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學生勵志演講稿

演講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眾,演講人圍繞着主題講話的文稿。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為了讓您在寫演講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長會學生勵志演講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長會學生勵志演講稿

家長會學生勵志演講稿1

常言道:“用進廢退。”當外部有壓力逼你“用”的時候,你的學識、才幹等將會有很大的長進

轉眼之間,我們的高三生活已經過去一半了,想想以前的時候,總是抱怨時間過的是多麼的慢啊,為什麼還不放假,然而現在才知道時間如梭,如流水,把握不住,流逝的非常快,很多學生在進入高三時都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成績,是像以前一樣的學習,還是能找到更高效的方法,許多同學都對高三充滿了信心,帶着雄心壯志進入高三,相信自己能找準自己的位置,發憤圖強,在大學聯考中取得一個好的成績,來報答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所以剛開學前一個星期,同學的幹勁都很強,每天認真聽課,然而每天過着一樣的生活,很枯燥無味,就想尋找生活中不一樣的東西,不要那麼單調,繼而又不好好學了,當每次考試成績下來的時候,看着別的同學考的這麼好,在看看自己的成績,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感覺到暫時的難受,這時候又有點後悔了,為什麼月考前沒有好好學,弄的現在成績這麼差,轉而想想,大學聯考還早呢,不用着急,帶着這種念頭又開始這個月的生活,直到第三次月考考試成績出來,想到馬上就要一模考試了,看着隔壁班黑板上寫的大學聯考倒計時 還有186天,才發現原來高三已經過了一半了,再看自己的成績變的比以前的更差了,才發現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了,在照現在的情況,別講本科了,連大專都上不上了,想想父母的期待和老師的教導,就感到一陣愧疚,到現在連後悔的時間都快沒有了,如果到現在再不用盡全力,那就真的不行了,大學夢也就破滅了。

我們不能被暫時的失敗所打倒,不能被暫時的景象所嚇倒,想想家人的期望的眼神,想想未來的日子,更因該重新振作起來,勇敢的迎接挑戰,有些同學常常抱怨自己的壓力很大,壓的自己很累,但是父母的壓力來源於對你的期望,老師的壓力來源於對你的責任,沒有壓力哪來的動力,人們常説 天下學士出寒門,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難道不是一種道理麼,這不是一種壓力麼,壓力逼迫你要變的更好,逼迫你發揮自己的潛能。越王勾踐每天卧薪嚐膽,逼自己記住滅國之痛,逼迫自己發奮圖強,最終勾踐滅掉了吳國,報了仇。如果沒有壓力,勾踐能成功麼,你們看過傳統的“擊鼓催詩”嗎?一羣詩人聚會,有人出題:幾言詩,聲什麼韻,詠什麼題材。題目才喊出來,就開始擊鼓,起初慢慢地一聲一聲擊,愈擊愈快,心愈急,愈寫不出,鼓聲愈連成一氣。只見一個個平常瀟灑風流的詩人,急得抓耳撓腮、滿臉通紅,一個月也寫不出來的詩,鼓聲中居然寫出了,這不是逼的嗎?大學聯考就很像擊鼓催詩,日期就像是一面大鼓,每過一天,就敲一次,每敲一次,你的神經就會緊一下,當鼓聲停到到你面前時,你就要寫一篇 大學聯考的詩了,寫的好不好,那就全看你發揮了。

每個人心裏其實都一顆上進的心,並不是不想上了,不想學了,我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想上大學,都有一個大學夢,然而由於種種的原因,使得我們遇到了困難,也希望家長能相信我們,給我們一點時間,我們也因該好好反省,看看自己的後面吧,已經沒有退路,在想想未來吧,想的更長遠一些,我們一定要利用好大學聯考這個平台,展現自己,要有項羽 破釜沉舟的霸氣,要有孫子臏腳 《兵法》修列的毅力,要有仲尼厄而作《春秋》的智慧。 故天將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在此祝願所有的考生都能夠考出一個好成績,夢想成真!

家長會學生勵志演講稿2

各位老師、家長朋友,

大家好!

接到班主任曹老師讓我在家長會上發言的邀請,我一方面有些激動,一方面又有些不安,激動是因為感覺到我和兒子作為家長和學生,得到了老師的認可,不安是因為覺得我們的努力還很不夠,我沒有典型的經驗,我兒子也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很多家長和同學比我們做得更好。但我還是願意發言,因為我經常和朋友討論教子的心得,也從朋友們那裏得到很多很好的啟示。家長們的交流是很有意義的,我今天就權當拋磚引玉吧。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主要做了以下兩個方面的努力。

一、和孩子保持密切的交流與溝通

1、我對交流和溝通的重要性是這樣認識的.:只有不斷地交流,我們才能知道孩子在關注什麼、他的看法怎樣、他的感受如何。“關注什麼”反映孩子的趣味所在,“看法怎樣”反映孩子的價值取向,“感受如何”反映孩子的情緒,我們及時瞭解到這些,就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指導。教育是講究時機的,所以密切交流特別重要。密切到什麼程度呢?每天都可以問一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比如老師上課的情況、和同學交往的情況、學校第二課堂活動情況、考試情況等等。

2、交流和溝通的益處。我舉一個例子。我的孩子在上國中的時候,碰到了一位剛剛走上講台的物理老師和一位剛剛帶過高三畢業班的語文老師。許多同學對這兩位老師的教法不適應,反映給家長,有些家長已經沉不住氣,要求學校換老師。我和兒子就這兩位老師的情況做了交流。我們在以下方面達成一致:物理老師是新老師,他的缺點是講課速度快,還不太會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來組織課堂,但是物理老師肯定是理科高材生,他的物理學素養是不容挑剔的,作為新老師,他的幹勁和熱情也是不用懷疑的,有這兩點,就不至於耽誤學生的學習,應對老師課堂教學的不足,學生可以通過課前預習和上課集中精力聽講來彌補。語文老師是相對成熟的老師,對於國中低年級學生來説,他的缺點是課堂平淡無奇,激情不夠,部分學生上課打瞌睡。但我們要看到,教過高中的老師來教國中,在語文知識和能力方面也是不用擔心的,進入中學以後,學生要大力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不能光指望老師創建生動的課堂。我們也分析到,同學打瞌睡的原因也包括有幾次語文課排在下午第一節,一些同學中午沒休息好,以至於上課疲勞。我跟兒子説,每位老師都是一個寶藏,聰明的學生善於從老師的閃光點去挖掘,懶惰的孩子看不到老師的光彩,也不用心去挖,這樣的孩子難有大的進步。在那次關於換老師的波動中,我的孩子私下裏始終站在老師一邊,他認為那兩位老師都不錯,不需要換。我花這麼多時間來講這個例子,不是要再次來討論要不要換老師,而是表明我讓孩子通過這件事情形成一種獨立的學習精神和反求諸己的學習態度,也就是説,學習主要要靠自己,不能全指望老師,在挑剔老師的同時,學生更應該反思自己的學習態度和方法。形成了獨立的學習精神和反求諸己的學習態度,孩子無論碰到什麼老師,他都能適應好。這個教育契機和效果的取得,就來自於和孩子的及時溝通。

3、交流和溝通的技巧。有些家長朋友可能感覺到和自己的孩子難以溝通,我想這個問題要從家長方面找原因。為了有效地和孩子溝通,我着力於創建一種良好的交流模式。

首先,我和孩子的交流是平等的、是雙向的。孩子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我有我的看法,我們並不完全一致。在討論問題的時候,我總是讓兒子先説,讓他説透,如果兒子説的有道理,我就充分尊重並鼓勵他。如果我覺得孩子的觀點有必要修正,那我就心平氣和地擺事實講道理,可能一次並不能説服他,那我就還要備些課,找一些報紙、電視、網絡上的相關資訊來啟發他。我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在兒子面前倚老賣老,強迫他接受我的意見,因為所有的意見都必須內化為孩子自身的意願之後,才會變成動力。事實證明,有的時候,我是錯的。那這個時候我並不覺得尷尬,而是在兒子面前感歎“人的完善是沒有止境的”,或者跟他説“生命不息,學習不止。”以此來暗示孩子:人都需要不斷地走出誤區,才能臻於至善。這也是一種教育。

第二,我對兒子的所有建議都站在他的立場,並且善意地提出。孩子不願意接受父母的意見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他認為你不懂,你不理解他,你幫不上他的忙。我們要消除孩子的疑慮,確實要拿出真情、拿出智慧、拿出誠意,讓孩子願意聽取我們的意見,願意嘗試我們的建議。孩子如果學習退步了,我們只是責問他怎麼搞的,那隻會激起逆反,沒有積極效果。合適的做法應該是安慰他,幫他分析原因,共同制定彌補的措施。孩子如果早戀了,我們只是譏諷,那更會造成隔閡,讓孩子走得更遠。合適的做法是分析造成孩子空虛寂寞的原因,拿親情來填充,拿學習任務來分散,拿高遠的理想來昇華。對於孩子具體科目的學習,我想很多家長朋友和我一樣,中學階段的課程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很難親自給孩子補習。這一點不必忌諱,跟孩子説清楚,不要指望父母給他補習功課,可能反而能增強孩子學習的自覺性。但是,不懂具體的知識不意味着不能從方法上進行指導。實際上,方法指導是比知識更重要的指導。我比較注重引導孩子選擇思想性和勵志性較強的課外讀物,希望他在閲讀品評中來開啟性靈,培養審美感知能力,雕琢和諧向善的心靈。有時候,我看到啟發性較強的名言警句,也會抄下來送給他。比如,兒子感到學習辛苦,我就給他送一句熊十力先生的話:“為學,苦事也,亦樂事也。唯有真致於學者,乃能忘其苦而知其樂也。”鼓勵他克服懈怠,不辭辛苦。如果我發現兒子已經盡了力,但因為沒有達到他自己定的目標而懊惱,我就送他另外一句話:“金字塔的尖頂只能站幾個人,連轉身都困難,而地面確是結實的,寬廣的,轉身或者隨便走動的機會反而更多。”以此來緩解他的緊張。在兒子對自己的智商感到懷疑、學習信心下降時,我又送給他一句話:“智力不是最重要的,比智力重要的是意志,比意志重要的是品德,比品德重要的是一個人的胸襟和抱負。”有一次兒子跟我談到,他想終身從事科學研究,我非常贊成,送了他一句話:“平庸的科學家追求成功,一流的科學家追求真理。”鼓勵他做有所發現、有所創見的科學家。我想,根據不同的情境對孩子因勢利導,效果比嘮嘮叨叨要好很多。

二、創建學習型家庭,和孩子共同進步

孩子愛不愛學習,能不能靜下心來學習,和家庭氛圍是有關係的。家裏人口太多,環境嘈雜,可能會干擾孩子;家裏人口雖少,但氣氛冷漠,也會讓孩子感到壓抑;家裏除了孩子之外,都不讀書,也可能讓孩子困惑,因為爸爸媽媽讀了書出來,也就只懂得吃喝玩樂,那他辛辛苦苦讀書有什麼意義呢?所以,要讓孩子好好讀書,我們要努力創建學習型家庭。

首先是良好的學習條件。作為家長,特別是在孩子面前,我們要節制上網,節制看電視,少煲電話粥,少打牌串門。在我們家,看電視的時間一般只限於晚餐前。到7點鐘,晚餐吃完了,健身的出門去,學習的進房間,家裏安安靜靜。任何時候,我們都不開牌桌。兒子沒有配手機,他房裏的固定電話前不久也撤了,以保證兒子的學習不受外部干擾。孩子的作息時間也非常規律,早上6點半起牀吃飯,7點上學;中午12點半吃飯,1點50出門;晚上6點半吃飯,7點開始自習;最遲11點就寢。為了孩子能有好的營養,我每天親自為他操辦一日三餐。在學習資料上,我們從不吝嗇花錢,只要他有需要,我們馬上購買。我兒子一年大約要去圖書城四次以上。前段時間,兒子希望在瀟湘晨報之外,再增訂幾份報紙,我們一起商量,定了中國青年報和21世紀英文報。我跟兒子説,長才幹要靠你自己,後勤服務工作,爸爸媽媽希望做到讓你百分百地滿意。

有一點必須指出來,我們為孩子創造好的學習條件,不能因此而認為我們做了犧牲,孩子欠了我們什麼。有一次,孩子的爸爸責怪兒子學習不用心,就説:你媽媽每天早晨6點起牀為你做早餐,你不發狠讀書,對得起她嗎?我馬上跟兒子申明:即便你的成績很差,我也心甘情願為你做早餐,媽媽關心你不是指望你用高分來回報。我這麼説,是不希望兒子揹包袱。學習應該是志趣的不斷髮展,為了其他任何事情而學習,或遲或早都會導致學習興趣的衰亡。

其次是以身作則,在學習上做孩子的表率。俗話説,言教不如身教。如果我們整天催促孩子學習,自己無所事事,那我們的説教是沒有力量的。我們不僅不能給孩子提供精神營養,也無法給孩子提供合適的參照,還可能導致孩子看不起我們。在這個問題上,我和我先生基本沒有令孩子失望。我先生的工作就是科研,他的科研成績雖然不能説讓兒子敬仰,但那些全部用英文寫成的論文,至少讓兒子知道科研是怎麼回事。我雖然做行政工作,但我從兒子上學起,就一直在讀書和做研究,雖然沒有大的成果,但樣子擺出來了,還經常可以和兒子交流學習心得。這樣一來,我們一家三口都在家的時候,就變成了都在自己房裏看書寫作。

各位老師、家長朋友,我經常感到,教育孩子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我們家長自我教育的過程,我們是伴着孩子一起成長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是教育孩子,而是跟他們同行一段路,感受他們的朝氣、活力,跟他們分享人生的經驗,分享親情帶給我們的至高快樂。

最後,感謝曹老師給了我發言的機會,感謝各位耐心地聽我講了這麼久,感謝學校全體老師對孩子們的辛勤培養,祝願所有關心孩子成長的人們新年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