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地球》演講稿

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演講稿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善待地球》演講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善待地球》演講稿

《善待地球》演講稿1

老師、同學們:

今年4月22日是第4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惜地球資源 轉變發展方式 倡導低碳生活。是啊,地球母親養育了我們,但我們人類卻太不珍惜她了,到頭來毀滅的也只能是我們自己。在這裏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如果把一隻青蛙扔進一鍋滾燙的水中,它會立刻拼命從水裏跳出來逃生;而如果把青蛙放進一鍋冷水中,然後慢慢加熱鍋裏的水,青蛙可能就會一直呆在水裏直到最終被燙死。剛剛過去的又一個暖冬,我們只穿着一件單衣就渡過了農曆春節,當重慶人民還在清算去年夏季破記錄的高温乾旱所帶來的損失時,他們又要面對今年可能再次捲土重來的旱災……在一個又一個全球變暖的新證據面前,人類是否也會面臨像青蛙一樣的命運呢?

氣候專家指出,對抗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因為就像被放進水裏煮的青蛙一樣,人們很難意識到看不見的威脅。聯合國已於今年2月2日在巴黎公佈的《全球氣候變化第四次評估報告》中,向全人類發出了迄今為止最嚴厲的警告。報告稱,如果人類像在冷水裏慢慢被加熱的青蛙一樣,對日益升高的全球氣温繼續熟視無睹的話,我們生存的地球將以更快的速度變熱,而大自然也將遭受無法挽回的破壞,過去50年來全球氣温的升高,至少有90%是由人類活動導致的,其中又以化石燃料的燃燒為主。報告預測,到21XX年,全球平均氣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至4℃,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9至58釐米,氣温升高將導致更為頻繁的洪災、熱浪、乾旱等自然災害。

我國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氣體排放國,並且將在未來十年內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温室氣候排放國。面對發展和環保的雙重壓力,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面對這一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適應並積極減少温室氣候排放,才是理智而負責任的行為。 我們每個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都同時扮演着三個角色:既是污染的製造者,又是受害者,同時也是治理者。因此我們可以選擇綠色的生活方式,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種種挑戰。綠色生活方式的內涵,可用5個以“r”字母開頭的單詞在概括:reduce 節約資源、減少污染;reuse 重複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 垃圾分類、循環回收;rescue 保護自然、萬物共存;re-evaluate 綠色評價、環保選購。通過選擇綠色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維護自身的.環境權益,找回曾屬於自己的碧水藍天。

為了讓更多的同學瞭解環保和氣候變化的知識,正確認識氣候變化和環境惡化的現狀、危機和給我們的挑戰,我校學生會和團委將成立“廣鐵一中青年志願者——環保社團”,如果你志願投身環保公益活動,樂於投入自己的業餘時間學習環保和氣候變化的知識,樂於組織和積極推動環保宣傳等公益活動,樂於主動開始綠色生活,請在本週內到你班的團支書處報名,第一階段,請每班選出1名志願者人為你班的“環保使者”,並於本週五將名單上報校團委。

“tomorrow’s climate, today’s challenge!”這是英國政府宣傳氣候變化的一句口號,意思是“明天的氣候,今天的挑戰!”要給地球母親降温,我們要從選擇綠色生活開始。

《善待地球》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善待地球,保護環境》。

地球是生命的搖籃,萬物的母親,人類的家園。地球就像媽媽一樣給我們帶來幸福,帶來快樂。可是,你們知道嗎?我們生活的地球上,人類為了自己的利益和方便,做出了許多污染環境、傷害地球媽媽的事情。人們隨手仍掉的一個塑料袋,埋在地下三百年都不會爛。

善待地球,作為學生,首先要從愛我校園做起。我們應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去呵護校園,愛護校園裏的一草一木。讓飄揚在風中的紙屑和校園告別吧,讓沉睡在地上的痰跡和馬路告別吧,讓陳列在牆上的塗痕和教室告別吧,讓我們用細心的呵護喚起學校的整潔和美麗吧! 在保護環境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珍惜資源。珍惜資源,就是要從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節約一粒米,節約一張紙做起。

善待地球愛護地球、保護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應盡的責任。説到不如做到,讓我們全人類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精心呵護那鬱鬱葱葱的`草地,不要穿越綠化帶,踐踏草地,讓小草迎着春風歌唱;隨手撿起散落在地上的垃圾,養成將垃圾分類處理的好習慣;隨手關掉水龍頭,不浪費一滴水。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的天空更加蔚藍,讓大地更加蒼翠,讓空氣更加清新,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麗。

《善待地球》演講稿3

曾經以為我們真的是這個世界的主人,我們在這裏繁衍生息是理所當然的事;曾經以為我們是這個地球的主宰,世界萬物任憑我們驅使。我們無需感謝普照的陽光,以為日出日落是自然本身的規律;我們無需感謝清新的空氣,以為那只是植物們正常的'呼吸;我們無需感謝流水,以為源頭活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青山巍巍,流水潺潺,我們從未懂得珍惜;綠樹紅花,草長鶯飛,我們不曾有過感恩。我們從未想過,我應該為周圍這一切做些什麼。相反,更多時候,我們以為這一切都理所當然的事。很長時間裏,我們發展經濟,卻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我們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賜,卻從未有過對她的補給。

直到有一天,當大片的泥石流沖毀房屋時,我們才意識到青山早已失去昔日的葱蘢;當太湖藍藻爆發,百萬市民叫渴時,我們才發現水的重要;當漫天揚塵遮天蔽日時,我們才發覺陽光的珍貴;當一個個煙囱吞雲吐霧散發出刺鼻的氣味時,我們才懂得新鮮空氣的難得。或許,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當青山不再,當污水橫流,當物種漸少,當環境惡化,我們才知道,其實,我們不是地球的主宰,我們只是這個大家庭中的最普通一員。我們應該懂得感恩,感謝陽光的普照,大地的滋養;我們應該去善待去呵護,善待我們的地球呵護我們的家園。誰希望我們生存的世界只剩下漫天黃沙?誰希望地球母親欲哭無淚只剩下遍體的傷疤?面對惡化的環境,育才學子在行動。

守護一片育才林,為城市守護一片綠;減少白色污染,把環保“袋”回家。善待地球,育才學子彰顯出的是大愛大責;善待家園,育才學子更要從我做起,敢於擔當。節約一滴水,或許就能拯救一個生命;節省一張紙,或許大地就能多一點綠意;撿起一個果皮,展現一種優雅;少用一個塑料袋,或許生活中就能少一些煩惱,多一些愜意。一起攜手,還地球一個純淨、清新和年輕;一起努力,善待我們共同的家。

《善待地球》演講稿4

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善待地球》。

地球只有一個,它的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所有的不可再生的資源都在用一分,少一分。地球已經不堪負重了。當我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時,一場保護地球,珍惜資源的戰役開始打響。

1992年,一場更嚴峻,更強烈的警告被髮出:如果人類不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話,地球將會面臨毀滅!

在世界地球日到來之時,我國舉起了“善待地球”的大旗。它成為我國今年世界地球的主題。

這無疑是明智的。再有,氣象學家説,持續的全球氣候變化是自然災害的主要原因。我卻有着不同的看法。難道造成如此深重的災害,人類的因素可以忽略不計嗎?和自然比起來,人是渺小的,但人對自然的影響力卻是巨大的,尤其是當人類的破壞力充分發揮出來的時候。比如:工業化可以使原來滋潤大地的雨露變質,形成酸雨;比如:無休止的砍伐森林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使綠洲變成沙漠的惡果。

人們常説,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們如此惡待地球,得到只有大自然無情的報復。想想黃河是怎樣變化的,想想綠洲是怎樣變成沙漠吧!聽,花兒在埋怨,小草在吹息,大樹在抗義呀!

地球在流血,她像一個傷痕累累的'病者,拖着60多萬生靈,艱難的行走。他太需要人們給一點點同情,一點點關愛,一點點呵護了。然而,人們使地球太失望了。因為人們還在用比污染更惡毒的方法去毀自然。

大家想想,大熊貓由原來的成千上萬到現在的多少,朱䴉以曾經的遮天敝日又到現在的多少?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人類親手造成的惡果呀!

人類啊!醒醒吧!善待地球就是在善待我們自己,不要因自己的愚昧和貪婪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呀!

想想恐龍也曾是地球的霸主,但是滅絕了,我們人類會不會也像恐龍一樣呢?

真心去善待我們的地球母親吧!努力去珍惜去愛惜。哪怕只是從不多用一個袋子,哪怕是每年種下一棵樹。在4月22日,從這個地球的節日讓我們用行動來祝福她。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善待地球》演講稿5

隨着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過程中,由於人類過分追求發展所帶來的滿足和發展的速度而忽視或淡薄了其所帶來的負面效應,致使在極大滿足自身物慾的同時,也給自身未來的發展埋下了諸多隱患,這些問題隨着時間的推移暴露越來越明顯,直至威脅到人類自身的生存,如温室效應的出現、水污染等問題。在某種程度上,這些問題都歸於人們對發展的片面理解,認為只要經濟發展了,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忍而解,忽視了環境保護。事實上,只有科學的發展才能不斷解決人類所面對的問題。這是其一。

節能減排不僅是企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對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問題。社會的主體是人,節能減排的主體也必須是人,節能減排必須從每一個來抓起。由於個體的認識不足或者忽視,致使一個水、電等白白的浪費掉、汽車無情地冒着黑煙……不是沒有人注意到環境的惡化,已經所帶來的危害,而是多數人認為環境污染問題離自己很遙遠,不是自己的事情,也不是浪費自己的錢財,甚至有一些人認為自己有錢,無所謂浪費。殊不知,水、電、氣這些都是人類共同的資源,現在的浪費,就給子孫後代帶來無窮隱患。因此,節能減排人人有責,需要人人蔘與。這是其二。

多數人認為不關電腦、不關水龍頭,浪費點水、電都不是什麼問題,也花費不了多少錢。但是,他們沒有認識到在這些電白白消耗掉的'同時,電腦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正在殘害着自身的身體;他們也沒有認識到,發電廠發電所需要的煤炭等資源以及所排放廢氣和污水所給環境帶來的危害;他們更沒有意識到,發電廠的機器設備、電腦豪材等生產資料在生產過程中所給環境帶來的巨大危害……

節能減排、環境問題,不是一個人、幾個人或一些人所需要的,也不是一個人、幾個人或一些人的事情,更不是一個人、幾個人或一些人所能解決的。要想解決環境問題,必須從每一個個體抓起,從提高每一個人的認識抓起,從改變每一個人的習慣抓起。

《善待地球》演講稿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善待地球 善待家園。

在無邊無際的茫茫宇宙,懸浮着一顆藍色的星球,它便是我們幾十億生靈共同繁衍生息的地球。而這顆星球也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知道的宇宙中唯一可以承載生命的星球,她是萬物生靈共同的母親。在人類出現的幾百萬年的歷史中,這位母親無私地向她的孩子們奉獻着她的資源,供人類繁衍、生息。

可是隨着歷史車輪的前進,地球已不再是當初那個美麗的星球,取而代之的是一幕幕駭人的場面和一組組令人揪心的數字:森林退化,沙塵暴飛揚,水土流失,洪水肆虐,酸雨赤潮,臭氧空洞……地上垃圾遍佈,廢渣成堆……早在1996年聯合國環境署就曾發出過警告:南極臭氧空洞正逐步增大,地面紫外線輻射增強,皮膚癌發病率上升;1.2億人口生活在渾濁的空氣裏;12億人口生活缺水;12%的哺乳動物和11%的鳥類瀕臨滅絕;每年地表土壤流失200億噸;森林以每年450萬公頃的速度消失。

其實,我們知道,這是人類無休止的索取才使地球到了今天這個不堪重負的地步。由於人類對大自然的摧殘以及對地球的傷害,才引起大自然的憤怒,98年的長江洪水,今年的白洋澱的死魚事件,與其説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還不如説是人類自己的“傑作”。人為地破壞環境,無異於自掘墳墓。

我國清代詩人張潮有這樣一首詩“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林不可以無藤。”保護環境已經刻不容緩!要知道優美和諧的'自然環境是我們生活的保障,是人類生命的源泉,他會給我們帶來身心的愉悦和無限的樂趣。“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讓我們感受清幽;“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讓我們聆聽天籟;“春水碧如天,畫船聽雨眠”讓我們融入自然。這些美麗的畫面,不應該成為記憶中的美好,而是應該在我們身邊綻放。

在“65”世界環境日即將來臨之際,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應該拿出自己的實際行動,擔負保護環境的責任,提高環保意識,愛護環境,善待家園。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少用紙巾和塑料餐具,不使用一次性木製筷子;不亂丟廢棄電池;節約用水用電;不踐踏草坪和綠地;愛護花木……當我們這些點點滴滴的綠色行為匯聚成綠色的海洋時,環保意識就已經深入我們心頭,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美!

請不要説“環境危機不是我的錯,也不要説改變這種局面個人無能為力”,其實只要我們每個人參與進來,行動起來,我們就能創造一個綠色的生態環境,共同擁有這個蔚藍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