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學生了》教學教案

一、教學目標

《我是中學生了》教學教案

[知識與能力]

1.知道進入七年級以後學習任務、校園環境、自己的心理等方面發生的新變化。

2.初步瞭解中學在學習環境、學習任務、規章制度等方面的新特點、新要求。

3.主動與同學溝通,相互幫助,友好相處,提高自己的人際溝通能力和適應環境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積極參加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為創建良好的班風出謀劃策。

2.運用自我調適的方法,制定行動計劃,成為“陽光少年”。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以積極的心態適應學校新生活,自覺融入新的集體,為創建良好班風而努力。

2.為新的學習生活做好準備,不斷增強集體歸屬感和榮譽感。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優良的班風我們創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之一。説它是重點,因為班風好壞對一個人的成長具有重大的影響;説它是難點,主要是因為落實到每個人的行動上需要長期的努力。現在的中國小生,往往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2.做個陽光少年要解決的是怎樣儘快適應環境的問題,這是本課的又一個重點和難點。説它是重點,是因為它是本課生活主題“我是中學生了”的總結和歸宿。“我是中學生了”,那就必須認真思考做一個什麼樣的中學生,“做個陽光少年”是認識上的昇華。説它是難點,是因為環境適應的快慢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因人而異。實踐中應如何適應環境、利用環境,是一個難點。

三、知識體系

第一框我們的新集體

1.相識的人怎樣才能成為朋友?一個人為什麼需要好朋友?

(1)相識是容易的,而要成為朋友則需要彼此之間的真誠和心靈的溝通。

(2)認識一個人併成為好朋友,快樂時就會有人與我們共享,痛苦時就會有人與我們分擔,迷惘時就會有人給我們指點,我們的身心就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2.什麼是班風?良好的班風有什麼作用?

(1)班風是指一個班級穩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集體風範,是一個班級中大多數學生在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共同傾向。

(2)良好的班風能引導全班學生的言行,對個人的健康成長和優秀班集體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3.優良的班風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優良的班風主要體現在精神風貌、學習氛圍、同學關係等許多方面。

4.優良的班風怎樣才能形成?

優良班風的形成要靠每一個人用行動去創造,去維護。

愛心是營造良好班風的情感基礎。把愛心獻給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愛與幫助。整個集體充滿了愛心,便會產生出一種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個人的歸屬感就會得到滿足,集體也就有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第二框適應學校新生活

1.怎樣適應新的環境?

儘快適應新的環境,不僅需要迎接挑戰的勇氣,還要求每個人在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上做出相應的調整。

2.對於中學生來説,做好自我調整,應該特別注意哪幾個方面?

(1)做好角色轉換。

(2)做好心理上的調整。

(3)主動調整生活節奏。

3.做一個陽光少年實質是什麼?

做個陽光少年,實質上就是要在學習和生活中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珍惜今天所擁有的,給自己一個目標,一個希望,我們就會很快適應新的環境,並從中體會到學習、生活的樂趣,我們就一定能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中學時代。

四、教法:探究式學習、活動教學法。

五、課時安排: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我們的新集體

導入新課:生活在線(教材P2)

活動1:説説你的新感受

設計意圖:讓學生説説跨進中學大門後的真實感受。

教師:概括為兩種感覺:作為一名中學生既感到很高興,但又感到孤單。怎麼消除孤單呢?就需要我們在新的班集體裏,結交新的同學,新的朋友。

內容:相識的快樂(教材P3~4)

活動2:交流活動

活動過程:

大家都想認識更多的新同學,同時也想讓更多的同學認識你。現在老師和大家來一個交流活動。請同學拿出一張紙和一支筆來,在紙的左邊畫上你的自畫像,自畫像可以簡單一點,表現出你的外貌特徵就行了。在紙的右邊寫下以下內容:讓咱們儘快熟悉起來。

1、請同學們拿出一張空白紙和一支筆。(課前要準備好)

2、大家先給自己畫一幅自畫像,注意突出你的特徵,能讓大家一看就知道畫的是你。

3、在紙上寫下你的基本信息:姓名、你的生日、外貌特徵、性格特徵、畢業的學校、愛好興趣和你的家庭地址等,

4、收上來,打亂順序,發回給同學們。

5、你拿到的是誰的自畫像?可以説説嗎?

6、説説我的收穫:

我和等是同一所國小畢業的;

我和等是同一個月出生的;

我和等有着相似的興趣愛好;

我和等是同一個區(鎮)的。

認識了集體中的新成員,我的心情是。

只要我們,我們一定會成為新的朋友。

老師小結:相識是容易的,而要成為朋友則需要彼此之間的真誠和心靈的溝通。認識一個人併成為好朋友,快樂時就會有人與我們共享,痛苦時就會有人與我們分擔,迷惘時就會有人給我們指點,我們的身心就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內容:優良班風我們創

出示名人名言,學生集體朗讀。

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馬克思

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合乾涸,一個人只有把他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最有力量。——雷鋒

教師:同學們,我們生活中的“海洋”就是集體,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集體,那麼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對我們的成長有什麼作用呢?下面讓我們來認識這樣一個優良的班集體——北京市廣渠門中學“宏志班”。

活動3:講故事,談體會。“宏志班”的故事(見教師用書P18~19)

問題:(1)“宏志班”的故事對我們個人和我們班集體建設有何啟示?

(2)説説我們心目中的班集體(要求用三個詞來描繪自己喜愛的班級,並説出理由,活動目的是加深學生對良好集體特點的認識。)

或我愛我班

班集體就是我們每位同學的另一個家,過去的班集體有值得回憶的,也有不如意的地方。你心目中班集體是怎樣的?你將如何建設、美化你的新家?請填寫下表:

過去的班集體:

未來的班集體:

我為班集體添光彩:

教師總結:“宏志班”學生的成功是由於該班學生在精神風貌、學習氛圍、同學關係等方面體現出來的“有志、正直、刻苦、向上”的優良班風。良好的班風能引導全班學生的言行,對個人的'健康成長和優秀班集體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優良的班風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

活動4:情景體驗

孟傑看到國小時的同班同學大河、孫汶等幾個同學一起升入七年級(1)班,很高興。開學後的第一個週六,他撥通了大河家的電話,跟大河分別通知同學到自己家中聚一聚。可誰知,大河在去孟傑家的路上,闖紅燈被一輛行駛的小轎車撞倒,雖沒有傷筋動骨,但身上多處擦傷。看着躺在病牀上的大河,孟傑心裏難受死了,……

1.假如你是孟傑,你該怎樣安慰大河?

2.作為昔日的好朋友,又是同班同學,你準備如何讓大河有集體的歸屬感?這對七年級(1)班形成優良的班風有何作用?

提示:問題1可從生活上、學習上或從語言上、行動上安慰。

總結:良好的集體並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來建立。讓我們共同努力,把心目中的班集體變為現實。

佈置作業:

為班級集體做一件有益的事,並把這件事記錄下來,再談談你的感受。

第二課時適應學校新生活

內容:打開心扉説變化

活動1:談感受

組織學生圍繞教材P6“中學與國小的差異”(寄宿生班還可以再具體一些),寫下感受並展開討論。

教師總結:進入中學後,生活環境、學習環境、學習任務發生了變化,在新的環境面前,我們面臨新的挑戰。在新的環境、新的挑戰面前,我們怎樣才能做一個陽光少年呢?

內容:做個陽光少年

活動2:談經驗(教材P8)

(1)在過去的日子裏,你遇到過哪些困難,你是用什麼方法克服的,這些方法對你有什麼啟示?(見教師用書P6)

(2)照鏡子:人總是在不斷克服困難中成長起來的。舊的困難被克服,又會有新的困難,下面的困難你遇見過嗎?

國中新生不能適應新的環境表現

首先,已有的適合國小學習特點的習慣與方法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適應中學學習的要求,因而導致學習上進步不明顯、停滯不前甚至大幅度退步。面對學習內容的增加、教師講課方式的變化,很多同學感到困惑、失意、焦慮,甚至喪失自信心,產生較強的挫折感。

其次,剛入中學,學生心理上還不夠成熟,對事物的認識不夠全面,往往帶着理想的色彩看待中學生活,當發現事實與之有差距時,失落感與戀舊情緒便會油然而生。

最後,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那就是一些學生在國小時是所謂的“尖子生”,是老師寵愛、家長誇獎、同學羨慕的對象,榮譽的需求很容易得到滿足。可是在一個新的集體中,特別是強手很多的時候,“尖子生”對榮譽的需求就不易得到滿足,於是就會產生自卑感。

問題:你身上有沒有上述現象?你準備如何去克服?

教師總結:適應新的環境,不僅需要迎接挑戰的勇氣,還要求每個人在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上做出相應的調整。如:做好角色轉換,做好心理上的調整,主動調整生活節奏。這樣才能做一個陽光少年。

活動3:訂計劃

要求:圍繞生活和學習兩個方面制訂一個“做陽光少年計劃”。

範例:我的“陽光少年計劃”

生活方面:

心理方面:

思想方面:

體育方面:

學習方法方面:

學習成績方面:

個人特長愛好方面:

等等

教師總結:做個陽光少年,實質上就是要在學習和生活中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珍惜今天所擁有的,給自己一個目標,一個希望,我們就會很快適應新的環境,並從中體會到學習、生活的樂趣,我們就一定能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中學時代。

七、教學注意點:

教材和教師用書對如何做一個陽光少年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沒有明確的答案,教師在教學上要注意概括和拓展。筆者認為做一個陽光少年要做到:要有迎接挑戰的勇氣,還要求每個人在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上做出相應的調整。如:做好角色轉換,做好心理上的調整,主動調整生活節奏。總之,要在學習和生活中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

八、資料包:

復旦大學辯論隊榮獲新加坡“首屆國際大專辯論會”冠軍和最佳辯手獎,這是集體努力的結果。顧問王滬寧教授,領隊兼教練俞吾金教授和四位辯論隊員姜豐、季翔、嚴嘉、蔣昌建同學為奪魁立了大功。候補隊員何小蘭、張謙同學顧全大局,甘為人梯。參賽領導小組組長張靄珠教授、副教練林尚立副教授、聯絡員張一華老師及專家指導團全體專家、教授對辯論隊員進行專門輔導,國際政治系選派了12名研究生為辯論隊充當陪練隊員,學校各部門、各單位都為辯論賽工作開了綠燈。這一切,為參賽獲勝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復旦的勝利是集體主義的勝利。由此可見,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個人只有在集體之中,才能使自己的才智得以充分地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