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本會計的知識點總結

在年少學習的日子裏,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是傳遞信息的基本單位,知識點對提高學習導航具有重要的作用。掌握知識點是我們提高成績的關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成本會計的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成本會計的知識點總結

成本會計的知識點總結 篇1

成本會計的知識點總結:公式

1、 利率=純粹利率+通貨膨脹附加率+風險附加率

2、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3、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資產不包括存貨一年內到期的流動資產待攤費用

4、保守速動比率=(現金+短期證券+應收票據+應收賬款淨額)/流動負債

5、營業週期=存貨週轉天數+應收賬款週轉天數

6、存貨週轉率(次數)=銷售成本/平均存貨 其中:平均存貨=(存貨年初數+存貨年末數)/2 存貨週轉天數=360/存貨週轉率=(平均存貨*360)/銷售成本

説明:一般是銷售收入指有用到考核業績才用銷售成本

7、應收賬款週轉率(次)=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其中:銷售收入為扣除折扣與折讓後的淨額;應收賬款是未扣除壞賬準備的金額 應收賬款週轉天數=360/應收賬款週轉率=(平均應收賬款*360)/主營業務收入淨額

8、流動資產週轉率(次數)=銷售收入/平均流動資產

9、總資產週轉率=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10、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11、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12、有形淨值債務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無形資產淨值)

13、已獲利息倍數=息税前利潤/利息費用

14、銷售淨利率=淨利潤/銷售收入*100%

15、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16、資產淨利率=淨利潤/平均資產總額

17、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潤/平均淨資產(或年末淨資產)*100% 或銷售淨利率*資產週轉率*權益乘數或資產淨利率*權益乘數

18、權益乘數=平均資產總額/平均所有者權益總額=1/(1-資產負債率)

19、平均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發行在外的普通股數*發行在在外的月份數)/12

20、每股收益=淨利潤/年末普通股份總數=(淨利潤-優先股利)/(年末股份總數-年末優先股數)

21、市盈率=普通股每市價/每股收益

22、每股股利=股利總額/年末普通股總數

23、股票獲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每股市價

24、市淨率=每股市價/每股淨資產

2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淨收益*100%

26、股利保障倍數=股利支付率的倒數=普通股每股淨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27、留存盈利比率=(淨利潤-全部股利)/淨利潤*100%

28、每股淨資產=年末股東權益(扣除優先股)/年末普通股數

29、現金到期債務比=經營現金淨流入/本期到期的債務=經營現金淨流入/(到期長期債務+應付票據)

30、現金流動負債比=經營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31、現金債務總額比=經營現金流入/債務總額

32、銷售現金比率=經營現金流量/銷售額

33、每股營業現金淨流量=經營現金淨流量/普通股數

34、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淨流量/全部資產*100%

35、現金滿足投資比=近5年經營活動現金淨流量/近5年資本支出、存貨增加、現金股利之和

36、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每股營業現金淨流量/每股現金股利

37、淨收益營運指數=經營淨收益/淨收益=(淨收益-非經營收益)/淨收益

成本會計的知識點總結:日常三大業務

生產訂單的審核。根據ERP管理規定,生產管理部根據銷售訂單生成生產訂單。成本會計審核生產訂單是否在銷售訂單的範圍內。公司做到按合同生產,沒有合同的只准許是市場常用產品作為備用庫存所用。這些訂單要有公司領導籤批才准予生產,其他情況不允許安排生產,以避免造成庫存積壓。

材料出庫單的審核。材料出庫單根據生產訂單按物料清單(BOM)展開生成。成本會計審核材料出庫是否完整、準確,這就要求成本會計對公司產品的構成熟悉。有的產品BOM建設不完善,要督促技術中心把BOM建全。BOM是物料出庫的重要工具,直接影響材料出庫的準確性。產品沒有BOM不能領料。一個產品的BOM不齊全、倉庫記錄不準確就會使得原材料倉庫出庫混亂,因為一個產品生產時物料領用會涉及到多個倉庫。如果一些物料從原材料庫房裏不能單個領用的,比如標準件、濾芯紙等可以按入庫倒衝材料出庫。

生產加工過程中的生產成本跟蹤。原料投入、產出成品與損耗要做到與相關指標對比,每天的消耗與產出要有所統計。每天做日報表《各產品投入產出對比表》、《各車間消耗與產品入庫日報表》,並在生產會上予以公佈,給各車間及公司領導提供有效數據,及時做出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決策。

車間生產的產品都要有按機器工時或人工工時分配的係數。當有新產品時成本會計跟蹤車間生產,並與車間結合核算分配係數並輸入ERP管理賬套,避免月末一次輸入不準確、不真實現象。

車間購買設備維修用件及勞保用品時,有財務部長簽字後交成本會計做憑證後到出納崗位進行報銷費用,會計分錄為:

借:製造費用———維修費(xx車間)

貸:現金

成本會計的知識點總結:月末業務列表

生產訂單完成情況要跟蹤審核。當月訂單當月用,上月訂單月末要及時關閉,做到“當月事,當月畢”,以防止車間參照上月生產訂單辦理材料出庫的違規操作。

產成品入庫量耗用材料按BOM展開與材料出庫單進行核對是否一致,檢查入庫產量多而耗用材料少的現象以及無入庫產品只有材料出庫的現象,以確保材料出庫準確、核算成本真實。

還要檢查從投料、生產到產品入庫各環節產品數據是否連貫,以杜絕生產中間環節無故浪費現象。

月末協助動力設備科電工抄寫各車間用電情況,並檢查電錶的運轉情況,以確保車間用電分配準確。根據公司交納電費發票分攤各車間用電金額,並編寫會計分錄:

借:製造費用———動力費(xx車間)

貸:銀行存款

成本會計還要負責對車間半成品庫及成品庫進行盤點,材料會計負責原材料庫的盤點。成本會計月末最後一天導出賬套內所負責倉庫的庫存,與倉庫保管員實地核查庫存。為減少工作量,一般公司都是每月抽盤,每季度大盤。抽盤時要把產品的每個大類都抽到,且抽盤量不能低於總量的30%。盤點後有庫房做盤點表且分析原因,上報總經理籤批後交財務部做賬務處理,成本會計作會計分錄。

盤盈時:

借:庫存商品

貸:營業外收入

盤虧時:

借:營業外支出(或其他應收款)

貸:庫存商品

如果當月盤盈虧原因沒有查清楚,財務成本會計通過待處理財務損益科目處理。

成本會計的知識點總結:月末結賬的工作清單

確保各車間單據都已經審核。材料會計把材料模塊賬務結賬完畢,確保各車間各產品都具有分配係數。成本會計根據ERP管理規定把每個車間作為每一個成本中心按生產流程依次核算各成本中心的成本。由於不同車間之間產品有互相領用的現象,如果不依次核算各車間成本,混合核算就會有重複現象。

會計分錄如下:

分攤成本時: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製造費用

結轉成本時:

借:庫存商品———產成品庫存商品———半成品

貸:生產成本

月末結賬後的報表分析,可以從三方面入手。

第一,各產品投入產出對比表,是可以直觀分析投入產出的量化指標。

第二,實際生產成本與標準成本對比表,是分析成本超出或節約的有效工具。

第三,實際生產成本與預算成本對比表,是給領導提供公司運營決策準備金的有力保障。綜上,月初預算成本的編制工作是至關重要的,沒有一個好的預算就不能保障公司正常的運營生產。

成本會計的知識點總結 篇2

成本會計是基於商品經濟條件下,為求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產成本和費用的會計活動,現代成本會計是為克服通貨膨脹所引起物價變動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弊端,在物價變動情況下,以資產現行成本為計量屬性對相關會計對象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程序和方法,它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針對相關經濟主體在產品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成本耗費進行預測、決策、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的價值管理活動。現代成本會計是在繼承傳統成本會計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會計理論,是傳統成本會計在物價變動環境下的延伸和拓展,將成本核算與生產經營有效結合,具有不同於傳統成本的會計程序和會計方法,可隨經濟環境的改變而及時反映資產價值變化,具有高度的決策相關性。

商業學的一個名詞

基本介紹

成本會計是成本會計人員協助管理計劃及控制公司的經營,並制定長期性或策略性的決策,並且建立有利的成本控制方法、降低成本與改良品質,成本會計是一個估算,跟蹤和控制產品和服務成本的流程。

成本的涵義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產物,是商品經濟中的一個經濟範疇,是商品價值的主要組成部分。

成本的內容往往要服從於管理的需要。此外,由於從事經濟活動的內容不同,成本含義也不同。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概念和內涵都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人們所能感受到的成本範圍逐漸地擴大。

不同的經濟環境,不同的行業特點,對成本的內涵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成本的經濟內容歸納起來有兩點是共同的:一是成本的形成是以某種目標為對象的,目標可以是有形的產品或無形的產品,如新技術、新工藝;也可以是某種服務,如教育、衞生系統的服務目標。二是成本是為實現一定的目標而發生的耗費,沒有目標的支出則是一種損失,不能叫作成本。

成本會計的內容

現代成本會計拓寬了傳統成本會計的內涵和外延,其涉及的內容廣泛,以我國會計界目前的共識來看,現代成本會計的基本內容是: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檢查。

企業如何安排、使用上述資源,必須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的任務來計劃資源的投入、使用以及測算這些資源投入使用後的效率和效益,這就需要細緻地觀察分析企業周圍的環境和企業內部的狀況,充分掌握正確的信息,完善情報體系是制定成本計劃的基礎。同時改善企業素質,改善企業經營環境,是改善企業成本計劃的重要條件。要提高素質、改善環境,必須深化改革,根據市場經濟的要求,按照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和項目以及按生產經營期限,分別制定出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和分期的費用預算及成本計劃,組成有機的成本計劃體系。

成本與費用

成本與費用是一組既有緊密聯繫又有一定區別的概念。正確區分成本與費用是成本會計的重要前提。成本是指生產某種產品、完成某個項目或者説做成某件事情的代價,也即發生的耗費總和,是對象化的費用。費用是指企業在獲取當期收入的過程中,對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資產的耗費,是會計期間與收入相配比的成本。成本代表經濟資源的犧牲,而費用是會計期間為獲得收益而發生的成本。

未耗成本與已耗成本

在財務會計中,將成本分為未耗成本與已耗成本兩大類。

未耗成本是指可在未來的會計期間產生收益的支出,此類成本在資產負債表上列為資產項目,例如設備、存貨及應收賬款等。已耗成本則是指本會計期間內已經消耗,且在未來會計期間不會創造收益的支出。這類成本又可分為費用和損失,前者在損益表上列為當期收益的減項,例如已銷產品的生產成本及各項期間費用等,後者則因無相應利益的產生,而在損益表上列為營業外支出等項目,例如火災、水災等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支出成本與機會成本

支出成本和機會成本是成本的兩種主要類型。

支出成本是過去、現在或未來的現金流出。機會成本是指由於選擇最優方案而放棄的次優方案上的收益。會計系統的特徵是記錄支出成本而不記錄機會成本。但是,管理者為了保證所作的決策是最優的,在進行決策時應考慮機會成本。

成本會計信息

成本會計是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混合物,是計算及提供成本信息的會計方法。

財務會計要依據成本會計所提供的有關資料進行資產計價和收益確定,而成本的形成、歸集和結轉程序也要納入以複式記賬法為基礎的財務會計總框架中,因此,成本數據往往被企業外部信息使用者用於對企業管理當局業績的評價,並據此作出投資決策。同樣,成本會計所提供的成本數據,往往被企業管理當局作為決策的依據或用於對企業內部管理人員的業績評價。

成本會計的任務

(1)正確計算產品成本,及時提供成本信息。成本數據正確可靠,才能滿足管理的需要。如果成本資料不能反映產品成本的實際水平,不僅難以考核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和進行成本決策,而且還會影響利潤的正確計量和存貨的正確計價,歪曲企業的財務狀況。及時編制各種成本報表,可以使企業的有關人員及時瞭解成本的變化情況,並作為制訂售價、作出成本決策的重要參考資料。

(2)優化成本決策,確立目標成本。優化成本決策,需要在科學的成本預測基礎上收集整理各種成本信息,在現實和可能的條件下,採取各種降低成本的措施,從若干可行方案中選擇生產每件合格產品所消耗活勞動和物化勞動最少的方案,使成本最低化作為制定目標成本的基礎。為了優化成本決策,需增強企業員工的成本意識,使之在處理每一項業務活動時都能自覺地考慮和重視降低產品成本的要求,把所費與所得進行比較,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加強成本控制,防止擠佔成本。加強成本控制,首先是進行目標成本控制。主要依靠執行者自主管理,進行自我控制,以促其提高技術,厲行節約,注重效益。其次是遵守各項法規的規定,控制各項費用支出、營業外支出等擠佔成本。

(4)建立成本責任制度,加強成本責任考核。成本責任制是對企業各部門、各層次和執行人在成本方面的職責所作的規定,是提高職工降低成本的責任心,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力的有效辦法。建立成本責任制度,要把完成成本降低任務的責任落實到每個部門、層次和責任人,使職工的責、權、利相結合,職工的勞動所得同勞動成本相結合;各責任單位與個人要承擔降低成本之責,執行成本計劃之權,獲得獎懲之利。

成本會計的職能

成本會計的職能,是指成本會計作為一種管理經濟的活動,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能發揮的作用。由於現代成本會計與管理緊密結合,因此,它實際上包括了成本管理的各個環節。現代成本會計的主要職能有: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在成本會計的各個職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職能,沒有成本核算就沒有成本會計。成本會計的各個職能是相互聯繫,互為條件的,並貫穿於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在全過程中發揮作用。

成本會計的職能,隨着社會經濟發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不斷地擴大

1、反映職能: 最初、最基本的職能。反映職能就是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一切耗費,運用專門的會計方法進行計量、記錄、歸集、分配、彙總,計算出各成本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2、計劃與預算職能:主要包括全部商品產品的成本計劃、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計劃和生產費用預算。

3、控制職能:包括投產前的成本控制和投產後的成本控制。

4、分析、評價職能。

成本會計的種類

成本會計可按不同的標誌進行分類。

按成本會計制度分類,可分為實際成本制度、標準成本制度和估計成本制度。

按成本計算模式分類,可分為完全成本計算模式和變動成本計算模式。

成本會計的知識點總結 篇3

費用:是指一定時期內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耗費的貨幣表現。在這一過程中發生於生產中的各種耗費,稱為生產費用。

工業企業生產費用要素一般有:外購材料、外購燃料、外購動力、工資費用、折舊費、其他支出(如差旅費、租賃費、設計製圖費、試驗檢驗費以及計入本期生產費用的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等。等)

按費用要素反映的生產費用和按成本項目反映的產品成本間的聯繫和區別:

聯繫:兩者就其經濟內容來説基本一致,即都是耗費,企業在一定時期的生產費用發生額是企業計算該期間完工產品成本的基礎。

區別:包括的範圍不同:按生產費用要素反映的生產費用包括工業生產費用和非工業生產費用(指進行非工業性生產而發生的費用);按成本項目計入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只包括工業性生產費用。

計算的基礎不同:生產費用是同“期間”相聯繫的。以工業生產費用來説,它反映本期產品生產過程中生產費用的實際發生額;而產品成本則是同“產品”相聯繫的,它反映本期產品成本所應負擔的費用。

它們兩者不一定相等。

因為有些本期支出的生產費用可能轉入下期產品成本,而有些將在下期支出的生產費用可能有一部分要提前計入本期產品成本。

此外,由於企業在本期投產的產品不一定在本期全部完工,同時,本期完工的產品也不一定全部是本期投產的。因此,計算本期完工產品成本,就要在各種產品本期生產費用的基礎上,加上期初未完工產品成本,減去期末未完工產品成本。

生產費用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則:

費用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則可概括為:凡是屬於直接費用應直接計入產品成本;屬於間接費用經彙集與分配後,分配計入產品成本。

在只生產一種產品的企業,應計入產品成本的全部費用,都是直接費用,應直接計入產品成本。

對於能確定為某種產品所耗用的直接費用要直接計入;為幾種產品共同耗用的間接費用,要採用一定的方法分配計入。

生產費用要素分配的方式:

費用要素的彙集與分配,是通過編制費用要素分配表來進行的。

費用要素分配表的編制,應根據成本核算的體制、憑證的份數以及傳遞程序等具體條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企業實行一級成本核算體制時,應由財會部門來編制;

企業實行兩級成本核算體制時,則是由各車間的成本會計人員來編制。

費用要素分配表不論由誰來編制,其編制的要求和基本方法是一樣的。財會部門和各車間或部門要合理分工互相配合,認真做好各項費用要素的彙集和分配工作,以便正確計算產品成本。

費用要素的分配程序(P47)

材料費用匯集和分配的意義(P47)

材料費彙集和分配的任務(P48)

材料費用的彙集:

1、材料費用匯集的基礎工作

收入材料成本的確定

如果企業規模較小,材料的品種規格不多且收發不太頻繁,材料可按實際成本計價;若企業規模較大,材料品種規格繁多且收發頻繁,材料則應按計劃成本計價。

領用材料的原始憑證和材料費用的彙集

在領料時,應由專人負責,並經有關人員簽字審核後,才能辦理領料手續。

領用材料時使用的原始憑證主要包括領料單、限額領料單和領料登記表等。應根據領用材料的情況,選擇採用某一種領料憑證。到了月末,將各種領料憑證按車間、部門進行彙總,即可計算出各車間、部門消耗材料的數量和金額,通過編制“材料費用分配表”即可進行材料費分配的核算。

2、消耗材料的計量

根據發出材料的有關憑證,可將材料費列入到有關的成本計算對象中。但對於庫存材料的計量,則可採用永續盤存制和實地盤存制兩種方法進行核算。

3、發出材料成本的確定

在材料按計劃成本計價的情況下,對於發出的材料,應計算髮出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把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對於期末庫存材料,應以實際成本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採用實際成本進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可採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後進先出法等方法計算確定,對於不同的材料,可以採用不同的計價方法,材料計價方法一經確定,一般不應經常變動。

材料費的分配原則

在進行材料費分配時應首先確定材料費的分配對象,材料費的分配對象應根據材料的具體用途確定。

1、生產產品使用材料的分配

對於用於產品生產並構成產品主要實體或有助於產品形成的各種材料,其分配原則是直接材料費用直接記入,間接材料費用分配記入各成本計算對象的“直接材料”成本項目中。

直接材料費用是指直接為生產某一種產品所耗用的材料,並能直接確定其歸屬對象。

間接材料費用是指幾種產品共同耗用的某種材料,不能直接確定其歸屬對象,需採用簡便合理的方法在幾種產品中進行分配。

分配方法的簡便,是指作為分配標準的資料比較容易取得,並且應儘量採用單一標準,避免採用複合標準;分配方法的合理性是指所採用的分配方法、分配標準,應同各個成本計算對象負擔的費用成正比例的因果關係。

2、生產中一般消耗材料的分配

對於生產車間和行政管理部門一般耗用的材料,應分別記入“製造費用”和“管理費用”中的相關項目中。在材料費的分配中,對於直接用於生產各種產品的材料,如果數量較少,金額較小,根據重要性原則,可以採用簡化的分配方法,即全部記入“製造費用”中,以省去一些複雜的計算分配工作。

3、其他材料費用的分配

除了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材料外,對於發出的其他用途的材料,應根據其發生的具體用途,分別記入到“其他業務支出”、“在建工程”等相關的會計科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