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西《做最好的家長》經典語錄

1、教育,與生命的誕生同步。從有孩子的那刻起,做家長的就該善於積累各種教育元素,給他記一些成長日記。這將會是一份珍貴的教育資源,等孩子識字長大後他可以讀到爸爸媽媽對他的愛和期待。這是孩子教育的“提前量”。

李鎮西《做最好的家長》經典語錄

2、我始終認為,一個人最最基本的素質是善良。愛的教育,應該是孩子最早也最重要的啟蒙課。無論孩子長大幹什麼,他都能憑着自己的善良贏得幸福人生。推薦孩子看《愛的教育》和蘇霍姆林斯基《做人的故事》,但要告訴孩子,愛心應該獻給真正需要愛的人。

3、求知探索是兒童的天性,但孩子們後來厭學了。所以在我看來,比研究“如何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我們更應該研究的是孩子的學習興趣是怎樣一步一步喪失的。

4、對國小生來説,學習的快樂感比學習成績更重要。我一直堅定不移地這樣認為!面對已經很糟糕的考試成績,如果家長一味地責怪那麼孩子的自信心必然會受到挫傷,這比糟糕的考試成績更糟糕!

5、好習慣的養成越早越好,有時需要心要的強制性訓練,家長也要以自己良好的習慣去影響孩子,有時可適當採用獎勵或懲罰,告訴孩子不能用粗心來原諒自己!

6、面對孩子的失敗,不要簡單地責備,要善於發現孩子某一方面體現出來的“尊嚴的制高點”,通過一定的方式,展示並宣揚好他的突出優勢,甚至可用適當的“謊言”鼓勵,幫助孩子找回自信心。從小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

7、鼓勵孩子關心班集體,以“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為座右銘,培養孩子樂於奉獻、與人合作的品質,收穫各種能力。

8、敢於放手讓孩子去嘗試“第一次”,通過各種途徑將英雄氣質植入孩子的心靈,鼓勵孩子“戰勝自己”,讓他體驗堅強的幸福。

9、絕不當着孩子説老師的不是,也教育孩子不要和老師頂撞,這是教育孩子尊重老師的底線。我多次對家長説:“我希望我們的關係儘可能純淨一些,這樣我工作起來更有一種心靈的自由。我們現在是戰略伙伴關係,要交朋友等你的孩子畢業以後我們再交吧!”

10、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成長烙印,家長要培養一些和孩子的共同愛好,不妨和孩子一起“追星”,和孩子一起上網,以自己的民主作風尊重孩子,孩子也會尊重家長,從而接受家長的`引導。

11、教育孩子全面地看待“西方世界”,給孩子創造一些接觸外國文明的機會,既要反對崇洋媚外、全盤西化,又要反對盲目自大、閉關自守,培養孩子成為一個頭腦清醒、胸懷全球、放眼世界的愛國者。

12、不要渲染中學考試的恐怖,不給孩子定名次增壓力,讓孩子只和自己比進步,用最大的努力發揮出自己的實力。在升學考階段,家長要做的只是“守望”,給他相對寧靜的精神天地,不要過多的干預孩子的學習,無為而治最好。

13、作文是做人的體現,所有“真實的消極”都比任何“虛假的積極”珍貴一百倍,教育孩子把“真情實感”放在第一位,絕不在作文中説假話,讓心靈的泉水自然而然地流淌。

14、讓孩子儘可能“中國”一些,通過國畫、唐詩宋詞、遊覽古鎮、親近國學等涵養中國的精神氣質,從而在走向世界的同時能夠保持自己的民族性。

15、在一些人看來,似乎一般成功的教師,往往同時都是家庭教育的失敗者——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生,自己的孩子卻不太優秀。在我看如果一個優秀的教育者在教育子女方面不太成功那就算不上真正的“優秀”,至少他的“優秀”不算完整。我一直把女兒作為我的第一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