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公開課心得體會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師公開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師公開課心得體會

幼師公開課心得體會1

為了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提高幼兒園的教育質量,同時為臨時代課教師績效工資制的實施提供切實可靠的依據,利用6月15日~18日四天的時間對全園21位教師進行聽課,聘請學校主要領導進行聽課、評分,根據講課情況作以下總結:

一、思想重視 準備充分

從講課情況看,教師精神狀態有了明顯的改觀,能力不論大小,都做了充分準備,都渴望取得好的成績,表現了高昂的鬥志,必勝的信心,滿腔的熱情,各位教師從思想上非常重視,都做了充分的準備。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將整個活動過程做了精心的設計,結合所教內容的特點,選擇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完成教學任務,達到了教學目的。

1、根據所教內容的目標要求,對教具、學具進行了精心的製作。不管是傳統的掛圖、頭飾,還是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課件,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大多數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如郭曉偉利用頭飾讓孩子表演故事時,孩子興致特別高;史曉麗、韓桂菊利用掛圖使教學內容更形象直觀;趙儉朵用掛曆紙製作的夏裝,通過幼兒時裝表演,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王曉、朱文舉、楊雲利用多媒體課件,不但形象直觀,加深幼兒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而且操作方便。

2、教師素質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教師們在課堂上,教態自然、大方,和藹可親,普通話標準,語言規範。特別是馬士玲、史曉麗、劉秀紅等教師利用符合幼兒特點的語言和語氣,豐富的表情,起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這方面做的比較好的還有王曉、郭曉偉、朱文舉等老師。教師應用啟發性教學,善於靈活機智地處理課堂遇到的問題,

3、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的教學方法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多變,基本符合所教年齡班的幼兒特點,;其中做的比較好的教師是王瑞香、趙儉朵、王曉;能夠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以幼兒為主體,教師能夠鼓勵幼兒多動手,動腦,氣氛活躍,做的比較好的有楊青、趙儉朵、郭曉偉、盧淼;教學中重點突出,注意突破難點,體現了有一定的創造性,這方面做的比較突出的是趙儉朵、王曉;既面向全體幼兒,又注意個別教育,其中,楊青、彭晨露做的較好;教學時間把握教好,各環節明確,銜接比較自然,體現出一定層次性的是王曉、史曉麗;教學效果較好的有楊青、史曉麗。

二、存在的問題

1、教學活動中,不能充分體現新《綱要》的精神,師生互動不夠,不能充分體現幼兒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在活動中,幼兒只是按教師設計的過程按部就班的配合老師完成一節課,在一節課中,教師説的太多,幼兒動手操作的太少,缺少嘗試發現的機會,教師包辦代替太多,甚至有的問題幼兒知道答案,教師也不許説,以此達到教師頭腦中的某種模式的活動結果。因而幼兒的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受到壓抑。

2、教學準備過於充分,過程指導過於粗糙

有的教師怕幼兒學不會,活動過程無法順利開展,影響教學效果,課前將應教的內容都教會,致使上課時幼兒“不教就會,不點就通”,沒有體現教與學的過程,把上公開課變成了幼兒表演。

指導過於粗糙:(1)缺乏啟發式提問,教師直接説出問題答案,只問幼兒是或不是。(2)缺乏安全衞生教育。如讓幼兒吃東西不用勺子直接用手拿,教師用牙咬開包裝袋、體育活動中缺乏安全教育,美術等教學活動中缺乏教學衞生教育,致使出現了不少課堂教學安全問題、亂丟紙屑等問題。(3)對教育活動過程中生成的問題不能進行隨機教育,不會因勢利導,缺乏教學機智,把提出不同問題的幼兒視為搗亂。

3、借班教學,缺乏針對性

這次講課時,多數教師是借班教學,這一現象往往使“因材施教”成為一句空話。在試教階段,選擇的是這個班級,而真正講課時卻是另一個班級,把同一教材、同一教學方法、相同的教具套在不同的羣體上,針對性顯然是有問題的。教師為教而教,脱離實際的情況還比較多,包辦代替現象時有發生。

4、新教師缺乏教學經驗,對教材熟悉程度不夠

就總體來説,這次講課臨時工教師不如正式工教師,新來的臨時工教師不如老教師。新教師不能準確地把握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因此在教學活動設計中,缺乏嚴密性,在教學過程中,無從下手,出現問題,教師不能隨機應變,把上課變成“背”課。這些課受到學校領導和評委的批評。

在幼兒繪畫時,教師要加強指導,如鼓勵幼兒大膽用色,色彩要豐富,畫面的安排要合理,畫面要整潔等。美術活動中,作品評價是活動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評價作品時,要尊重幼兒,不能以“好不好”“像不像”來評價。即使只是粗淺的、幼稚的幾根線條或幾個簡單的形象,但只要是幼兒自己的體驗,就可稱之為好作品。教師不能輕易地批評幼兒的畫與現實不一致,而應該更多地表揚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培養幼兒的求異思維。

6、部分教師在活動過程中教態過於隨便,語氣平淡,無抑揚頓挫,使教師的儀態、言行不能感染幼兒,沒有號召力。教師語言成人化,兒童化語言、語氣、表情表現不夠,特別是不少幼兒課堂不説普通話,教師不予制止,這也反映了平時教學中的一些問題。

三、解決辦法:

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各位教師還要加強業務學習,進一步熟悉教材,研究教法,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為了使新教師儘快適應教學,暑假期間,將本次講課活動中講得好的幾節課再講一遍,請王曉、朱文舉、楊雲、馬仕玲、王瑞香、劉秀紅六位教師留好教具,準備再講。

幼師公開課心得體會2

幼兒園教師的聽課、評課活動從不同的課型角度展示了在新綱要的引領下,老師們教學觀念的更新,素質的提升,以及以幼兒為主,把時間留給孩子,深挖教材,明確目標的體現。

經驗豐富的骨幹教師基本功素質經得起考驗,也是對教師課堂駕御能力的考驗及心理素質的考驗,與其説坐在下面聽課,其實是在欣賞,以敬佩的姿態去聆聽、去學習。

一次聽觀摩課是我園周曉老師上的《有趣的按摩》,經驗豐富的周老師,語言極富感染力,能根據活動需要很快地把孩子帶入情境,她的體態語言很生動,雖然有點誇張,但她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手勢,每一個動作,都讓孩子們深受感染。活動中,所有在坐的老師聽得津津有味,孩子們更是興趣盎然。小手一次次舉起,小口一次次打開,有時為了搶答問題高高站起,課堂是孩子的,她們特別喜歡且興趣濃厚。她甜美的聲音,自然大方的教態,抓住孩子的心,用孩子喜歡的遊戲教學法,融入孩子們當中,與孩子們一起表演,整個活動有規則,但不約束,活而不亂,調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這些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課堂教學,也是我們每天在課堂上需要做的事情,這樣的環節聽起來更覺親切,更有收穫。

周老師的課使我體會到以下幾點:

1、轉變教育觀念,落實綱要精神。《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係,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温暖,有安全感、信賴感。在傳統觀念上,我們習慣與整齊劃一,因為這樣便於管理。在很長時間內幼兒園的教育方式是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師總會要求小朋友“手背在背後,坐好不準動”,“小朋友跟我讀”然後就一遍一遍的重複。還有上美術課的時候教師會在黑板上畫一副示範畫,評價是以畫得像不像為標準,這是一般教師常範的弊端,但這種教育方式對於幼兒的身心發展造成了限制和束縛。隨着創新教學的不斷深入,幼兒園逐步屏棄了這種刻板的、不適應幼兒身心發展需要的教學方式,開始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允許幼兒自由自主地選擇活動的內容和活動的方式,允許自由選擇夥伴,允許有自己的見解,賞識每一個幼兒,儘量發現幼兒的閃光點並加以鼓勵,引導幼兒探索和創新。尤其是我園引進了多媒體教育手段,使我園的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在傳統的觀念中,老師是權威的化身,老師總是對的。要求教師“蹲下來與幼兒説話”,轉變自己的幼兒觀和師幼觀,把幼兒當成真正具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的人,尊重幼兒的觀念和選擇。建構積極的師幼互動,真正實現教師與幼兒人格上的平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2、教學設計有創意。每一節課教師都經過精心的研究、每一個環節也都經過認真的考慮,什麼地方該説什麼?該提問那些問題,這些每一位老師都應做到心中有數。

3、教具的準備恰到好處:一堂課的’成功與否,教具準備非常關鍵,如果你準備的教具,孩子感興趣,願意去了解它,認識它,那麼你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半。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粗淺體會,但我在以後的`工作中,要向周老師這樣的骨幹教師多多請教、不恥下問,課後及時反思經驗,更要刻苦鑽研教材,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幼師公開課心得體會3

三週的公開課教學活動結束了,這段時間共組織十五堂公開課,大家都能認真上課、聽課、及時記錄,每週三都組織老師們利用中午進行評課,説課。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回顧這三週的聽課過程,有喜悦、有收穫、有失誤、也有不足,但總體來説,這三週的辛苦沒有白費,因為每位老師都能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了問題、總結了經驗,以便更好地反思自己,爭取更大的進步。

一、總結經驗,共同分享

1、教師對觀摩活動認真對待,積極準備,有的老師甚至犧牲了很多休息時間,反覆的整理教案,找同伴説課,認真查閲資料,製作教具。

2、老師們都能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和組織活動,並根據幼兒的特點將枯燥的教學活動融入到遊戲活動中,比如:音樂課上利用圖片和動作表演幫助幼兒記憶歌詞,運用圖譜將音樂旋律和節奏型直觀呈現在孩子面前,有助於孩子很好的領會和接受;語言課上,運用圖片或圖文結合的方法幫助孩子理解、記憶詩歌和故事內容,創設情境引領孩子更投入地學習,扮演角色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等,讓孩子在有趣的遊戲和情境中輕鬆學到本領,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3、大部分老師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進步和突破。任何一節課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儘管每節課上完後,大家都能發現問題,找出不足,但每位老師課中都能找出亮點和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例如:張潔、陳仕、楊松亮老師教態自然大方,對課程的設計和把握準確到位;曾盈芳、餘丹、顏晴老師穩重、語言簡練到位不拖拉、簡單明快;徐蕾、李靜老師的活潑大方,注重師生互動,體現了良好的課堂駕馭能力;羅慧、陳建紅、楊湘製作的精美大氣的教學圖片;皮豔、唐雅英老師親切自然的教態,杜文、吳辛佳勇於嘗試和挑戰,利用ppt教學等等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大家都能夠多看他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

4,大家都能夠利用中午的休息時間集中參與説、評課,説、評課時能踴躍發言,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並對活動有觀後感和反思。相信在這樣真誠交流、相互學習的園風帶動下,每個人都能完善自己,不斷進步,成長的更快!

二、通過聽課、交流,我們也認識到大家共性存在的不足之處,今後需要努力的方向

1、教師誦讀能力、唱功有待提高。在給孩子範唱、範誦、和講述故事時一定要做到聲情並茂,給孩子帶來美的享受,能充分吸引和感染到孩子。

2、課上少説廢話,進行有效提問和溝通。一定要做到語言精練,引導語到位。多學習富有童趣的語言,語調抑揚頓挫,充分調動孩子的能動性。

3、在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教學的同時,更要關注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學習情況,靈活處理和迴應突發事件,及時調整自己的方法,提高課堂應變能力。

總之,此次觀摩活動收穫很大,但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們明白了無論是幼兒還是老師,做任何事情都要勇於嘗試,因為只有在實踐的過程中,才能及時發現問題,才能收穫,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對於我們的專業成長都是有很大幫助的。我們要把不足之處作為我們不斷提高的動力,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完善、不斷提高。做到教學基本功紮實,教學語言生動活潑,簡潔流暢,富有啟發性和感染力。多探索、多發現、多思考、更好地融入活動情境,放開自己,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幼師公開課心得體會4

此次觀摩的課程內容是科學領域和音樂領域教學活動,而在六大領域中我認為科學領域是最難組織和施教的,特別是公開示範課,在選材和施教中要考慮的因素太多太多,施教中的語言組織不當可能導致孩子們的口無遮攔泛泛而談,對教師的教態、語速、語感、情緒要求特別高,對孩子的掌控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在本次活動中,我們真的是大開眼界,讓我見識了兩位老師的業務能力、組織教學能力、駕馭課堂能力,更多的是看到了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一些新的理念,包括他們的選材,教法及最後的評價都值得我們學習:

一、互動

感受最深的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動,活動過程中教師更注重的是生生之間的互動,把互動的空間留給孩子,因為孩子們之間的經驗分享與交流,更能為幼兒所接受。而教師在互動過程中貫穿於幼兒情感、認知以及興趣能力的培養。

二、自由探索

教師能夠深入挖掘孩子的潛力,讓孩子在自由的探索中變被動為主動,深入活動其中。真正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王梅老師的科學活動(空氣阻力)中,教師放的很開,整個活動就是以孩子自己提問題、孩子自己想辦法尋找答案的形式貫穿於其中,從導入活動的瞭解職業介紹所的意思到故事教學中的由淺入深的提問,再到最後的自己嘗試做職業介紹所所長。教師都是讓孩子自由的想象,自由的探索,而在此過程中,幼兒體驗到的樂趣和獲得的感受都是教師的教所不能替代的。

三、精彩的鼓勵語

教師在鼓勵孩子時,能夠及時肯定,不用泛泛的鼓勵語,教師要能夠運用準確地語言把孩子的回答鼓勵在點上,儘量不重複孩子的回答。從孩子的回答中找到亮點,發掘孩子的閃光點,幫助孩子樹立信心。在音樂活動(兩隻小鴨)中,臧老師的鼓勵語就運用的非常到位,既鼓勵了孩子,又起了小結的作用。

四、情感的發展

注重幼兒情感的發展,在小班音樂活動(兩隻小鴨)中,整個活動都是以兩隻小鴨為主線,而且在活動過程中,情感的教育滲透於整節活動,看似平淡的活動卻藴含着很深的寓意。

五、教師的教態

教師的教態自然、大方、不做作,發自內心地情感流露給人親切感,很容易拉進教師與孩子之間的距離。

六、活動的組織

教師語言組織上精煉,在活動的環節設計上不拖沓,不花哨,環環緊扣。教師的提問適時,恰當。在活動的組織上,教師能抓住幼兒的興趣點,激發他們的好奇的心。

這次的觀摩活動給我最大的感觸是 “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執教老師對課改理念的把握、教學材料的選擇、活動中的教學機智、以及活動後的反思,都顯示了她們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較好地專業化水平。由此我體會,必須在每日活動中認真對學習材料深入分析、只有不斷實踐、不斷積累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才能靈活掌握教學機智與應答、以及活動後認真反思是促使自己專業化水平發展的有效途徑。

幼師公開課心得體會5

有位教育家説過:“人類有兩種語言,一種是聽覺語言,一種是視覺語言。”根據教育家們長期的科學早教證明,兒童期不僅是人學習聽覺語言的最佳期,也是學習視覺語言的黃金期。如果兒童在學習發音説話的同時,早期學習識字、朗誦、閲讀,使視聽語言能夠與之並駕齊驅,這樣幼兒的智力發展水平就會突飛猛進的提高,總之閲讀班的每一位幼兒通過學習,變得愛説、愛唱、也愛大膽表現了,這些都離不開前面幾位老師的辛勤付出,還要感謝我們萬園長精彩的點評,讓我知道了哪方面繼續改進,而好的繼續發揚下去,在配教方面也多得幾位老師的協助,更讓我感受到了我們這個團隊的温暖。

幼兒是憑藉色彩、圖像、文字並藉助於成人形象的讀講來理解讀物的。蒙氏閲讀充分綜合了插畫、文字兩種表現形式的魅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個完整的、有意義的、自然的閲讀學習環境,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反覆閲讀兒歌故事。

《分級閲讀》是我們幼兒園初次接觸的特色課程,我接觸這個閲讀班也有一個多月了,其中不只孩子在學習,我們老師也在探索中,這一路走來,雖然阻礙不少,但也進步很大。

在上這本書之前,我都會慢慢地去閲讀故事的“作品賞析”清楚知道每一個故事要讓孩子們學到什麼樣的知識,領悟到故事中什麼樣的情感,同時,把平時上課的經驗和分級閲讀幼教用書裏的教案相結合起來,讓孩子們更容易接受這新的課程。這次公開課我就以它為主題,課程內容有故事,詩歌主要目標讓孩子會閲讀、能創編、善表演,而我選擇了故事《小河邊》。主要目標是體驗看懂圖畫帶來的樂趣,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文中的反覆句式,認讀重點詞:一隻、大、小、來到、小河邊。在自由閲讀觀看時,我會提出幾個簡單的問題,讓孩子帶着問題,有目的地去閲讀,引導幼兒認真觀察圖,讓幼兒大膽地去猜測,豐富地想象,發散幼兒思維讓幼兒學會探索,激發他們的閲讀慾望。理解閲讀也是閲讀活動中的重要部分,但對小班來説,上起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我在平時的上課中,會加入一些情景表演,讓幼兒在原有的生活經驗上容易理解我們的故事內容和作品中人物的情感。

創編故事環節也是上閲讀課的課上一大難點,因為小班孩子的生活經驗和想象能力都非常有限,所以上課時要學會利用圖書後面已有的圖片,讓孩子看着圖片、實物進行創編。讓孩子們接受了以後,再通過一些易懂的語言,引導孩子想象,再幫助幼兒用肢體語言表達出來。如“小河邊”那一篇作品就非常適合小班的孩子創編,因為孩子有了那方面的經驗,如孩子會説小鴨子會游泳,來到小河邊,小蝦會游泳等,所以創編起來就比較容易。

表演故事是孩子最喜歡的環節,大部分孩子不需要老師去帶動,表演興趣濃厚,但可能是有些環節的細節考慮到還不夠周全,所以有些想要的效果還不是很好,為避免幼兒學習的單一性和重複性、使教學形式豐富多樣,也為了讓幼兒有良好的語言表述能力,在以後的閲讀教學中我們可以加入了看圖講述、故事表演、兒歌誦讀、聽説遊戲等內容,這些結合小,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應用極大的豐富了孩子的視聽覺,使孩子學習的興趣大增,《小河邊》藴含了多樣的社會生活內容,滲透了豐富的人類情感經驗。這節課基本上的目標大致能達到,課堂上的細節方面在以後的課程中應多加註意,最後字卡遊戲能與幼兒互動,整節課下來效果就非常好。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他們內心的童話世界,更抒發了孩子們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閲讀兒歌故事可以使幼兒的創造力受到激發,讓他們的想像馳騁飛奔,突破現實時空的限制,給我們構造出一個個充滿童趣的想像世界。

俗話説“好的習慣會陪伴孩子一生”,所以一直以來,在孩子的自由閲讀的時候,我們閲讀班比較注重孩子的閲讀習慣的培養,如要坐好才看書,翻書時要一頁一頁往下翻,不要太大力,要認真看圖,閲讀完後要把小圖書放好。上課時孩子的良好的習慣,也是老師上好一節課的基本,要認真抓好,如上課時,老師和同伴説話時要安靜傾聽,有問題或回答問題時要舉手發言等。孩子首先是用耳朵來“閲讀”,兒歌故事的語言是優美、規範的書面語言,通過欣賞和朗讀,孩子注意到語言中的邏輯停頓和語調中的抑揚頓挫,這有助於孩子對語言美和對作品的理解。

通過這次的講課,我們的分級閲讀取得了不少的進步,也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夠好,但我相信會在我們的努力下,讓我們的孩子受益更多,培養孩子閲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點點滴滴的積累。只有持之以恆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以書為友,與書為伴,讓一縷書香伴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