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老師》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老師》觀後感

《老師》觀後感1

早就聽説它是部好電影,卻一直沒得空那份心思去品評。零零碎碎看了好幾天,才看完,心情卻越發變得複雜起來。坦白地説,我是流着眼淚看完電影的最後一部分。

我不認為它是部喜劇,相反,它卻極為現實的手法描寫了一位教師的悲傷的內心世界,而這份悲傷裏卻也不斷地孕育着希望。苗宛秋,本已收到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最終因為政審原因沒有如願,成了一名老師。在他的班上,有桀驁不馴的洛小乙,温婉恬靜的安靜,新潮率性的關婷婷,是一個充滿了故事的班集體;在他的世界裏,有他潛心鑽研的教學,有他視如珍寶的榮譽,有他捉襟見肘的生活,是一個從未放棄精神追求的世界;在他的眼中,孩子們的學習是第一要事,但凡他能幫上忙的地方,他都竭盡全力,不想浪費耽誤任何一個孩子的前程,是一個不斷用自己的行動實踐教育情懷的師者。

“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給了我這段最好的時光。”這是影片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我相信也是打動很多觀眾的一句話。難忘的師生情,是人生最可珍貴的財富。苗老師的學生們從不理解他到理解他,從百般對他的自行車進行“刁難”到為了老師而四處尋車,從專制的師生大戰到融洽平和的氛圍,貫穿其中的是一種感動,這種感動就源於教育的力量,也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老師好,簡簡單單的三個字,卻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這份責任是種無形的鞭策力量。沒有那麼多繁文縟節的絢爛與奢華,不僅是學生對老師的一種禮貌和一聲問候,更是一個老師付出畢生心血和代價之後贏得的尊重與殊榮。

想起了曾經班上的一個叛逆的學生,曾經因為作業的問題被我罰站,而如今她自己也是一名老師,才更加體會當年我的心酸歷程。前不久,畢業有些年頭的學生來學校看我,當他們走上了工作崗位,發覺學生時代曾經對他們的要求、鼓勵甚至批評是如此的難得。我不知道自己會對他們產生多大的影響,不知道自己這個老師在他們內心來説是什麼樣的評價,是好評,抑或是差評?但是,有一點,我要肯定的是,無愧於良心當是對責任的最好詮釋!

身為老師的望其成才,卻有時不免遭受着學生的稚嫩抵抗;老師的求而不得,而學生為其努力,付出,感動,回報,並非刻意去想要得到回報,但是一切卻隨之而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也可以説,這才是人本來的樣子吧!

我喜歡教師行業的單純與快樂,這種單純與快樂,在影片中也有所體現,為了學生一切的學生好,一切為了學生好,為了一切學生的好。主人公苗老師為學生操碎了心,卻也會享受到學生進步後那種生活中的點滴幸福。

我幸福於教師行業帶來的幸福。決心以此為業,就必須學會接受,接受各種層次的學生,努力地教育他們並自得其樂,所謂“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決心以此為業,就必須從容面對職業生涯中的一切困難與險阻,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身為老師,不是幸運地遇到好學生,而恰恰是因為與學生的相遇,讓彼此美好。如果師生的每一個相遇,都是幸福的,那麼當老師,真好!

《老師》觀後感2

一位好老師,勝過萬卷書。

苗宛秋,顯然不是學生眼中的“好老師”。也許,還是最討厭的那一個。

他古板,禁止學生燙髮、化粧、塗指甲,在課堂上用紙巾當場抹去女孩的口紅。

他教條,沒收武俠小説,反對課外活動,全班同學好心幫他找回丟失的自行車,卻被他以缺席晚自習為由狠訓一通。

他唯成績論,一切向成績看齊,把班長頭銜硬塞給成績拔尖、但綜合能力平平的“乖乖女”安靜,引發班級民憤。

就是這樣一個“討厭”的老師,卻讓人紅了眼眶。他號召同學捐款救助生病學子,自己拿出了一個月的工資;他免費幫貧困學生補課,反被同行舉報開小灶;他用親身經歷勉勵學生參加大學聯考填報名校,去探索人生更廣闊的可能性……

很多人説,苗宛秋身上有自己老師的影子,可恨又可愛,可歎又可敬。苗老師,的確是千萬基層教師的一個“縮影”——他們有真實的困惑與突圍,也有真實的搖擺與堅守。在偌大的校園裏,他們教過的學生一批批地來了又走,去更廣闊的世界中探索無限可能。但他們的天地似乎永遠只有那麼小——小到數十年囿於一方黑板,小到眼中聚焦只有一根粉筆頭那樣粗細。

日復一日的重複教書,不算豐厚的物質回報,肩上沉重的家庭負擔,被學生怨懟時的委屈……大時代的洪流從苗宛秋的身上碾壓而過,原本可以通過讀書進入名校、改變命運的他,因為出身原因不得不選擇教書,選擇接受老師要面對的一切。

一度,我們以為苗老師放下了、釋懷了,卻在他與學生安靜的對話中,感受到了他心中的隱痛依舊:“如果你選擇北大中文系,那你的未來會有無限可能。如果你選擇保送讀師範院校,就要做一個跟我一樣普通的老師。”

安靜困惑地反問:“做老師不好嗎?”

苗老師苦笑一聲,歎道:“不好……也好。”

不好在哪?工資捉襟,分房受挫,晉升受阻,就連幫貧困學子免費補課,都被同行舉報捱了處分。好在哪兒?或許,只有老師這一種職業,能夠用潤物無聲的方式,影響一代代莘莘學子的認知和思想。

臨走時,苗宛秋給同學們在黑板上留下了一段話: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我才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字裏行間,寫滿了一名普通教師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職業的全部真相之後,依然選擇熱愛它。

在青春勃發的年代,老師都曾參與到你我的生命與情感中。只可惜,學生時代的我們年紀太輕、目光太淺,對於老師的印象常常簡單而粗暴。只有長大後,回頭望時,才能從更多維度看到老師所承載的壓力和重擔,感受到老師質樸的熱愛和堅守。

記得國中的時候寫文章《我想從事的職業》,毫不猶豫地寫了“想成為一名語文老師”。語文老師閲後,找筆者談心,神情語調和電影中的苗老師如出一轍,當時的自己懵懂未知,只覺得教師的職業光鮮亮麗,在黑板前揮斥方遒、妙語連珠,令人心生敬意。如今卻在電影中感受到了教師職業背後鮮為人知的艱與難,體悟到了“教師”二字沉甸甸的責任和重量。

芳草地,紅磚牆,青春歲月可追憶卻回不去。《老師·好》以時間為線,串聯起了學生時代的顆顆珍珠。交疊在心頭十餘年的師生情,彷彿也在珍珠的光澤中被怦然激活,熠熠閃光。

老師的好,長大後的我們,終於懂了。

一句遲到的“謝謝”,獻給親愛的你們。

《老師》觀後感3

最近,學校給老師們佈置了一道作業———觀看電影《老師好》,並寫一篇觀後感。説實話,我本人不愛看電影,更何況是有關老師有關教育的電影,就更提不起興趣。即便是學校提供電影票、不計請假,也還是沒能去影院看成。但我還是在網上了解了一些內容,看了幾個片段。現在,就這部電影折枝摘葉地簡談一些個人拙見感受。

電影《老師好》以苗宛秋老師(于謙飾)為核心人物,講述苗老師與學生們的“鬥智鬥勇”的故事,再現了八十年代的師生百態及師生間的純真情感。預告片的配樂時髦動感,辦公室跳的disco、推騎着的“二八”自行車、揹着軍挎包等畫面,還原了八十年代的真實生活。主題宣傳海報中:“憑什麼,就罰我一個”、“有我在,看誰敢搗亂”、“好想念,有你的時光”等金句再現了這些富有個性的學生們與霸道威嚴的苗老師之間的情感走向,也不禁勾連起作為現今時代的老師的我少時的回憶與感慨。

影片《老師好》體現了三代老師的故事,苗宛秋在他老師的點撥下走上了教書育人的道路,多年後他又以自己的方式不知不覺影響着調皮學生王海。年代不同,但其中師生之間的情感內核卻沒有改變。老師的望生成才,學生的稚嫩抵抗,老師的求而不得,學生的為其努力、付出、感動、回報,並非刻意去想要得到回報,但是卻隨之而來,你可以説是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也可以説,這才是人本來的樣子。這也是那個時代雖沒有更多物質回報但卻依然執着奉獻付出的純真與高尚,當然,這些也依然被當今有良心的老師們傳承併發揚着。

整部電影平淡真實地再現了一個個真實存在的人,從而賦予了電影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好看而不落俗套,走心而有力量。“不是在最好的時光中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給了我這段最好的時光”,不僅是苗老師的心聲,同樣也是學生們的心聲。《老師好》對現實生活中師生情恰如其分的深刻反思與再現,直擊人心,它沒有去刻意迎合觀眾,而是用最大的誠意尊重觀眾。

“老師好”,這三個字,簡單、平凡,沒有那麼多繁文縟節的絢爛與奢華,我每天都會聽見學生對我説無數遍,但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覺得它是如此神聖與讓我感慨。

“老師好”,這三個字,不僅是學生對老師的一種禮貌和一聲問候,更是一個老師付出畢生心血和代價之後贏得的尊重與殊榮。

因為自己是老師,所以對影片裏的劇情感同身受,因為自己也是默默耕耘的班主任中的一員,所以觸景生情以至於要禁不住的淚流滿面!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無論何時,我們都不能忘記老師對我們的悉心教導,不能忘記老師的良苦用心,更不能忘記老師對我們的陪伴成長。不做老師,不會明白老師聲嘶力竭背後的期望;不做老師,不會懂得老師嚴厲要求背後的渴望。

當影片裏的插曲《讓世界充滿愛》和《誰》響起的一剎那,我內心瞬間有一絲過電般顫動……當看到苗老師臨走時在黑板上寫下“不是在最好的時光中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給了我這段最好的時光”,我禁不住的淚流滿面……

《老師》觀後感4

在這個非凡的下午,我不予尋常的經過了一個半小時的黑暗獨奏的“交響曲”,但,在這既漫長又短暫的時間裏,我卻領悟了也許我一生都無法獲得的歎悟,這是一種大徹大悟的傳遞,它在冥冥之中令我們心中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這份恩情包含了太多,以至於可能讓我無從下手,但把所有的恩情相串聯,你會發現這一切恩情的源泉,卻是那份渺小卻又偉大的恩師之情……

這部感人肺腑的電影的開頭是一位戴着副眼鏡,長得白白淨淨的一位姓錢的老師接管了一所國小的四年級的最差的一個班級,他沒有用有色眼睛去看待這些學生,他用他的善良、質樸、純真與這羣孩子打成一片,以至於到了後來孩子們都叫他“哥哥老師”,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這個倒數的班級一躍成為年級第二的班級,並且他用他的堅持不懈讓所有的家長都明白了教育對於孩子的義務,但是到了最後,這位風華正茂的老師在病魔的摧殘下離開了人世,只留下他那段啟人深遠的故事和那永不垂朽的精神……。

當看見一位“白麪秀才”與“各路小霸王”麥芒相對的時候,我不禁為這位“弱不禁風”老師捏了一把汗;當他用他的獨特教育方法降服全班的時候,我從心底裏由衷的敬佩這位老師;當他為了每一位孩子不惜每一家、每一户的去拜訪這些家長的時候,我為他所流下的汗水感動不已;當他在女友與孩子們之間抉擇時義無反顧選擇孩子,我為他這種付出讚不絕口;當他在最後的時刻裏將最後的那個大拇指給了那個孩子時,我為他這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流下了滾燙的淚珠,看着他最後時刻落下的剎那,世界彷彿凝結,一切不復存在,留下的,僅僅留下的,是那張蒼白的面孔之後所藴藏的無限的恩師之情,也是生命之歌最後的天籟絕唱……。.

就是這樣的一位偉大卻又渺小的老師,一瞬間,在我黑暗的世界點亮了一盞亮着微微白光的亮燈,它讓我發現了我身邊——一羣默默無聞為我們付出的老師們,她們那一張張平易近人的臉龐,不知何時在我的腦海裏格外清晰,也許有的時候我們會為她們的教育不屑一顧,也許我們還會因為她們的説重了的一句話而對她們冷冷清清,但是當我看到這樣一位老師時,我震撼了:原來,我們的這些老師都是為了我們好,原來,這是她們恨鐵不成鋼的表現,原來,天底下沒有一個老師是不愛自己的學生的!可能我們永遠不會發現,她們總是步履匆匆,她們的吃飯比我們都要快上許多,她們生病了也只是利用放學才偷偷跑去看看。魯迅説過:“時間就像海棉裏的水,只要願意,總會有的。”她們如此擠兑自己的時間是為了誰?毫無疑問,正是我們這羣懵懵懂懂的孩子們呀!她們把所有的一切都給予了我們,現在,我們,是否又將行動了呢……。

恩師,您“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情懷我們已經明瞭,只願您為了自己的身體放慢一點腳步,吃慢一點午飯,看慢自己的毛病,因為,您與我們早同於親人,我們只願您精神煥發的站在我們的講台上,不再是那滿是血絲的紅眼……

這樣的老師怎能不被我們所尊敬?

《老師》觀後感5

“沒有壞學生,只有壞老師”,觀看《嗝嗝老師》後,這句話在我的腦海裏久久盤旋揮之不去,苦苦思索直至它在我心裏生根發芽,因為在主角奈娜身上折射出的我作為一名成長顧問應有的品質,奈娜努力向上、以心育人不誤人子弟,而我要勤勉思索、以身作則,同為育人,奈娜有所得,我亦有所悟。

一、“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每個人所處的環境、家庭狀況、接受的教育、社會經歷是不同的。因此,性格和愛好也就不同,都會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志趣和感情。作為東方康明的成長顧問,我應該像奈娜老師學習,用耐心與寬容對待學生們,將心比心的去了解學生們,發現他們的長處或不足,明白他們的所需所想,並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們。人無完人,如果把缺陷、不足比作一道裂縫,我們應該知道,只要在合適的時機下,這也是光可以照進來的地方。

二、“同心山成玉,協力土變金”。

上課的第一天,孩子們就給奈娜來了個下馬威,在椅子上做了手腳,奈娜結結實實地摔在地上。此後,更是花樣翻新的各種惡作劇。他們挑釁奈娜,打賭她幹不了幾天就得倉皇而逃,像她的前任一樣。直到有一次,惡作劇鬧得實在大了,驚動了校長。他們本以為會受到責罰,沒想到,奈娜替他們頂了鍋,把責任都包攬到自己身上。從來沒有人這樣做過,他們面露驚詫。也由此,他們的內心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們開始接納奈娜,這個人,好像是對我們好的,是會為我們着想的。孩子們也漸漸的開始認同、信任奈娜老師。在日常生活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對老師的認同感十分重要,凝聚力十分重要,認同了你這個人,才會認同你做的事。你説的話,做的事,他們才能聽得進去。集體,是為了實現一個共同的目標而集合起來的一個團體,需要的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需要的是分工協作,優勢互補,需要的是團結友愛、關懷幫助,需要的是風雨同舟,甘苦與共!“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

三、 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經常會遇到諸多不順.

社會誘惑多能否堅持自身的原則,遇到困難是否迎刃而上?上天不會虧待每一個持之以恆的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對自己的人生保持足夠的耐心,一路向下紮根,向上生長,人生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只要堅持,我們一定會活成自己渴望的樣子。

四、“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影片中奈娜如一株向陽花般倔強地生長向上,在不斷地學習中綻放自己,點亮學生的心靈。

其實人的一生實際上是不斷學習的一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作為成長顧問,更要以敏鋭的知覺,跟上時代的步伐。加強學習,不斷增強本領,既要多讀有字之書,也要多讀無字之書,作為管理老師,我需要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我,完善自身,這樣才能更好地去管理學生,同時要言傳身教,引導身邊的人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東方康明學生之家發展至今,為數之不盡的學生們提供了最最優質的服務和引導,老師們的素質對學生的成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我們要堅信沒有壞學生,只有壞老師這句話,勉勵自我,提升自我,為了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老師》觀後感6

為了積極響應XXX校黨委學工部、黨委宣傳部的號召,XXX院於20xx年3月9日組織學生觀看《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大型紀錄片,該紀錄片共四集,講述了80後青年女教師張麗莉,在失控的汽車衝向學生時,一把推開了兩個學生,而自己卻被車輪碾壓,造成全身多處骨折,雙腿高位截肢。各同學都為女教師張麗莉所具有的崇高精神而震撼和感動。

張麗莉是我們心中最美麗的教師,她踐行了中華民族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彰顯了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堪稱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範。無論我們將來是成為一名人民教師還是從事其他的行業,張麗莉都是我們心中永遠的榜樣,作為一名老師,她用實際行動教育了千千萬萬的人,告訴了我們一個很簡單但又非常難做到的做人準則“捨己為人”。張麗莉,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師,卻在她美麗年華之時,用生命和幸福來詮釋了這個準則,成為大家心中的楷模。

愛心和責任,是新時代師德精神的靈魂。師愛,是一種高尚之愛、無私之情。張麗莉之所以令人欽佩、讓人感動,正在於她在電光石火的一剎那,作出了超乎尋常、不同於一般人的選擇——犧牲自己、保護學生。張麗莉的高尚行為,充分體現了人民教師始終以學生為本的無私精神,塑造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詮釋了高尚師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張麗莉無愧於人民滿意的教育事業,是當代教師的優秀代表。

高尚師德彰顯在危急之時,卻孕育在教育教學點滴之中。張麗莉對學生像媽媽一樣的慈愛,純潔無私的大美,並不只是閃現在救人的一瞬間。她從不請一天假,從不落一節課,從不放棄一個學生,為了學生健康成長,張麗莉甚至可以捨棄自己的一切。這種在教書育人崗位上平凡堅守、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是關鍵時刻捨身保護學生的力量源泉。我們相信,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對學生的愛早已深深植入張麗莉的心靈深處。高尚師德,是廣大教師長期歷練、不斷積累的結果。自從走上講台那一刻起,人民教師就已經擔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會他們做人,還要以自己的責任甚至生命保障學生的安全。張麗莉今年只有28歲,是一名“80後”教師,卻在關鍵時刻承擔了比她的年齡沉重得多的擔當。張麗莉的高尚行為向世人昭示:中國的年輕一代是值得信賴、堪當重任的一代,中國的年輕教育工作者更是充滿希望和有崇高責任感的一代。優良傳統和時代精神必將在他們的身上不斷髮揚光大。張麗莉的英雄事蹟和引發的社會反響也充分説明:師德是社會良心的重要標誌,是社會道德的重要標杆。廣大教師只要真正做到“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就一定能在老百姓心中樹起一座令人景仰的豐碑。張麗莉是我們的好教師、我們的好榜樣。作為一名師範大學的學生,我們更應該向張麗莉學習,學習她忠誠於教育事業的堅定信念;學習她臨危不懼、捨生忘死、奮不顧身的崇高品德;學習她關愛學生、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

《老師》觀後感7

伴隨着悠揚的歌聲,一隻蝴蝶優雅地停在了一張照片上,褪色得發了黃的紙張似是一個易碎的夢,輕輕撫過,一段似水流年的記憶畫軸在我面前緩緩展開,上面的三個大字紅得有些醒目——《老師好》。

這是一部青春勵志類電影,講述了一個被人尊為“苗霸天”的高中教師——苗宛秋與一羣熱血少年“鬥智鬥勇”、不斷成長的故事。電影有笑亦有淚,有喜亦有悲,有互相幫助、同甘共苦的同學情,亦有讓人為之動容的師生情。

影片中的苗老師讓我最為敬佩。他是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他在學習上嚴厲苛刻到不近人情,對於每個學生都寄予厚望,從未放棄任何一個人,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就算所有人都放棄了你,那個願意批評你的老師,是在你跌落進懸崖時,依然拼了命抓住你雙手的人。”苗老師不正是這方面的典範嗎?而在生活上,苗老師卻如同一個“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好每一個人:他自費買巧克力分給大家,讓大家在艱苦時還能感受到絲絲甜意;他發動大家捐款並將自己一個月的工資捐給一個貧困生治病,讓那個學生重拾信心;他不辭辛勞地尋找班裏一個被眾人放棄的“小混混”,以一已之力拼命將那個“小混混”從懸崖上拉回來,讓“小混混”堅定了學習的信念;他免費開辦補習班,為礦工子弟“傳經送寶”。

數不勝數的畫面,讓我看見了一個正直誠實、善良勇敢、兢兢業業、勤懇認真的為人師表的典型教師形象。這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班主任——張老師。

張老師五十幾歲,已近退休的年齡了,教育事業已近尾聲,本可以安逸享受晚年生活。

可老師偏不。

老師投入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精力,從最後一名學生開始抓起——每天作業定時交,凡是遲交或不交的一個一個請家長;凡是課上稍有走神的,老師立刻喊其名字並讓其站着聽課;凡是作業裏出現低級錯誤的,老師豪不留情,嚴肅批評,讓你口服心服,無還嘴之力;凡是上學遲到的`,立刻被老師掛上“黑名單”,整整一天都讓你丟人獻醜……老師就是這樣日復一日、月復一月,不斷地揮舞手中的教鞭,拼命地將我們往前趕,不管我們有多少怨聲載道。

起初,我也不理解老師的不近人情,被罰站聽課我也曾羞得面紅耳赤,甚至一度給老師貼上“狠、怒”的標籤,一度自以為是過,可當老師“刷刷”揮舞教鞭時,我沒注意到老師發紅了的眼眶,只注意到她毫不手軟地打着學生的掌心,那“啪!啪!”聲聽着讓人心驚膽顫,我覺得老師太認真,對學生太狠了。但看到這部影片,我想,我懂了——“那個管你最狠的老師,其實,愛你最深。”

只是我們正當不諳世事的青春年華,不懂得去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甚至以叛逆來反抗老師。但幸好,這段青葱歲月中,我們遇見了你,就像雲遇見了水,交織在一起,化成了人世美好的雨,讓我們不後悔負了這段時光。

老師,因為剛好遇見你,在我最美好的時光中。

《老師》觀後感8

寒假開學,教委辦安排我們全鎮老師讀書活動,我閲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感受頗深。剛看到書名,我心裏一想,哪種工作沒有委屈,何況是老師呢?作為老師要抱怨、要受委屈的事情太多了。以前,教師的事業被稱為是最光榮的事業。可是現在,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一家一個寶貝兒非常嬌慣。社會以及家長對老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工作中業不免受到很多委屈和抱怨。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抱怨是懦弱、無能的最好詮釋,他像幽靈一樣到處遊蕩、饒人不安。”在當今的社會,作為一名教師,最關鍵的是我們的心態,心態決定一切,心態會導致完全不一樣的發展走向。

常言道:高興也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作為教師我們要充滿智慧,要用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一些不好的心態,讓所有事情都順應自然,那麼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看到的羣體都是笑臉,我們是不是也就被感染了,也多了一些微笑,多了一些開心。有些老師,上課時看到學生做小動作就大發雷霆,因此影響的不是犯錯誤學生一個人的情緒,老師的情緒也不會好了,自然而然全班的學生情緒都被帶動了。很多時候,學生的小錯誤,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麼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因此,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擇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學會欣然接受。

有的老師經常經常抱怨: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不聽話?怎麼那麼調皮?怎麼那麼難教?怎麼那麼不喜歡學習?為什麼家長怎麼也不管管等等。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孩子們總是這樣,什麼事情都不放在心上,要不了多久就忘得煙消雲散了。有時候學生作業沒做齊,也許家裏有事,沒來及做,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老師這樣一想,心態就會好了很多,對待偶爾出錯的學生態度也就變了。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孩子的家庭環境大不相同,他們對事情的心態也很不一樣。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仔細分析,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方法。愛不是隻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於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症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我們的手中。我們應該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更多的師做人處事的道理。我們給學生希望,他們就成為我們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對自己的希望呢,還是苦着面對自己的希望呢?笑着面對希望,希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

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我們要努力地做個陽光老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這樣,在工作中,我們的抱怨也就少了。

《老師》觀後感9

千千萬萬醫護人員在疫情前,他們是身披白色戰袍的戰士。儘管面臨着未知與無奈,他們依然勇做逆行者,衝鋒在前,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救死扶傷,為我們驅散疫情陰霾。他們看似普普通通,卻有着最耀眼的神性的光芒,正如塞涅卡所説的“真正的偉大,就在於擁有脆弱的凡人的軀體卻具有不可戰勝的神性”。

生活的美好往往與我們不期而遇,意外亦是如此。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使得今年春節少了些祥和與喜悦。我們乖乖待在家裏,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便是拿起手機關注最新疫情報告,就連那些平日裏稍顯固執的長輩們,也乖乖地待在家裏期待着勝利的到來。在觀看了疫情防控特別節目《老師請回答》之後,我的心中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觸。節目中主持人拋出的第一個問題便是——何為逆行者?那麼何為逆行者呢?呼籲所有人“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可自己卻在深夜坐上了奔赴武漢高鐵的鐘南山院士便是逆行者;頂着巨大的壓力向全國人民拉響第一聲警報的吹哨人李文亮便是逆行者;獨自驅18小時從四川前往武漢支援的影像科醫生黃維便是逆行者;毫不猶豫剃光自己頭髮的90後醫生單霞便是逆行者......節目中,當主持人採訪那些逆行者們的時候,他們告訴主持人:“我們不為什麼功名利祿,只為救死扶傷是我們的職責所在。”簡單樸實卻鏗鏘有力的文字,無疑不在向我們彰顯着“逆私情,行公義”的博大情懷,這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

這世上可能確實沒有超級英雄,不過是無數人都在發一份光,然後螢火匯成星河。無數醫療團隊,護理人員,他們迎着危險,在武漢封城後逆流而上,為了救治更多病人,毅然站立在抗擊疫情的一線。無數的警察、軍人、記者、工人、快遞員、志願者們,為了保障人民基本的生活安全和生活需求,在這個疫情蔓延的情況下仍堅持工作。還有無數雖然不能站在一線抗擊疫情的普通人,他們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為抗擊疫情奉獻出一份力量,這些力量匯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中華民族巨大的凝聚力,我相信在這股力量的推動下,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迎來春天!

今日在觀看了節目過後,我對自己心中的那個方向便更明確了——努力掌握知識,提升自我,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將來有一天也可以為社會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作為一名師範專業學生,我很幸運在不久的將來我能如願從事到我所熱愛的教育工作,我想用我自己的熱愛和所學,為培養優秀的人才打下基礎,將我們的社會建設得更加出色。感謝逆行者們,讓我更加堅定地向前走去,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我一定會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無論在哪裏,都要充滿正能量,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發光發熱。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我堅信比病毒蔓延的更快的是愛和希望。“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櫻花盛開的武漢,一定會一如往常般繁華美麗。

《老師》觀後感10

這是一部以1985年為故事背景,以苗宛秋老師為核心人物,以苗老師與學生們的“鬥智鬥勇”的學校日常為線索,再現八十年代的師生百態的懷舊學校喜劇片。

電影講述了苗老師(學生送外號苗霸天)與三班孩子從高一到高三,三年間普通、平凡的故事。學生高一剛接觸苗老師時對他是怕,之後受不了他的專制管理,開啟了八十年代特有的師生大戰,大戰以苗老師的自行車為線索展開,發生了一系列令人捧腹,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隨着時間的推移,交往的加深,學生漸漸理解了老師。明白他是當年的大學聯考狀元,卻因時代原因與北大失之交臂。在自我語文老師的鼓勵下,他報考師範,成為一名語文老師,並被分配到縣城任教。這些經歷,也成了學生們努力的動力,三班的班長安靜就發誓非北大不考。但命運常常不如人願,安靜為了幫因給學生補課被停職的苗老師説情,歸途中出車禍,沒法參加當年的大學聯考,之後連續兩年去考,也沒考好。

如果用一兩個關鍵詞概括觀影人的表現,大概是笑和淚比較適宜。整部影片充滿了喜劇色彩,苗老師的嚴厲、與學生間鬥智鬥勇,學生捉弄、報復老師等情節都是以詼諧、幽默、搞笑的方式呈現的。所以,觀影現場爆發出陣陣笑聲。笑聲結束,時不時又會傳來抽泣聲。是的,是影片中的師生情、同學情深深感動着我們。

這部影片選材學校生活,關注師生關係,思考什麼樣的老師是優秀老師。高三畢業之際,苗老師悄然離開,應當是當下對那個年代老師的一種反思。他究竟算不算是個優秀老師?算嗎,似乎不對,他將當年自我沒實現的夢想強加到學生頭上,逼着學生去實現。可這難道又錯了嗎?他愛學生,為班裏長腦瘤的學生捐了一個月工資,到處找回混混隊伍中的男一號。他悲傷着學生的悲傷,歡樂着學生的歡樂,時時督促學生爭分奪秒的學習。這樣的老師難道不優秀嗎?可他沒有私心嗎?當然有,學生的好成績能給他好聲譽。但他不收補課費,免費給學生補課,又説明了什麼?

這些只能説明,這部影片中的苗老師是立體的、多元的、複雜的。現實中的老師又何嘗不是如此。影片結尾,三十年後,白髮蒼蒼、顫巍巍的苗老師拄着枴杖去看截肢的安靜,也許是發現了把自我的意志強加給學生,那是不合理的。他當年的離開是反思,三十年後的看望是愧疚,是懺悔!

身為老師,影片中的許多鏡頭在我的育人歷程中也真實出現過,我與學生間也發生過“自行車”故事,我也有過如苗霸天般的強勢、專制,也憑藉一己之力努力為貧困生拉資助,也與學生上演過聚聚散散的故事。這些,不是一兩個詞,就能夠平面化概括的。

影片是首尾呼應的。以“每個人的人生都因相聚而幸福,當然也有離別的痛苦......”(大意如此,記不準了)開頭、結尾。

影片最讓我感動之處,是片尾將所有參演人員名字都打出了,包括沒有一句台詞的演員。這應當是對每一個勞動者的尊重。

影片另一亮點是吳京、張國立等眾多實力派演員的加盟。這些明星加入,除了商業研究外,還有對老師這一羣體的尊重吧。正如影片所傳達的:不是幸運遇到好學生,而是與學生相遇,讓彼此完美。如果師生的每一個相遇,都是幸福的,那麼當老師,真好!

《老師》觀後感11

含淚看完了張麗莉老師四集紀錄片,又一次經受了精神的洗禮。張麗莉老師的行為表現了一名人民教師慈母般的大愛情懷,展現了純潔無私的大美形象,體現了中華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美女教師”張麗莉事蹟在感動中國的同時,也給我們每個人最真實的感動。作為一名70後的女教師,我要以麗莉老師為楷模,學習她愛崗敬業、忠於職守的崇高品質和心繫學生、愛生如子的高尚師德。最美教師,美在大愛。最美教師,美在責任。

張麗莉老師面對生死考驗,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毫不猶豫,奮不顧身。她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揚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用英雄的壯舉詮釋了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是當代優秀青年的傑出代表。

英雄的產生絕不是偶然的,因為在她身上早已印證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

張麗莉老師家庭經濟狀況並不寬裕,但她連續三年每月從微薄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錢資助貧困學生。由於學校維修九年級學生搬到第四中學,離家遠的孩子很多,有些孩子來不及吃早飯,她就自己出錢買一些餅乾放到班級。學生生病了,她買營養品去看望:學生過生日,她在黑板上寫上祝福的話:夏天天熱,她在地上撒水為學生送來清涼:冬天天冷,她用電水壺燒水給學生送來温暖:體育課下大雨,他把自己的傘和衣服讓給學生:家長會天氣熱,她自己掏錢給每位家長買冰棍:放學時學生等不到家長,她主動打車送孩子回家。正是這種愛心,這種責任感,熔鑄了師魂的真諦。

張麗莉老師參加工作以來,用他的全部熱情和勤奮進取鋪設了無悔的從教之路。她虛心向老教師學習,在師傅課堂上聚精會神,一直堅持聽課五年,事發當天還連續聽課兩節,聽課學習成了她的一種習慣。她承擔兩個班的教學任務,盡職盡責,兢兢業業。她把每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放在心上,一視同仁,寧可放棄休息時間也不願放棄一個孩子。在九年級一次考試中,王睿同學的語文成績很不理想,心情不好,她擦去還在的淚水,想媽媽似的説:孩子,再哭我會心疼的。來,老師幫你分析原因,咱們一起努力把成績提上來,一席話,讓孩子心中的悲傷全部融化在這温暖中,變成了向上的動力。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着為師着對職業的熱愛,學生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份感動,一份無私,一份熱愛。

張麗莉老師的座右銘是“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她經常在網上進行教育教學交流互動,積極參加市、區、校的教學教研活動,還自己出資購買了大量的學習資料,專業水平的到了較快的提高。在年輕的班主任當中,她是最讓家長信服的好朋友,領導放心的好同志。她用執著的熱情收穫了累累碩果,多次被評為學校優秀教師,她工作“像拼命三郎”每天早來晚走,經常帶病工作。

還記得麗莉老師説的那句話嗎:“很多人把教師比作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而我覺得老師更像火炬,熄滅了自己,傳遞了光明。”這就是麗莉老師對自己職業的理解。在講台下,麗莉老師面對生與死的無私和無畏的選擇,更是給我們所有人上了一堂最生動的人生課,也為師德這兩個字做了最完美的詮釋。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除了感動、除了流淚、除了歎息之外,也能夠行動起來,更多一些善良、更多一些勇敢、更多一些堅定、更多一些信念,讓這堂課發揮它最大的價值!

《老師》觀後感12

中國婚姻家庭不是簡單的二人世界,而是牽扯到上下三代以及複雜的社會關係。電視連續劇《我的體育老師》講述了一個90後的女生王小米與離婚後的70後體育老師馬克,在婚後發生的一系列家庭矛盾和社會問題,同時也反映了馬克和田野離婚後兩人的感情糾葛以及孩子的生活處境。劇情波瀾起伏,環環相扣,引人入勝。表演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生動感人。人物感情細膩,問題刨析透徹,且有思想深度,反映了當前都市婚姻家庭的現實問題。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由於東西方文化、傳統觀念與現代意識的碰撞,人們的價值觀受到強烈衝擊,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該劇向人們展示了一個較為普遍的社會問題:一是在中年羣體中,當人們面對死水一潭的婚姻家庭和毫無激情的感情生活,面對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嚮往,表現出對婚姻生活的失望和厭倦,對人生的痛苦和無奈(如體育老師馬克和妻子田野);二是由於社會競爭激烈,年輕人就業困難,缺乏創業精神,追求傳奇生活,以及對愛情婚姻認識浮淺,出現了年輕女性追求中年大叔,即“老夫少妻”現象。如小後媽王小米,雖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愛情,但面對雙方家人的阻撓和反對,難以得到大家的認可,導致生活的艱辛和婚姻的磨難;三是由於社會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逐漸拋棄傳統觀念,嘗試新的生活方式,努力開拓富有個性的全新事業,人格更加趨向獨立;四是受傳統觀念影響,雖然老人們極盡全力,使出渾身的解數,力圖維持或挽回兒女們原有的婚姻家庭,但都無濟於事,新舊觀念的交鋒不可調和,難以逆轉,引發出很多矛盾。以上問題在全社會帶有普遍性。

總之,雖然該劇具有較強觀賞性和思考空間,認識深刻,耐人尋味,是電視劇《大丈夫》的升級版,但同時在價值取向、邏輯推理和情節處理等方面還存在以下幾點不足:一是在當前社會,一個花樣青春的年輕美女追求一位平淡無奇、沒錢沒車沒房,還外帶兩個拖油瓶的中年男人,到底圖什麼?難道只是為了追求一個安心平淡的生活這麼簡單?因為王小米的認識水平或“三觀”還沒有到達唯美的境界,所以不現實,也不可信,不知編劇們到底要説明什麼?難免讓人感到是一部“老夫少妻”的鬧劇;二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親情和血緣是無法取代的。王小米純粹的、柏拉圖式的愛情是不現實的。當夢醒之後,連她自己都不知道到底在追求什麼?作為一部影視劇,在價值取向方面缺乏邏輯性和理性考究;三是馬莉作為十五歲的中學生,少年老成,在父母的感情生活中表現的過於成熟,戲演的太過,且不應該,失去了少年時代的天真和快樂;四是全劇結尾一路暢通,過於理想化。如王小米婚姻生活如願以償,最後還生了一對雙胞胎;邱楓跟隨娜娜輕易去了美國;田野順利開辦美容院,並任總經理;趙總被騙倒閉,甘願去田野美容院“打工”;婆婆丈母孃態度急轉,不夠自然,匆忙收場;五是同類型的電視劇太多,讓人感到審美疲勞,如《急診科醫生》《一僕二主》《蝸居》等,哪一個不是大叔和小姑娘的搭配?不知編劇導演們在倡導什麼?

《老師》觀後感13

有人説,老師是一種情懷,是一種熱愛,是青澀年華里最美的引路人;

有人説,老師是一種信仰,是一種堅持,是用粉筆書寫明媚四季的工匠;

還有人説,老師就是一份責任,無論鮮花還是荊棘,平坦還是泥濘,都會永遠帶着愛在路上前行。

《老師好》這部電影猶如歲月凝成的珍珠偶爾放在地上是冰冷的,拿在手裏卻炙熱燙手,那份温度裏有你,有我,有他,有記憶串聯的每一個故事。

《老師好》是校園青春片中少有的以“老師”為視角展開的故事,講述了由於謙飾演的老師苗宛秋與學生們的“鬥智鬥勇”的有趣故事,再現了八十年代的師生百態及純真情感。整部電影對刻意的戲劇衝突進行了消解,平淡真實地再現了一個個真實存在的人,從而賦予了電影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好看而不俗套,走心而有力量。

《老師好》中於謙飾演的老師苗宛秋戴着一副黑框眼鏡,身着樸素的白襯衫,手腕上帶着手錶,一身復古裝扮完整還原了八十年代老師們的形象。在性格上,苗宛秋在課堂上正言厲色,私下卻展現了慈祥、和藹的一面。

《老師好》的整體敍事並沒有禁錮在愛情層面,而是在劇情上緊緊圍繞着師生們日常發生的瑣事而展開,影片呈現出的人物也都幾乎來源於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典型”,桀驁不馴的洛小乙、人如其名的安靜、新潮前衞的關婷婷、大智若愚的腦袋、舞痴兄弟文明建設、愛八卦的海燕、奸商耗子……真實的人物刻畫讓觀影現場的不少觀眾連連讚歎:“我們那時就是這樣”。你有過老師嗎?我説是真正的老師,前不久,“學術圈的師生關係”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頻頻被人討論,什麼樣的老師才算是好老師?好老師不僅僅要傳授文化知識,還應該 “育人”,而好老師的教育應隨風入夜,潛移默化地留在每個學生的心裏。面對如今逐漸淡薄的師生關係,《老師好》逐漸喚起了人們對80年代師生情誼的回憶與渴望。

影片中,苗宛秋愛護學生,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他走遍大街小巷,就是想讓洛小乙回來上課;為了讓替同學補習的安靜不耽誤個人複習時間,他晚上免費替同學們補習;在安靜面臨保送和參加大學聯考的抉擇時,他沒有代替她做決定,而是告訴她“人生有好多個十字路口,重要的就那麼一兩條,要選一個最適合你自己的”。苗宛秋無私奉獻也終於讓學生們感受到了他的一片真情……

最後把電影中的經典台詞送給大家:我堅信,青春不會消亡。它只是躲在某片綠蔭下慢慢療傷。歲月凝成一顆珍珠卻無法擁有。丟在地上冰涼,握在手裏滾燙。我想擁抱它卻撲了一個空,它化作一片雜物散落在桌上。泛黃的日記本,氣數已盡的鉛筆,褪色的髮卡,還有一個空空的背囊。那年,鉛筆在日記本上寫道。真好,我沒有去打攪你的暗自芬芳。真好,你也沒有戳穿我的刻意堅強。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夾雜着一次次傷感的別離,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中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給了我這段最好的時光。

《老師》觀後感14

閲讀,使我們平法無味的生活變得精彩有趣!閲讀,使我們平平凡凡的一生變得豐富多彩!閲讀,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閲讀,是人類的保養品!

——題記

今天雖然停電了,可是我們依然很快樂!因為今天我們韓愈國小來了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她就是著名兒童文學家藤婧。

聽到老師宣佈今天又大作家到學校,班裏立刻鴉雀無聲。我們整整齊齊的排着隊伍走到了樓下,心中無比激動!

四年級,五年級,六年級一個個詩歌朗誦,一首首動聽的歌曲是校園洋溢着歡快的氣氛!

終於,再校長的宣佈聲中,在我們的一片掌聲中迎來了這位久仰大名的滕婧老師!看到她,我們戲中萬分激動,忍不住尖叫起來:“老師好!老師好!”

老師真不愧是個大作家,和其他老師不同,她先和我們唱了一首歌:“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啪啪!如果感到幸福你就……”唱着唱着,大家都不緊張了,感到這位老師很親切!老師還給我們編了一個口號:我們閲讀吧!

老師首先問了我們一個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閲讀日’是哪一嗎?”我們都把手舉得高高的,老師找了一位同學,可惜猜得不對。又找了一位,還不對。再來!“4月21日!”有一位同學回答。“接近了!接近了!4月21日的後天是幾日呢?”老師還賣個關子,我們齊聲回答道:“4月23日!”“對,不錯!確實是4月23日!大家真棒!那麼有誰知道中國的閲讀月是幾月嗎?”話音未落,就有很多人把手舉了起來。“2月,4月,8月,3月……”這位同學把每個月份都説了一遍,可就是到最後才説12月,大家都替他捏了把汗!不過還好他猜對了,獲得了一本藤婧老師寫的書,我們都很羨慕呢!

接着,一個個獎品被送出去了……

老師還告訴我們:“一個普通的學生一年大約説5000個語彙,如果你想做一個和人交流通暢,作文寫得非常棒的人,就要積累10000個語彙,10000—5000=5000個,我們離目標還差5000個,所以同學們,閲讀吧!”

要想和別人通常交流,滕婧老師送給我們5個方法:

1、善於發現身邊的圖書館。想要詞彙變得豐富,閲讀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善於發現身邊的圖書館!

2、在家裏準備一個書櫃。多放一些書,慢慢積累,無聊的時候看看書也是一種享受呢!

3、在家的衞生間裏放上一些短篇小説。那時通常精神是最集中的時候,所以看上一些小説一定很好,不無聊,也不會分散注意力。

4、在自己的牀頭上安一盞適合閲讀的電燈。我們的眼睛現在非常脆弱,所以在學習的同時也要保護好它。

5、在家庭裏開展一個家庭閲讀日,親子共讀!自己和家人定一個家庭閲讀日,和爸爸媽媽一起閲讀!

最後,藤婧老師送給我們三個祝福:“閲讀”、“悦讀”、“越讀”!第一個“閲讀”的意思是:我們一起閲讀吧!第二個“悦讀”的意思是:歡快的閲讀!第三個“越讀”的意思是:閲讀會使我們越飛越高,越飛越遠!

講座雖然結束了,可是我還沉浸在當時的快樂中!我真想和藤婧老師一樣成為一名那樣優秀的大作家!為了夢想,加油吧!

閲讀讓成長更精彩,讓生活更有趣,讓人生變得更豐富!同學們,讓我們一起閲讀吧!

《老師》觀後感15

11月9日期會考試後,我和孩子們一起觀看了電影《嗝嗝老師》。這應該是我上班以來學校組織的看電影活動中,最適合與學生們一起看的一部。

以下感受送給作為老師的自己。

奈娜老師身上有很多優秀老師所共有的特點:熱愛教育,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但因她有着生理上的缺陷,使她在教師工作的這條路上遇到更多的挫折,所以顯得更加感人。

第一次感動,是因為奈娜的國小校長對她説的那句話:“我們會像對待其他學生那樣對待你。”在他對小姑娘伸出大拇指的一瞬間,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正是因為有了可汗校長,才有了奈娜後來的優秀和對教師事業堅持。我國小的經歷讓我曾經想過,如果將來我成了老師,一定會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會偏心。奈娜很幸運,遇到了改變她一生的好老師!

第二次感動,就是她班上孩子們由於破壞了學校實驗項目的模型,被學校停課,奈娜也幾乎放棄了自己的堅持的時候,孩子們找到了她,求她不要放棄他們,並像她曾經教他們的那樣,舉起手掌,告訴她:您就是我們的北極星。相信每一個當過老師的人都會被這裏感動的,因為一個老師最幸福的就是學生能主動找老師請教,並對老師的付出表達感恩。

第三次感動,也是最感動的,就是在結尾時,即將退休的奈娜校長在人羣中見到並擁抱自己的第一批學生時,看到曾經如此頑劣的學生,一個個都長大成人,都那麼幸福健康,這應該是每一個老師最欣慰的時刻了。那一刻,我甚至也在想象自己的學生,長大成人的樣子……

以下感受送給我的學生們。

“沒有差學生,只有差老師,”這句話是奈娜老師説的。這體現了她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堅持,也是源於她小時候可汗校長給她的支持與鼓勵。但是奈娜老師能夠成功,不僅是因為她遇到了一位好校長,更因為她有一個好媽媽,以及她自己不懈的努力。就在她做老師的時候,甚至也曾一度想放棄那些孩子們,那時是孩子們主動找到了她,才有了後來的逆襲。我想告訴大家,只有你和老師一起努力,我們才能成功。

9F班的同學們家庭條件很差,一開始毫無學習慾望,更談不上學習習慣和基礎知識。但最終他們和老師一起努力,超越了9A班,這充分説明了學習動力和堅持努力的重要性。電影裏的這個故事發生在印度,但是大家知道嗎?這個患有妥瑞氏綜合症的老師的原型人物是個美國人。這就是説,在世界上,無論在什麼地方,作為一個學生,要受到所有人的認可,你必須要努力學習,做最好的自己。同學們,不論你的起點在哪裏,只要你擺正心態,積極努力,你的前途都是不可限量的。

最終能讓9F班走上領獎台的,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在學業上的成就,更是因為他們在人格上的健全。9A班的男老師,當他知道自己陰暗的計謀沒能實施,他終於認識到自己固執的偏見錯了。9A班的那個男生,也終於認識到自己配不上那枚印着PERFECT的勛章。同學們,無論學什麼,我們要先學做人!

所以,孩子們,不管你來自什麼家庭,學習基礎怎麼樣,只要你無所畏懼,只要你還有夢想,我們就能一起超越自己,離夢想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