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數學教案:簡易方程(二)

國中七年級數學教學要通過用新的方法解簡易方程,使學生初步領略數學中的方法美。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中七年級數學簡易方程(二)教案,供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七年級數學教案:簡易方程(二)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瞭解;方程算術解法與代數解法的區別。

2.掌握:代數解法解簡易方程。

(二)能力訓練點

1.通過代數解法解簡易方程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問題頭腦不僵化,培養其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2.通過代數法解簡易方程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算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2.滲透化“未知”為“已知”的化歸思想。

(四)美育滲透點

通過用新的方法解簡易方程,使學生初步領略數學中的方法美。

  二、學法引導

1.教學方法:引導發現法。注意教學中民主意識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的體現。

2.學生學法:識記→練習反饋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代數解法解簡易方程。

2.難點:解方程時準確把握兩邊都加上(或減去)、乘以(或除以)同一適當的數。

3.疑點:代數解法解簡易方程的依據。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或電腦、自制膠片。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創設情境,學生解決問題。教師介紹新的方法,學生反覆練習。

  七、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複習導入

(出示投影1)

引例:班上有37名同學,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進行拔河比賽,恰好餘3人當裁判員,每個隊有多少人?

師:該問題如何解決呢?請同學們考慮好後寫在練習本上.

學生活動:解答問題,一個學生板演.

師生共同訂正,對照板演學生的做法,師問:有無不同解法?

學生活動:回答問題,一個學生板演,其他學生比較兩種解法.

問;這兩種解法有什麼不同呢?

學生活動:積極思索,回答問題.(一是列算式的解法,二是列方程的`解法).

師:很好.為了敍述問題方便,我們分別把這兩種解法叫做算術解法和代數解法.國小學過的應用題可用算術方法也可用代數方法解.有時算術方法簡便,有時代數方法簡便,但是隨着學習的逐步展開,遇到的問題越來越複雜,使用代數解法的優越性將會體現的越來越充分,因此,在國中代數課上,將把方程的知識作為一個重要的內容來學習.當然,在開始學習方程時,還是要從簡單的方程入手,即簡易方程.引出課題.

[板書]1.5簡易方程

(二)探索新知,講授新課

師:談到方程,同學們並不陌生,你能説明什麼叫方程嗎?

學生活動:踴躍舉手,回答問題。

[板書]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

接問:你還知道關於方程的其他概念嗎?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並回答。

  [板書] 方程的解;解方程

追問:能再具體些嗎?即什麼叫方程的解?什麼叫解方程?並舉例説明.學生活動:互相討論後回答.(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解方程,

師:好!這是國小學的解方程的方法。在國中代數課上,我們要從另一角度來解,還以上邊這個方程為例。

[板書]

學生活動:相互討論達成共識(合理。因把 x=5 代入方程3x+9=24 ,左邊=右邊,所以x=5是方程的解)

【教法説明】先複習國小有關方程的幾個概念和解法,再提代數解法,形成對比,使學生認識到同一問題可從不同角度去考慮,即培養了發散思維。正是因為認識問題的不同側面,導致學生感到疑惑,這時讓學生自己去檢驗新方法的合理性,不但可消除疑慮,而且還有助於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

師:以前的方法只能解很簡單的方程,而後者則可以解較複雜的方程,因此更為重要。為了更好的理解和熟悉這種解法,我們共同做例1。

(三)嘗試反饋,鞏固練習

例1 解方程(x/2)-5=11

問:你認為第一步方程兩邊應加上(或減去)什麼數最合適?為什麼?

學生活動:思考並回答.(師板書)

問:你認為第二步方程兩邊應乘以(或除以)什麼數最合適?為什麼?

學生活動:思考並回答(師板書)

解:方程兩邊都加上5,得

(x/2)-5+5=11+5

x/2=16

(x/2)*2=16*2

x=32

問:這個結果正確嗎?請同學們自己檢驗.

學生活動:練習本上檢驗並回答問題.(正確)

師:這種新方法解方程時,第一步目的是什麼?第二步目的是什麼?從而確定出該加上(或減去)怎樣的數,該乘以(或除以)怎樣的數更合適.

學生活動:回答這兩個問題.

【教法説明】雖然解方程的過程由教師板書,但整個思路是由學生形成的,使新方法在學生頭腦中越來越清晰,直到真正認識並掌握它,這樣也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由“學會”型向“會學”型轉化,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很有幫助.

師:上題在我們共同努力下得以解決,下面看你們自己的表現怎樣?

例2 解方程0.5x-0.5= 10 。

學生活動:在練習本上做,一個學生板演.

師生共同訂正.

師:這裏雖不要求同學們檢驗,但今後希望同學們養成自我檢查的良好習慣.

【教法説明】通過例2的教學訓練學生的判斷能力及運算能力,樹立矛盾轉化思想.

(四)變式訓練,培養能力

(出示投影2)

1.(口答)解下列方程

學生活動:1、2題口答,3、4題在練習本上書寫,可互相討論,3、4題師巡迴指導。

【教法説明】1題讓學生困難同學回答,增強自信心;2題澄清模糊認識,可充分討論,讓學生各抒已見;3題較1題稍複雜,一是讓學生體會新解法的優越性,二是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4題其實也是解方程,目的是開闊學生思路,培養學生勇於探索、大膽求異的創新精神。

(五)歸納小結

(由學生歸納)

1.按照新方法解方程,一般採用下面兩點:

(1)方程兩邊都加上(或減去)同一適當的數;

(2)方程兩邊都乘以(或除以)同一適當的數。

2.為了保證運算準確,養成檢驗的習慣。

  八、隨堂練習

  1.選擇題

  九、佈置作業

 (一)必做題:課本第31頁A組1.(2)(4)、 2.(1)(3)(5)

(二)選做題:思考課本B組1、2。

  十、板書設計

  附:1.5 簡易方程

  隨堂練習答案

探究活動

甲、乙二人從相距30m的兩地同向而行,甲每秒走7m,乙每秒走6.5m,如果甲先出發1秒鐘後,乙才出發,求甲出發後幾秒鐘追上乙?

解法(-)設甲出發後x 秒追上乙,則甲走的路程為7x m,乙比甲晚1秒鐘出發,乙少走1秒鐘,此時,乙走的路程為6.5(x-1) m,甲追上乙表示甲比乙多走30m。根據題意列出方程是:7x= 6.5(x-1)+30

解得 x=47 (秒)

答:甲出發後47秒追上乙.

解法(二)設甲出發後 x 秒追上乙,甲先走1秒鐘,甲先走了7*1=7 m,這樣甲追上己只需多走 30-7*1=23 (m).這時甲、乙二人都走了(x-1)秒,甲走的路程為 7(x-1) m,乙走的路程為 6.5(x-1) m,乙比甲走的路程少30-7*1=23 (m),根據題意列出方程是:

7(x-1)= 6.5(x-1)+ 7(x-1)

解得x=47 (秒)

答:甲出發後47秒追上乙.

解法(三)設已出發後 x 秒,甲追上乙,因為甲先走1秒,所以甲走了(x+1) ,乙走了x 秒,甲走的路程比已走的路程多30m,依據此等量關係列出方程為: 7(x+1) -6.5x=30

解得 x=46 秒

甲走的時間為x+1=47 (秒)

答:甲出發後47秒追上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