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位培訓學結

2011年11月19日——12月1日,我有幸在順德容桂中學展開了為期13天的跟崗學習活動。就在容桂中學的校園裏,我看到了,親切熱情的劉中良校長;求真務實的馬傑忠副校長;執着的周海華副校長;睿智的葉惠民主任;百強名師的蔡守君主任;身材魁梧、熱情的廖欽源主任;謙細的葉歷慧主任;風流倜儻的羅小劃主任;名師胡素冰科長;英俊瀟灑的張星華老師……哦,這是怎樣的一個羣體!再看看身邊,還有和我一樣來自全省九個地級市的不同學校的四位化學老師,五位數學老師,臨時組建成一個特殊的羣體,這就是跟崗學習——讓我們聚到一起來,學習學習,切磋琢磨,琢磨切磋,研修提升,提升研修……此時我多了一份自信,專家就在我們身邊,看樣子我能學的東西多了。

崗位培訓學結

在這期間,我以一個學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我虛心向我跟崗的師傅和其他學員學習,與他們一起交流學習、工作、生活上的困惑。在本次學習中,我的感觸很多,下面就將千言萬語的跟崗學習收穫和體會寄託於以下幾點:

第一、專家引領,提升教育教學能力。在這跟崗學習期中,我們聆聽了劉中良校長介紹了學校的歷史、現在以及將來的發展計劃,學校的辦學理念,學校教師隊伍、師資的建設;周海華副校長給我們做了“容桂中學教師培訓與教師專業化成長專題報告”;葉惠民主任分別介紹了容桂中學的教學工作和教科研工作的經驗;並引導我們感受容桂中學“讓每個學生獲得成功,使每個教師持續發展”的教育教學理念,使我獲益匪淺,頓開茅塞。也聽取了容桂中學的化學科組長鬍素冰老師介紹《化學科組的建設經驗以及教學模式與特色》。讓我瞭解了容桂中學學案式的教學模式及他們在教學教研方面的成績,他們的成功也讓我明確、提升了自己理論學習的方向和以後的努力方向和教學理念。我從張星華老師(我的跟崗導師)的一節練習課開始聽課,接着是葉歷慧主任的一節新授課,胡素冰老師的一節新授課;還有劉詞林老師、吳冬燕老師、陳燕明老師……等等。在聽課、評課、座談中,容桂中學的導師們對我以及我們所有跟崗學習的學員,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都給予了許多指導性的意見和建議,使我們獲益良多,讓我們充分體會到聽君一節課勝讀十年書的感覺。

第二、科學安排,促進專業發展。感謝容桂中學的領導,為我們精心安排了各項活動,從學校科學規範的管理到德育、科研的經驗交流,到班主任、名師的形成,到課堂教學的研究,到班主任的班級文化建設,我們參加跟崗培訓學習的學員,由於分工不同,個人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但是我在學習中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參加各項跟崗學習活動,10多天來,我與容桂中學的教師共同觀摩了化學、數學、綜合實踐等科目的示範課、研討課等14節,容桂中學的教師們向45分鐘要效率,還介紹了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的設計思路。我從容桂中學教師的課堂教學中看到了他們身上凝聚着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追求上進、創新的精神。如果説他們是一杯酒,只有細細的品嚐,才能品味出他們的甘甜,才能因其芬芳而陶醉。課後,我們及時反思按時按量完成跟崗學習任務。在這期間,我還有幸聆聽了佛山市教研室張開洋教研員和順德區教研室曾智品教研員、廣東省教育廳教研室韓凌教研員、廣東省第二師範張秀蓮教授等專家的評課以及對會考動向、新課標理念、高效課堂的講座,學員之間也結合各校情況進行反思,我們在零距離下交流。這合理科學的安排,零距離的交流,有利於促進我的專業發展。

第三、互相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在這13天裏,我全程跟隨導師一起經歷教育教學過程,課堂上,我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導師們的熱情大方,激情洋溢,我們剖析自己的觀點,也從中得到收穫,在這跟崗的日子裏,我們好像已經沒有了城鄉、地域的差別,沒有了師徒關係,也沒有年齡的隔膜,已經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了。這讓我更加堅信,要經常地更新知識結構,對新知保持長久的好奇與敏鋭,從而活化知識,形成良好品質,從而激勵着我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理念、不斷創新。

第四、交流,“緣”來於此。在這十多天的時間裏,我們學員與學員之間,學員與導師之間,由陌生到相識到漸漸熟悉,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工作上互相學習、互相討論、探討。生活上我們彼此關心、彼此幫助。在這樣自主開放的討論和學習中,不斷撞擊出思維的火花,不斷提升對問題的認識,我們這些來自不同地方學員,能通過“跟崗”走到一起,相聚在容桂中學,師徒在促膝長談中交流教學困惑,共議教育教學的新理念,這就是一種“緣”。是這份來之不易的“緣”,讓我深刻體驗、領悟導師、名師的教育教學思想、實踐智慧。

第五、反咀嚼,終點變起點。如果説我是帶着一份期待、帶着一份自負,帶着一份執着參加了廣東省2011年中國小教師跟崗學習培訓,它成為了我教育生涯中獲取教學真經的一段難得的經歷,我帶回的將是滿滿的回味,無盡的反思,堅定的步履。

今天,我們相聚順德容桂中學,明天我們將各奔東西,又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把我們吸收的養分撒播,然而此刻我留戀,我感激。我留戀那走過的一串串足跡,共同研討,共同努力,彷彿就在眼前;我感謝容桂中學的領導和全體師生,感謝指導過我們的所有專家,也感謝和我們一起學習的全體學員。跟崗學習雖然結束了,但我相信我們研修的步伐不會結束,我們的成長不會停止,因為,我們正如那帶着晶瑩雨露的花兒,將其芬芳散發各個角落,將其妖嬈綻放異地枝頭,我們的心會相連在一起,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共同努力,去映襯那更美的藍天。

2011年12月1日

崗位培訓學結 [篇2]

10月25—11月14日我們13位來自廣東各地級市的教師了走進特級教師楊特的名師工作室進行跟崗學習。楊特老師為了我們這13位教師的成長,在20天的學習中想了很多辦法,運用了多種方法,觀摩各種課型,參與評課與撰寫反思,參加各種講座,與專家們面對面交流,與學員們共同切磋教學教法,真是緊張而又繁忙,讓我深深地感受了深圳教師刻苦鑽研的敬業精神和樸實無華卻不失偉大的教師人格魅力。

跟崗期間,我們還先後觀摩了焦雅、王曉菁、歐陽明-慧、徐平、侯雪莉等多位老師的課堂教學,領略了他們幽默風趣的教育風格、先進的教育理論,收益良多。評課過程中,大家踴躍發言,妙語連珠,充分挖掘課堂的優點,也敢正視教學的不足,有時甚至對教學的問題展開熱烈的討論,讓我不但學到了知識,更加學到各位老師高尚的品質和對教學認真的態度。對我們這羣一線教師來説,每個人心裏都有一個“好課標準”,但或多或少都是不夠全面的、粗糙的,間或帶有些主觀的東西。通過對多節課例的觀摩,大家的討論交流,聽取導師的點評、指導,我對“好課”的理解、認識達到了一個較深的層次。

在講座中,專家們富有啟迪的話語,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精彩的演講,生動的舉證,全新的理念,無不使我震撼;專家們的學識、儒雅無不使我敬畏,他們引領我對語文教學改革進入了更深層次的思考,深感自己的靈魂在淨化,視野在敞亮,內心更走向了澄明,給予我的教育教學生涯一次有活力的血液……

跟崗期間,認真聽取了所有同學的彙報課,雖然我們來自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學校,相同的是,大家都是經過多年的教學磨練,都形成成熟的教學體系和別具一格的教學風格,大家都是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學佼佼者。在同學們的課堂裏,我彷彿走進了“百家課堂”,領略了百家風範;也品味“同課異構”的奇思妙想,匠心獨具的教學風格。

20天一晃而過,我們的感觸很多,言語已無法表達,更多的是留戀和感激,感謝楊特老師,感謝翠園中學東曉分校的領導和全體員工,感謝指導過我們的所有專家。

崗位培訓學結 [篇3]

非常有幸地參加了2012年廣東省骨幹教師培訓,非常幸運地走進中山一中,來到正高級教師華琳老師的名師工作室跟崗學習。這次跟崗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進行了聽講座、聽課、評課、集體備課、上課、參觀學習等多種活動。通過學習,自己對高效教學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這次培訓一定會為自己今後的教學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培訓近末,談幾點體會吧。

我們的導師華琳老師既嚴謹又隨和的工作態度深深打動了我。華老師悉心安排整個培訓期間的所有活動,給我們的培訓提供專業的指導,給我們的學習提出嚴格的要求,對我們培訓期間的生活也關懷備至。華老師寫博客,做課件,絲毫不輸年輕人,華老師雖已是正高級教師,仍堅持不斷學習,深入探究高效課堂,所以華老師教學理念先進,教學效果顯著,“名師風範,高山仰止”於華老師確是實至名歸!

華老師的課堂非常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閲讀,讓學生思考,讓學生答問,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讓學生得出結論。難怪華老師説她外出一週,一點都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因為學生已學會學習。當我們還在“滿堂灌”,可能還自以為是的認為課講得不錯時,專家早不這麼幹了。華老師提醒我們:上課一定要明確要達到什麼目標,為什麼要這樣講;課堂應該是為學生服務的,學生學到了什麼,學生的能力有了多少提高應該是衡量一節課優劣的標準。華老師為我們做了示範,我們要努力學習。

跟崗培訓讓我結識了六位來自全省各地的教學精英,這絕對是一筆寶貴財富。在這近20天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七位學員形成了一個團結合作的團隊。大家在生活上相互照應,學習上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每個學員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有人善於課堂的操控,有人善於活動的設計,有人善於知識點的落實;每節課都有精彩的地方:有的引入特別自然,有的互動特別活躍,有的步驟特別清晰,有的總結特別到位。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有的充滿激情,有的優雅自信,有的笑容可掬,和藹可親,有的泰然自若,遊刃有餘。學員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多希望自己能擁有所有老師的優點。

總結這次跟崗培訓:吃了東昇脆肉鯇,看了古鎮燈飾,夜遊了岐江美景;結識了一批良師益友;學了做課件,學了寫教學反思,學了寫博客,學了做課題,更重要的是學習了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對如何打造高效課堂有了更深的領悟。收益多多。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從彼此陌生到留戀不捨,滿載着情誼,滿載着收穫,我們就要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期待重逢!

崗位培訓學結 [篇4]

金秋十月,在這收穫的季節裏,我有幸成為跟崗學習的一員,我帶着期望而來,滿載而歸。

作為一位平凡的老師,能參加廣東省骨幹教師培訓,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能來到深圳福田區景秀中學跟崗學習,更讓我感到無比的榮幸。在這十多天的培訓時間裏,我做到不遲到,不曠課,按時參加名師工作室的各項安排,自學遵守名師工作室的各項紀律,積極參加各項教學研討會,認真完成各項培訓作業,順利完成忙碌而又充實的培訓工作。

來到景秀中學,我們有機會聆聽了魏蔚老師、婁小霞老師、張繼紅老師等景秀中學資深教師課堂教學,聽課中,我全身心的沉浸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之中,被景秀中學教師那淵博的知識、精湛的教學藝術、輕鬆的課堂氣氛所折服,不僅開闊了視野,瞭解了不同的教學方式,更重要的是讓我站在了一個新的高度、去理解和詮釋了我所熱愛的語文科教學。

培訓期間,我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聽取所有同學的常規課和彙報課,雖然我們來自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學校,但相同的是,大家都是經過多年的教學磨練,都形成成熟的教學體系和別具一格的教學風格,大家都是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學佼佼者。在同學們的課堂裏,我彷彿走進了“百家課堂”,領略了百家風範;也品味“同課異構”的奇思妙想,匠心獨具的教學風格。

評課過程中,大家湧躍發言,妙語連珠,充分挖掘課堂的優點,也敢正視教學的不足,有時甚至對教學的問題展開熱烈的討論,讓我不但學到了知識,更加學到各位老師高尚的品質和對教學認真的態度。同時我們在這次跟崗學習中,團結協作、共同進步、共同提高,讓我收穫了一份來之不易的友誼。

在這段時間裏,我們還在組長的組織下,去遊玩了深圳的蓮花山和紅森林,瞭解了深圳的文化,使我們開闊了眼界,更融洽了感情。同時也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做一個好的語文老師,並不只是滿足於課本,讀書,也應該走出去,讀景,讀事,讀人。

作為一名骨幹教師,墨守陳規、保持現狀、踏步不前是絕對不對的,一直以來,我在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總結。通過這次培訓,讓我認識到,我的同學有很多值得也學習的地方,範老師對教學的態度,科研工作的執着、在課題研究的功底、在教學科研上取得的嬌人成果,更是我學習的榜樣,也極大地鼓舞了我今後開展教研工作的熱情。以後我一定加強自身基本功的訓練,不斷加強自身教研水平,希望自己能成為合格的骨幹教師。

崗位培訓學結 [篇5]

我很榮幸地成為莒縣教師隊伍中的一員,開始了自己人生的新徵程。縣教育局為了使我們新教師儘快適應教學工作。特地對我們進行了為期四天(8月12日—8月15日)的崗前培訓。

這次新教師崗前培訓的內容全面而細緻,深刻而生動。包括對怎樣做好班主任、教育教學常規、師德師風、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新聘教師成長經驗介紹等諸多方面的系統學習。從教師起點的調整積極心態到面對新工作、新挑戰;如何幸福的走在教育路上;從良好的工作習慣到良好的心理素質;從如何與家長、學生交流到如何與領導、同事相處;從如何反思教學到如何做個成功快樂的教師;如何上好一堂課……總之,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受益匪淺。

在培訓中,幾位局領導、骨幹教師和優秀教師都談到了當代教師身肩重任,角色特別這一問題。人們都用這樣的字眼來形容教師:“教師是太陽底下最神聖的職業”,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人”,“教師應是真善美的替身”……可見,“教師”二字包含了許多崇高而尊貴的內涵。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在這些光環的背後我們的教師們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許許多多教師都在默默地奉獻着。作為一各新教師,我要向那些長年在教育戰線上辛勤工作的老教師學習學習他們那種吃苦耐勞、甘心奉獻的精神,把自己的全部青春和才智都奉獻給教育事業。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也正是這個意思,這裏主要涉及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四,教師是父母。作為一各教師,要富有成效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説教師是父母。並且,教師還要善於發現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第五,教師是朋友。所謂“良師益友”,就是強調-教師和學生要 “交心”,師生之間的融洽度、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心理壓力等,以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下面將我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勵志天下#url#)

一、 在培訓中充實:做為一名教育戰線上的新兵,在很多地方找不到方向,摸不着方法。新教師崗前培訓給了我們一縷陽光。培訓輔導內容很多,有關於教育教學的,有關於備課上課的,有關於為人處事的,還有關於心理輔導的等等。這不僅豐富了我的教育理論知識,而且對我平日的教育教學也給出了明確的發展目標,指出了成長的途徑。只有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給孩子一杯水。我會努力的完善自己,認真的做一名學習型教師。

二、 在培訓中提升:本次教師專業成長培訓,進行了認真的準備,精心的組織。首先師訓科針對國小的特點和教師們的`實際情況,結合目前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合理地安排了教師專業成長培訓內容,注重了培訓的實效性。這次培訓又安排了兩次課堂觀摩。雖然是不同的專業,但是教學的方法是相通的。從觀摩教學中,我再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找到了自己的差距,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許多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地方。其次,確保教師專業成長培訓質量,聘請了優秀教師、骨幹教師、教育專家進行講座。這些教育專家們有着精深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他們的講學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每接受一次培訓都是一次提升,優秀老師的授課讓我們每個人都受益匪淺,新教師的彙報課也讓我們從中知道了哪裏需要揚長避短。

三、在培訓中反思:什麼是理想的教育?孩子需要什麼樣的教育?這也許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在培訓中老師精彩的案例,犀利的分析,常常會讓我反思自己的教育觀、學生觀,反思自己以前的教育教學行為。正如肖川所説的,“一個有事業心和使命感的教師,理當做為教育的探索者,其探索的最佳途徑就是從自我反思開始。”經驗加反思等於成長,我想我會把自我反思當成一種習慣,以促進自己的成長。

四、在培訓中感悟:本次開展的新教師崗前培訓,是學習、是提高,更是鞭策,我們將把培訓教師的先進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現代專業知識、現代教育理論更好的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爭取成為一名優秀教師、骨幹教師。在此,我想感謝給我們上課的每一位老師,感謝安排培訓的每一位領導。

總之,我通過這次培訓,總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總感到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確實,作為一名新教師,要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不過我有信心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學習,儘快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儘快的能夠勝任自己本職的教學工作,從而真正成為一名合格乃至優秀的國小教師,為我們國家的教育事業,為我們教師的發展壯大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崗位培訓學結 [篇6]

xx年 10月 15日至 xx年11月5日,我有幸參加了廣東省骨幹教師省級培訓 “樑冠華名師工作室”的跟崗學習。作為參加省級培訓英語教師中的一名,我深感榮幸。快樂的時光總顯得短暫,因為快樂,二十天的跟崗學習時間一晃就過去了。在這20天裏,最令我難忘的是:樑冠華導師的敬業、博學,市教育局及學校領導對跟崗學習學員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高州中學老師的熱情好客,培訓學員間的友誼。此刻,我懷着幸福,懷着留戀,回顧二十天的培訓過程。

在工作室主持人樑冠華導師的精心安排下,我們學員們參加了一系列的跟崗學習活動。我們學員一共觀摩了30多節公開課,參加了6場講座和教學經驗交流會也進行了説課和上了多節彙報課、示範課和開發了一節優秀課例《how to write about a place》。另外我每天還認真撰寫跟崗學習日誌、教學反思和心得體會,詳細記錄各項培訓活動安排、學習觀摩的收穫和體會,並發表於博客。此外我還參與了《探析高中農村生源學生英語口語存在的問題與提高策略》的子課題研究等等。樑老師不僅多次組織我們學習教育教學理論,還經常帶領我們外出取經。工作室安排的每一節課、每一場講座和每一項學習任務我都很認真地完成,甚至覺得在學校讀書時都沒有那麼認真過。此外在跟崗期間還有許許多多的點點滴滴都已攝入我的心裏、腦裏,使我感激、感動、幸福、震撼....

一、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讓我們充滿感激

高州市教育局及高州中學的領導對跟崗學習的學員非常重視,給予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在生活中、學習上他們都儘可能地為我們提供方便,如高州中學為我們學員專門建造了一個工作室並且安裝了全新的電腦,給我們查找備課、上課等方面所需的資料提供了無比的方便;學校為我們提供了免費的早餐和安排了午餐與晚餐。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幫助,使我們倍感温暖,讓我們解除了後顧之憂,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

二、名師工作室和高州中學老師們的愛崗敬業精神讓我們充滿感動

名師工作室的老師們給我們提供了周密、細心的食宿安排、學習所需的用具及資料。他們根據我們學員的實際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為我們安排了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給我們理論、技術上的指導,給我們提出實際、有效的建議。尤其是我們的導師---樑冠華老師,這是一位經驗豐富、知識淵博、和藹可親、為人誠懇、待人熱情的名師,能得到他的帶領和指導,是我的榮幸。為了讓我們在這段時間裏儘可能學到更多東西,他安排了學校多位非常優秀的教師給我們上研討課。另外,樑老師還動用了自己一切的人際關係,安排我們到信宜中學、茂名一中、高州一中聽課參觀學習,在他們的身上,我們不但感受到了非常和諧、融洽的氣氛,也深切地感受他們勤懇、愛崗敬業的精神,這很值得我們學習。

三、學員們的團結互助讓我們感到無比幸福

雖然我們6位學員來自三個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學校,但我們很快就像一個大家庭裏的兄弟姐妹們那樣團結、友好,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我們一起備課、聽課、評課,一起參加各種教研教學及課外活動,一起探討教育教學法和人生的哲理,大家都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困惑。從她們的身上,我感受到了那勤勉認真、熱情好學、毫無保留的工作作風;從她們的身上,我看到了什麼是誨人不倦,什麼是求知若渴,什麼是樂於奉獻,什麼是風趣幽默,什麼是你追我趕……

四、英語課堂的靚麗風景讓我們感到無比震撼

在這段時間,除了聽其他學員的公開課、示範課和錄像課外,在跟崗學習期間,我們學員一共觀摩了30多節公開課,參加了6場講座和教學經驗交流會。無論是哪種類型的課,新課程的理念都被演繹得淋漓盡致,讓人感到非常的精彩。教師們自信的教態、果斷的風格、敏鋭的眼神、靈敏的反應、包容的胸襟深深地吸引着我們;教師們淵博的知識、精湛的教學藝術、獨有的人格魅力讓我們折服;學生們流利、標準的口語、快樂的學習狀態、信心滿懷的學習激情、聰明機智的反應、爭先恐後爭着展示的情景,讓我們深切地體會到新課程的優越性及可行性。其中,樑冠華導師親自上的主題為how to write about a person的基礎寫作課,樑儉老師上的retelling的聽説課,何玉玲老師上的listening and speaking(選材自new concept english)的聽力和口語課等等都給我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這樣的課堂,不僅開闊了我的視野,讓我深刻地體會到“聽過的,我忘記了;看過的,我記住了;做過的,我理解了”這句話的內涵,而且使我站在了一個新的高度、從一個新的角度去理解和詮釋了我所熱愛的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