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改寫古詩作文十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一些耳熟能詳的古詩吧,從格律上看,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那什麼樣的古詩才是經典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改寫古詩作文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改寫古詩作文十篇

改寫古詩作文 篇1

十年寒窗,精通經書,而後始於仕途;南宋末年,兵荒馬亂,民不聊生,干戈寥落,孤軍奮戰,而後終於戰亂,永垂千古。

閉上眼,時光回到南宋末年。

是時,元軍正與南宋將士戰於沙場,前來作戰指揮的正是愛國將領文天祥。

只見兵荒馬亂戰鬥之中,文天祥首當其衝,身先士卒,但見:手持刺槍,身披盔甲,下乘坐騎,上拄戰旗,衝鋒陷陣,可謂豪放慷慨!驀地,敵軍突襲,將文天祥圍剿其中,文天祥手下大將紛紛畏懼不前投降於敵人刺刀之下,文天祥兵敗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殺,未果,壓入元軍天牢。

元軍首領賞識文天祥,便想將文天祥為之己用,便召臣下商討此事。

“吾欲將文天祥納入吾下,如何使得其降?”

一臣子上前道:“使已降者前去勸降,如何?”

“準。”

當下。“文將軍,如今我們都歸順元軍,識時務者為俊傑,若拒降,恐遭皮肉之苦,宋朝已亡,爾忠孝已盡矣。如能為元朝做事,元朝宰相豈不非你莫屬?”

“國亡而不能救,死有餘辜。又有何懼?”

元軍首領見文天祥不肯投降,怕留其日後又存禍患,便命手下將文天祥殺害。

文天祥死前不畏懼敵人之威逼利誘,揮筆灑下是一首:

《過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説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改寫古詩作文 篇2

辛棄疾信步走在寬闊的大馬路上,想寫一首關於村莊的詩詞。他想啊想,走啊走,不知不覺地走出了城門,來到了一座小小的村莊旁。

村莊裏的小房子,並排地挨在一起,屋檐矮矮小小,上面還有清晨的露珠,“滴答”的一聲,一顆露珠滴落在青石板上,濺起了小小的水花,圓圓滾滾。

村莊旁,有着一條涓涓細流的小溪,水清澈透底,水中的鵝卵石一枚枚都五光十色,色彩斑斕,靜靜地躺在水底,成為了小蝦兒温暖的小巢。成羣結隊的小魚兒在水中撲騰着,忽上忽下,有時躍出水面,有時又沉入水底,互相追逐者,打鬧着,玩得不亦樂乎。

突然,辛棄疾聽見一間屋子裏傳來了人們互相歡笑的聲音,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對白髮蒼蒼,滿臉皺紋,牙齒都快掉光的老婆婆和老公公,面對面地坐在矮矮的小椅子上,正用婉轉動聽的吳鄉口音互相取笑呢!

走出村口,不遠處有着老夫婦的三個年齡不一的兒子:

大兒子正拿了一把鋤頭在小溪東邊的農田裏為豆子除掉旁邊的野草,看,他幹得多賣力呀!揮汗如雨,滿臉通紅;年齡中等的兒子正坐在一户人家的門前,用細細的竹子編織着一個又一個的小雞籠;最天真可愛的是最小的小男孩兒,正趴在溪頭剝着蓮蓬……

黃昏下的這個簡樸的村莊,寧靜、祥和而温馨,辛棄疾情不自禁地吟出了這樣一首《村居》的古詩。

改寫古詩作文 篇3

陽春三月,繁花似錦,燦爛的陽光灑滿了整個武漢,蘭花還沒有盛開,晨風中已經飄來了絲絲的香氣,空氣格外清新。

“老孟,你真的要走啊?”李白説道,孟浩然説:“我等你辦完事再去揚州,葡萄都曬成葡萄乾了。”李白笑道:“哈哈,曬成了葡萄乾,也好下酒啊!”孟浩然上了船,對李白説:“我在揚州等你。”李白迴應:“好,等我辦完事馬上來找你。”船慢慢開始划動,孟浩然又説道:“你辦完事可別忘了來揚州找我啊!”李白説:“放心,我不會忘的。等我到了揚州,我們痛快的喝上幾杯。”孟浩然説:“好。”船越行越遠,孟浩然似乎要説什麼,卻已經聽不見了,李白無法把孟浩然送到揚州去,所以他只能目送了。孟浩然的小船應經不見蹤影了,可李白還愣愣的站在那,一聲鳥鳴,他才回過神。揮筆寫道: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改寫古詩作文 篇4

天地蒼茫一片,猶如銀色世界一般,柳宗元登樓遠望,見江邊雪景十分美麗,便打踱步去看雪景。

他走在雪地上,一棵棵枯黃的樹木上沒有一絲綠色,雪花伴隨着小雨紛紛飄落,一個小東西無力地掉在地上——一個廢棄的鳥窩,抬頭遠望,天空中沒有一隻鳥兒,許是飛到了遠方過冬了吧。

柳宗元不免覺得寂寞,他想起以前和朋友一起談笑風生的日子,想起他們推杯換盞的情景,他不由得想念他的朋友了。這時,一滴冰涼的雪花落進他的脖子裏,將他扯回到現實,環視四周,哪裏有人在?白茫茫的銀世界,條條小路上,除了他,哪裏還看得見人的蹤跡?

站在雨雪中,柳宗元漫無目的地往江邊走去,只見一個棕色的小東西在江中移動,那空白一片中的一縷顏色清晰裏掩映在他的眼簾中,他走上前去,想看個究竟——那是一葉棕色的孤舟,一個老翁正在江上垂釣,雨雪漸漸變大,那老翁從舟中拿起了竹編的蓑衣,動作利索地一晃,頭一低套上了蓑衣,他又從船中拿出斗笠戴上,一副視死如歸的樣子,坐在江邊垂釣。

柳中元凝神遙望,看了許久也不見那老翁釣到什麼魚,恐只是在獨釣一江大雪罷了。

這時,那老翁轉過身來,看見了他,便輕快地搖着槳,劃到了岸邊……

船上,柳宗元微笑着坐在孤舟上,打量着這位老翁,他約莫六十多歲光景,黃色的斗笠遮蓋了住了他的'白髮。

羣山中,大江上,彷彿廣闊天地中只有他們二人。

柳宗元不由得有感而發,便吟詩一首: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傍晚時分,雪停了,老翁搖着槳與他揮手告別。

改寫古詩作文 篇5

昨晚見到軍隊的文告,父親要去徵兵,木蘭願替父從軍。做好一切準備後,奔赴戰場。

戰場上已橫屍遍野,木蘭握緊了手中的兵刃,向請示後,加入戰爭。可是木蘭初上戰場,並無經驗,只能勉強抵禦敵人的猛烈進攻,無法攻擊。這時,敵方軍隊中衝出一名將士,且看此人身高八尺,眼中閃着凌冽的的寒光,騎在戰馬上,一股令人不敢接近的殺氣。

只見風中寒光一閃,木蘭面前已有幾名士兵倒地。眾人不禁倒吸一口寒氣,隊伍中站出一人,低着頭向請示:“小兵願上前與此人對戰!”點了點頭,這位小兵虎背熊腰,看似力大無窮,他跨上戰馬,在塵土飛揚中,只聽見兵刃清脆的碰撞聲,一炷香未到,只留下了一攤血跡。那位將士毫髮未損的在戰馬上待着。眾人大驚,這名將士怎如此厲害!又出一小兵,儀表堂堂,身體靈巧,三下五除二跳上馬,直直迎着那名將士就衝過去,那名將士絲毫沒有畏懼之意,手起刀落,小兵就與之前命歸黃泉的戰友做伴了。此時也無法平靜了:“還有能人可上!”眾人你看我我看你,誰也不敢應,木蘭看了看周圍的人,握緊了拳頭,咬緊了牙冠,喊了一聲:“,我去!”大夥目光齊刷刷往木蘭這投來,且看木蘭也是一臉正色,眼中閃爍着堅毅的光。眾人打量着木蘭,也有些猶豫,思索一會,便同意讓木蘭上去迎戰。木蘭緊握兵刃,跨上戰馬,迎上前去,敵方的那位將士也揮舞着大刀衝過來,木蘭一個掉頭,使他措手不及,木蘭的長劍就刺了過去,那名將士一個翻身直撲而來,木蘭一低頭,閃過一招。一回合結束,雙方皆沒有佔據什麼優勢。第二回合,將士先發制人,大刀直接砍來,木蘭舉起長劍擋住,雙方陷入僵持狀態。木蘭一個轉身,把那名將士踢下馬,只聽“嗖”的一聲,那名將士就人頭落地了。

木蘭憑此戰,獲得了眾人的賞識,作戰之前,總要先讓木蘭策劃方案,漸漸地,咩打一場勝戰,木蘭就會得到的誇獎。多年過去,木蘭已成為了,她常常望着明月,彷彿故鄉的家人就在裏面。終於,戰爭勝利了,木蘭拒絕了可汗的賞賜,回到了故鄉。家人都很高興,等她穿回舊時的衣服,去看戰友時,戰友們驚慌失措,一起打仗多年,不知木蘭是女兒身。

改寫古詩作文 篇6

大將軍 李廣是漢代家喻户曉的勇士。他驍勇善戰,武藝高強,擅長射箭,每發必中。

夕陽西下,夜幕降臨。大將軍李廣帶着他的部下,騎着戰馬出巡。

行至一片幽暗的樹林邊,忽聽得狂風大作,"呼——呼——"作響。晚風就像虎吼一樣,在整個林子中迴盪。雜草都被狂風吹斜了。忽的,將軍在遠處隱隱約約看見亂草叢中卧着一隻老虎。只見將軍沉着鎮定,不動聲色地從背後的箭囊裏抽出一支箭尾為純白色羽毛的箭,將弓拉得似滿月一般。只聽得"咻——"的一聲,已不見箭的蹤影。將軍看看草叢,轉過臉來對部下們説:"林中太暗,今天咱先不理會,明日天亮再説。"將軍帶着士兵們回到軍營,並吩咐明天去將那隻被射死的老虎抬回來。

第二天佛曉,天剛剛濛濛的亮了的時候,李廣將軍帶着他的部下到昨兒自己射箭的地方。將軍吩咐部下到林中尋虎。

軍士們騎馬的騎馬,士兵們尾隨其後。日頭漸漸升高,陽光像千萬把利劍直射入林中,灑下星星點點的光斑。一行人走進茂密的樹林,四下尋找,可是那兒見到老虎呀!只見那雜草叢中有一塊形似老虎的巨石。將軍看見了自己的昨夜射出的白羽箭。那支箭竟然不騙不斜地深陷到石縫中去了。李廣將軍的部下見了,皆佩服至極、個個驚歎不已,連忙下馬跪下拱手連聲讚歎道:"將軍好箭法!屬下實在佩服!佩服!"

李廣聽了,一邊用手捋了捋鬍子,一邊仰面朝天"哈、哈、哈"大笑三聲。只聽見這爽朗的笑聲在林中迴盪。"駕——"將軍策馬揚鞭,身後騰起一股濃濃的灰色煙塵……

附原詩:

《塞下曲》

盧綸(唐代)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改寫古詩作文 篇7

在古代,有一個稱作‘酒仙’的詩人:李白。李白有一個最要好的朋友,名叫:汪倫,他也是個有名的詩 人。 有一天,李白收到了汪倫的書信,書信上寫着:

李白,好幾日都沒看見你了,今天,我想邀請你到我的家鄉。那裏有許多桃花潭,特別美麗,希望你快快 來我 家。 ——汪倫

李白看見了字,就乘着舟到了汪倫的家鄉。李白看見了風景,就陶醉住了。岸邊有許許多多像戰士一樣筆 直的 桃樹,粉嘟嘟的桃花盛開着,遠遠望去就像一片粉色的彩霞。風娃娃輕輕一吹,好幾瓣桃花順着風飄落了 下來 ,好像數只粉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湖水很清澈,就像一個鏡面一樣,在草地上有幾棵柳樹,風娃娃又吹 了吹 柳樹,柳樹甩着自己淺綠色的辮子,好像在為李白表演。李白羨慕極了,羨慕的是汪倫家有許許多多漂漂 亮亮 的桃花潭。

一個聲音喊着李白,原來是李白最要好的朋友汪倫來迎接他了。李白下了舟,跟着王倫來到了他的家。王 倫的家離桃花潭不遠,他們在一起喝酒,一起做詩,一起到桃花潭的路上散步,呼吸着新鮮的空氣。就這樣, 過了一天又一天。有一天,李白心想:不能再住在汪倫家了,不能讓汪倫累着,家裏還有很多事要做呢。於是 ,李白趁汪倫熟睡的時候悄悄地把行李收了回來,上了舟。

李白剛要上舟的時候,他聽見岸邊有用腳踏地唱歌的聲音,就看了看,原來是汪倫給李白送別呢。李白很 感動,他望了望深千尺清澈的湖,心想:深千尺的湖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他感動地望着汪倫模糊的身影遠 去了。李白回到家裏,提起筆來寫了一首詩:

贈汪倫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李白把詩送給了王倫,汪倫收到了信,打開看了看,王倫看完了信,熱淚流了出來。

改寫古詩作文 篇8

詩人楊萬里坐着小船路過安仁縣時,透過船艙的窗口,看見兩邊的河岸上覆蓋青青的小草,像鋪上了鮮綠的地毯,到處花紅柳綠,鶯歌燕舞,一切是那麼生機勃勃,那麼欣欣向榮。他被美景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走出船艙,佇立在船頭,舉目眺望。這時,春風拂面,花香撲鼻,頓時神清氣爽、心曠神怡。於是,他張開雙臂,深深地呼吸着這清新的空氣,盡情地享受着這春天賜於大自然的美景。

忽然,一陣清脆的歌聲傳入耳中,定睛一看,原來不遠處的河面上還有一隻小漁船,船頭坐着兩個活潑可愛的小男孩子。他倆一邊劃漿撐船,一邊放聲高歌。過了一會兒,這兩個孩子突然停止歌唱,隨即又收起了撐船的竹竿和槳,跑進船艙,拿出一把雨傘站到船頭,將傘撐開。“咦,這時既不下雨,陽光也不強烈,他們拿雨傘幹什麼呢?”楊萬里覺得很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好奇心促使他將船靠上前問道:“現在風和日麗,你們為什麼要撐傘呢?”兩個小孩睜大眼睛,歪着腦袋,天真無邪地説:“我們這條船沒有帆,撐開雨傘當帆用唄。這樣,使船既能快速前進,又能省力氣!”楊萬里這才恍然大悟。他一面點頭,一面豎起大拇指稱讚道:“你們倆太聰明瞭,居然能想出這麼好的點子。不簡單,不簡單!”

隨後,楊萬里走進船艙,揮筆疾書:“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就這樣誕生了,一直流傳到如今。

改寫古詩作文 篇9

秋天來到了洛陽城,一陣陣秋風吹過,樹葉變成了金色的地毯,果園的蘋果像小燈籠一樣掛在樹上,那田野裏是秋姑娘的頭髮隨風飄動,小鳥好像在表演一樣在空中變換着隊列。

就在這秋高氣爽的時候,張籍離家當官已經5年了,想寫封信給家裏人,爺爺奶奶身體怎麼樣?爸爸媽媽呢還好嗎?妻子一個人當家辛苦了,孩子們怎麼樣?心裏一下子飛出了上千個問號,他馬上拿起筆寫信,不知不覺中,已寫了十幾頁了。

過了幾天,突然有人對張籍説,有人去你家鄉,捎個信吧。張籍聽了一跳三尺高,馬上拿着信,跑到那人家裏。就當一切都準備好,要走時,張籍突然對他説:“兄弟請留步。”説完,馬上拿出信來看看,有沒少寫的。看完後,才放心了。

在那天晚上張籍夢見自己最親最熟悉最唸的的家鄉夢見小時候自己玩耍的場景,夢裏露出甜甜的笑。

改寫古詩作文 篇10

九月九年級的黃昏時分,我和爸爸媽媽準備到郊外江邊的大壩上游覽,開車十幾分鐘的路程,很快我們就來到了江邊。

大壩上休閒的人們可真多呀!有年輕的叔叔阿姨、銀髮的爺爺奶奶、活潑可愛的小朋友……他們有的在興高采烈地聊天,有的圍在一起打撲克,還有的在靜靜地欣賞夕陽下的寬闊的江面,不時地跑來幾個頑皮的“小不點”,他們可愛的鬼臉逗得人們哈哈大笑……遠處“突突突”地駛來一艘遊艇,遊覽了一天的人們也該啟程回家了。

此時的江邊,夕陽的餘暉灑在平靜的江面上,泛出粼粼的波光,大壩上也漸漸安靜了起來。 這時的江水一半是淡淡的綠色,而另一半卻被即將落山的橘紅色的太陽映照的微微發紅,宛如舞台上的霓虹一樣絢爛美麗!

天色逐漸暗了下來,大壩上的人羣已寥寥無幾,我不忍心捨棄這美好的暮色,央求爸爸媽媽再多呆一會。我們坐在草地上,靜靜地享受着這份愜意的寧靜。一輪新月緩緩升起,一片浮雲慢慢飄過,給這一彎新月增添了幾分朦朧的美!我慢慢地在草地上躺了下來,全身心地沉浸在這迷人的月色中!

俯身再看看我身旁的小草,不知何時已悄悄掛上了像珍珠一樣晶瑩剔透的露珠。秋日夜晚的絲絲涼意不禁讓我輕輕打了個寒戰。抬頭仰望深邃的夜空,那一輪黃淡淡的月亮像一把彎彎的弓箭一樣高高地懸掛着。朦朧的月光灑在身旁的草地上,映照着草葉上的露珠閃閃發光!

這樣恬靜的秋日的夜晚,這樣朦朧的月光的陪伴,呼吸着大自然芳草的清香,傾聽着江水“隆隆”的翻滾之聲……我完全被這一切的美景陶醉了,以至媽媽喊我上車返程的聲音我都沒聽到!這秋日江邊美麗的夜晚,真的讓我留戀忘返。