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閏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少年閏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文本解讀:

《少年閏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1.從文學視度解讀──捕捉人物,緊扣“少年”;

2.從兒童角度解讀──看瓜刺猹,朗讀出彩;

3.從教師角度解讀──説人物,出學法:滲透同一件事不同的表述方法;

4.從編者角度解讀──認識魯迅,強化“大文豪”形象;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個生字新詞。

2.理清課文思路,以文識人,識“少年閏土”。

3.體會語言表達特點,繼續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

1.通過抓關鍵詞理清課文思路。

2.指導朗讀“看瓜刺猹”這部分的人物對話語言,繼續學習通過語言描寫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3.指導背誦第一自然段,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

在指導朗讀“看瓜刺猹”這部分的人物對話語言中,滲透語言文字訓練,繼續學習通過語言描寫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A案

  一、介紹魯迅,導入課題:

1.介紹魯迅,強調“大文豪”。

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我們要認識這個人(出圖),這是誰?你知道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是怎樣知道的?)

2.魯迅是我國一位大文豪。在閲讀這位大文豪的作品時,我們一定會看到這個名字(板書閏土)。

3.在昨晚的預習中,你看到的是什麼時候的閏土呢?(板書少年)“少年”。“少年不知愁滋味”啊!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魯迅的作品(板書《故鄉》)走進──(學生讀題少年閏土)

  二、檢查預習,理清文路:

1.請打開書P75頁。在昨晚的預習中,讀過一次課文的舉手,讀過兩次呢?讀過三次的為自己鼓掌。這些含有生字詞的句子,你都讀正確了嗎?(出示五句含生字的句子,逐句請生讀,隨機正音)

2.句子讀正確了,文段又讀到怎樣?現在請齊讀這幾個段落(1.10.13)

3.難讀的段落讀流利了,文章也基本能讀通順了。

4.請大家默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5.生彙報:課文先寫了“我”回憶中的閏土,接着寫了“我”和閏土的相識、相處過程,最後寫“我”和閏土相別。(師板書:回憶、相識、相處、相別)

6.原來,魯迅就是通過這些事,讓我們一步一步認識閏土的。在寫相處這部分內容時,閏土給文中的“我”講了些什麼讓我覺得十分稀奇的事呢?請大家快速瀏覽這部分的內容,抓住文中的關鍵詞進行概括。

7.生彙報。

8.師隨機引導入板書:

雪地捕鳥

海邊撿貝

看瓜刺猹

沙地觀魚

  三、研讀重點,滲透寫法:

1.在這四件事中,哪件事給文中的“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看瓜刺猹)

2.朗讀滲透寫法

(1)看圖指導。

看,文中的這幅插圖也許就是這兩位少年在講“看瓜刺猹”這件事啊。你知道,誰是閏土,誰是文中的“我”呢?請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閏土講得怎樣?我又聽得如何?

(2)指導朗讀(一對學生讀時,教師隨機指導)。

出示:“……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賊嗎?”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裏是不偷的。要管的是獾豬,刺蝟,猹。月亮地下,你聽,啦啦地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

“它不咬人嗎?”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見猹了,你便刺。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來,反從胯下竄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A誰來當一回閏土,為我們講講“看瓜刺猹”的經歷,誰來做文中的“我”,來個迴應呢?

B教師抓住“啦啦地響”、“輕輕地走去”、“刺”進行點拔指導:為什麼要這樣讀?多聰明的閏土啊!多勇敢的閏土啊!

C魯迅先生這位大文豪就是這樣通過人物語言的描寫來顯示出人物的形象,讓我們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啊!真高明!

  四、指導背誦,積累語言:

1.描繪畫面:

聽了閏土繪聲繪色的描述,“我”吃飯的時候、走路的時候、睡覺的時候,都在想着“看瓜刺猹”這幅畫面,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A學生會説的,讓學生描述畫面。

B學生不會説的,出示第一幅圖(你能借助課文的第一幅插圖講講嗎?)

2.想象畫面

(1)魯迅先生如此描述這幅畫面──教師配樂誦讀(背)第一自然段。

(2)“圓月,海邊,少年,捏叉,刺猹”,請大家邊讀邊在頭腦中鋪展這幅美景。

(3)學生練讀。

3.指導背誦

(1)多優美的語言啊!讓我們的思緒走進夜色田園,在朗讀中再現少年閨土。

(2)這幅畫卷在“我”的心頭魂牽三十年,三十年後依然是如此的清晰。也是因為這幅畫卷,讓我們感受到大文豪文筆的精妙。讓我們一起背誦這段文字,讓她深深地烙在我們的心中。

4.點拔寫法

同學們,這個畫面,這段文字是源於這些講述。同一件事,卻是有着這樣不同的兩種表達方式,魯迅這位大文豪手中的那支筆,真厲害啊!

  五、回扣課題,引學第二部分: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魯迅的作品《故鄉》,看到了少年時代的閏土,同時也看到了少年的“我”。少年閏土,機靈勇敢,而“我”又是怎樣的一位少年呢?下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少年的“我”。

B案

  一、介紹魯迅,導入課題:

1.讓少年説“少年”

同學們,正所謂“憧憬無限愛幻想,嚮往自由正少年”(板書少年)那正值少年時的你們,又憧憬着什麼?嚮往着什麼呢?

2.生……

3.(出示圖)他在少年時代也與大家一樣,有着憧憬與嚮往。你們認識他嗎?

4.你對他了解多少?(你是怎麼知道的?)

5.在認識、瞭解魯迅的過程中,我們不禁會聽到這個名字(板書閏土)他是魯迅兒時的夥伴。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兒時的魯迅,走進(生齊讀課題──少年閏土)

  二、初讀課文,正音通句:

1.在昨晚的預習中,讀過一次課文的舉手,讀過兩次呢?讀過三次的為自己鼓掌。我在一次次讀這篇文章的時候,都有着不一樣的感受,我相信大家也是如此。

2.現在請同學們在四人小組中逐段輪讀課文,讀的同學務讀讓組內學習夥伴都能聽清楚,其他同學則要認真傾聽,發現錯漏及時糾正。明白嗎?開始吧──

3.在參加個別組的合作學習活動中,我發現這幾個句子確實是較難讀好。剛才你讀正確了嗎?讀流利了嗎?

4.(出示句子)

(1)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2)這祭祀,説是三十多年才能輪到一回,所以很鄭重。正月裏供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講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

(3)我素不知道天下有這許多新鮮事:海邊有如許五色的貝殼;西瓜有這樣危險的經歷,我先前單知道它在水果店裏出賣罷了。

5.看來大家都是“有預而學”啊!

6.再看了課文一遍,你能聊聊閏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嗎?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路:

1.那這位兒時的夥伴又給魯迅先生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現在讓我們一起快速瀏覽全文,想想課文記敍了“我”和閏土的幾件事?

2.生讀文匯報(引導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文先寫了“我”回憶中的閏土,接着寫了“我”和閏土的相識、相處過程,重點寫了閏土給“我”講雪地捕鳥、海邊撿貝、看瓜刺猹和沙地觀魚四件事,最後寫了“我”和閏土的分別和友誼。

師隨機引導入板書:

雪地捕鳥

海邊撿貝

看瓜刺猹

沙地觀魚)

  四、童心視角,研讀重點:

1.列問捕童心:

(1)在這四件事中,你覺得哪件事最有趣,也很刺激?

(2)生(看瓜刺猹)

(3)你猜想老師會認為哪件事最有趣,也很刺激?

(4)生(看瓜刺猹)

(5)你猜測兒時的魯迅會認為哪件事最有趣,也很刺激?

(6)生(看瓜刺猹)

2.朗讀現童趣:

(1)現在讓我們一起回到魯迅的兒時時代,來這兩位少年的身邊,聽聽他們倆關於“看瓜刺猹”這件事的對話。(請自由讀)

出示:“……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賊嗎?”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個瓜吃,我們這裏是不偷的。要管的是獾豬,刺蝟,猹。月亮地下,你聽,啦啦地響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輕輕地走去……”

“它不咬人嗎?”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見猹了,你便刺。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來,反從胯下竄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2)讀着讀着有的同學不禁成為魯迅,有的同學覺得彷彿自己就是閏土了。好,現在我們同位倆分角色讀讀這部分對話,看能不能上演當時的那一幕。

(3)練讀,展示讀,評讀(在評讀了引導學生感受閨土的形象)

3.畫面露童真:

(1)在讀着、聽着這對夥伴倆的對話,你頭腦中留下着怎樣的畫面?

(2)魯迅先生與大家一樣,在閏土將“看瓜刺猹”這件事娓娓道來中,頭腦留下着這樣的一幅畫面。(配樂範讀第一自然段)

(3)請大家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着魯迅先生當時的感受。

(4)展示讀。“圓月,海邊,少年,捏叉,刺猹”其他同學閉上眼睛,在聆聽中,鋪展這幅美景。

(5)請大家心中默唸着文字,讓思緒走進夜色田園,再現少年閏土。

(6)這幅畫在魯迅先生心頭魂牽三十年,三十年後依然是如此的清晰。讓我們一起背誦這段文字,也讓她深深地烙在我們的心中。

  五、讀寫遷移,錘鍊文筆:

同學們,這幅畫面,是魯迅先生在聽土的介紹後,出現在頭腦中的。雖然是同一件事,但卻有着這樣兩種不同的表述方式。請你模仿這種寫法,選取另外的一件事,寫出自己聽閏土的介紹後,頭腦中出現了那幅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