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什麼意思

格言是一個人機智之精華,眾人匯成的睿智。格言要求內容積極向上,可以是聰明人的智慧,老年人的經驗。格言,可以作為人們行為規範的言簡意賅的語句。從句法結構角度説,格言是相對完整、相對獨立的句子,可以獨立用來表達思想。另見,期刊雜誌《格言》

格言什麼意思

[motto and maxim;adage;apothegm] 含有教育意義可為準則的字句,蓋聞盤於遊田,《書》之所戒;魯隱觀魚,《春秋》譏之;此周孔之格言,二經之明義。_——《三國志·崔琰傳》

編輯本段詳細解釋

含有教育意義可為準則的話。

格言1《三國志·魏志·崔琰傳》:“蓋聞盤於遊田,《書》之所戒, 魯隱 觀魚,《春秋》譏之。此 周 孔 之格言,二經之明義。” 南朝 樑 沉約 《奏彈王源》:“且非我族類,往哲格言,薰不蕕雜,聞之前典。” 宋 司馬光 《河間獻王贊》:“ 周 室衰,道德壞……重以暴 秦 害聖典,疾格言,燔詩書,屠術士。” 朱自清 《論標語口號》:“格言偏重個人的修養,名言的作用似乎廣泛些。”

言簡,促人有美德。如:「滿招損,謙受益。」。《宋史·吳玠傳》:「玠善讀史,凡往事可師者,錄置座右,積久,牆牖皆格言也。」在內容上它是人生經驗和規律的總結,具有教育意義;在語言形式上簡潔而精練。因此,格言與諺語、名言、警句、箴言等有着直接的血緣關係,可以説,只要是有教育意義的精練語句,都可以稱為格言。只是諺語來源於民間無名氏之口,或經眾人加工而成,而名言則大多數出於名人之口。格言包括的內容不是太廣泛,簡單的説"格言"大多是以激勵的意思為主,也因為名言之所以叫名言是因為是有個名字是名人説的話,後來又出來了大眾能接受的詞“格言”一般都是某公司的格言,某人的格言,基本上都是一些努力、加油、奮鬥之類的句子. 格言一般出自古代的書面文獻,經引用後廣泛流傳,至今仍具有教育意義。由於流傳時間久,人們或許已經不知道或不注意其出處,只注意教育意義。含有教育意義可為準則的字句蓋聞盤於遊田,《書》之所戒;魯隱觀魚,《春秋》譏之;此 周孔之格言,二經之明義。——《三國志·崔琰傳》

編輯本段格言與諺語的區別

1.名人説的叫名言

2.古人説的叫古語

3.流傳至今的叫諺語 、俗語

諺語是人民羣眾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集體創造的,無法找出作者;格言是名人或具有較高文化素養的人説的話,作者確定,可以查到出處。

諺語的內容,大多是具體生產、生活經驗的總結;格言則側重樹立人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所有格言的內容都應該是積極向上的,如果是消極的,不能稱為格言。

4.由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像謎面的為比喻語,後一部分像謎底的為解説語.

編輯本段人生格言

人生就是學校。在那裏,與其説好的教師是幸福,不如説好的教師是不幸。——海貝爾

誰若遊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便永遠是一個奴隸。——歌德

我們要把人生變成一個科學的夢,然後再把夢變成現實。——居里夫人

要體驗人生,就要把握現實,相信現實。——拉蒂特

格言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過這一生,就太長了。——莎士比亞

人最偉大,得人心者就會得到一切。得財富者失人心,財富也失。故此我們要結好人緣。——方海權

編輯本段生命格言

生命,那是自然付給人類去雕琢的寶石。——諾貝爾

生命不等於是呼吸,生命是活動。——盧梭

生命是一條艱險的峽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過。——米歇潘

生命如同寓言,其價值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內容。——塞涅卡

生命在閃光中現出絢爛,在平凡中現出真實。——伯克

誰能以深刻的內容充實每個瞬間,誰就是在無限地延長自己的生命。——庫爾茨

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於度過。——呂凱特

編輯本段命運格言

命運的好壞跟人的好壞沒有關係。——鞏玟語 命運就是對一個人的才能考驗的偶然。——蓬皮杜

聰明的人造就機會多於碰到機會。——培根

平凡的人聽從命運,只有強者才是自己的主宰。——維尼

如果錯過了太陽時你流淚了,那麼你也要錯過羣星了。——泰戈爾

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機遇。如果你喜歡保持你的性格,那麼,你就無權拒絕你的機遇。

——羅曼.羅蘭

編輯本段友誼格言

朋友需要你今天幫助,千萬不要等到明天。——佚名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和你一同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過的人,你卻永遠不忘.。——紀伯倫

朋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使友誼永存。——查理士

友情的紐帶,或會因情緒激動而繃緊,但決不可折斷.——林肯

朋友之間重於心,對方困難時要幫助之。得意時提醒不要得意忘形,失意時安慰其勵志向上。——方海權

周圍都有好朋友的人,比四面楚歌的人不知幸福多少。——卡內基夫人

財富不是真正的朋友,而朋友卻是真正的財富。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孔子

怯懦的人,會把朋友送給劊子手。——羅曼·羅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