出水面等場面,這些精彩的畫面,展示出大自然造物主的無窮奧妙,讓我感覺生命是如此的美妙,如此的不可思議。

看完整部影片,最刺激我大腦細胞表層的還是甲蟲大戰這一幕。一山不容二虎,兩隻甲蟲為了各自的生存不得不進行生死搏鬥,勝者為王敗者寇,這是大自然亙古不變的衡律。縱觀我們這個社會,雖然已經進入了禮貌時代,遠離了原始社會那種互相殘殺的時代,可是在我們當今社會“甲蟲大戰”這一幕有何嘗不是日復一日的重演呢?

國與國之間會為了各自的發展互挑爭端;攤販間會為了各自的生意吵得面紅耳赤,大打出手;競爭對手之間會為了各自的前途互相中傷,互相誹謗;更有甚我們學生與學生之間也會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我們一向都在強調禮貌,可是現實當中的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卻是時刻可見。禮貌的競爭會推動我們社會的發展,能夠促進社會的提高,可是我們必須要思考這種競爭是否已變質。

也許是我杞人憂天了。可是我還是殷切期望我們的生存環境是一個進取的、和諧的環境,我們能夠在和諧的環境中禮貌競爭,一同提高,而不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勾心鬥角,互相傷害。

《微觀世界》觀後感15

我向來都比較害怕各種動物和昆蟲。當我得知《微觀世界》講述昆蟲的時候,我的內心還是有一絲恐懼的。説實話一開始近距離看到那些昆蟲的時候,我覺得有些噁心,但不知不覺,我就被書中神奇的微生物世界給吸引了。

沙子、水珠、各種植物和昆蟲,我們平時用肉眼看是如此平常,但在顯微鏡下面,沙子竟如同水晶般閃爍,這麼幹淨的水珠裏竟然藏着這麼多微生物,看得我直起雞皮疙瘩。各種植物和昆蟲在顯微鏡下面的結構是如此神奇。這讓我想起在學生時代上的生物課。那個時候我們最喜歡就是去實驗室製作昆蟲標本,在顯微鏡下面觀察洋葱表皮細胞。小時候,我們一放學做完作業,我跟夥伴們就會去山上採摘美麗的花草。夏天,會下到小溪去抓小魚小蝦。看到螞蟻搬家,我們會盯上老半天仔細觀察它們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在天地裏看到小蝌蚪,把它抓回來,會好奇地觀察它是如何長大變成青蛙,但往往等不到幾天,小蝌蚪就一命嗚呼了。現在我們長大了, 工作了,似乎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在跟網絡打交道。我們錯過了大自然中太多美妙的東西。《微觀世界》一書拉近了我與大自然之間的距離,讓我在微生物世界中進行了一次奇妙的旅行。

《微觀世界》中最令我感動的是兩隻蝸牛。雨後,兩隻陌生的蝸牛偶然在途中相遇,它們用觸角小心翼翼地觸碰對方。啊!是同類!還是異性!一剎那,愛情的火花迸發!隨着一首浪漫而激昂的音樂 響 起,兩隻蝸牛瞬間纏綿在一起,盡情享受愛情的美好滋味。它們雖然弱小,但對於愛情,它們絲毫不比我們人類遜色。我覺得一切語言在它們面前都顯得蒼白無力,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感受到這種山無稜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