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七年級《鄉愁》説課稿

本詩是國中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二首詩。這首詩是在學習前一首詩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詩歌的有關知識。

2017七年級《鄉愁》説課稿

鄉愁是中國詩歌一個歷久常新的普遍主題,余光中的《鄉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長、音調動人的一曲。余光中於1971年,在離開大陸整整20年,正逢海峽兩岸交好無望,雙方民眾都處於極度絕望當中,他在台北廈門街的舊居內,感情所至,一揮而就,用了20分鐘便寫出了這首詩。它抒寫的不是一般遊子的思鄉之情,而是在特殊的時代,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由海峽阻隔而產生的對大陸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

學習這首詩,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作者其人及寫作背景,準確理解這首詩的主題。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欣賞、分析詩歌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崇高感情。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特確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體會本詩運用獨創的詩歌形象,表現主題的特點。

教學課時:1課時。

我的教學過程是這樣的:

首先,多媒體導入,激發情感,創設氛圍。上課伊始,觀看羅大佑演唱的余光中的詩歌《鄉愁四韻》MTV片段。以悠揚、柔美而略帶哀傷的歌曲和感傷的畫面來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

然後,朗讀:

朗誦是解讀詩歌的敲門磚,我們只有對詩歌進行反覆誦讀,才能真正走進解讀詩歌的藝術殿堂。因此,學習這首詩,指導好學生朗讀是關鍵。在朗讀的時候,要注意把握詩歌的節奏,處理好輕重音和語速。這首詩抒發的是詩人思念家鄉、思念祖國的憂愁。讀的時候要用稍慢且舒緩的語速。四節中,第一節稍平淡,回憶的口氣;第二節增加了遺憾卻又有絲絲甜蜜的語氣;第三節,要體現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節,表現出而今的惆悵。節與節之間要有足夠的停頓,特別在前三節與第四節間,停頓時間稍微長一點。讀的時候要配合相應想象,全情投入。

下面,讓如泣如述的二胡曲《江河水》帶入我們一起走進詩人那濃情似霧的鄉愁世界,一起來傾聽詩人內心的呼喚。(放音樂)

《鄉愁》全詩共四節。一方面,詩人以時間的變化組詩: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四個人生階段;另一方面,詩人以空間上的阻隔作為這四個階段的共同特徵:小時候的母子分離-長大後的夫妻分離-後來的.母子死別(這是一種特殊的“分離”)-現在的遊子與大陸的分離。詩人為這人生的四個階段各自找到一個表達鄉愁的對應物:小時候的郵票-長大後的船票-後來的墳墓-現在的海峽。

有評論認為,最可人的是第一段,最迷人的是第二段,最感人的是第三段,最驚人的是第四段。“可人”在於有母親可依可戀;“迷人”在於有新娘可思可愁,那愁是綺麗的;“感人”在於喪母之痛乃切膚之痛,有所謂“未喪母者來細看,既喪母者來痛苦”之説;“驚人”在於最後一段將全篇昇華,愁系祖國,着筆驚人。沒有國魂、民族魂的人是做不出來的。(展示板書)

這首詩的形式美表現為結構美和音樂美。

“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些詞美,美在它們選取了代表漂泊、隔離、訣別的具體事物來承載抽象的難以捕捉的戀國思家的鄉愁。

“枚、張、方、灣”這些量詞美,美在它們富於變化、準確形象地表示出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的形狀。

“小小、窄窄、矮矮、淺淺”這些疊詞美,美在它們增加了句子的詩意,巧妙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小時候、長大後、後來、而現在”這些時間詞美,美在它們不露痕跡地表示出時間的變化、情感的步步增強。

“鄉愁是……”這一句式美,美在它營造出一種迴環往復、一唱三歎的旋律。

如此美的詩確實讓人感受到了藝術的魅力,得到美的感染和薰陶。

拓展。

這首詩作者通過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寄託了濃濃的思鄉之情,其實除了這些事物外, 還有許多東西能觸動我們的心靈,引起我們的思鄉情緒。在學習時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理解,用具體的事物為“鄉愁”打個比方。比如説,鄉愁是一枚青橄欖,苦苦的,澀澀的,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愁,有鄉愁,離愁,國愁,也有家愁,古往今來,愁是許多文人筆下的主題,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積累,説一句含有"愁"的古詩詞句。最好能夠説出作者。比如説,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最後一個環節,佈置作業:

閲讀、賞析席慕蓉的詩《鄉愁》,同餘光中的本詩進行比較。

《鄉愁》這首詩是作者正逢海峽兩岸交好無望,雙方民眾都處於極度絕望當中,感情所至寫下的,30多年後,温總理在訪美談及兩岸問題時援用了這首《鄉愁》詩。最近海峽兩岸的局勢也不容樂觀。水扁迄今仍固執己見、一意孤行,一定要在三月二十日大選日同步舉辦所謂的“和平公投”,這對台灣政局、經濟和社會及兩岸關係都沒有好處。實現大陸與台灣的和平統一,關係到海峽兩岸10多億人民最大的利益,是亞洲人民、全世界人民的福祉。我們殷切希望兩岸關係能一步步變好,明天的團聚、歡樂、美好能夠取代昨日的鄉愁。

好,謝謝各位。

  板書設計:

鄉愁

託物寄情

小時候-郵票-母子分離 個人故鄉之思

長大後-船票-夫妻分離 主題

後來—-墳墓-母子死別 昇華

現在--海峽-兩岸分離 普遍家國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