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範文

當看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範文

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範文1

近日黃文秀的名字和事蹟從廣西傳遍了全國,她是廣西百色市樂業縣百坭的村第一書記,一個永遠陽光朝氣、笑容燦爛的姑娘,從貧苦大山走出,學業有成後毅然放棄大城市的優厚條件回到家鄉,不顧條件艱苦戰鬥在脱貧攻堅第一線,最終因遭遇山洪不幸遇難殉職。這個30歲的女孩,不施粉黛,不穿裙裝,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把“不忘初心”四個字詮釋的淋漓盡致。

不忘來處,銘記初心。黃文秀同志在北師大碩士畢業後,她沒有忘記還在貧困線上掙扎的鄉親父老,沒有忘記自己苦心求學走出大山的初衷,懷着一顆感恩之心毫不猶豫的選擇回到家鄉奉獻自我。廣大黨員幹部要學習黃文秀同志守初心、懷真情的精神,始終把人民羣眾裝在心中,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摒棄小我意識和享樂主義思想,同人民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做廣大羣眾的的貼心人。

勇於擔當,有勇有謀。百坭村是深度貧困村,初來乍到的黃文秀經常會“碰釘子”、吃“閉門羹”,面對鄉親們的質疑,她很快轉變工作思路,從幫助村民幹農活到下地種油茶,從閒話嘮家常到幫助村民申領扶貧貸款,這個女娃娃用真心一點一點取得了貧困户的信任和尊敬。黨員幹部們要學習黃文秀同志敢擔當、用真心的精神,多彎下身子傾聽,多深入基層體察,把為民謀福祉、解難題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只有做到“腳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用自己的智慧與行動解決困擾羣眾的一切難題,才能獲得人民的`信賴和支持。

不畏艱難,甘於奉獻。百坭村全村472户中有195户貧困户,得知要到這樣一個深度貧困的村子赴任,黃文秀沒有絲毫猶豫和畏懼,收起裙子、挽起褲腿,滿懷熱情和信心奔赴脱貧攻堅的一線戰場。黨員幹部們要學習黃文秀同志肯吃苦、甘奉獻的精神,在脱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堅持以民為本、吃苦在前,作風過硬、工作務實,用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詮釋共產黨員的擔當和作為。

黨員幹部特別是基層幹部要通過學習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蹟,傳承她常懷感恩之心、不忘初心使命的為民情懷,汲取她知重負重、直面挑戰、堅韌不拔的精神力量,學習她紮根基層、無怨無悔的責任擔當。只有俯下身去,沉下心來,為基層羣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永葆初心,牢記使命,才是對黃文秀同志最好的紀念。

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範文2

“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文物有效保護的探索者”改革先鋒稱號獲得者、“最美奮鬥者”稱號獲得者……作為中國文物保護領域國際合作的領軍人物之一,樊錦詩獲得過很多榮譽。1963年,她畢業於北京大學後進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歷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長、院長、名譽院長,為敦煌文化研究、保護和傳承奮鬥了56個春秋,至今仍在繼續做着貢獻。樊錦詩為敦煌莫高窟保護作出重要貢獻,是文化領域、文物戰線的傑出代表。

在宣講中樊錦詩介紹了敦煌文化燦爛輝煌的成就,強調了敦煌保護的重要意義,她從“守一不移”“擔當使命”“探索進取”“留住根脈,我們永遠在路上”四個方面講述她與敦煌之間的“情緣”以及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的研究、保護、管理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就。她帶領團隊致力於莫高窟的科學保護,敦煌學的深化研究,在全國文博系統率先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制定文物保護專項法規和辦法、建設數字敦煌檔案。通過多方面努力創新性解決了莫高窟旅遊開發與永久保護之間的矛盾,積極利用現代技術真正做到了讓莫高窟走出去、火起來。樊錦詩強調人才隊伍培養的重要性,敦煌研究院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幾代莫高人的付出。樊錦詩表示,敦煌研究院成立幾十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下,一代又一代莫高人傳承着“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在研究、保護、傳承、弘揚敦煌文化藝術等方面取得了成績。“新時代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不忘過去、把握現在、面向未來,莫高窟的保護乃至全國文物的保護任重而道遠,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探索創新,為中華文化的繁榮、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王吉德指出,“莫高精神”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文物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全力支持,是國家強盛、社會進步在文化領域的集中體現,也是廣大文博工作者的共同精神財富,是做好新時代文物工作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和強勁持久的精神動力。要大力踐行“莫高精神”,深入開展向樊錦詩同志學習的活動,學習她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紮根一線、愛崗敬業、擇一事終一生的家國情懷,求真務實、敢於作為、使命在肩的擔當勇氣,改革奮進、矢志不移、鋭意進取的創新精神,將“莫高精神”融入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實踐,爭做新時代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創新者和傳播者。

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後感範文3

隨着時間的交替,歲月的更迭,《感動中國》已經走過了十三個春秋,無論是多年前的《感動中國》還是如今的《感動中國》,每一個人物都令人感動不已,每一個事跡都催人淚下,每一個人的品格和精神,都是當下社會所珍視和敬仰的。

今年的《感動中國》,38歲的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廣陽鎮古城村王峯火海救人的事蹟讓無數觀眾淚奔。20xx年5月18日凌晨,王峯所在的村中的一處民宅突發大火,王峯發現火情後,三次衝入火場救人,20多位鄰居無一傷亡,而他自己則被燒成了“碳人”,最終在醫院因肺栓塞而搶救無效離世。如果説王峯第一次衝入火海救妻兒是親情使然,第二次衝入火海救老師和學生是責任使然,那麼第三次衝入火海救鄰居和其他人就是其淳樸善良、俠肝義膽的人性光輝,正如頒獎詞所言:他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他高貴的靈魂浴火涅,他在人們心中永生。

這是一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也是一個多元的社會,多元化的社會價值觀念雖有助於社會的正常運作和推動經濟發展,但同時也需要有一種能夠打動人們的精神力量,需要有一種能根植於人類靈魂的道德力量,需要有一種樂於奉獻、敢於擔當、立志進取、永不過時的榜樣力量,來與時俱進地為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傳遞正能量,而《感動中國》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具備這樣的力量。他們或是為國家和社會做出巨大貢獻,或是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亦或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他們用行動書寫着屬於國人的風骨和驕傲,他們的身上閃耀着人性的光輝,他們是民族精神的脊樑,也是人生價值的導向。

面對繁華與紛繁,《感動中國》讓我們能靜下心來思考,“我”是個什麼樣的人?“我”怎樣去做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有價值,我想,每個人都能從感動中國中找到答案,《感動中國》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播下一顆希望的種子,有一天它要長成參天大樹,且枝繁葉茂。

這個社會需要家國情懷,需要真善美,歲月靜好只因有榜樣前行。《感動中國》,感動你我,每一個人物都是在社會上豎起一個學習道德、崇尚道德的時代標杆,都是在弘揚一種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也許我們一生都無法感動中國,但一定要做到問心無愧,無論我們在什麼樣的工作崗位上,或風光,或平庸。《感動中國》每一次都會淚流滿面,感動滿懷。每一次結束的時候,我們都會收穫許多感動,而每一年將要開始的時候,我們期待感動已經在路。20xx,砥礪前行,向榜樣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